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存档

Wednesday, April 20, 2011



Winner in 2012

Posted: 20 Apr 2011 02:53 PM PDT

According to the betting over at Intrade, here are the probabilities for the leading presidential hopefuls:

Obama 59 percent
Romney 12 percent
Trump 6 percent
Pawlenty 6 percent
Daniels 4 percent
Huckabee 3 percent

酸奶为什么这么粘——随便说说“老酸奶”

Posted: 20 Apr 2011 02:22 PM PDT


"养生大师"张悟本的雷人理论里面有一条是"酸奶里的增稠剂会阻塞血管"。随着张大师的倒下,这条"理论"也就被人们当作了无稽之谈。不过,大师的"理论"还是会给人带来一些困扰:酸奶的粘稠是如何产生的?最近热炒的"老酸奶",据说里面加了食品胶,对人体会有害吗?会影响营养吗?

 

牛奶主要是蛋白质、乳糖和脂肪分散在水中形成的。乳糖在水中的溶解性很好,对牛奶外观的影响不大。脂肪被分散成一个个小颗粒,外面包裹着蛋白质。除了包裹脂肪的那部分,还有大量的蛋白质自己呆在水中。因为蛋白质分子表面多少都会带有一些疏水基团,它们不喜欢跟水分子在一起,而倾向于互相靠近。蛋白质分子互相靠近最终导致它们从水中分离出来,牛奶就不再是均匀的"液体"状态了。好在蛋白质分子表面带着一些电荷,电荷之间的互相排斥抵抗着疏水基团导致的互相吸引,因而蛋白质以及蛋白质所包裹的脂肪颗粒能够互相保持距离,从而老老实实地呆在水中。宏观上,我们看到的就是"象液体一样"的奶。

酸奶是奶被乳酸菌发酵的产物。在发酵过程中,乳酸菌把乳糖转化成乳酸,于是牛奶中的酸度就会升高(也就是pH值下降)。蛋白质分子表面所带的电荷会随着pH值的变化而变化。对于牛奶蛋白来说,当pH值下降,所带的电荷就会减少直至没有,电荷产生的排斥力也就随之越来越弱,蛋白质分子互相吸引靠近的趋势就越来越强。到最后,当大量的乳糖转化成了乳酸,牛奶中的pH值也降到了很低,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疏水基团互相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巨大的网络。这个"蛋白质网络"把乳糖、水、脂肪颗粒都网在其中。宏观看来,就是奶变得 很"粘",而且"酸"了。

乳酸菌发酵会使牛奶自然变粘,并不需要增稠剂。不过,最后得到的酸奶能够粘到什么程度,主要跟牛奶中的固体含量有关。通常的牛奶中乳糖、脂肪、蛋白质的总含量在百分之十的样子,得到的酸奶往往不够粘。有时候看起来是凝成了固体,但是很容易破碎。要获得更粘的半固体状的酸奶,就需要增加固体含量。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加奶粉,这样相当于用高浓度的牛奶发酵,得到的就是"纯正"的"固体酸奶"。

酸奶的口感跟其中的脂肪含量密切相关。但是,牛奶中的脂肪主要是饱和脂肪,还带有比较多的胆固醇。一般认为,牛奶中的脂肪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所以人们倾向于减少奶制品中的脂肪,甚至干脆食用"无脂奶制品"。脱去了脂肪的牛奶中固体含量更低,形成的酸奶也就更加"不象"酸奶,口感也会变差。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会在其中加入一些食物胶,最常使用的有改性淀粉、明胶、果胶等等。这些成分的加入,一方面使得酸奶足够"粘"而成为通常的半固体,另一方面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模拟脂肪的口感。

这些食品胶就是通常所说的"增稠剂"。"增稠"本身只表示增加液体的粘度,在化学工业上也有大量的"增稠"操作,因而在食品上使用"增稠剂"很容易就给人们"制造伪劣产品"的感觉。实际上,这些食品胶本身就是常规的食品原料。所谓的"增稠"在传统的食品中也很常见,比如说"勾芡",也就是用淀粉来增加汤汁的粘度。而凉粉,也是类似的碳水化合物形成的食用胶。关于食品胶的更多知识,可以参见《"食用胶"是什么东西》。

这样的增稠剂吃到体内,有的会象米饭馒头一样被消化成一个个的单糖分子,被肠道吸收进入血液循环,最后提供给人体活动的能量,比如改性淀粉;有的会变成氨基酸,比如明胶;有的会作为"膳食纤维",但是可能提供其他的健康功能。因为它们看起来"粘"就觉得会"阻塞血管",不过是"以形补形"的信口开河而已。如果增稠剂能够阻塞血管的话,那么吃下去的固体食物就更要把血管变成固体了。

酸奶中使用增稠剂,目的是为了降低脂肪的含量并且获得适当的口感。从心血管健康的角度来说,这是很有意义的。此外,象改性淀粉、果胶这样的食品胶,能提供饱足感却不提供或者只提供比较少的热量,对于控制体重甚至有一定帮助。尤其是果胶这样的"膳食纤维",本来就是现代人食谱中普遍应该增加的成分。

不过,如果以同样多的固体含量为准来比较,在这些加了食品胶的所谓"老酸奶"中,来自于牛奶的 "营养成分"——比如蛋白质和钙,就确实不如常规酸奶高。如果吃酸奶的目标是为了牛奶中的"营养成分",那么这样的"老酸奶"就不如普通酸奶。所谓"萝卜白菜,各有所爱",每个人在酸奶之外的食谱不同,期望从吃酸奶中所获得的东西也就不相同。还是那句话:知道它提供什么,明白自己想要什么,你选择,你喜欢。

爱的代价

Posted: 20 Apr 2011 01:20 PM PDT

在这个四月间,我还是看了不少片子,我个人评选出了最佳和最差,推荐给大家。这个月的最差,自然要给《战国》,我认为虽然这个月刚刚过去一半,但别的影片击败《战国》的可能性并不大。我为这部影片是贡献了很多票房的,我不光组织了五个人在首映当天观看,还勒令编辑部里所有的人都要在24个小时以内进行观影。在这个充满了挫折的年代里,我发现我患上了烂片自虐症。幸运的是看完这部片子以后还有《里约大冒险》这样的佳片可以缓一缓。

 

