仅供存档

Monday, May 10, 2010



诽谤和诽谤罪在美国

Posted: 10 May 2010 02:36 PM PDT

近年来,诽谤官司在中国多了起来。中国法制体系的建立以大陆法系为基础,同时借鉴英美法系的优点。英美两国对诽谤罪的审理也有差异,主要是在美国比较不利于原告。西方的诽谤罪及其审理原则对中国不一定适用,但是可以作为参考。

1877年,旅居英国的美国画家惠斯勒(James Abbot Whistler)控告艺术评论家拉斯金(John Ruskin)诽谤,原因是拉斯金在报纸上发表评论说,惠斯勒描绘伦敦泰晤士河畔科里芒花园夜晚焰火的绘画是一个"自负而缺乏教养的艺术家以几乎有意欺诈方式"所炮制的作品,说他"见过听过各种各样荒诞的伦敦腔,但是从未听说过小丑把一盆颜料泼到人们脸上,还要付给他200金币。"

在诽谤官司中,英国司法传统对原告有利。这一次陪审团虽然也判决惠斯勒胜诉,但是只象征性地赔偿他一个法因(现在已经停止流通的硬币,价值四分之一便士)。旷日持久的诉讼和高昂的法庭和律师费用,使得惠斯勒宣告破产。直到去世前的20多年,几乎一直在以作蚀刻画和人物肖像偿还债务。

在美国,最知名的诽谤官司是1734年殖民地时期的曾格(John Peter Zenger)案。曾格是印刷厂主兼《纽约周刊》发行人,他每个周一刊登反对派的文章攻击总督科斯比(William Cosby),被科斯比以"煽动性诽谤"逮捕并起诉。经陪审团裁决曾格无罪,为美国诽谤罪审理奠定了三个至关重要的准则:必须以事实认定为基础,与刑事案件一样可以采用陪审团形式,以及陪审团的决定可以无视法律条文。今天,美国大约有90%的诽谤案件采取陪审团审判的方式进行。

案件审理时科斯比利用职权剥夺了曾格聘请的辩护人律师资格,本杰明•富兰克林说服60高龄的费城律师安德鲁•汉密尔顿(Andrew Hamilton)出山。汉密尔顿在庭辩中指出,以言论和出版来揭露和反对专制霸权,是人民与生俱有的自由权利。他的精彩辩辞使得"费城律师"成为精明而正义的律师代名词。

美国独立之后,尽管开国元勋在权利法案的第一条里就把言论和出版(表达)自由列为宪法保护的基本权利,但是最高法院将近两百年拒绝听取有关诽谤案件的上诉,使得诽谤案的审理因州而异。直到1964年,阿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警察局长苏利文(L. B. Sullivan)诉《纽约时报》诽谤案的上诉被最高法院听取。

1960年3月29日,"保卫马丁•路德•金和争取南方自由委员会"在《纽约时报》刊登题为"听取他们崛起的呼声(Heed Their Rising Voices)"整版广告,征集捐款支持南方的学生运动、保障黑人投票权和援助金牧师面临蒙哥马利法庭伪证罪的指控。广告指出成千的南方黑人学生正在进行大范围的非暴力示威,维护他们受到宪法和权利法案保护的、有尊严地生活的权利,但是他们面对的是前所未有的恐怖活动。广告列举了这些针对黑人维权活动的镇压和恐怖行为,其中提到蒙哥马利市的事件中一些细节并不完全符合事实。

尽管《纽约时报》的广告没有指名,但是苏利文还是以他的职务为理由提控受到诽谤。阿拉巴马州法院判决被告赔偿苏利文50万美元。《纽约时报》上诉至最高法院,1964年3月9日最高法院9比0裁决州法院的判罚无效。大法官威廉•布里南(William J. Brennan)在判决书中指出,苏利文作为政府官员,只有在被告明知所述违反事实,或者不管对错恣意而为的情况下,诽谤罪名才可以成立。

苏利文诉纽约时报一案的裁决,成为美国诽谤案件的重大转折。从此,即便公务员受到诬陷,只要不能证明被告事先知道那是谣言,或者罔顾事实恣意妄为,都无法控告对方诽谤。之后最高法院又将这个所谓"苏利文准则"推广适用于媒体曝光率很高的公众人物,例如演艺界人士、知名作家和体育明星。

尽管苏利文准则适用于全美国,但是大多数州仍然沿用自己类似的法律审理对政府官员的诽谤案件。通常这些法律要求公务员证明记者在进行错误报道时玩忽职守。至于普通老百姓受到侮辱,则只要能够证明报道不符合事实,法庭和陪审团就会采信。如果没有造成实质经济损失,通常报社刊登启事加以更正和道歉即可。否则即便更正道歉,仍然要赔偿原告的损失,严重的还要加上惩罚性赔偿。

有没有政府官员获胜的诽谤案件呢?1990年底,宾夕法尼亚州最高法院一位法官状告《宾州问询者报》,原因是1983年该报刊登的一系列文章诬陷他利用职权徇私舞弊。最后证明该报事先知道事实不准确,结果被判罚6百万美元。

德州前地区检察官菲泽尔指控达拉斯一家电视台诽谤,是美国历史上对新闻媒体罚款金额最高的诽谤案件之一。据《华尔街日报》1991年4月22日报道,前任麦克伦南郡地区检察官维克托•菲泽尔(Victor F. Feazell)1986年向韦科地方法院起诉贝罗(Belo)广播公司与其记者邓肯,因为该电视台1985年的系列报道说菲泽尔在审理酒后驾车案件时接受贿赂,而且该台一位主持人还有一个跟踪评论,结果导致他在1986年9月竞选连任之前被以受贿和敲诈罪名提起公诉。1987年6月,菲泽尔受贿案法庭裁定罪名不成立,但是菲泽尔失去了公职,名誉受到严重伤害。

1991年4月,陪审团裁决菲泽尔诉贝罗公司一案电视台败诉,判罚5千8百万美元。其中1千7百万为实际损失,包括2百万职务损失,9百万名誉损失和6百万精神损失。另外4千1百万为惩罚性赔偿,其中包括记者邓肯的1百万罚款。菲泽尔在判决后说,法庭维护了他的尊严,并且"给其他媒体送去了一个信息:(在报道前)先把事实调查清楚"。

贝罗公司上诉,但是德州地区法院不但维持原判,还加上一个条款:如果贝罗继续上诉而且败诉的话,要承担每年10%的罚款利息。结果该案很快达成了庭外和解。
还要说明的一点是,在美国联邦一级和大多数州法中,诽谤属于民事案件,如果裁决原告胜诉,唯一的罚则就是罚款。只有在科罗拉多、佛罗里达等17个州和波多黎各、维京群岛两个领地的诽谤案件有刑事罚则的规定。

布朗宣布9月份辞职

Posted: 10 May 2010 09:15 AM PDT

作者:英伦在线 | 评论(1) | 标签:布朗, 工党

今天下午,英国首相宣布,将在9月份工党年会后辞职,这无疑是为推动两党组建联合政治的可能助力。。确实,布朗成为可能的工党和自民党合作的障碍,他的让路也为党内权力更替打下基础。

布朗走人,说明新工党可能还会继续下去,而不是陷入残酷的内战。在英国当代政治游戏中,很少有下野,劝进,再出山的人,除了目前工党的曼德尔森,这是这是个魔鬼天才,但是他如果是党魁的话,也没有这么大的自由度。

布朗,是一个真正的政治家,值得尊敬。

英伦在线的最新更新:
  • 英国无多数议会:自民党的利益和未来 / 2010-05-10 04:38 / 评论数(3)
  • 一个在线调查项目:英伦在线其人 / 2010-05-08 22:19 / 评论数(8)
  • 留英学人看大选:民主是一种生活方式 / 2010-05-08 07:37 / 评论数(10)
  • 大学经费,哪个党做主? / 2010-05-08 06:24 / 评论数(1)
  • 英國大選.整個華人社區都是勝利者 / 2010-05-07 15:18 / 评论数(1)
  • 纪念张佩英烈士遇难四十周年会上的讲话

    Posted: 10 May 2010 09:59 AM PDT

            纪念张佩英烈士遇难四十周年会上的讲话 天则经济研究所  茅于轼       中国据说是已经崛起。这并不是空......>>点击查看新浪博客原文

    殷德义:传承历史记忆

    Posted: 10 May 2010 10:40 AM PDT

    毛左分子研究僵尸理论这么多年,一直没能被搬上台面,偏居一隅自我意淫,成天抱着僵尸理论不放,以僵尸理论来解析当前中国,研究来研究去,怎么都无法逃脱最后那一句话:"用毛泽东思想,当前社会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解决掉!"多么伟大的理论思想啊!

    他们把僵尸的理论奉为圭臬,说话都充满阳刚之气,动不动就声称自己代表人民,而且要把僵尸供奉在一切神明之上,他们的思维里充斥的全是敌人,好似一夜之间资本主义就可能会死灰复燃,侵蚀伟大的社会主义中国。

    僵尸是一个玩弄权术最为熟稔的狗玩意,抗日他不抗,充分利用各种宣传手段欺骗当时爱国心切的四万万百姓,虏获同情心。最终抗日战争结束,他立即揭竿而起,跟那些为抗日救国立下汗马功劳的国民党军人们打得热火朝天。兵败如山倒,蒋介石离开大陆,僵尸终于坐稳了这把龙椅,江山社稷尽在其囊中了。为个人权力私欲,冷眼旁观泱泱大国陷入抗日之泥沼,他的罪愆,罄竹难书。他将这个国家治理的乌烟瘴气,饿殍遍野,几千万中国人因他那些荒谬的政治运动直接或间接的失去生命,让整个国家陷入水深火热之中,一片凋敝。他是中国的罪人,他的心里根本没有国家,他只有权力、权力、权力。

    袁腾飞只是讲了一些常识而已,我看了相关的视频,并不觉得有多深刻的理论认识,他的认识大概跟每一个有正常思维的中国人一样,只不过他说出来了而已。想不到,这竟然引来了毛左的大肆攻击。有人说,在中国,在现阶段,中共当局最害怕的就是朴素的常识问题。但他们不敢让我们都知道这些历史,把历史打扮的花枝招展,擦胭脂抹粉,俨然一个婊子。

    中共治下的中国,已经进入最黑暗的时期,道德沉沦、文化湮灭,既得利益集团来势汹汹,将国人视如草芥,维护社会的长治久安已经成为中共当局面临的最为严峻的问题,碌碌无为的胡温政权在利益集团的裹挟下,无能为力,节节败退。我相信任何一个人站在那个位置上都想成为历史上最伟大的人,历史给予了他们这样一个机会,只可惜,为党权大计,他们做了他们应该做的事,这让历史失望,让人民绝望!

    毛僵尸陈列在那里,我迄今都没有过去看过,一个千古罪人,他不值得我去瞻仰。我们不能忘记他曾经给这个国家造成的苦难,没有他,也没有我们今天遭受的这些不公,历史的记忆需要传承,传承的人,只有我们自己。那些墨写的谎言正在荼毒我们的孩子,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告诉我们的孩子,那具尸体为什么迄今还躺在那里!


    殷德义
    2010年5月10日20:55:12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谁吃过“端面”?

    Posted: 10 May 2010 10:57 AM PDT

    在西安,人们吃的最多的是面,可谁能说清楚面有多少种呢?

    论形状,有宽如裤带的,有细如毛发的,有面条又有面片,又圆有方有长有短;论吃法,有干的有汤的,有干拌还有油泼,而那哨子又要分荤素分材料,各地又有不同制作工艺……总之一句话,数不胜数。

    单就个人视野所及,比较有特色的面馆就有柳巷面、马虎面、眼睛张牛肉块拌面、马利亚面、户县摆汤面(老婆总叫摇摆面的)户县软面、老凤府削筋面、樊家腊汁肉拌面……还是个不胜枚举。这还不算同样用小麦面粉做成的麻什、搅团等等。

    其实若有闲情雅致,又有像梁实秋(《雅舍谈吃》)和林行止(《好吃》)等先生那样的妙笔,能做一个雅俗共赏的老饕,这样的生活也值得一过。无奈,没钱进而没闲,那生花妙笔更是可望不可即,老饕?哼,就只能"心向往之"了。

    好了,扯远了,太远了,其实我只是想打听个事儿——端面,谁吃过?哪里哪家正宗?

    今天头一次听说有这么一种面,而且又(为什么要用"又"呢?)跟仓皇来西安避难的老佛爷娘俩有关。据说那名字就是因为倒霉皇帝将招待他们的端方喊错,将错就错得来的。具体做法挺讲究,分干、汤两种,所用面条分别抻之浸水要求不同,吃的时候,放的臊子也不一样。

    似乎这面在西安并不多见,google百度大众点评网等各路神通也只提供一家店面地址在体育北路,信息严重不足,说明有待开发挖掘。

    相关日志

    CPBLAWG.NET | BY-NC-SA | Permalink | 抢沙发啦 | My Twitter |GR分享

    谁吃过“端面”?

    Posted: 10 May 2010 10:57 AM PDT

    在西安,人们吃的最多的是面,可谁能说清楚面有多少种呢?

    论形状,有宽如裤带的,有细如毛发的,有面条又有面片,又圆有方有长有短;论吃法,有干的有汤的,有干拌还有油泼,而那哨子又要分荤素分材料,各地又有不同制作工艺……总之一句话,数不胜数。

    单就个人视野所及,比较有特色的面馆就有柳巷面、马虎面、眼睛张牛肉块拌面、马利亚面、户县摆汤面(老婆总叫摇摆面的)户县软面、老凤府削筋面、樊家腊汁肉拌面……还是个不胜枚举。这还不算同样用小麦面粉做成的麻什、搅团等等。

    其实若有闲情雅致,又有像梁实秋(《雅舍谈吃》)和林行止(《好吃》)等先生那样的妙笔,能做一个雅俗共赏的老饕,这样的生活也值得一过。无奈,没钱进而没闲,那生花妙笔更是可望不可即,老饕?哼,就只能"心向往之"了。

    好了,扯远了,太远了,其实我只是想打听个事儿——端面,谁吃过?哪里哪家正宗?

    今天头一次听说有这么一种面,而且又(为什么要用"又"呢?)跟仓皇来西安避难的老佛爷娘俩有关。据说那名字就是因为倒霉皇帝将招待他们的端方喊错,将错就错得来的。具体做法挺讲究,分干、汤两种,所用面条分别抻之浸水要求不同,吃的时候,放的臊子也不一样。

    似乎这面在西安并不多见,google百度大众点评网等各路神通也只提供一家店面地址在体育北路,信息严重不足,说明有待开发挖掘。

    相关日志

    CPBLAWG.NET | BY-NC-SA | Permalink | 抢沙发啦 | My Twitter |GR分享

    中文Twitter上有关玉树地震的信息(二十七)

    Posted: 10 May 2010 10:28 AM PDT


    供放在尊者达赖喇嘛加持过的纯银灯盏上的蜡烛,为5月10日点燃。中阴49日,为走在轮回之路的遇难者们,每日供灯……

    中文Twitter上有关玉树地震的信息(二十七)

    【截至2010-05-11 01:20】

    我的推:

    塔尔寺喇嘛们答应中央政府接待北京班禅,但同时要求北京中央政府释放静闭了16年的西藏十一世班禅喇嘛根敦.曲吉尼玛:"求求您们还给我们西藏人民。" 塔尔寺寺管会集体呼吁释放我们班禅的仁宝切。http://is.gd/c2Wpo (2)

    5月8日塔尔寺寺管会接到县统战部命令,北京班禅5月12号到玉树慰问,5月14号到塔尔寺访问,要喇嘛们尽全寺力量接待中央贵客不得有误。http://is.gd/c2Wpo(1)

    今日【博】:梁文道:本土资源是救灾的生命线 (附图7张,均为首发,由震后赶赴灾区救援的喇嘛与藏人志愿者所拍。)http://is.gd/c2sZP

    辖1镇6乡的玉树县近10万人,现在要来10万城建部队,好像难以想象其规模啊。RT @wentommy 昨天跟当地一个在赛马场开了现场会的城管官员聊天说起的,我也觉得好庞大。 @degewa: 10万队伍?!

    进山费不算高。好虫草一斤甚至卖到10万了。RT @wentommy 虫草故事三 玉树县的虫草并不是最好的,比较小。往往要2,3千根才够一斤。州里虫草比较好的地方在杂多县…最好的不到一千根就有一斤。玉树县的人挖本地虫草不要钱,而外地人去杂多县,要一次性缴纳进山费4千左右。

    央视晚会上捐款21亿,怎么分配也应该够玉树灾民一人数套御寒物质了,问题在于捐款去向。RT @wentommy关于御寒物资的国家调拨和民间捐助,这位学者认为,现在远远不够。由于玉树现在夏季,这些物资未引起重视。"到了酷寒冬天,社会对玉树的关注度会远远低于现在,冬季物资很可能紧缺。"

    夏季的暴雨也是问题啊。RT @wentommy当地官员说,灾民的帐篷至少还得住上一年。玉树地理环境特殊,施工期只有3,4个月。今冬的御寒是大问题。某藏族学者在灾后前期就跟我说,捐赠物品御寒的太少。其实冬衣,被褥还有燃料,土火炉非常重要,现在看来用不上,到了冬季就是救命的。

    震后还要被强拆,唉!RT @wentommy连日帮尼玛家搭帐篷,扯电线。三个屋都有电灯了。烧牛粪的灶台,老父老母每天端出可口的饭菜。废墟里掏出木板,床架子有了。帐篷里挂上了佛像,点了上长明灯。当尼姑的姐姐说,像个家了。乌鸦嘴的我说,就怕被强拆。话不好听,却是现实。

    而且天气不好,老是雨夹雪,人何以堪!RT @wentommy在玉树干得最频繁的事儿之一是帮人搭帐篷。流离失所的灾民最需要的是安定。可现在很多灾民住不踏实,三天两头被要求搬离。老家地震被毁,帐篷还要被强制拆迁,人何以堪?理由五花八门,生态保护,或是给城建部队挪地儿,早先咋计划的?

    阿卡们都不得不回寺院了。也好,再呆下去,子弟兵就不答应了。RT @wentommy志愿者只要能进到玉树,目前还没见到被赶走的。感到无奈的是,现在后期清理,阿卡们基本见到不影子了,都是子弟兵。 @tmnt45: 玉树驱赶民间志愿者了么?

    其实最近还收到这类照片,或会再贴。RT @wentommy偷獒是肯定的,利益驱动。最可怜的是那些藏狗,或者品相一般的獒,没有买卖价值,流浪等死。 @HSH87: 我有个疑问,地震后没几天,唯色姐有发过图片说有救援人员偷小藏獒,后有人说失去家人的藏獒还是留在玉树交给当地藏人喂养

    稍後是何时?RT @sk0207…近年愈來愈多由第三方如電視台、藝人、政黨社團等籌款後轉交救援機構,善款處理透明度不足。香港演藝人協會為青海玉樹地震籌款大匯演,籌得的3500萬元善款至今仍在協會手上,未轉交機構送到緊急災區。協會指善款將由託管人決定如何分配,承諾稍後向公眾交代

    今日【博】:中文Twitter上有关玉树地震的信息(二十六)http://is.gd/c1t78 供放在尊者达赖喇嘛加持过的纯银灯盏上的蜡烛,为5月9日点燃。中阴49日,为走在轮回之路的遇难者们,每日供灯……

    *********************************

    "公民志愿"wentommy的推:

    近期结古镇已经进入灾后清理。前期满眼的阿卡红袍已经看不到了,子弟兵接管了灾区的推拆翻挖,吃喝拉撒,以及吹拉弹唱。

    求吉尼玛的妹妹拉毛,上玉树三完小五年级。她最远就回过巴塘乡的老家。哥哥去西宁,她很羡慕。很晚了,拉毛还在陪着小玉树,祝福它能在北京开心生活。

    20岁的求吉尼玛要跟老羊和我去西宁。特意洗了个脚。他是老妈妈8个孩子中最小的。妈妈坐在孩子身边,细细絮叨。儿行千里母担忧。

    明天一早就要带三个狗狗去西宁了。最小最弱的小玉树今天好多了。不过还是有些厌食。求吉尼玛用针筒给它灌药。

    虫草故事五 据一个想去玉虫草胜地看朋友的哥们说,班车不卖票给汉人(未经证实)。不过藏区僧侣是禁止上山挖虫草的。我估计是考虑到挖虫草是生意而非化缘。不过,如果玉树有少林寺分院,那就难说了。

    虫草故事四 交流中,玉树年轻人十有八九都要去挖虫草。甚至不到10岁的小妹妹小弟弟都会上山。三完小的卓玛说,去年她挖了190多根,哥哥挖了500多根,她还被爸爸批评了呢。

    虫草故事三 玉树县的虫草并不是最好的,比较小。往往要2,3千根才够一斤。州里虫草比较好的地方在杂多县,比玉树县的肥美一倍,最好的不到一千根就有一斤。玉树县的人挖本地虫草不要钱,而外地人去杂多县,要一次性缴纳进山费4千左右。

    虫草故事二 在孤儿院工作的松尕是三个孩子的父亲。他告诉我们,07年收成最好。他和老婆上山挖虫草,收入8万。不过并不是每一年都有这么幸运。

    虫草故事一 现在已经到了挖虫草的最好季节。往年这会儿,各个学校都放虫草假。朋友说,藏族人又豁达的生死观,不信,到了挖虫草的时候,他们会抹干泪水,成群结队上山挖虫草。这一个月活路,是很多玉树人一年最重要的收入。

    玉树的生命关怀协会紧急医疗点。当翻译的藏族小志愿者告诉来看病的老大爷,这个点已经撤离了。我最佩服感激这个医疗点。2位主治医生,坚守20多天,每天门诊量达到4,5百人。藏族小翻译们勤勤恳恳。与其他各路混子天壤之别。致敬。

    倒塌的转经筒。这里是流浪狗小玉树前日栖身的地方。小宝医生说,前晚大雨,若非救助,它百分百挺不到天明。我不信佛,但尊佛。我不信缘,但惜缘。

    初步计划,明天带两人仨狗回西宁。两位孤儿,其中一位13岁,这些天来一直跑我们帐篷玩儿,与合作伙伴,丽姐助学联盟的丽姐商量,准备实现她去上海看世博的愿望。另外一位19岁的孤儿,地震时头部砸伤,至今未有有效救助,带她去西宁看病。

    我同意玉树的流浪狗比孤儿需要更多的关注。地震孤儿,有庞大的亲属族群,还有发达的孤儿院,而流浪狗,如无救助,等待它们的就是饥饿,严寒,飞驰的车,以及动物防疫。一句话,它们或已死亡,或在通往死亡的路上。

    玉树藏区的孤儿院远比内地受重视。可能是文化习俗使然。听到过孩子嘀咕下学期是去福利院还是继续读完小,也跟不止一个藏族青年交流,他们的理想是办一个好的孤儿院。

    我们已经掌握一些孤残孩子的资料。也许收养很难,但可以通过有效率,有爱心的方式去资助他们。也在和私认为靠谱的朋友探讨短期请这些孤儿到内地生活一段时间。不割裂他们和藏区的血脉,也能让孩子们真正感触外面的世界。(五)

    收养玉树孤儿,虽然可能双亲不在,但亲朋众多,都有监护责任。川震时孤儿难出川被收养,藏区孤儿的收养更是手续繁杂。当然还有他们是否能适应内地生活的考量。(四)

    收养玉树孤儿的难度在于,此间尚余走婚风俗,有些孤儿亲生父母在,只是被遗弃,孤儿院数量多,资质大抵不错,外界捐助,义工数量都很可观。地震后真的父母双亡的孤儿也很多,但藏区家庭人口多,有十几个孩子的家庭也不鲜见。(三)

    关于孤儿救助,老羊和我从到玉树以来一直在打听。我们一位当局眼里极不靠谱,朋友眼中无比信任的朋友,很诚挚地要收留数位地震孤儿,我们也一直在找机会帮他完成心愿。但难度很大。(二)

    我们已经收留三条流浪狗啦!面对救助狗狗不救助孤儿的质疑,澄清如下:救狗和救人,好比在飞机上您要米饭还是要面条。吃米饭的非要笑话吃面条的。无可奈何。不过这次,我们米饭面条通吃。合作方之一就是某孤儿院。(一)

    某藏胞告诉我们,姐夫的房子刚修好就遭遇地震。地价十几万,建房花10万左右。他听到的补偿方案是政府负责重新盖房,统一规划,条件是地皮归国家。"国家给你建房可能花不到10万,地皮收回了,吃亏的还是我们"。据说川震也循此例。待证实。

    与玉树官员聊,说到初定政府安置房每户国家负责80平米,超过部分每平米个人补三千。对于政府安置房,灾民颇有疑虑,担心利益受损。

    关于御寒物资的国家调拨和民间捐助,这位学者认为,现在远远不够。由于玉树现在夏季,这些物资未引起重视。"到了酷寒冬天,社会对玉树的关注度会远远低于现在,冬季物资很可能紧缺。"

    当地官员说,灾民的帐篷至少还得住上一年。玉树地理环境特殊,施工期只有3,4个月。今冬的御寒是大问题。某藏族学者在灾后前期就跟我说,捐赠物品御寒的太少。其实冬衣,被褥还有燃料,土火炉非常重要,现在看来用不上,到了冬季就是救命的。

    连日帮尼玛家搭帐篷,扯电线。三个屋都有电灯了。烧牛粪的灶台,老父老母每天端出可口的饭菜。废墟里掏出木板,床架子有了。帐篷里挂上了佛像,点了上长明灯。当尼姑的姐姐说,像个家了。乌鸦嘴的我说,就怕被强拆。话不好听,却是现实。

    求吉尼玛家。8个兄弟姐妹。老父亲把老家的门牌号"扎西科路299号"挂在帐篷里做纪念。这值得尊敬的一家,好几个人都是志愿者。自家却少帐篷,没有通电。老羊和我援助他们一顶帐篷,一个汽油发电机。

    在玉树,干得最频繁的事儿之一是帮人搭帐篷。流离失所的灾民最需要的是安定。可现在很多灾民住不踏实,三天两头被要求搬离。老家地震被毁,帐篷还要被强制拆迁,人何以堪?理由五花八门,生态保护,或是给城建部队挪地儿,早先咋计划的?