我认为,世界上的男人女人姑娘小伙,在通往成功的路上一定要靠着很多次其他男人的相助,就算邓小平江泽民也不外如是,所以我对此并无偏见,我的生命里也有过很多男人的帮助提携。但我认为,第一,对于任何人,照顾应有度,第二,对于任何事,技术要达标。由于该女演员一出场就得升格和特写,所以影片不得不剪出128分钟的时长来。但是这128分钟的观影过程是有价值的,这是一部电影摄制中所有反面例子的集大成者,有重要的教参价值。虽然影片中的特技完全停留在黑猫警长年代,但是我不认为这点值得批评,因为特技只要花钱就可以做好,而有些东西,花再多钱都做不好。

 

首先,做这部电影的编剧是很爽的,大权在握,而且只有一个原则,那就是照顾好女主角,除此以外,影片中的人,爱就爱了,恨就恨了,死就死了,叛就叛了,悔就悔了,不需要任何逻辑的推动。他们觉得要有断背元素,就让孙膑和庞涓暧昧;他们觉得要照顾出品人的女人,就让里面所有男人都为她花痴犯贱;他们觉得要让女人爱上孙膑,就让孙膑代替田忌赛马;他们觉得要有对战争的反思,就让演员喊,不要打了不要打了;他们觉得要有奸臣,就让田忌毫无理由的叛变了;他们觉得要表现孙膑的本事,三句话就把田忌给劝得又变回来了;他们觉得女人是在舞蹈学院学过,要表现其跳舞的本领,就让她和金喜善一起跳舞;他们觉得光跳舞有点突兀——他们居然还能觉得突兀——于是就让两个女人在跳舞的时候冒死从袖下偷偷递了一件秘物,可她们俩刚刚还在一起喝茶,还偏不给;他们觉得演员该出现在这个地方了,这个演员就出现了,他们觉得里面有人该死了,演员就自杀了;他们觉得演员要出现在齐国,就出现在齐国,要出现在魏国,就出现在魏国,出现在城里,就出现在城里,出现在宫里,就出现在宫里,出现在山里,就出现在山里,出现在草原,就出现在草原,这完全是对爱因斯坦的挑战。

 

片中还有三个情节让我大为震惊,第一个情节是庞涓大军临近,孙膑带兵撤退,需要为自己争取时间,逃跑的时候留下了一个赤膊吃鸡腿的士兵,庞涓大军就眼睁睁直勾勾看着他吃鸡腿楞了四个小时才想出来派几个人去探一探,结果让孙膑大军跑远了。我觉得主创在想到这一幕的时候一定觉得自己牛逼死了,空城计。战国要是这么拍,我觉得别打仗了,让庞涓的部队走路不会拐弯全撞山撞死得了。

 

第二个情节便是孙膑自杀,把自己绑在一个大鼎上淹在水池里,我想这总得死了吧,结果居然地震了,天崩地裂水流光了。剧本是不能这么写的,比如A要杀B,大家都知道B还有戏,肯定还不能死,编剧你就要想一个符合逻辑的A没有杀成B的原因,不能让A在开枪的刹那被雷劈死了,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第三个情节让人更加无语。战胜之后,孙膑突然厌生跳崖,当然,跳崖之前孙膑不忘要说一句,我要娶。。。这时候女人拍马赶到,孙膑在空中缓缓落下。我想此时主创们可能在想,有了这孙蛟龙的一幕压轴,有戏,奥斯卡有戏。最搞笑的一幕出现了,女主角就在一米外看着孙膑落下来,镜头中同时构到了女主角的脸和坠落的孙膑,此时的拍摄当然是孙红雷吊着钢丝慢慢往下放,但关键是旁边女主角还偏偏在以正常速度眨眼睛,雪花也在以正常速度飘,连马也在以正常的速度乱动,偏偏就是孙红雷以每秒钟零点一米的速度往下掉,这是一个多么科幻的画面啊。我以为最终电影要以挑战牛顿的姿态而结束的时候,最让人发指的一幕发生了,在刚才那一幕中,女主角明明已经以各种特写看着孙膑落地了,但是导演突然又剪了一个女主角的侧脸再次从上往下看的特写加升格,我以为是又有谁掉下来了呢,后来才弄明白,原来是有人觉得女主角太美了,素材要多用几遍。最后,孙膑居然没死,他躺在女主角的怀里,抽抽了半天,我以为他要说什么,他又抽抽了半天,死了。女主角哭。拍这一幕的原因估计是投资方和主创觉得女主角还缺一场哭戏就齐活了。虽然战国中的每一个大牌演员拿的片酬都高过了自己的市场价,现在看来,其中的一大部分原来是精神损失费。

 

这部片子其实根本就不值得写这么多的文字,其剪辑和过场中有很多地方在技术上是不达标的。导演金琛还曾经执导过我第一部小说的电视剧,也有不少拍摄其他影片的经验,按理不应出这么多的技术问题。示爱从来不是罪过,投资电影示爱更让人感动,但必须要遵循剧作学和科学。有人觉得这部电影叫《战国》名头太大,应该有个副标题,其实我已经帮它想好了,它的全名是《战国》之《爱的代价》。

 

在这个四月里,我看到的最佳的一部片子是罗伯·莱纳执导的《砰然心动》,和《战国》里一样,都是主角爱上了对方的眼睛,这部片子却感我至深——Some of us get dipped in flat, some in satin, some in gloss.... But every once in a while you find someone who's iridescent, and when you do, nothing will ever compare----有人住高楼,有人在深沟,有人光万丈,有人一身锈,世人万千种,浮云莫去求,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

 

 

 

做个调查

Posted: 20 Apr 2011 09:06 AM PDT

做个调查

    你从异性那听到的最好的赞美或者奉承是什么 
    如果没有 就是 你最期待听到的是什么 
     
    你给过异性的最高评价 赞美或者奉承是什么 (过去时) 
    以及 在你看来 你会给异性的最高的评价是什么 (过去时or/and将来时)


这是我收到的一个豆油,很有趣的一个话题。

我再补充一下:
你从异性那听到的最恶的批评或者嘲讽是什么 
    如果没有 就是 你最害怕听到的是什么 
     
    你给过异性的最低评价 批评或者嘲讽是什么 (过去时) 
    以及 在你看来 你会给异性的最低的评价是什么 (过去时or/and将来时)

我先说我的:
从异性那听到的最好的赞美或者奉承:你就像大海,什么都可以包容
给过异性的最高评价:你就像初夏正午的阳光,明亮温暖而不刺眼

从异性那听到的最恶的批评或者嘲讽:你还是男人吗
给异性的最低的评价:正经得可恶



听说上海有点热闹

Posted: 20 Apr 2011 08:51 AM PDT

来自: 大喘之鱼(你不知道自由的力量)

听说上海有点热闹,一些司机同志为喜迎油价上涨,纷纷放下手中工作走上街头集体庆祝,人民警察同志为保护出行工人个人安全自愿加班,并引发了一系列警民大联欢,周围群众纷纷赞扬党的领导有方,社会和谐安定!