    这两天玉树赛马场临时安置点大规模调整。上万人需要转移帐篷。理由军方负责城建的部队要来。昨日当地官员称建设队伍达10万人。这暴露出有关部门临时安置点规划的随意性。失去家园的老百姓,连帐篷都搭不踏实,这心理打击是沉重的。

    难能才可贵。总理不是说赈灾要不惜一切代价么。只不过不同的是,我们是不惜一切个人代价。 @shellehs: 估计没办法带回京师吧?

    志愿者只要能进到玉树,目前还没见到被赶走的。感到无奈的是,现在后期清理,阿卡们基本见到不影子了,都是子弟兵。 @tmnt45: 玉树驱赶民间志愿者了么?

    哈哈。我们首要的任务是救孤儿。已经有一揽子计划,和一帮朋友合作的。藏区领养孤儿非常复杂,否则我们早就带几个孤儿回京了。 @tianshanml等你们回来,可能会象韩少一样面对指责:为什么带回了三条狗,而不是三个孤儿?!

    偷獒是肯定的,利益驱动。最可怜的是那些藏狗,或者品相一般的獒,没有买卖价值,流浪等死。 @HSH87: 我有个疑问,地震后没几天,唯色姐有发过图片说有救援人员偷小藏獒,后有人说失去家人的藏獒还是留在玉树交给当地藏人喂养
    现在我们有三条流浪狗了。能力有限。不能再扩大了。等小玉树好转,俩人三狗兵发西宁。

    老羊等了三天,终于等到他的"儿子"。这只优雅的流浪藏狗。

    *********************************

    "公民志愿"yanglicai的推:

    13岁的尕松拉毛现在一定很失望。刚才她家人来电话,说由于表哥反对,拉毛不跟我们去西宁了。除了这个表哥,姑父等家人早些时候都同意了,也很为拉毛有这个机会而高兴。  

    藏獒都有主,我们拣的是没人要的藏地土狗。会在西宁歇脚。RT @pearlher: @yanglicai 注意观察狗狗哈,有养獒的朋友说,藏獒从高原下来,有反应,不容易存活。 from web

    玉树,来的时候我是陌生人,走时候我是家人。 from web

    今晚,两个同样13岁、同在第三完小上学、同名叫拉毛的女孩子,在我的撮合下见了面,成为朋友。玉树有太多的故事,无从述说,只能留在记忆中。比如简直数不过来的卓玛……要想听故事,最好自己到故事中来。

    求吉尼玛点燃酥油灯,祈祷我们明天一路平安。http://img.ly/1asQ

    19岁的尼玛措毛和15岁的妹妹尼玛求吉。我的兄弟求吉尼玛说,这个尼玛求吉的名字非常罕见,尤其是女孩子用。

    啊嘛呢叭咪哄。幸运的是,我们救回来三只小流浪狗。http://img.ly/1asD

    帐蓬饭馆被城管强拆,业主抱子躺马路抗议。据说是因为业主牛肉卖价高出政府指导的"市场价"。刁民对匪官,岂有此理!http://img.ly/1asp

    今日玉树要闻:(续前)原来……又见城管强拆队!http://img.ly/1asd

    今日玉树要闻:(续上)父子躺街心,咋的了? http://img.ly/1as9

    今日玉树要闻:妇女当街跪(长途汽车站外主干道),为哪般? http://img.ly/1as3

    尼玛措毛19岁,姐弟5个,父母十年前离婚,父亲从未照顾过她们。母亲地震前去世,姐姐和一个弟弟在地震中遇难。现在她和15岁的尼玛求吉、13岁的拉毛卓玛三姐妹过活。拉毛现在一家阿卡办的孤儿院寄读,尼玛求吉下个月由政府安排去陕西上学

    明早9点,我和文涛、求吉尼玛带19岁的尼玛措毛和13岁的拉毛,以及3条流浪小狗同去西宁。到西宁后,由公民志愿者援学行动的合作者"丽姐助学联盟"接手,带措毛去检查头部,带拉毛去上海散心。流浪狗则由我和涛带回北京,交艾神收养。

    需要肯定有的。我的感觉,传统、年长者需要阿卡,现代、学生需要心理辅导师。RT @freemoren: 多位曾到青海灾区参与救援的香港义工表示,青海当地灾民心理辅导需求极大 #qhdz 【 @yanglicai @wentommy 灾民们是否有心理辅导的需要?】 Reply Retweet New Retweet Favorite Translate

    *********************************

    Twitter上的其他推:

    freemoren 多位曾到青海灾区参与救援的香港义工表示,青海当地灾民心理辅导需求极大 #qhdz 【 @yanglicai @wentommy 灾民们是否有心理辅导的需要?】

    sk0207 摘:社會服務聯會總結川震經驗,關注近年愈來愈多由第三方如電視台、藝人、政黨社團等籌款後轉交救援機構,善款處理透明度不足。香港演藝人協會為青海玉樹地震籌款大匯演,籌得的3500萬元善款至今仍在協會手上,未轉交機構送到緊急災區。協會指善款將由託管人決定如何分配,承諾稍後向公眾交代。

    sk0207 摘明報頭條:5.12四川汶川8級地震將屆兩周年,復修工程仍在繼續,災民生活表面似慢慢回復過來,但現實是,失去親人的家屬仍不能平靜、重建後的房屋仍不能帶來安居;本報將以系列報道兩年後的災區和災民現况。而現年70歲、已退休的前四川省地震局綜合預報組組長李有才先為川震兩年紀念揭開序幕

    zhongwaiduihua 青藏铁路的开通使西藏面临大量白色垃圾的侵袭,给喜马拉雅高原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何海宁和郭海燕报道。http://tinyurl.com/353ayh9

    2010年05月10日糗事TOP10

    Posted: 09 May 2010 09:00 AM PDT

    黑衣大葛格写的书发售了,一起来创造抢购记录吧!

    糗事#268925 - 03:01:45
    睡前,老婆给儿子喂奶,我看儿子啜的那叫一个美,经不住诱惑我也钻老婆怀里吃另一只MiMi,老婆瞪我,去!别碰孩子饭碗!悻悻离开。片刻后儿子吃完那只换另一个刚啜两口就哇哇大哭,老婆纳闷儿,边哄孩子边问我,你睡前吃啥了?我想了想答野山椒凤爪。靠!!!被老婆一脚踹下床。

    顶 169 :: 拍 -6 :::: 已有119条评论 立即参与评论


    糗事#269205 - 11:54:27
    糗事#268825的后继。
    抢包事件后,又发生了件事。
    那天早上悍哥背着硕大的双肩包去自习。一个女生一手抱着两本书,一手拖着个拉杆箱走在前面。学校的豆腐渣路比较坎坷,箱子又重,女生走得歪歪扭扭的。
    这时候,出状况了。
    那拉杆箱估计是小商品城淘来的30块的便宜货,轮子碾上碎石小小的跳跃了下,拉杆一扭,滚轮旁边的塑料支脚别到地上,碎掉,滚轮和箱子连接处的塑料件跟着碎掉,滚轮脱落。也就是三两步的距离,拉杆箱下半部分来了个粉碎性解体。拉拉不了,搬搬不动,女生呆了。路过的几个猥琐男看见全过程,笑得那叫一个欢实哟。
    悍哥很淡定的走过去,拾起箱子往腋下一夹,问:"去哪儿?""……2教701。""走。"
    一路无话,进了2教,抢电梯人的像山一样多,女生有点儿急。悍哥很淡定:"你坐电梯,我先上去。"夹着箱子顺楼梯走上7楼。
    到了701,打开箱子:一台巨笨重的老式投影仪,半箱子讲义。悍哥帮忙接好投影仪,丢下句"以后这样的活让男生干"就走,走着走着想想不对,又跑到学校边上的超市买了个还算结实的拉杆箱给女生送回来。
    再想走,走不了了。女生拦住:"留电话。"悍哥满脸问号,女生又说:"上次已经谢了国家,这次让我请吃饭吧。"
    竟然是被抢包的那闺女。

    然后,两个人就在一起了。

    PS1:其实后来悍哥偷偷跟我们讲抢包事件后他根本就把那女生的摸样忘掉了,被群殴,那么萌的软妹子你都能忘……
    PS2:其实软妹子是那门课的课代表,教室的投影仪坏了,就被万恶的老师当牛做马的使唤。
    PS3:其实软妹子练过长跑,要不是抢包事件时身体不方便,干瘦男未必跑得过她。

    这么般配的一对儿阴差阳错才凑到一块儿不容易啊,给悍哥加加油吧。

    标签:

    顶 117 :: 拍 -3 :::: 已有56条评论 立即参与评论


    糗事#268977 - 08:37:05
    原来在天涯上看过一个帖子,大家来晒刚领证之后老公们说的第一句话是什么,前几天我也领了证了,民政局还很好心的送了8盒TT……
    然后老公很开心的说

    ……为毛人家的第一句都是"我们终于在一起了""你是我老婆了"之类缠绵的话……
    ……为毛我的是"今晚全部用掉!"
    ……还有个叹号!!!

    标签:

    顶 88 :: 拍 -5 :::: 已有54条评论 立即参与评论


    糗事#269286 - 13:05:39
    今天我哥出院回家,因为刚做好手术,还不是恢复的特别好,所以想买个卧铺票。可是排了半天轮到我的时候卧铺票卖完了,很无奈地往外走。
        这时看到门口有个警察叔叔,我想起来郭德纲说的问警察票贩子在哪的段子,于是就想恶作剧一下。走过去跟警察说:麻烦您知道票贩子在哪吗?我想买个卧铺票。
        这时雷人的来了,警察叔叔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我正害怕他抓我呢,他来一句:我就是……
    我就是……
    就是……
    是……
    原来是无间道~

    标签:

    顶 84 :: 拍 -3 :::: 已有28条评论 立即参与评论


    糗事#269016 - 09:10:11
    昨晚和老公爱爱,今天早上起晚了,老公要上班怕迟到,于是随便穿好衣服早餐都不吃就去上班了,我起来的时候发现我的nk不见了,老公的nk还在床上,于是打电话给老公:你穿错我的nk去上班了,老公当时在办公间工作,听到后用比较大的声音回我:什么?我穿错你的内裤了?办公间当时有很人都听到了,结果那天全都知道老公穿错内裤了..............................

    标签:

    顶 72 :: 拍 -5 :::: 已有43条评论 立即参与评论


    糗事#268976 - 08:36:30
    老婆怀胎十月,现在儿子2个月了,整整一年,多少个夜晚修炼五龙抱柱……终于修成正果,昨晚和老婆爱爱的时候,5秒就KO了……耻辱的5秒……

    标签:

    顶 72 :: 拍 -7 :::: 已有70条评论 立即参与评论


    糗事#269349 - 14:03:34
    发个我表哥的。
    我表哥,正儿八经的农民。
    我们那里是产茶的,不过因为离江近,我哥就花了些钱买了些地开了个钓鱼山庄。。
    因为我表哥是农民么,很实诚,所以不招花不惹草,到了30没结婚。
    然后相亲。
    对方"你觉得房子怎么看。"
    表哥"没怎么看啊,结婚了住家里"
    对方(生气)"那和你父母住?"
    表哥"是啊"
    对方(很生气)"不大好吧"
    表哥"挺好的"
    对方(无语)"我们出去走走吧。"
    表哥"哦"
    出门。
    对方"那有事我先走了"
    表哥"六个电话吧。"
    对方"你留给我吧,我打给你"
    数日之后,女公司组织活动"钓鱼"。见我哥,此女很惊讶。。
    10亩地的山庄,3栋房子。拜金女悲剧了。

    顶 65 :: 拍 -3 :::: 已有22条评论 立即参与评论


    糗事#269291 - 13:09:23
    你为什么不让我喝雪碧!!!!!(转)

    今日坐在麦当劳里等人,无聊又犯困,遂趴在桌上小眯了一会。 

    忽然,后面桌的一对小青年的吵架声把我一下子雷精神了。 

    记忆力有限,以下为精简版本。 

    女:我委屈。 

    男:你委屈什么? 

    女:你不让我喝雪碧! 

    男:你喝啊! 

    女:那你帮我续!(那时候麦当劳是无限续杯时间段) 

    男:……(不作为) 

    女:你干嘛不帮我续?! 

    男:我很累啊…… 

    女:你帮我做那么点事情还喊累的啊?! 

    男:你喝了那么多雪碧有意思吗? 

    女:我渴啊!你为什么不帮我续!我就是要喝雪碧! 

    男:你喝啊…… 

    女:这么一小杯才一点点,一下子就喝完了。 

    男:那你买大杯啊!大大杯啊! 

    女:你知不知道我渴啊!你为什么不让我喝雪碧! 

    男:你喝啊…… 

    女:那你为什么不帮我续?你为什么不让我喝雪碧!你知不知道我委屈得都哭了!(还真哭了……囧) 

    男:那你想怎样啊? 

    女:你道歉!给我十块钱! 

    男:为什么要给你十块啊? 

    女:你不让我喝雪碧!! 

    男:你喝啊……你再去买一杯啊! 

    女:我没钱,我渴,我就只够买小杯,喝完了你又不让我续杯!你为什么不让我喝雪碧! 

    男:……(我已经听得很无语了……) 

    女:你道歉! 

    男:我不是已经说过对不起了嘛? 

    女:为什么对不起? 

    男:不给你喝雪碧。 

    女:还有呢? 

    男:不帮你续杯…… 

    女:还有呢? 

    男:还有什么啊? 

    女:还有呢?你再想想! 

    男:还有什么啊? 

    女:还喊累!! 

    男:我是累啊…… 

    女:哦!帮我续杯都累的啊!才那么一点点路! 

    男:你干嘛非要续杯啊? 

    女:我就是要喝雪碧!你为什么不让我喝雪碧!(神啊……用雪碧砸死我吧!!) 


    ……(以上对话重复N遍) 

    不知不觉中……时间已经过了17:00,无限续杯阶段已过。 


    女:你看!现在时间都过了!都不能续杯了,你为什么不帮我续!为什么不让我喝雪碧! 

    男:那你再去买啊…… 

    女:那不是又要花5块钱了嘛……你为什么刚才不帮我续!!(又哭了……囧) 

    男:那你想怎么样呢?你在这里坐一个晚上啊?等明天再续! 

    女:我就是要坐一个晚上!反正24小时! 

    男:…… 


    此时的我已经非常之精神,很有冲动转身对那男的说:你们快分手吧!!!! 

    但是……我忍住了…… 

    男:我们走吧,差不多可以回去了。 

    女:我不走! 

    男:那你想怎么样? 

    女:我就是要等天黑。 

    男:干嘛要等天黑? 

    女:我不喜欢白天走,我就喜欢天黑了走。我要看天黑! 

    男:那现在走不正好看天黑么! 

    女:我不要,我就要等天黑! 

    男:那你想怎样啊? 

    女:我委屈。 

    男:你委屈什么啊? 

    女:你干嘛不让我喝雪碧!你知不知道我渴啊? 

    …… 

    一个惊天霹雳雷…… 

    我立马决定起身快速冲出了麦当劳…… 

    脑中始终阴魂不散着一句话:你为什么不让我喝雪碧……!!!!!!!!!

    标签:

    顶 74 :: 拍 -12 :::: 已有70条评论 立即参与评论


    糗事#269297 - 13:13:09
    我大学同宿舍一哥们儿,特NB,开学来了梳个李小龙头,脸上有三道不太明显的疤,额头上一道、鼻梁上一道、下巴上一道,宿舍的人们一直都特好奇这三道疤的来历,问了好多次都不告诉我们,只是很拽的说:"男人脸上的每一块疤都是一枚勋章"人们更好奇了……直到有一天,我们把哥们儿灌醉了,终于说出了实情……下巴上的疤:小时候荡秋千,跟别人比谁荡的高,哥们荡急眼了,在荡到最高点的时候,心里虚了,结果手一松,一个华丽的抛物线造就的这枚勋章……鼻梁上的疤:小时候玩过家家,跟个漂亮小姑娘,小姑娘让他去搬几块砖盖房子,这哥们儿在姑娘面前想表现自己呀,一咬牙、一跺脚,特NB的一次搬三块砖,谁知走着走着被脚下的石头拌了下,华丽的前扑,鼻梁磕在自己搬的板砖上,造就了这枚勋章……额头的就厉害了!初中,一个夏天,中午回家的路上发现网通的要修那种基站似的设备,挖了个挺大的坑,好奇心顿起,蹲在坑边看三个民工挖坑,看了半个多小时,觉得没意思了,得了,回家吃饭吧,紧接着迅速站了起来,结果脑部供血不足,眼前一黑,华丽的栽进坑里……

    标签:

    顶 61 :: 拍 -3 :::: 已有21条评论 立即参与评论


    糗事#269160 - 11:17:59
    真实的新闻…记得是几个月前吧,新闻报道海南岛房价过热,记者采访政府负责人,那哥们一被手:"关于这个房价过热的问题我们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措施进行调控,主要措施就是抑制炒房,每位来我市买房的人凭一张身份证限购三十套…"我当时真的震惊了…更让我震惊的是记者的评论:"您的话给了我们巨大的希望,也看到了政@府调控的决心…"NND决心在哪,我怎么没看到…不知道算不算全国人民的糗事…

    标签:

    顶 59 :: 拍 -4 :::: 已有17条评论 立即参与评论


    糗事百科是这个星球上最暴笑的糗事分享网站 :: 立即发表我的糗事 | 查看本月最糗的糗事

    减肥(下)

    Posted: 10 May 2010 09:20 AM PDT

    有人讽刺我写了很多"下面没有了"的文章,男人最受不了这种刺激,所以我索性一鼓作气把它写完。

    四川人爱吃火锅,川菜用油也不少,但四川的胖子不多,这是一件怪事。在我的江苏老家,四五十岁的妇女基本上以胖子为主,而四川刚好相反,所以我一直对杨玉环、武则天是四川人的说法表示质疑。话说回来,正因为川人胖子稀缺,所以有限的几个才格外珍贵。话说我们有个珍贵的胖子同事,对自己的要求非常严格,每次吃点高热量的民脂民膏,他总要严肃地表态:"我从明天就开始减肥了。"但是,虽说他的精神值得称道,但与我相比还是差距很大,我这几十年的口头禅一直没变,就是"我正在减肥"。

    今天可以做的事情我绝不拖到明天,今天做不到的事情我同样如此。我就这个脾气。

    虽然我的减肥大计持续了漫长的年代,但其实我只是将其作为一句餐前活跃气氛的笑话。大学毕后后我办了两三次健身年卡或半年卡后,明白了三件事:第一,有的人健身是可以减肥的;第二,有的人减肥是要反弹的;第三,我属于后者。更重要的是,其实我去健身房的目的是锻炼一下孱弱的身体,我从来不相信我可以减去所谓的肥——一生下来就是个胖子,能怎么减呢?就像河马一生下来就是河马,再怎么折腾也变不成斑马。

    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河马和斑马也不是那么判若云泥——看过[马达加斯加]的人都知道我在说什么。2007年3月,我在网上看到一段《鲁豫有约》的视频,采访了一个叫赵奕然的小伙子,他用八个月的时间从260斤减到了140斤。这故事让我深受刺激,我只有160斤,那我理论上不是可以减到40斤?

    我决心尝试一下,真正减一次肥。

    其实这个减肥的方法很简单,就是跑步。跑步谁不会呢?我那年三月开跑,每晚跑一个小时,不节食,晚饭只吃瘦肉和蔬菜。我给自己定的计划是,每个月减两斤,跑个半年达成初步目标。但我没想到的是,减肥居然是这么容易的事情,不到两个月,我轻了十多斤。三个月的时候,我轻了二十斤。

    那段时间,不说是我最英俊的时候,起码是我最轻浮的人生阶段。我久经考验的粗壮双腿,陡然间肩负二十斤,简直很不适应,有种有力使不出的感觉。很多女同学突然惊呼:"哇,原来你是瓜子脸哎。"我冷笑,只怪你们眼力太差,现在才发现已经晚了,我老婆早就目光如炬地发现我的加大号瓜子脸,并强力锁定了我,你们现在后悔去吧。

    当然瘦也不完全是一件好事。那年九月我回了一趟江苏,本以为父母亲戚看到我的样子会大加赞赏,结果他们另有看法,认为我不是生病了就是家变了,要不就是吸毒了,总之情况堪忧。我反复解释我只是减肥成功,他们却狐疑地问:"好好的干嘛减肥?"又怀疑我心理出了问题。

    成都的一些朋友看到我后,先是表示了惊叹,然后他们中的一半开始讨教减肥经验,另外一半不停感慨:"不如以前好看了。"意思是说以前长得就很牵强,现在更是错上加错。我自己其实也有点心有戚戚,我属于骨架庞大型的人,肉太少反而有碍观瞻——喜欢吃排骨的人都知道,光骨头没肉是不值钱的。

    以上就是我的减肥故事,发生于2007年的春夏之交。一晃已经过去三年,现在我跟三年前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具体来说,我跟四年前、五年前、六年前差不多是一个样子,还是那么珠圆玉润,神采逼人。从心理感觉上说,我回到了人生的正常状态。胖子,是我如影随形的宿命,已有三十二年的时间证明了这一点。不胖的我,让我不自在,不踏实,感觉自我的迷失。

    我,终究还是原来的我。

     

    我的新浪微博:这里

    我的腾讯微博:这里

    相关文章

    相关日志

    最新评论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三宽部长”倡导“阳光政治”

      Posted: 10 May 2010 08:47 AM PDT

      作者:章文 | 评论(2) | 标签:中宣部, 异果

      被誉为"三宽部长"的前中共宣传部部长朱厚泽,因患鼻咽癌不治,5月9日凌晨在北京逝世,终年80岁。

      1985年,朱厚泽在全国文化局长会议上破天荒地提出了"三宽"政策,所谓"三宽",用朱厚泽自己的话说,就是"对于我们原来的想法不太一致的思想观点,是不是可以采取宽容一点的态度;对待有不同意见的同志,是不是可以宽厚一点;整个空气、环境是不是可以搞得宽松、有弹性一点"。

      朱厚泽由此获得了中共最开明的宣传部长的名声。当然,朱厚泽能提出"三宽"和胡耀邦当政时的开明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三宽"后来被指为纵容资产阶级自由化,胡耀邦倒台后,1987年2月,朱厚泽离开了宣传部长的位置。

      朱厚泽晚年撰文呼吁阳光政治,他说:"阳光政治是与专制政治对立的。阳光政治与权谋政治是不相容的。在阳光政治中,历经议论、纷争、对话、交流、讨论,人们定能取得共识,最终获致相互认同的回答"。

      朱厚泽如是说:

        历史是一面镜子。不要掩盖自己的过失。坦荡真诚地改正错误,终会有光明的前程。

        我们经常说,我们这个制度的优越性就是"可以集中力量办大事",这句话是对的。但是,它同时也可以集中力量办错事,还可以集中力量办坏事。而这些错事、坏事谁也纠正不了。

        二十世纪高度集权的国家,想用人类理性设计的计划经济制度(实际上是行政命令经济制度)来替代原有的制度,反映到社会问题上,就是国家吃掉社会。作为人群聚集的社会,如果没有自身公民社会的发育,要支撑经济稳定持续的发展和文化持续的繁荣创新,要使整个国家机器能够比较稳定,都办不到。