乡村选举二三事

Posted: 20 Apr 2011 06:56 AM PDT

先父在世时干过十来年的村干部,好像比罗斯福当总统的时间还长,后来不干了,却不是因为被选下来了,实在是因为事多而报酬太少,忙上一年,到年底不过分一千来块钱(这是90年代初的时候,那时候干小工一月也可挣一千了)。
但是,没过几年,世道就变了,当村干部要抢了,一开始是要给村民送东西,后来就直接塞钱了,先父开始对此大惑不解,后来恍然大悟似的说:他们无非也就是为了村里这点地!
今年在家,正赶上姥姥过生日,也正好赶上姥姥村里选举,街上好多人叽叽喳喳,小舅喊表弟:赶快去投票!表弟说:不去,好像有你的好事似的!小姨在旁边说:一个人200块钱呢。小舅指着表弟的鼻子说:你,你不懂选举!
我们村的选举,兄的一个哥们儿GL是竞选人之一,兄也是幕后推手,和他去拜访了另外一个候选人GJT好几次,GJT说:不当不当,你当就行。但是到最后还是参加了竞选,并许诺给每位选民100,兄问:咱们给多少?GL说200,最后,赢了。
小姨问:要是没投票也去领钱,给不给呢?又没记名。
兄说:凭良心。


山村沸腾了

作者:阿小陶
我以为,爸妈居住的小山村,只有我回去的时候偶尔把车轮掉沟里了,才会引起一阵沸腾,没想到,这十几天以来,一直处在沸腾的状态里。
 
家家的电话响个不停。
 
家家的门前人来人往。
 
嫂子给妈打电话:别关大门!一会有人送东西去!
一会又打:关门吧,东西已经送给我了。
 
到小卖部,老板娘也会喊住你说上半天。
 
"俺五百,你们呢?""俺六百,还吃顿饭呢。"
 
"等着,咱一块去!"
 
"你去的时候喊着我啊!"
 
星期天,下午四点,突然山下村委门前鞭炮齐鸣,烟雾滚滚。门外人头攒动,停满了摩托车,更有一边站立的武警。门前公路挤得水泄不通,还造成两辆车追尾。
 
原来是,村委换届,经过一番角逐,结果出来了。
 
我叹:这时候,也不骂帝国主义是金钱选举了。
哥说:谁这样上去的上面就喜欢谁,一条路上的,放心。
 

“总有一招能治你”是公权力的堕落

Posted: 20 Apr 2011 06:39 AM PDT

  一个人抓起来了,黑社会定性搞错了,就查故意伤害,没有故意伤害,就查赌博、涉黃,查寻衅滋事,查行贿贩毒,查非法经营。反正你不可以像圣婴般纯洁。我抓你不能抓错了。

  一个官员已经关起来了,没有受贿,查查贪污,没有贪污查违纪,没有违纪查女人。反正不能让他白的进来白的出去。

  一个企业要收拾他,没有偷税,查非法经营,没有非法经营,查他注册资本,没有虚假注册,查有无倒卖土地。反正今日中国可以对付企业的罪名有上百个。

  一个案件搞错了,法院绝对不能直接判无罪释放,这样国家赔偿责任追究,一群吃公饷的都很麻烦,因此一定要联合起来搞定被告。可以补充侦查其他问题,这笔搞错了其他肯定有,今年没有十年前肯定有,侦查时间可以无限延长,法院可以有罪免处,检察可以有罪相对不诉,可以撤回再诉再慢慢搞,可以撤回再侦查审讯,公安可以搞取保不移送起诉,你老实了大家无事,不老实我就再抓你。写保证书就此了结,你安耽我安耽,否则跟你没完。

  一个群众拆迁事件,可以查谁是幕后推手,可以查谁是头,然后查他有没有偷税,有没有犯罪,有没有治安事件。没有问题就收卖,就离间,就分化瓦解,别人二万补偿先给你十万,你帮我。然后我告诉其他人你已经叛变了,你们内讧吵架,我就安耽了。如果还不听,查你煽动闹事,查你非法集资,查你贪污诉讼费,查你违反上访条例关起来。律师敢来叫板,投诉到司法局吊你的照,或者别那么多事,干脆象对付北京律师朱久虎一样,以煽动闹事、诈骗律师费抓了再说。

  在"稳定压倒一切"、"和谐司法"的名义下,中国大地每天在上演这种"摆平就是水平"的"公权歪嘴秀"。应当以维持一个社会基本的公平正义为已任的公共权力,一天天在上演着这种"歪嘴和尚"才会念的歪经。

  "总有一招能治你"是公权力丧失公信力的根源。公共权力是要有道德的。公共权力建立公信力,不是单靠国家机器的强制力,不是靠有警察、有法院、有军队,有监狱,而是靠让人民真正相信,公共权力是公平的、人道的、为了每一个人的合法利益的,是严格守法而不是恶意执法的。是有公平正义的公共价值基础的。如果公共权力也变得象小流氓、山大王组织一样,只要达到目的而无所不用其极,那么百姓也会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更狡诈的手法来对付公权力。整个社会就会变得尔虞我诈,阴谋橫行。

  政治伦理、公权道德,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应当尽快开设的一门课。当然靠开课没有用,权力的异化不是靠教育就能挽回的。但有这种要求总比完全不知道要好。

  公权要管理这个社会,必须是堂堂正正的。你犯什么事我查什么事,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你可能是个坏蛋黑社会,但我决不会用坏蛋黑社会的方法去追究你,因为我要起的是正统社会的示范作用,要建立正常的规则和秩序。公权绝不搞黑吃黑。我有足够强大的保障。有财政,有政府,有警察,有军队,我没有必要用阴谋手段去对付被管理者。

  但是,这些年来,我们的公权力为何越来越低能,为什么会沦落到这个样子?倒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来自: 优米网 - 

[转载]湖南人一挥手,全国人民发神经

Posted: 20 Apr 2011 06:33 AM PDT

科学家找到了牛奶致癌及糖尿病的确实证据

Posted: 20 Apr 2011 06:30 AM PDT


千万不要把牛奶、酸奶当好东西了!