      注:短文系资料整合

      章文的最新更新:
    • 再来一次"抗美援朝"? / 2010-05-07 22:05 / 评论数(29)
    • "永久执政"是党的最大利益 / 2010-05-06 01:15 / 评论数(17)
    • 这标题取得好! / 2010-05-02 14:29 / 评论数(13)
    • 社会不能遗弃失败者 / 2010-04-30 10:03 / 评论数(12)
    • 新疆换人 / 2010-04-24 15:46 / 评论数(7)
    • 让一部分人先站起来

      Posted: 10 May 2010 08:25 AM PDT

      作者:许志永 | 评论(5) | 标签:政治文明, 知识分子, 公民社会

      让一部分人先站起来 - 中国知识分子的社会责任

      中国正经历着"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先祖们意识到了,但也许没有料到这场变局之艰辛和漫长,一个半世纪之后仍未见其终。今天中国面临的变革不仅是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从贫穷到富裕,也不仅是从人治到法治,从专制到民主,而且是一场政治文化的变革,是要从根本上改变数千年来中国人对于政治的认识和预期的伟大变革。

      中国人的自由和解放必须建立在政治文明的基石之上。而仅有民主法制的制度架构并不一定能带来政治文明,文明政治的建立必须有相应的文化土壤。要想让好的制度良性运转起来,这需要人们对制度可靠的预期,即使所有的人都认为某个制度是好的,但当一个人预期到别人都不会遵守时,他也就不会遵守,这种预期就是所谓的文化。我们现在面临的历史重任就是要改变这种文化,要让中国人相信政治不是阴谋和暴力,而是为公众谋福利的事业。惟有建立起了这种信念,民主和法治才可能良性运行,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惟有树立了这种信念,这个古老的民族才有可能走出专制历史的阴霾,建立一个现代文明社会。

      要想改变这种文化,启蒙固然有意义,但今天的中国更重要的不是启蒙,而是行动和榜样。我们没有为正义而抗争,不是意识不到什么是正义,我们没有挺身捍卫自己的权利,不是感受不到权利被侵害时的痛苦,我们一直跪着,不是不知道站着更舒服,只是,我们缺少勇气,我们恐惧,我们担心自己站起来就成为牺牲。

      总的有人先站起来。这并不是主张让大家去牺牲——如果在文革时期站起来注定是绝望的牺牲,而是说,这个时代,站起来有了可能。

      我们需要站起来,而且,要有智慧地站直了,我们有责任让人们相信,站起来并不那么可怕。我们不去行贿,我们不去说谎,我们不去下跪,我们不去谄媚,我们不会泯灭良知,我们按照自己的良知有尊严地活在这世上。我们要挺直脊梁不去随波逐流,我们要吸引别人像我们这样活着,我们最终要唤醒所有的人像我们一样。

      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坚守新的生活方式,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责任,是所有中国优秀公民的责任。我们要团结起来,要形成新的公民社会,我们要成为第一批站起来的人,成为新社会新公民的楷模,成为这个社会的希望。

      这个民族跪得太久了。让一部分人先站起来,撑起一片自由的天空,让这个古老的民族站立成现代文明的公民社会。为了所有同胞的公正与尊严,为了一个自由幸福的社会,让我们思想,让我们呐喊,让我们奔走,让我们挺直脊梁,让我们站直了,高贵地活着!

      2007-03-09

      许志永的最新更新:
    • 什么是中国 / 2010-05-08 20:31 / 评论数(23)
    • 二十世纪 (上) / 2010-05-05 22:12 / 评论数(11)
    • 悲剧的意义——中国特色的个人恐怖主义 / 2010-05-04 10:16 / 评论数(22)
    • 悲哀的承诺/被三次判处死刑的四公民冤案 / 2010-05-03 15:02 / 评论数(1)
    • 就承德案致最高法院王胜俊院长的一封信 / 2010-05-01 22:01 / 评论数(9)
    • 一個教會傳道人的公投感言

      Posted: 10 May 2010 09:43 AM PDT

      我的公投感言

      我知道身為一個傳道人去寫一篇交心的公投感言實在是冒險的事,因為這樣的行徑,在主流的香港基督教會界,很快便會被貼上激進、破壞和諧,甚至失見證的標籤。然而,我的掙扎是,究竟我要做一個對得起自己良心的傳道人,還是一個反智盲目追求和諧的傳道人?當然,不參與公投不一定就代表埋沒良心,所以這只是我的掙扎。然而這份掙扎隨著五一六的臨近,愈見強烈。

      我的良心,依聖經所言,不應再以我個人喜好來衡量。這顆良心,應在基督的拯救中再被解釋與定義。由舊約聖經至新約聖經,都毫不含糊地向人展現一個天國:一個照顧孤寡,和平公義的上帝國度。我相信把這份天國觀向人進行勸說,並身體力行去做,是我畢生的使命。故此,我也以這份價值與使命去看五區公投。

      五區公投,投的是一條議題:「廢除功能組別,盡快落實普選。」民主選舉,只有有與沒有之別;循序漸進,其實只不過是節外生枝,為社會保護著某種特權的做法而已。一日這種透過法例為商界或資產階級保留議席的做法仍然存在,一日這個社會距離公平公義仍是遙不可及。雖然我不會天真地認為有民主普選便能把所有問題都解決,但整個選舉制度中,只要仍保留一個功能組別這種形式的議席,它根本地就是跟民主背道而馳,與人人平等參與價值對立。更何況,政府推出的政改建議,功能組別的議席不減反加,還厚顏無恥地說均衡參與、增加民主成分,如此的謊言,真是良心所能容得下嗎?

      教會是社會的一部份,在教會裏工作,往往獲得一份滿足感,因為自覺可以幫到別人。但這幾年,被精神情緒問題困擾的人有增無減,貧富失業的問題時有所聞,教養子女會碰上的問題日新月異,或許這就是一所一般尋常百姓所組成的教會所常有的現象。但這些現象的增多,實在令人感到困倦。我心知道,耶穌能為這些困苦之人帶來平安,但就算教會充滿樂於助人的天使,世界的魔鬼實在強勁,由政策制訂至反智言論的狂轟濫炸,令人透不過氣。我問,耶穌所賜下的平安是甚麼?是一份鴉片?還是一份可以供人作出改變的平安?這份平安不單使人心中無懼,還能以此無懼地去創造生命。

      五區公投為要透過選票清楚說明「我要普選」的意向。我不要坐井觀天,懷著內心的平安而無視社會中製造不安的源頭。我不要不作聲、假和諧地以反智的態度來解釋聖經,讓自己同流合污,炮製社會的不平等、不公義。參與公投,我認為就是一種最和平理性合法的方式,去把從天而來的平安,由內化成改變生活的創造動力。

      我今天的生活一樣都不缺,家庭美滿幸福,工作也有意義。我想我也有足夠的理由不去投票。然而爭取民主並非閒來無聊,又能自命清高一番的舉動。爭取民主是一個活在社會中的人,尋求平凡生活的行動。王凌雲與兒子王丹在波士頓的短聚後寫了一篇文章,文末她有一個祝願,就是民主在中國能開花,她也可以與兒子在北京相聚。對一個母親來說,與兒子在家鄉中相聚,何等基本的要求,其中沒有所謂的偉大。我們看上去若覺得偉大,只不過是因為這丁點兒的平凡,都被無情的政權褫奪而已。

      有人問,信耶穌有飯開嗎?他/她問的其實是一個根本生存所需的平凡問題。若你的回應是,信耶穌是解決心靈而非生活的問題,你這答案大概跟他/她說聲「主會祝福你,平平安安的去吧!」一樣:無力、無情。信主所得的平安喜樂,並非一種自我安慰自得其樂的福氣。它更應是一種推己及人,為社群創造公義的力量。

      五一六,我呼籲你做一個有情有理智的人,為人之基本生活做點事,出來投票。當你肯去看的話,這個世界的不公不正,正在蠶食人的良心,教人安於現狀,無視坐在水深火熱之中的人,無視他們那最基本的生存尊嚴都被剝奪。要改變這種狀態,只需你有一份爭取平凡生活的想望便足夠。爭取平凡有尊嚴地過生活,需要你的一票來創造。

      强烈关注吴法天

      Posted: 08 May 2010 09:00 AM PDT

      强烈关注:

      吴法天被限制人身自由,这是北京东城区法院法警的非法拘禁行为。

      1. 呼吁打110,但我这样呼吁是不是有煽动不明真相群众之嫌?
      2. 打电话给法院,但这样是不是有闹事之嫌?柔情强调"用眼睛狠狠地关注"的。
      3. 调查事件来龙去脉,公开真相,但这样是不是有触发"政治敏感"之嫌?

      其实,我们关注,就是对执法违法说"不",没有别有用心,没有利用被利用。

      我们关注吴法天的人身自由的权利,就是维护我们自己的人身自由权利。因为这不是个例,这是常态,他可能发生在任何人的身上,就可能发生在我们自己身上。

      我们关注法律,权利,不论侵权发生在吴法天身上,还是王静梅身上。

      我看到一些法学专家"基于道义和友情,严重关注!"

      希望更多基于"道义",而不是基于选择性的"友情"的关注。

      呼吁所有人都来关注。



      欢迎大家试用法天下微博:http://www.yadian.cc/twitter/
      转载或引用本网内容须注明"转自 雅典学园"字样,并标明本网网址 http://www.yadian.cc/ 我要啦免费统计

      袁腾飞——历史碎片

      Posted: 10 May 2010 08:42 AM PDT

          袁腾飞是北京海淀教师进修学校高级教师、精华学校教师,被学生誉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袁腾飞是高中历史新课标教材(人教版)编写者之一;曾参与北京市高考历史命题工作。于2009年7月13日-8月11日应邀登上央视《百家讲坛》节目讲授《两宋风云》。出版图书《历史是个什么玩意》、《两宋风云》、《塞北三朝》。先后被中国教育电视台《教育人生》和中央电视台《小崔说事》应邀,录制访谈节目。
      中文名: 袁腾飞
      国籍: 中国
      民族: 汉族
      出生地: 北京
      出生日期: 1972年2月8日
      职业: 教师
      毕业院校: 首都师范大学
      主要成就: 被誉为"史上最牛历史老师"
      登上央视《百家讲坛》
      主要成就: 目前出版3本图书
      代表作品: 《历史是个什么玩意》 《两宋风云》 《塞北三朝》
      最喜欢的食物: 土豆丝
      最喜欢的地方: 欧洲
      最喜欢的饮品:
      最喜欢的数字: 12
      兴趣: 读书、唱戏、收藏佛像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跟罗永浩同学的谈话

      Posted: 10 May 2010 08:05 AM PDT

      昨天罗永浩新书发布会,中间有段我得采访他什么的,我上了台,两人双双往那一站,再往椅子上齐齐一坐。

      确实有点那个,底下轰笑,弄得我说不出个开场白。

      罗永浩给我打气"你是见过大场面的人,这不算什么"。

      他这么一说,人家更笑。

      他更来劲了"尖锐一点"

      瞧他的嘴脸。

      底下有一哥们冲我大喊一声"别怕"

      嘿,我抿着嘴往那个方向一乐,这感觉真挺好。

      所谓这"对谈"弄了半个小时,我今天看见有场记,就剪吧剪吧放在这儿,当个纪念。至于他的书,真的你爱买不买。

       

      柴静:罗永浩你自己不是说励志书没有营养,是精神鸦片吗,那为什么你要写励志书?

      罗永浩:其实是这样的,它贴成什么标签跟你是没有关系的。

      柴静:推荐语不就是你自己写的吗?

      罗永浩:在今天理解的励志书就是拿读者当傻子的一种,你只要努力你就能成功,你虽然1.5米身高,但是你可以去NBA打球,为什么呢?因为历史上出过这样的精神病等等等等,就是这样的东西。我对这种书还是比较反感的,所以我写的时候坦率的讲,我是很不甘心这本书被当成励志书被销售的,但是如果市场定位上是把它当励志书去卖,让我写一句广告词。我想对我多少有点了解的人都可以容易想到,如果出版公司写一个词肯定会写成什么,我说过的一句屁话,我个人非常反感。"给剽悍的人生一个解释",解释个屁呢。在东北有一句难听的话叫"耍大彪",所谓耍大彪就是出去丢人现眼的意思。我的剽悍人生不需要解释,本来是课上随意说的,但是被传了很广,广了之后老有人问这一句,最后把我迫害到出一本书都要说这句话,我说这句话能不能不放,最后图书公司的责任编辑跟我说,那你帮我们想一句书封皮上的这么一句话,后来我想你们把它定位成励志书,但励志书都是不老实的,所以我写了"在近30年来的中国,励志书从未如此诚恳。"我被我写的广告语深深的感动了,我不知道你们是不是也是一样。我在牛博网的一个读者留了一句话我很喜欢,他说"这本书是如此的诚恳,以至于都失去励志的作用了"。

      柴静:那为什么现在思想和文化界对你的书保持沉默呢?