最近在网上看到一段并不新鲜的新闻:科学家终于找到牛奶致癌的确实证据。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最近的研究发现雌性激素、雄性激素和胰岛素的生长因子就是牛奶内的主要致癌物质。

加拿大的肿瘤专家建议:除了那些发展中国家的儿童和营养不良的成人,一般人并不需要喝太多牛奶。

我把该新闻转发给一些朋友看。

我想测试一下人们对牛奶的认识,遂问:"你知道奶牛为什么会一直产奶?"

她的回答很典型:"不常产奶能叫奶牛吗?"

我问:"请问你是否常产奶呢?"

"怎么可能?"

我笑了,说:"人是只有怀了小孩才会产奶的。但牛跟人一样都是哺乳动物。哺乳的意思就是为了哺育下一代才有乳汁。所以奶牛一直产奶只有一个原因……"

"不停地怀孕生小牛?"

她吐吐舌头,说:"怎么可能呢?"

我说:"确实是这样的。但并不是所有奶牛在任何时候都能怀上孕。现代农场的解决方法是给奶牛打高剂量的荷尔蒙,让其不自然泌乳——那段新闻所说的 "各种激素" 就是这样来的!

现代奶牛从两岁开始就有九个月的时间用于怀孕。小牛出生后就会被关进小木箱并喂以毫无营养的饲料,不能动弹,以保证人们餐桌上小牛肉的精瘦嫩滑。而牛妈妈就被千方百计挤出一头小牛所需的十倍以上的奶量。所以超过三分之一的奶牛都患有乳腺炎。

我常想起BBC制作的一个畜牧业的专辑:奶牛在镜头前走过,一步三跛,好像所有关节插了一根针。我想,人们即使是心如铁石,认为那些动物如何受苦跟自己毫无关系,但希望自己能从这些病态的牛只体内吸收到什么营养和健康,那已非缘木求鱼,而是饮鸠止渴了。当然,在商业广告中,你会被告知饮鸠的各种好处。

许多人认为牛奶能补钙,但众多实验和数据显示,牛奶内含有钙,但人体是很难吸收的。喝牛奶,往往还会让体内的钙质流失得更快。其实许多蔬菜的钙含量比牛奶高得多,如黄花菜、萝卜缨、苋菜、雪里红、荠菜、香菜(芫荽)。不必等春暖花开,就从现在开始,让我们更关心蔬菜和粮食吧!

牛奶的谎言在中国还要维持多久???

信息技术已非常发达的今天,中国人得悉事实的真相是并不困难的,但真相一旦伤及势力强大的利益集团,问题则绝非简单。

T.柯林.坎贝尔博士: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被誉为"世界营养学界爱因斯坦。

牛奶致乳腺癌、卵巢癌、前列腺癌、大肠癌等系列癌症

近三十年来,营养学有突破性进展,关于牛奶的研究已累积大量文献,下面我信手拈几则关于牛奶致癌的研究报告。

2004年,瑞典卡洛林斯卡研究完成了一项牛奶与癌症的研究,研究证明,大量饮用牛奶导致妇女患卵巢癌。他们对61,084名年龄在38岁至76岁的妇女跟踪13年调查,确诊爱喝牛奶的266名妇女患卵巢癌,125名尚未确诊。每天饮用4次以上乳制品的妇女,卵巢癌的发病率比每天喝2! 次的妇女高出一倍。

哈佛大学医学院、牛津大学和台湾医科大学的科学家联合研究发现,牛奶中的激素物质IGF-I加速和加强了氯化钾离子在细胞壁之间的交换,导致人类卵巢癌细胞的繁殖和宫颈癌细胞的加速生长。

200410月《新英格兰医学杂志》发表一篇牛奶致女性乳腺癌的研究报告。丹麦的研究人员对117,000名妇女调查发现,牛奶对乳腺癌的促发有很大影响。研究人员认为,近50年来全世界乳腺癌发病率的大幅提高与人们饮食结构中牛奶及乳制品消费增加密切相关。研究认为,大量饮用牛奶会增加人体中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F-I)的水平,已经有多项研究表明,几乎每一种癌症都与IGFI有关联,IGF-I是一种促使癌细胞生长和繁殖的关键性因素。

美国费城的研究人员通过近10年的流行病学调查证实,乳制品会增加男性患前列腺癌的危险。

美国波士顿一研究小组对20,885例美国男性 医师进行了长达11年的随访调查,食用乳制品的男性,有1,012例男性患前列腺癌。统计分析发现,每天从乳制品摄入600毫克钙的男性血浆中维生素D3浓度显着降低,发生前列腺癌的危险大幅上升! 

日本厚生劳动省近日发布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与几乎不食用乳制品的男性相比,经常食用牛奶、酸奶等乳制品的男性患前列腺癌风险会高出60%左右。研究结果表明,饮用牛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的风险是几乎不饮用牛奶的调查对象的1.53倍,而且饮用量越多,患癌风险越高;食用酸奶最多的调查对象患前列腺癌风险是几乎不食用酸奶的调查对象的人1.52倍。

在此,我很乐意讲一个牛奶致癌的有趣故事与读者分享。

英国地质化学家简·普兰特五十岁的时候患乳腺癌,虽然经过无数次治疗,十年间癌症总是不断回来与她作伴。当第五次复发的时候,一个半个鸡蛋大小的硬块长在她的脖子上,医生说她只有几个月的生命了。绝望而又坚强的普兰特教授不再相信医生,相信医生也没有用,人家已判了她的死刑。

她靠自己拯救自己,她阅读最新的医学论文,得知素食可以抗癌。她回想起三十年前到过中国,那时中国农村妇女不喝牛奶而几乎没有人患乳腺癌,从而得到启发,戒掉每天必吃的两盒酸奶,出乎她的意料之外,脖子上的肿瘤在六个星期之后奇迹般的消失了。

普兰特教授是英国地质局的首席科学家,同事们目睹了她反复患病到痊愈的曲折过程。当同事们的亲朋好友患了癌症的时候,都纷纷来向她求援。普兰特教授通过改变患者的饮食和生活方式,使六十多位癌症患者得到了痊愈。

为什么素食和戒掉牛奶就能够治愈癌症?普兰特教授下功夫进行研究,她得出结论牛奶中的IGF-1(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导致女性易患乳腺癌,男性易患前列腺癌。IGF-1是牛奶中本身含有的致癌激素,但是在以前自然产出的牛奶中含量较低。自从人们用激素催发母牛大量产奶,牛奶中的! IGF1含量就增加了数倍至数十倍,牛奶致癌的危险当然就很厉害了。! 认为牛奶的危害比香烟还严重

善良而乐于助人的普兰特教授为了帮助更多的人远离牛奶的危害,放下自己的研究课题,特意写了两本书《健康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牛奶与乳腺癌教程》,还创办了宣传网站,网址是:www.janeplant.com,懂英文而兴趣的朋友可以上网浏览。

美国著名医学教授新谷宏实(美籍日本人)经过四十多年的行医实践,以医疗实证为依据,充分证明牛奶会导致妇女乳腺癌。他发现每一例乳腺癌患者都是爱喝牛奶的女人。新谷宏实教授在当代医学史上有突出贡献,他创造了医治无数癌症,而没有一例复发的医疗奇迹。他有什么法宝能够使每一个接受治疗的患者不再复发呢?他在《不生病的生活》中告诉人们,他的法宝就是在患者作了肿瘤切除术之后,至少五年禁食牛奶和肉鱼蛋。

牛奶为何会导致多种肿瘤病变?美国康奈尔大学终身教授坎贝尔是癌病学的研究权威,特别在致癌学研究领域有非常突出的贡献,曾被美国癌症研究所授予"终生研究成就奖"。他的研究给人们找到了答案。坎贝尔证实牛奶中的蛋白质是一种非常强的促癌剂,其致癌能力甚至超过化学物质。他说:"在控制癌症发病方面,营养比化学致癌物甚至比极强的致癌物的影响更大。……哪些蛋白质有比较强的促癌效果呢?

一个是酪蛋白,这种蛋白质占牛奶蛋白组成的87%。这种蛋白质促进各阶段的癌症。"

"高酪蛋白(牛奶中的主要蛋白质)膳食使更多的致癌物进入细胞,使更多危险的致癌物衍生物结合在DNA上,引起更多的突变反应,使得细胞突变为原癌细胞的可能性增大,这些细胞一旦启动,就会形成更多的肿瘤。"

牛奶致少年儿童I型糖尿病

牛奶不但能使成年人患II型糖尿病,还可能使孩子患I型糖尿病。限于篇幅本来不想谈这个问题,但喝牛奶的孩子太多,I型糖尿病终身难治,一个孩子一旦变成I型糖尿病人,在他以后的生命中,不得不依赖外源的胰岛素注射,太可怕了。因此不能不谈。牛奶是如何使儿童患I型糖尿病的?坎贝尔在《中国健康调查报告》中作过论述,我把论述摘录如下:

"I型糖尿病中,免疫系统攻击产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这种破坏性的、无法治愈的疾病主要发生在儿童之中。它给年轻的父母带来了巨大的痛苦和艰难的经历。但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这种疾病和我们的膳食有关系,特别是我们每天摄入的乳制品。牛奶中的蛋白质诱导I型糖尿病的发生,很早就见着于文献。其过程很可能是这样的:

婴儿接受母乳喂养的时间不长就开始喂以牛奶蛋白质,很有可能是婴儿配方奶中的牛奶蛋白质。牛奶进入小肠后,被分解成氨基酸碎片。对于某些婴儿来讲,牛奶不能完全被消化,于是这种原初蛋白质的氨基酸小链或片断就存留在小肠当中。这种没有完全被消化的蛋白质片段被吸收进了血液。免疫系统识别了这些片段,将它们作为外来的入侵者,并开始破坏它们。不幸的是,这些蛋白质片段和产生胰岛素的胰腺细胞完全相同。免疫系统丧失了识别牛奶蛋白质片段和胰腺细胞的能力,并开始攻击两者,导致儿童的胰岛素生成功能的破坏。在12? ! a14岁以下儿童中?! A牛奶摄入量与I型糖尿病发病关系的调查发现,两者之间存在非常好的线性关系。从中我们可以看到,牛奶摄入量越多,I型糖尿! 病患病率越高,在芬兰,I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是日本的36倍。同时,牛奶的平均摄入量芬兰也! 是最高的,但在日本这一数值是非常低的。"针对牛奶危害儿童健康问题,1994年美国儿科协会强烈建议:如果家族成员糖尿病比较常见的话,那么这个家庭中出生的婴儿最好两年内不要服用任何牛奶。在此我要特别强调指出,牛奶除了导致癌症和糖尿病外,还会导致其它一系列慢性疾病。坎贝尔说:"科学证据确凿无疑,研究结论令人震惊:动物蛋白,尤其是占牛奶蛋白87%的酪蛋白,能显着增加癌症、心脏病、糖尿病、多发性硬化病、肾结石、骨质疏松症、高血压,自内障和老年痴呆症等的患病几率。"

牛奶危害健康是许多人难以接受的事实。奶农,奶场主,乳制品企业的员工,牛奶是他们的饭碗;奶品制造商,奶品销售商,奶品包装商,牛奶是他们的摇钱树。他们又怎么能面对这样的现实呢。我也不希望这是事实。可是令人沮丧得很,迄今为止,世界上没有一例科研成果能够证明牛奶没有危害。

谈到牛奶的无情现实,坎贝尔说:"我本人是在奶牛场长大的,是喝牛奶、吃牛肉长大的,我很不愿意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否定牛奶牛肉。但是我必须要告诉大家,这是事实。"

 

牛奶越喝越缺钙

这个问题可以讲两点。

(一)牛奶含钙并不高。 100牛奶之中含钙110毫克,而100海带钙含高达1177毫克,钙含量比牛奶高出11倍。许多蔬菜的钙含量远远高于牛奶。例如,芝麻的含钙量比牛奶高过9倍,蕨菜的钙含量比牛奶高8倍,豆腐、大头菜、小白菜、油莱、苋菜的含钙量比牛奶高1.53倍。在蔬菜中,红萝卜的含钙量算是比较低的了,但100红萝卜也有33毫克钙,比牛奶的钙少不了多少。随便挑一种绿叶蔬菜,钙含量都不会低于牛奶。只要吃蔬菜就不会缺钙。