      罗永浩:这个我也纳闷,我觉得是思想界的耻辱。

      柴静:我就问了一下,找了一个人,找陈晓卿,我问他为什么罗永浩这本书出来你们都保持了一种异样的沉默,平常关系都挺好的。他说一句话,他说我写的是古典音乐,罗永浩是流行音乐。

      罗永浩:大家可能知道在过去有一个叫郭敬明的文学青年,但是新概念全国一等奖出来的人,他年轻的时候挺有理想的,写作也挺有追求的,但是他第一本书出来之后,文化界、思想界劣评如潮,卖的挺好。他一个是年轻,一个是脆弱,所以一怒之下就搞流行文学了,一直搞到今天,赚了很多钱,但是一个好好的文学青年就被他们这样毁了。所以我现在想说的是我很庆幸我是在37、38岁的时候遭遇到了文化界和思想界的摧残,所以我还会挺下去,不会走郭敬明的路线,请大家放心。

      柴静:我也确实听好多来买书的人说,说我们来买这本书不是冲着罗永浩的作品来的的,是冲着罗永浩的人品来的,怎么听起来人家好象觉得……

      罗永浩:我也收到这样的留言和来信,说老罗你这些内容我都看过了,但是想想你也让我爽了那么多年,我支持你一下,买一本。这种其实是所有的评论里最让我讨厌的一种,你不用这样,你爱买不买,不要买一本然后作为一个好象是这些内容老是免费都能弄到,但是老是支持你一下,挺你一下,千万不要这样,大家都是出来混的,我觉得这样没什么意思。你买了就买了,不买就是不买,不要觉得是在支持我,或者是挺我。

      柴静:你回应一下,190多页的书里头有73页是原来的演讲稿,你既然附了光碟干吗还把它弄成文字,有必要吗?

      罗永浩:我为了这个事也道过歉,我不应该送你们一张光碟,我发现大家逻辑都很奇怪,你们没见过名人演讲稿出书的吗,满大街都是,但是现在赠送的碟惹了麻烦,经常收到反馈,妈的你给了碟,而且网站上有免费的视频,你为什么把文字印出来骗钱。所以我也感到每天面对这样的意见,我感到《我的奋斗》的这个书名并没有使我告一个段落,我可能还要继续奋斗下去,改变公众这么荒唐的想法。

      柴静:你出这光碟还有一个副作用,我看有人议论,说看了这本书,说你说的比韩寒好,但是你写的不如他。

      罗永浩:这个我看的很淡。至于说我的文字,首先我自己必须承认,书出来之后我在家认真读了好几遍,确实写的不错,文字是一流的,但是肯定不是超一流,但是我心目中的一流文字是阿乙这些。希望大家对中间3万多字我成长的故事那一段多看一下。

      柴静:以前罗永浩说他每次上这种访谈会紧张,我不信。后来我们一块玩杀人,世界上最弱的杀手就是他,都不用猜,他只要是杀手,只要摸他的后背全是汗。

      罗永浩:所以要知道我混的多不容易。小的时候一伙去打架,双方的实力都不知道,但是我就吓的冒汗,看我冒汗他们就打,我们就被打的很惨淡他们不带我就不会出这个问题,他们都处于劣势的但是没有人冒汗。我一直对柴老师的认识是比较坦诚,比较没有心计,比较不善掩饰,比较杀人总是要眨眼的,但是那天我观察到确实她杀人不眨眼,以至于后来我都有点怕她了。我不知道杀人游戏这个东西到底谁想出来的,我觉得确实是非常灭绝人性的东西。

      柴静:回到文学上来。我看了豆瓣上这个评论,说全是语录,说你的书文学性不强。

      罗永浩:是这样,他肯定只看了后三分之一,前面完全不是语录,后面的……我在网上找到文字版的老罗语录,第一条说日本男人喜欢看什么片,日本女人喜欢拍什么片,那里面有10%的内容不是我讲的,90%的内容是我讲的,但是转述的非常糟糕,一个文字非常差的人转的,我发现很糟糕,但是即使那样也非常流行,所以我这次出书的时候想了想,到了最后的节骨眼上我就整理了一些我自己这些年陆续写过的博客文章,我有一些话写完了重新一看很感动,心想这是谁写的,我就摘录了十几句附在这本书的后面了,但是也是从网站上看读者反馈发现他们对这部分都很不满意,他们喜欢的还是日本男人喜欢看什么片,日本女人喜欢拍什么片这些东西。有的时候我的人气首先不一定是我希望的,除了在卖书的节骨眼上对这个人气不反感以外。大多数对我人性不了解的导致的这种情况其实还是挺排斥的……嗯?他们为什么鼓掌?

      柴静:他们没明白你叹气什么意思,但是鼓掌象征性安慰一下。接着问,我发现即使很熟的朋友,象土摩托这样的人,对你的期待也是把你当成单口相声的大师,你会觉得悲哀吗?

      罗永浩:还好吧,谁忍心为他悲哀呢。他是骨子里很单纯可爱的朋友,所以实际上我不忍心对他做任何事,除了对他好的事。

      柴静:你要是把自传那部分写得更充分一些,有的人看起来会觉得写的更有诚意,或者写的更完整?

      罗永浩:大家知道一般写回忆录的人都是70、80岁开始写,我以前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写回忆录写到20岁就发现为什么七老八十才写回忆录,问题是你写回忆录的时候难免要写到你的爱情故事,但是当事人都活着。我会在什么时候发表呢,第一就是七老八十的时候,以前的女朋友都死了,或者是将来看谁身体好了也可能我先死,总之要么都死了,要么她老公死了----但是我不盼这个,我只是说要等到那个时候,也有可能他们两口子都老到对这个事情完全不介意了,这样的时候我可能会把那部分发出来。

      另外一个我跟我的老东家新东方的那些恩怨以及我在新东方时代的一些感受,还有我跟他们的一些冲突,我会选择在一种情况下发表,就是我这个学校做的特别好,特别大,以至于把新东方都灭了,灭了的时候我以打落水狗的姿态,遵循鲁迅先生的遗教,以打落水狗的姿态写出来,如果我们永远干不掉它,我就永远含恨把它埋在肚子里,这是一个职业尊严的问题。请大家谅解。

      柴静:你原来说新东方是理想的学校,后来堕落了,所以你要办一个理想的学校,然后他们说你们俩不都是商业机构嘛,谈什么理想,又不是反清复明。

      罗永浩:你问到这个问题不可避免的攻击到新东方,我不回答,基本上我觉得尝试过不同学校的同学都会有一个感受。还是不太方便说……

      柴静:还是说文学吧,我看到王小山写的书评,说你跟王朔可以比肩什么的。

      罗永浩:这个我不反对,王朔写的很好,我是他的粉丝,但是差距还是挺明显的,我是王老师的粉丝嘛。

      柴静:人家也有点疑问。

      罗永浩:人家?

      柴静:就是王小山。

      罗永浩:王人家怎么说?

      柴静:说有人说你本身是一个特别大的偶然,比如你当时要没进新东方,或者讲课的时候没有被学生录下放到网上你不会在新东方,然后你就不会办牛博网,就不会出这本书了。

      罗永浩:我也经常感慨无常的人生,但是是这样,我并不是抬杠,你说偶然我说必然,你说必然我说偶然。首先我一直同意一个观点,我们看一个人怎么样是看他是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他做成了哪些事情,希望大家明白我这句话的意思,我们看一个人到底怎么样,是看他骨子里什么样的人,而不是他做成了哪些事情。就以我很喜欢的韩寒为例,比如说他的成名和后来赚到的钱成就到的事业等等,也有很大的偶然性,但我始终有一个看法,就是如果韩寒当时没有成名,也有可能他后来没有赚到很多钱,没有得到很大的名声,也没有那么多的女朋友等等。但是即便这些又没有又怎么样呢?你可能只是没有机缘认识他。但是如果有一天路过上海郊区的那个小镇,碰到一个默默不问的年轻人叫韩寒,如果你有幸跟他坐下聊聊天,你仍然会感觉这是一个非常牛逼的年轻人,也就是说你有没有成就名利的东西不重要,重要的是他本来就是非常好的人。回到你的问题上,我觉得如果我这一生默默无闻在东北小镇里很寂寞的死掉了,也是一个非常牛逼的小镇的年轻人。

      柴静:还有一个问题,这本书的后面因为我在博客中写过你,引了一句话,我这句话是说很多人喜欢老罗是因为他剽悍、叛逆、独立什么的,但是他有我所知的罕见的善意和温柔。有一个哥们说柴静在网上说可真是一个文科傻妞,老罗在公共领域还凑合……

      罗永浩:他没说凑合,他说公共领域做的挺好。

      柴静:那你把后面批评的话说了吧。

      罗永浩:批评的还真想不起来了。我有这种感恩的驱动力,觉得夸的真好,但是骂的我想让他骂嘛。

      柴静:他骂的意思就是说你的个人生活中是一个挺小心眼的人,然后挺在意别人看法,有什么仇也必报。

      罗永浩:对,我是这样的一个人。这是我在家里把自己弄上神坛之前比较费劲的原因,意识到我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是一个活生生的人,这些缺点我都承认,严格的讲不算缺点,只能说特点,一个人小心眼有什么不对呢。只要你道理站得住脚,是非没有问题的话,没什么关系,在这方面我对自己要求并不是很高,我只对大的原则性的东西要求非常高,这方面我看的非常淡,无所谓。说实话我也努力掩饰过我的小心眼,在过去。因为我毕竟是一个胖子,然后小心眼可能在审美上不是很配套。所以我也做过一些克制的东西,但是群众眼睛是亮的,所以你隐瞒不了太久,时间一长大家都看出你是小心眼,也只好承认了。

      柴静:之所以提这个事是因为我看书评的时候有人说了一句,说看你这三万字的时候有一个感觉,觉得你不断的在反思,在纠结,他甚至觉得你总是想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上来回忆自己的过去,你怎么看?

      罗永浩:我觉得我不用站到道德的制高点上,我站到哪,哪就是道德制高点。我不敢说我是一个完人或者是一个圣人,但是在我这37年的生命里,确实我在身边的人里极少见到道德方面,自律方面,原则性方面比我对自己要求更严的人,只是我嘻嘻哈哈惯了,他们有的时候把这句话当成玩笑。诶,刚才那句话说的真好,我再来一遍,我不用站到道德制高点上,我站到哪,哪就是道德制高点。回头我整理一下,我脑子最近比较乱,我整理一下,回头对这个问题我还会深入探讨一下,为什么我往那一站那就成了制高点。

      柴静:刚才王小峰跟我说,他也是心疼你。

      罗永浩:是,谁不心疼?

      柴静:他说你太在意很多人的看法,还给人退书。他说这不就有人蹬鼻子上脸么,何必那么在意呢?

      罗永浩:这一点我也不知道,我是分状态的,男人也有生理周期,有的时候比较低潮,压抑一些或者心情不好,这样时候我挺愿意跟他们较劲的。但是退书不是较劲,首先你既然觉得上当了,我事先也公布过这些内容是什么,但是你如果仍然觉得上当了给你退就退了,因为这个书退过来对我来讲也没有什么损失。这里面有没有现实的考虑呢?也有,比如我把这事做的这么敞亮,让你完全说不出话,也有话题性,有话题性对卖书有好处。我原始动机不是要炒作什么事情,既然你不满意了,我顺便搂草打兔子一块做了。

      柴静:你不会觉得这样说会有人反感吗?