如果小孩面前有西瓜和芝麻,小孩肯定挑西瓜,因为西瓜比芝麻大。人们选食物补钙,假如面前有海带、豆腐、牛奶,人们很可能径直选牛奶,而不知道选择价廉物美、含钙丰富的豆腐海带。是人们智商不如孩子吗?不是,是人们误信一句每天都在重复的谎言"牛奶补钙"

(二)喝牛奶反而会缺钙。例如,人均喝牛奶最多的四个国家——美国、芬兰、丹麦、瑞典,缺钙最严重。在这些国家发生骨折的人比比皆是。喝牛奶最厉害的美国妇女平均三人之中就有一人患骨质疏松症。

不喝牛奶的民族反而不缺钙。西方科学家在非洲调查,发现非洲斑图妇女从来不喝牛奶,钙质的获取完全来自蔬菜。斑图妇女一生当中平均生育10个子女,每个孩子都哺乳一年以上,母亲们以乳汁哺育小孩,每天消耗大量的钙,但斑图妇女并没有缺钙。

三十年前中国人很少喝牛奶,特别是农村人口从来不喝牛奶,而缺钙的情况闻所未闻。八十岁的老农民能挑很重的担子,腰膀硬朗,骨硬牙坚。

从上述事实可知,正常饮食五谷蔬菜的人根本不会缺钙,但是,一旦喝牛奶或吃肉食,就可能出现缺钙。因为喝牛奶或吃肉食,人的体液、血液变酸性,呈碱性的钙元素便从骨头中被释放出来,以中和酸性,钙完成使命后,变成废物从尿道排出来,钙这样流失了。牛奶喝得越多,酸性体质越严重,钙流失就越厉害。可见,越喝牛奶越缺钙。

 

牛奶连牛都不能喝

牛奶连牛都不能喝,这句话似乎说得太过分。但是在中国而言,这句话绝对不会错。在西方国家的市场上有大量鲜奶,乳汁浓郁,没有掺水,走近牛奶就能闻到飘逸的天然奶香。如果说这样鲜奶牛不能喝,肯定是不对的。然而,中国的奶品市场哪里有这样的鲜奶呢?中国市场的奶全部都是加工奶,而加工奶品确实牛都不能喝,甚至会把牛毒死。爱丁堡的约翰·汤姆森曾用孪生小牛作试验,一只喂鲜奶,另一只喂加过工的奶,吃鲜奶的小牛生长健康,吃加工奶的小牛在60天内死亡。试验重复了很多次,都是同一样的结果。

国际知名营养学家雷蒙德·弗郎西斯在《选择健康》中说:"用生牛奶喂的小牛犊会保持健康,但是,用加热杀菌过的牛奶喂养的小牛犊通常在八个星期之内就会死掉"

著名医学家新谷弘实在《不生病的活法》中指出:"如果用市面上销售的牛奶代替母牛的乳汁来哺育小牛,那么小牛四五十天就有可能死掉"。科学家研究认为,加工奶经过均质化工艺和高温灭菌处理,乳脂和生物?被破坏,并变成了有害物质。这样的奶实际是一种"变质物"。牛吃了吸收不到营养,并会慢性中毒,不久就会死亡。

科学研究一再证明,任何食品加工越深,危害就越严重。

例如大米、小麦、甘蔗原本是很好的营养食品,但经过多道工艺加工成精大米、精面粉、精白糖之后,就对人体健康非常不利了。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s/blog_4099fe4f0100psdx.html

哈佛大学奖学金的内里乾坤及其他

Posted: 20 Apr 2011 01:44 PM PDT

这一段时间是美国2015级(今年秋季入学)本科新生录取发榜日,各大学纷纷向考生寄出录取信件,从常春藤八所大学的统计看,今年录取率最低的是哈佛大学,只有6.17%,最高的是康奈尔大学,高达17.95%,录取率越低,说明竞争越激烈。从总体趋势上看,最近这四年常春藤名校的录取率不断下滑,由于各校的录取人数每年大致相同,比如哈佛大学2012级、2013级各录取2175名,2014级录取2205名,2015级录取2158名,所以考入名校的竞争一年比一年激烈。

今年有幸被哈佛大学录取的新生,不但可以6.17%的最低录取率傲视其他常春藤名校,更比邻校麻省理工学院(MIT)的9.58%录取率低了三个以上的百分点,哈佛、MIT这对同在剑桥河畔的欢喜冤家,在新生录取率方面哈佛胜了一头。

远眺哈佛广场(照片:Chen siyuan)

每到哈佛大学放榜日,中国传媒常常会报道中国高中生被哈佛录取的消息,报道大多会冠以"某某学生以优异成绩考取哈佛并获全额奖学金"这样的标题,似乎这些学生考取哈佛还不够吸引人,一定要加上"获得全额奖学金"才显得更特别。那么,获得哈佛大学全额奖学金的真实情况究竟如何呢?这个问题其实牵涉到美国大学的奖助学金制度。

前些时候我们的博客曾介绍过美国大学的学杂费以及奖助学金情况,有读者希望了解外国留学生的学费以及生活费情况。大致说来,美国的公立大学(主要是州立大学)在向外国留学生收费时,是按照外州学生的标准收费的。以马里兰大学为例,今年马大向本州学生收取的本科生学杂费是8414美元,向外州学生收取的则为24830美元;也就是说外州学生与本州学生上的是一样的大学,但外州学生交的学杂费几乎是本州学生的三倍;如果外国学生要到马大留学,就要缴纳与外州学生一样的学费。不过也有一些例外,有些公立大学为了吸引外国留学生前来读书,按本州学生的标准收费,例如北达科他州在2009年就采取了此一措施。

对于私立大学来说,不存在本州外州学生收费不同的情况,但私立大学的学费往往比公立大学高不少;尤其是名牌私立大学,学杂费一年四、五万并不稀奇。2010年有43所私立大学的学费超过四万美元一年。据《哈佛杂志》(Harvard Magazine)报道,2010至2011学年,哈佛的学杂费为50724美元,比上一年上涨3.8%,突破五万美元大关;而耶鲁、普林斯顿、斯坦福等的学杂费也都在五万美元左右,这些费用还不包括住宿以及其他生活开销。可以说,每年四、五万美元的学杂费对于学生以及学生家庭来说,的确是很大的负担。但不少私立大学,尤其是名牌私立大学为了确保被录取的学生能够负担得起高昂的学费,大大提高奖学金的数量,为学生分忧解难。