      罗永浩:我不介意。我再举个例子,牛博网去汶川赈灾的时候也是一样的,我这一生做的好的选择,绝大多数的选择通常都不是特别纯洁的。因为我作为一个想问题特别复杂的人,我一件事情想做的同时也能想到很多与之相关的东西。5.12当天知道了地震,晚上回家看到了新闻报道,看到了那个惨况,我们凑巧手里有人气的牛博网平台,我们可以利用它做点事情,商量好了之后我们同时马上想到我们一旦去赈灾,去做了这件事情,肯定会被媒体关注,一旦被媒体关注,对网站是有好处的,所以你懂我意思吗,我不是为了网站的好处去做一个事情,但是我做一个我认为是正确的事情的时候,我考虑到了这个好处,这就跟另外一种我佩服的人是不一样的,他们比我纯洁,他们做一件事情不想那么多,只是想很单纯的事情,我从来不纯洁,我巨复杂,但是我不能因为人家考虑我去灾区赈灾是为了名誉,所有媒体找我们的时候我们只谈赈灾的问题,不谈别的,免得让人家觉得我们是为了名誉。我这辈子总是感觉活的很累,我做一件事情的时候我首先要想它是否正确,去做的时候还要考虑它可能产生各种好的影响和坏的影响。

      柴静:很多人都有这个想法也不一定像你这样非得把它说出来,你是为了满足我自己是一个诚实的人那种感觉吗?

      罗永浩:基本上应该是吧,但我怎么觉得你说的很难听,不会我不会生你的气,我觉得是应该这样,我的朋友曾经讲过一句话,要为我们年轻时候吹过的牛逼奋斗终生。我为什么要努力呢,我不是天生就很牛X的人,每一个班,总会有一、两个男孩子身上具有天生老大的气质,他岁数很小,做事很有担当,让身边的人很佩服,我自己想朝着这方面努力,但是我天生就不是这样的人。我书里提到比如我和小朋友干了什么事,被大人抓住吓唬我就供了,供了只有我觉得我非常自卑,我觉得为什么会这样呢,如果是换了我们那个圈子里的某某某,死也不会把大家供出来,我小的时候受了这种感召,所以我就想朝这个方面努力,我不是浑然天成的,天生牛逼的人,所以我要给自己一些压力和动力把它完成。但是柴老师既然语气那么难听的说到了,我也说一下,实际上你真正做到了之后,你去展示你的诚实,展示你的善良,展示你的正直其实也是很有快感的事情。这也是我不知疲倦的全国高效的巡回讲的原因,如果不意识清醒地扳着自己的话,我也很喜欢跟年轻人倚老卖老,我觉得这是很有快感的,如果这种快感给别人带来伤害,这是不对的。但是有一些快感对别人没有什么伤害,比如我出去吹吹牛逼对别人有什么伤害?所以我吹了,事实证明大家都很喜欢,喜欢我们就双赢。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我為什麼支持公投?--不願再搭順風車,落地和大家一起向前推!

      Posted: 10 May 2010 09:01 AM PDT

      劍玲、恩賜、Kevin幾位前輩都相繼出文了,我這個社運豆丁也忍不住想多寫一篇披爬,撐公投。還有一星期多D就是公投日。作為一個本來政治冷感的人,為何我會突然投身撐公投行列呢?


      一個Free-Rider 的自白

      其實好多人都知道民主,人權。但當要實踐的時侯,卻寧願搭順風車,「你造就,我享受」。我以前就是這樣一個Free-rider: 看著電視上的人去舉牌,喊口號,包圍、衝擊、高呼「我要普選!」 …然後專心為任途鋪路、充實履歷表。

      縱然我小時侯就觀察到社會上存在很深的矛盾和不公,卻一直覺得,自己實在太微不足道,沒有任何能力去改變,倒不如試著去迎合制度,在當中求存。有日也許還能成為特權階級,享受美好生活。既然一切都是上面話事,不如坐順風車好了,有改變就最好,冇改變多做也無謂。我實在不認為一個人,一雙手可以和一個不公的制度,龐大的政權搏鬥。而如果已經有好多雙手去爭取的話,那少我一雙也不算少。每次看到社會上的不義,我只會問一聲:「我可以做甚麼?」

      一個人的沈默,是一群人的悲哀

      今日抗爭已經幾十年,換來了政制不進反退,自由空間愈來愈窄,社會愈來愈保守,政府的理由竟是「沒有共識」。原來,我以前搭民主順風車的行為,是被詮釋為「沒有共識」; 原來我以前不發聲,會令發聲的人被打為「一小撮人反中亂港」;原來當我以為可以坐享其成的時候,這株公義的幼苗會因為我的自私而枯萎。

      要打破平面的香港印象....

      從小學到中學,我常常有一個感覺--我不是香港人。為甚麼? 因為我從政府的旅遊廣告中看見的,是一個活力十足,多姿多彩的城市。我的印象是,香港是個大都會、日夜的生活都是都十分精釆、好玩。在突顯繁華的影像背後的潛在旁白是: 「這裡,沒有窮人」這就和我的生活經驗有很大落差。我日常看見的,是拾紙皮的獨居老人,是備受歧視的新移民家庭,是缺乏公共空間的年輕人和背負著極大讀書壓力的學生。而我,則是一個享受樸素鄉郊生活,閒時寧可通山跑,或到河裡捉魚的小孩。和大都會形象格格不入。

      我以前總是期望政府會做些甚麼去改善社會,或有日會進入政府內做一些改變。想深一層,政府實在沒甚麼理由要改變現狀,因為現狀是對她最有利的,除非有一些問題會威脅到她的管治,否則她不會嘗試去改變一些「行之有效」的情況。建制中人也喜以「香港是個商業社會」這個刻板印象,合理化種種荒謬的剝削行為和不義政策。

      反高鐵是一場啟蒙運動。

      反高鐵時社會討論氣氛熱烈,青年苦行更是喚起了我心底對人與土地的尊重和對行動者的反思。

      為甚麼這麼多並不住在菜園村,甚至並不是在郊區生活的人,會為一片土地和其上的人爭取?
      為甚麼被嘰為政治冷感的香港人會走上街頭,挑戰既有的權威?
      為甚麼愛走精面講利益的香港人,願意付出自己的精神和時間去關心、去研究這個議題?
      可能,他們和我一直從媒體接觸的「香港人」並不是同一班人。我眼前的這群,才是有血有肉的香港兒女。

      在接下來的時間,我開始走上街頭,了解其他人的理念。在討論和資料搜集的過程中,我自己的理念也清晰起來。我看見的,不是這群社運人士有多志同道合,而是驚訝於他們的獨特不同。他們有的是學者型,論述十分清楚; 有的是行為藝術家,喜以行動衝擊故有的秩序; 有的是環保行動者,嘗試為破壞地球的人類贖罪; 有捍衛基督精神,強調公義的基督徒; 有反對宗教霸權的人道主義者......這些本來各不相干,甚至可能會互相否認的人如今都走到一起,因為大家都有一個覺悟→我們從小到大所關心的價值,如保育、人權、文藝、學術、大自然等,一直得不到均衡發展或最起碼相稱的重視,都是因為缺乏市民的參與,而市民的冷感,其實是一種對改變的無力感。而無力感來自政制不公: 不論他們如何聲嘶力竭地去叫,都不能動搖「經濟至上」的迷思。

      透過這場運動我不單了解到高鐵項目背後龐大的利益輸送,和執意發展對社區的破壞,更看清了議會內不公的制度。國際人權公約肯定的是「人人平等」,可是現實情況是,部份職業的人比其他市民享受更大的政治權利。

      可是我也看到,要不是群眾的監察,我們不能揪出高鐵財委會的利益衝突;
      要不是群眾的宣傳,我們不會察覺高鐵方案的荒謬;
      要不是群眾有力的駁斥,建制的謬論會胡混過關; 要不是群眾肯走出來,我不會知道香港有多少不認同「金錢至上」的人。

      這次我面對著一個不義的制度,在反高鐵受到挫折後,並沒有沮喪卻步。我決定以這個機會,嘗試回答自己一直問的問題: 「我可以做甚麼?」

      五一六. 把口號,化為力量

      我們很清楚,功能組別一直存在,社會上少數的聲音、另類的聲音、創新的聲音永遠會被否決。所以,我們要給市民充權。要爭取一個讓每個人獨特的聲音,得以被聽見的議會。大家都希望,快快爭取到普選,可以開始討論「食飯好定食薯仔好」,而不是「食飯好定食屎好」。

      現在,五區公投的運動,正正是一個好機會,讓搭順風車的人為這輛車加油,把口號化為力量,堅實地把「沒有共識」這謊言粉碎。沒有人可以再以「香港是一個商業社會」為不義開脫,沒有人可以再話香港人只重視利益而不關心政治,沒有人可以再屈爭取民主既人其實「冇普選都得」。五區公投不像去遊行,多一個少一個唔多覺,投票結果少了你一票就真是少了一票啊! 這一票是歷史啊,錯過了的話,十年後<當年今日>可不會把你Key番入去的。

      雖然爭取一個能容納多元聲音的制度,一個真正代表香港人的議會,會受到打壓和攻擊。雖然建設一個公民社會的路漫漫,不在朝夕而在千秋。雖然難題不斷湧現,「港人治港」這個擔子一直很重。但正如反高鐵的一個朋友講: 「大家一起扛的話,重量就一點點的減輕了......」

      龙飞:打老虎谁能坚持到最后

      Posted: 10 May 2010 07:36 AM PDT

      许多年前,蒋经国曾在上海高呼"老虎一日不死,本公子一日不回"。年轻的蒋公子实际上是明白人,他看到利益团体对国民经济的绑架,他害怕越来越深的陷阱最终会让民国政府万劫不复。所以冒着天下之大不韪,他把杜公子也拉进了牢房。但杜月笙更明白,他甚至不急着把儿子救出来,"拖着吧,有人会跳出来的"。果然,形势比人强。

        "拖着吧。"现在的开发商也是这招。虽然小心慎言,但在不少开发商心里还是认为"道路曲折,前途美好"。"这是持有100亿元现金以上的开发商。"潘石屹指着手中的统计表向全国人民说,"100亿至少可以撑一年。"

        其实决策层没把开发商当成是老虎,让他们心惊胆颤是国内城市房产不合理的使用情况,国家电网统计,全国660个城市电表连续6个月零读数的住宅,有6540万套。这些空置的房子可容纳2.6亿人居住。尽管国家电网根据电表的使用情况得出的数据不能尽信,但无论是4月的控制房地产信贷、5月提高银行准备金率还是酝酿出台的房产税,都是指向这庞大的空置率。所以,最起码要稳住,不能让城市空置率恶化下去。于是各种针对投资型购房者的接二连三的政策出台,此次的调控也最先影响到二手市场,数据显示,各地的二手楼价开始动摇。

        但一手楼价下调与否,就要看开发商的资金链。虽然如潘石屹所言,现在一手市场的楼价依旧坚挺。但如果决策层的目标是把空置率这只大老虎打下来,一手楼市能不受影响吗?假设按照国家电网的数据推算,庞大的"零读数住宅"减少1/6,那就是1000万套住宅。2009年,全国商品房销售面积不到9.4亿平方米,假如以每套房子100平方米计算,那么去年中国一共也只不过卖出了940万套的房子。结果可以预见,一手房市场中的所谓投资型购房将不复存在,而自住型买家又有不少被二手房市场下跌的价格吸引,那所谓两年后楼价上涨就无从说起。

        即使决策层的计划只是不让空置率继续恶化,也必须要杜绝前两年风起云涌的投资客。有数据显示,去年广、深、沪等一线城市的投资型买家占据了市场60%的份额。如果投资客的渠道被堵死,开发商就将面临日益萎缩的市场。此时他们最好的选择应该是快速去存货,然后缩减投资,稳定资金链。调控首周后,我们看到的是富力、保利依旧高价拿地。

        开发商在拖什么?"最先着急的肯定不是我们。"一位民营上市房企老总显然不是太看好这次决策层的"打老虎"。2009年土地市场最为活跃的房企是央企以及各地国企,不仅六成地王由这些企业制造,去年各地方政府"支持经济"大手笔的房地产投资,同样由他们引领。虽然这些企业资金实力雄厚,但2009年高成本囤下的土地,2011年将要形成房屋供应市场,如果届时中国房地产市场没有投资客支持,这些国企有很大可能将血本无归。要知道这些企业是国家的"亲儿子",对决策层的影响不可谓不强。同样的,地方政府与土地的关系依旧未改。

        既然如此,有足够保命资金的开发商可以看准风向,再行动。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感谢拆迁办,让我家从普通工薪家庭步入中产家庭

      Posted: 10 May 2010 07:33 AM PDT



       

        在网上看了太多骂拆迁办的,几乎都是些恶性~~~事件,什么唐某某自*焚啊,什么最牛钉*子*户啊。反正无一例外都是负面的。现在我要写和拆迁有关的,但是绝对正面。
      这是我的亲身经历。我非常感谢拆迁办。
        