现在回到哈佛奖学金的话题,以此为例 看看名牌大学是如何帮助经济上有困难的学生的。据《哈佛杂志》的报道,2010年至2011年度哈佛奖学金总数高达1.58亿美元,比上一年提高了9%,奖学金的增加速度远远高于学费上涨速度。根据哈佛学生财务资助办公室的介绍,今年有60%的学生得到奖学金资助。根据哈佛的政策,是否能够获得奖学金的主要根据是学生家庭的经济负担能力,与学生学业优异与否完全没有关系;从哈佛的角度看,能够被录取的学生全部都是拔尖生,所以奖学金的主要目的,就是要保证所有被录取的拔尖生,尤其是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前来上学,包括外国学生。

2004年时前哈佛大学校长萨默斯宣布新的奖学金政策,家庭年收入在4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子女如果考上哈佛,可以获得全额奖学金,不必付一分钱的学杂费,这个政策可以被称为"零学费政策";2006年时,家庭年收入的标准提高到6万美元。在这一奖学金政策下,2014级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得到全额奖学金,也就是说,在2014级的学生中,家庭年收入在6万美元以下的家庭占了四分之一,这些家庭的学生不需要付一分钱的学杂费,哈佛的这个奖学金政策对本国及外国学生一视同仁。我想读者下次再看到类似"某某学生获得哈佛全额奖学金"的报道时,一定会知道这个学生之所以获得全额奖学金的原因了。

哈佛的"零学费"是以家庭年收入6万美元为限的,对于年收入在6万至18万美元的家庭,也就是所谓的中产或中产上层家庭来说,按现行的奖学金政策,这些家庭大概需要拿出收入的10%左右作为学费,其余部分由奖学金填补。收入18万美元的家庭,每年支付的学费为1.8万美元,这比外州学生上公立大学的费用还低(公立大学外州学生学费平均在2.4万美元左右)。所以,对于学生家长来说,培养出一个学业成绩优异的子女,不但能够考上名牌大学,还可以节省大笔学费,从经济角度来说,也是十分值得的。

外国留学生如果考不上名牌私立大学的话,在公立大学以及一般性的私立大学中得到经济资助的机会就会减少很多,加上生活费,四年大学读下来费用的确不少。不过,美国有一些两年制的社区学院也招收外国学生,而这些学院的学费不高,往往只有几千美元。以全美最大的两年制学院之一的北弗吉尼亚州社区学院(Northern Virginia Community College)为例,该学院收取的外国学生学杂费每年在八千美元左右,对于外国学生以及家庭来说,这是比较经济的选择。外国学生可以先到两年制社区学院读一、两年,适应新的学习及社会环境,再决定下一步的去向。

齊澤克:“新自由主義正處於危機之中”(中譯I)

Posted: 20 Apr 2011 12:04 PM PDT

Photo: Rasha Chatta

哲學家與批判理論家齊澤克說,當新自由主義臨到歐洲,並歐洲大陸和全世界廣泛的政治和意識形態鬥爭,他並不是一個樂觀主義者。但他向上週末(2011年3月26日)英國工人遊行,並正在覺醒中的「一些可靠的左派」致意,因為他們是捍衛歐洲價值的唯一希望。希臘左翼評論在週六上午,於倫敦大學伯克貝克學院(Birkbeck college),會見齊澤克教授和科斯塔斯.杜茲納教授(Prof. Costas Douzinas)。根據衛報,400,000工人遊行邁向海德公園(Hyde Park),齊澤克強調只有工人當中的社會動員和團結歐洲,才是唯一辦法,擺脫正在操縱歐洲大陸的新自由主義技術官僚和宗教原教旨主義的惡性循環。

GLR:希臘左翼評論;SZ:齊澤克教授;CD:科斯塔斯.杜茲納教授

GLR:今天,我們目睹伊拉克戰爭以來,英國最大規模的示威。經過一年來許多歐洲國家的動盪,一個可能團結的象徵出現。歐洲團結能夠獲得甚麼?甚至這種團結可能嗎?今日歐洲計劃是關於甚麼?

SZ:去釋義法國五月風暴的一句說話:這是不可能,但這是必要的。如果說歐洲,意思是甚麼是值得爭取,例如:平等主義遺產、團結思想、福利國家等等,那麼,也許這是唯一可以給我們的一些希望。歐洲不是唯一不能實現這些項目,但她甚至不能看見這個計劃是甚麼。今天的遊行讓我高興的是,它讓我高興地修正我之前的分析,今日在歐洲,你只得兩個選擇:一方面,親後資本主義自由派,你可以在同一時間革新諸如人權問題、墮胎等議題;另一方面──真正激昂政治的唯一時刻──右翼反移民組織。我的說法是,如果這就是唯一的選擇,這將是一個死胡同。這是歐洲最大的盼望,有某種激進或可靠的左翼覺醒。

GLR:當歐洲復興,並再發現激進主義,起義亦遍布中東。我們怎樣連結非洲巨大的起義和革命的浪潮和我們在歐洲所發生的?

SZ:顯然我們所稱之為新自由主義思想模式的"標準"正處於危機。對我來說,這兩個是種補充現象。資本主義在歐洲陷入危機,但歐洲不是唯一的。在埃及所發生的是可靠民主,亦呼籲經濟正義。然而,我覺得非常有趣的是,埃及人和其他非洲人正在展示一些更加重要的東西。雖然,我們西方的官方夢想,西方民主是沉默的前設,暗地裡,我們真的不想別人跟我們一樣。到現在為止,西歐的種族主義者的反應標準是,我們很樂意看見阿拉伯民主,但嘿!他們是原始的。在那裡只有以宗教原教旨主義,或反猶太民族主義,才能喚起群眾。所以,現在我們得到我們所希望的:一個世俗的起義,在某些情況下甚至解除宗教分裂(科普特和穆斯林在埃及一起祈禱)。但這樣的結果對我們來說是焦慮,而不是喜悅。"這將會領導我們到何處去?"我們不僅有一個證明,所有對阿拉伯民主的潛能的不信任是假的;但更重要的是,這證明,民主是普世的,不是我們自己的。我們拼命地嘗試閱讀這次事件,他們想要我們所想要的。這些事件是可靠的民主,但他們也是要求經濟正義。