        我和我先生、我的父母都是某二线大城市的普通工薪阶层,我的公婆是农民,因为拆迁,所以我们步入中产家庭的行列。
        
        先从我婆家说起吧,婆家是偏远山区的农民,很穷,但老公兄弟三个都考上了大学,目前在不同的城市发展,公婆已先后去世,去世的时候没有留下任何财产。
        
        我是独生子女,我的父母都是二线城市的工厂退休职工。父亲是工人转干,曾经做过分厂厂长,但是收入并不高,1995年50岁的时候从工厂提前退休,那时退休金500元,退休后返聘回厂里,每三天值一次夜班,每月收入400元,直到2002年我生孩子前。母亲比父亲小5岁,2000年50岁的时候从工厂内退,退休金500多元。母亲原来是工厂医务室的医生,退休后在一间诊所打工,每月收入500多元,直到2002年我生孩子。这些年他们的退休金逐渐增加,现在母亲的退休金是1700元,父亲是1400元。
        我是1999年大学毕业,我先生是1995年大学毕业,我们都有稳定的工作。我们于2000年5月举行婚礼,2000年6月底,我和先生的全部存款是3万元。我们结婚的时候没有房子,租了一套房子结婚,每月租金350元,租了半年,家具家电是结婚的时候我们自己买的。
        半年后我父母让我们搬到我娘家去住。我父母有一套房子,位于这个城市很偏远的工厂区,是父母单位的福利房,62平方,1995年交房的,父母给了2万多元。这套房子在2000年市场价为6万元左右。
        
        从2000年7月到2001年6月,我和先生的总收入是7万元,我们花掉了2万元,存了5万元。
        2001年10月,先生单位分配福利房,我们分到了一套56平方的旧房子,缴款2.4万元+0.3万元的公积金。房子在两年后才拿到手里。
        2002年1月,我们买了一套市中心黄金地段附近的二手房,面积105平方,房款(购房款加各种税费)18.7万元,其中我父母借给我们6.7万元(这几乎是我父母全部的存款),亲戚那里借款3.6万元,我和先生自有资金8.4万元。房子是原来的单位房,有十几年房龄了。前房主装修过,我们于2002年8月搬进去住,花了装修款0.7万元。
        2001年7月到2002年6月,我和先生的年收入是7.5万元,存款5万元。
        新买的房子出租了半年,每月租金800元。2002年8月我们一家四口搬到新买的房子里,把父母的房子出租,租金350元。
        2002年9月,我的儿子出生了,父母把工作辞掉,帮我带孩子。由于孩子要花不少钱,所以我们的存款减少了,我和先生2002年7月到2003年6月的存款是4万元。
        2003年11月,先生单位的福利房拿到手上,我们出租,每月租金500元。
        2004年8月,考虑到父母长期和我们一起住,会产生家庭矛盾,所以我们在附近又买了一套房子,当时房价已经开始上涨,我们买这套房子也有投资的意思。这套房子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附近,64平方,有10多年房龄的单位房,房款14.5万元。首付6.5万元,三年期贷款8万元。首付部分是我和先生出的,部分是我父母出的(具体金额我记不清楚了)。房子是我和我母亲的名字,我们和父母签订了一个协议,父母占房屋的8成产权,我和先生占2成产权。贷款每月还2400元,我和先生还1600元,父母还800元。我们欠父母的6.7万元一次性算到房款里,还给父母(买前套房子欠亲戚的3.6万元,我和先生已经还清),房子前9年的租金收入全部归父母,9年后,按股份分配。

       

      2004年买的这套房子,马上出租,每月租金收入700元,到拆迁的时候涨到900元。
        
        2006年5月,为了投资,我们又在城区非黄金地段购买了一套二手房,这套房子是有10年房龄的拆迁安置房,48平方,总价20.6万元,首付9.6万元,贷款11万元。是我和先生的房子,借父母4.2万元(后归还),10年贷款,每月还款1200元。
        
        2006年4月,购2手车一辆,1.2万元。2008年4月,卖掉二手车,够新车一辆,9万元。
        2008年6月,由于孩子幼儿园毕业,我也于前几年换了单位,所以搬到先生单位大院居住,我们上班和上学都很近。我和先生住在先生的福利房里,而我父母就在同一单元租了一套套三的房子,房主出国了,和先生很熟,所以租的很便宜,才900元。我和先生花了4万元简单装修了房子买了家具。
        2009年7月,我和先生在距离市区40公里的县城(父亲的老家)购买了一套房子,房子是有20多年房龄的单位房,面积110平方,总价17万元,其中我和先生出了7万元,我父母出了6万元,借亲戚的4万元,房子户主是我儿子。
        2009年12月,我们位于市中心黄金地段的两套房子拆迁。
        一套是我和先生的105平方的房子,市场价90万元,拆迁获得230万元的补偿(包括所有补偿,如搬迁费,天燃气费等等)。
        一套是我们和父母共有的64平方的房子,市场价50万元,拆迁获得140万元的赔偿。其中父母110万元,我和先生30万元。
        
        拿到拆迁款后,我们一家人每个周末都去看房子。我和先生购得市区非黄金地段,单位附近的2008年的次新房一套,面积166平方,14楼顶跃带屋顶花园,精装修带全部家具家电,带地下车库,总价150万元。
        我和先生在距离市区40公里(我父亲老家)和60公里的县城(我母亲老家)购买了6套二手房,总价102万元,总面积520平方。
        
        我父母也在这两个县城购买了4套,总价90万元,其中一套是新房,准备以后作为别苑居住,房价40万元,另外三套总价50万元。

       

      到目前为止,我和先生拥有房子房子10套,总价值330万元左右,经济型轿车一部,存款10万元。目前和父母一起居住在166平方的房子里。8套房子出租(另有一套租金收入归我父母),租金收入5500元。每月归还贷款1200元,还要归还6年。
        
        我父母拥有房子5套,总价值125万元,另有存款20多万元。一套还未交房,以后居住。5套出租,租金收入3200元。

       

      写这个帖子的目的,就是为了给拆迁办正名。
        
        我希望我家所有的房子都拆迁。就是因为拆迁太好了,所以我们这次买房子主要都是考虑那些比较低档但是位置很好的房子,希望以后还可以拆迁。



      来自  http://space.fetion.com.cn/1864123/viewblog_16324081

       

      "七"乐无穷,尽在新浪新版博客,快来体验啊~~~请点击进入~

      明镜在线:中国高铁——疾驰的和谐号 上篇

      Posted: 10 May 2010 07:34 AM PDT

      原文Rasende Harmonie

      译文:中国高铁——疾驰的和谐号 上篇


      来源:明镜在线
      采访记者:Von Wieland Wagner
      发表时间:2010年5月8日
      译者:Gabriel @gabrielvoo
      审校:白乌鸦@baiwuya



      西方的铁路巨头将在上海世博会上展示他们的技术。而在另一方面,大兴土木建设高速铁路网,也正是北京扩张欲望的表现。  

      刚被喷上蓝白两色油漆的高速列车熠熠夺目,仿佛一条剑鱼优雅地横卧在车间中央。动车 的车头敞开着,像一张饥饿的大嘴,正由身着米色制服的技术人员细心调试着。

      48岁的副总工程师吕仁元(音)自豪地笑着。不久之后,这些刚装配好的动车将驶离这座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位于中国东北部城市青岛的车间,以3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在崭新的高铁轨道上疾驰,这比世界上任何地方的列车都要快。

      现在动车已经开始穿梭于百万人口的大城市之间了。比如武汉和广州,其间旅途时间已由十一个小时缩短到了三个小时。然而这还只是中国雄心 勃勃的赶超计划中的中间阶段。 这项始于2004的计划,旨在聚合国外的铁路技术,最终赶上诸如西门子这样的师傅,并且成为他们强劲的竞争对手。

      而西方的企业们在刚刚开幕的上海世博会上仍在自豪地展示着他们的技术,仍旧寄望于继续获得中方的百亿订单,依然在世博会开幕时称赞着像西门子这样被称为"中国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企业是如何地积极配合。

      但是在同一时间,中国南车股份有限公司已经开始自行研制时速380公里每小时的列车 了。这种新式动车将从2011年起投入使用,预计全长1300公里的京沪线单程耗时将从现今的约十小时缩短至四小时。

      中国手腕与扩张欲望的表现

      因此,铁路网络的扩建已经成为了中国手腕与扩张欲望的变现。由从前的买主一跃成为了如今的对手。 没有什么行业能比铁路运输更能清楚地展现这一点。

      如今,"和谐"成了德国ICE、法国TGV以及日本新干线新的挑战者。如此命名表达了对不断提出要建设"和谐社会"的国家主席、共产党总书记胡锦涛的尊敬。

      在高速列车的帮助下,北京将把它的庞大帝国紧密地联系起来。铁道网会从现在的6500公里新增至2020年的18000公里。到那时,由高铁轨道交织而成的网络能够从北到南、由西向东地连结起所有重要大城市。之后决策者绝对会使其延伸至全球,向南到东南亚,向西直到伦敦。当然是用的中国的高铁技术。

      毫无顾忌地大肆利用尖端技术

      中国是全球技术引领者?不久前西方的专家们还在嘲笑这个想法,然而此刻却轮到中国人笑了。无论是在委内瑞拉、马来西亚还是在印度尼西亚,中国人最近都在加紧向世界市场出口自己的快速列车。此外,他们毫无顾忌地大肆利用从西方引进的尖端技术。

      在美国,奥巴马总统提出经济恢复计划,意欲扩建本国孱弱的铁路网络,而中国人期望能够从中得到百亿订单。最近在沙特阿拉伯,西门子已经放弃了与更廉价的中国企业同台竞争。取而代之的是一家来自慕尼黑的 企业伙同一个来自中国的实力雄厚的财团。他们已向麦加至麦地那间计划修建的高铁轨道报价。

      吕仁元工程师让我们往车间看去:螺丝钉一丝不苟地按照大小分类,整齐地放在不同颜色的塑料盒里;灰色的车间地面一尘不染、光可照人,在这车间里的所有东西都不能有丝毫瑕疵。对于中国来说,这种严谨的工业精神比起制造高铁,意义更为深远。

      在这项由国家主导的铁腕行动中,共产党与铁道部的决策者们取得了他们在汽车、飞机以 及其它高科技领域企盼已久的成功。在政治方针的指导下,成立合资企业,并依托成熟的谈判策略,中国人首先把西方的科技巨头,比如西门子、法国的阿尔 斯通、加拿大的庞巴迪和日本的川崎重工业株式会社吸引到国内,然后挑起他们之间的相互竞争,从而以更加优惠的价格购得核心技术。



      来源说明:本文原文来自文中标明的出版公司,译 文1.0版本来源译者 团队。

      收 录说明:本文已经收录到"译者文集"中,同时进入"XXXX(最新消息)"、"译者频道—XXXX"、"XXXX(稿源)"、"译者XXXX"索引。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CC协议2.5您可以自由复制、发行、展览、表演、放映、广播 或通过信息网络传播,创作演绎本作品。惟须遵守下列条件: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 共享。

      港大專就<網絡2.0>對選舉的影響作出研究

      Posted: 10 May 2010 07:37 AM PDT

      港大專就<網絡2.0>對選舉的影響作出研究

      http://hk.myblog.yahoo.com/lwmlung/article?mid=2498

      香港城市大學社區學院社會科學系的同學,日前完成了關於<網絡2.0>對於香港2008年立法會選舉的影響的研究。該研究為期2個月,由2010年2月至4月。<網絡2.0>工具包括:youtube、facebook、博客等。

      整個研究過程,他們訪問了多位本地的政治人物,包括:梁耀忠(街坊工友服務處執委)、陶君行(社民連主席)、龍緯汶(南方民主同盟主席)、陳家偉(民主黨總幹事)及梁國雄(社民連成員)。公民黨2008年立法會新界東競選經理林卓麟亦以書面,陳述他的觀點。

      陶君行表示,網上尺度較寬,可更自由表達意見。龍緯汶認為,透過<網絡2.0>的宣傳是成功的,可以令市民及政府注意少數族裔。梁耀忠表示,自己在網上的號召力不足,不會對<網絡2.0>抱太大期望。陳家偉認為,不可以錯過任何一種與選民聯繫的方法。林卓麟表示,網上比較難控制及預測不同類型的言論。梁國雄表示,互聯網擁有強大的動員力。

      負責研究的同學曾經邀請毛孟靜(公民黨成員)、李慧瓊(民建聯成員)、蔡子強及馬嶽(中文大學講師),但是他們都拒絕了接受訪問。負責研究的同學最後,完成了長達92頁的研究報告。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