現在,我們甚至需要重新思想舊的事件,如伊朗的霍梅尼的革命(Khomeini revolution)。現在很清楚,霍梅尼革命不只是一個原教旨主義的接管。我們應該記住,超過一年半的時間,有一個艱苦的內部鬥爭,使得原教旨主義的神職人員接管。霍梅尼的革命亦是一個解放者的爆發,現正通過穆薩維和綠色運動反回。這是最寶貴的一課:我們需要打破一種循環──我們的選擇要不就是親西方的自由主義或是宗教原教旨主義,在這裡,我們來到了關鍵點。為什麼我們現在集中在利比亞?因為它允許危機重新正常化(re-normalization)。卡達菲是一個瘋狂的領導人,其中一個邪惡軸心等等。在這裡,我們知道我們的立場。我們可以將這翻譯為,老調的反原教旨主義鬥爭,因此,媒體可以沉默,通過在巴林同一時間正在發生的事件,沙特軍隊直接介入到另一國家,以撞擊與埃及一樣的民主鬥爭。在這次事件上,奧巴馬在哪裡?西方領導人在哪裡?我唯一的希望是,這個過程將走向終結。而終結的名字到底是清楚的。沙特阿拉伯。

CD:我應該補充一點,「再正常化」"re-normalizatin"的思想還有另一個部分,那就是利比亞給予西方列強能力回到這個九十年代人道主義干預的思想,本來已經因為伊拉克和阿富汗的慘敗而下降的思想。現在,薩爾科齊、卡梅倫和可能少一些的奧巴馬,所告訴我們的是,我們在這裡拯救平民。那樣的國際大都會修辭,現在可以圍繞西方作為一個人道主義力量的圖像,重新組織或重新建構意識形態領域。

GLR:但群眾運動正面臨這個限制,當炸彈掉落令平民死亡。我們應該如何提出這個問題?

SZ:在利比亞的情況是客觀的混合。我不認為我們有一個輪廓清晰的案例。我沒有同情卡達菲的,但畢竟我不認為在利比亞所發生的,就如在埃及或其他地方所發生的一樣。我們不能說這單單是一個暴君和群眾的對立。這有各式各樣的緊張關係,如部落關係,這便是為甚麼西方喜歡它。西方也喜歡在前南斯拉夫的相同現象。這不是政治,而是部族互相鬥爭。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不理,迴避利比亞。對我來說,埃及現在發生的事情是重要得多。正如我一直強調,他們是美麗的,我們都流淚。但這些熱情的時刻是廉價的方式,現在將會發生什麼?如何將這種革命精神制度化?

CD:我們正在由組織要素,轉到創制的權力。

SZ:這將是非常可悲的,如果埃及僅僅成為一個更親西方、更親自由資本主義社會的國家。現在重要的是要看到,工會如何形成,學生如何組織起來,等等。真正的戰鬥現在仍然持續。關於整個地區,我覺得關鍵的是,沙特阿拉伯和富裕的阿聯酋正在發生甚麼事。從這處,你領會得到西方的偽善和矛盾,在其絕對的純粹──明顯的悖論。美國擔心人權,並宣布伊朗為邪惡。對不起,但如果你在中東擔心婦女的權利,伊朗相比沙特阿拉伯是個天堂。即使內賈德任命一個或兩個女性部長。朋友告訴我,那裡的男人都是白痴。如果你到一個部門,即使那個部長是一個男人,你也要和一個女人工作,以便讓您的工作做好。在所有的酋長國,如果沒有這麼多來自菲律賓的貧窮移民工人做奴隸,你有一個新農奴制。我認為這是至關重要,去將這些發展帶來面前,並加強這些矛盾。

(續)

翻譯原文:
Slavoj Žižek, "Neo-libaralism is in Crisis: Interview with Prof. Costas Douzinas & Greek Left Review", Greek Left Review, March 28, 2011.
http://greekleftreview.wordpress.com/2011/03/28/slavoj-zizek-neoliberali...

斯拉沃熱.齊澤克(Slavoj Žižek):
瑞士歐洲研究院教授

四川广元 尘肺病调查

Posted: 20 Apr 2011 04:52 AM PDT

四川广元尘肺病调查


旺苍县危重尘肺病患者钱加凯

本报记者  火兴才

 

    陈久红,是无数尘肺病患者的一个缩影;在四川广元市,像陈久红这种的危重患者到底有多少,无论是民间还是政府,都没有相关的统计数据。
   
4月,中国经济时报记者对该地区的尘肺病患者进行了深入调查采访,然而因各种现实困难,终难获得更多详实的资料。
   
与其他地方的患者一样,广元的部分接受本报记者采访的患者其生存状况让人担忧,面对病痛和死亡,他们除了沉默就只有等待。

"劳动致富"的代价

    本报记者通过长期的采访,发现不管在四川的广元、凉山、乐山,还是在甘肃古浪,抑或在江西修水等农民工尘肺病集中爆发的地区,都是经济落后的区域。
   
资料显示,四川旺苍县1993年农民人均收入为707元,2006年为2158元;甘肃古浪县1996年农民人均收入为630元,2007年为1814元;江西修水县农民人均收入为1993年629元,2007年1612元。
   
三县农民人均收入在14年里增长约为3倍,但外出务工的患尘肺病的农民收入呈现负增长。
     "
当年,为了生活远离家乡,每个人都带着致富的梦想到矿山打工。劳动强度大一点,无所谓;生活环境差一点,无所谓;工作环境差一点,也无所谓……但我们谁都不会想到,在这种粉尘浓度很大的环境里干活会死人的!"苍溪县尘肺病患者赵成强如是说。
   
每个尘肺患者去世时,不仅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也为家人留下了一大笔债务与无尽负担。
   
尘肺病患者杜长柏去世后,妻子彭燕一个人带着儿子生活。2010年,儿子考上四川大学。孩子上学一年近10000元的学费,每月1000元的生活费。为了供孩子上学,彭燕不得不远离家乡,前往天津一家钢管厂打工。
     "
(他)临走的时候才37岁……" 彭燕电话中说。
   
彭燕在成都一家建筑公司工地干了一年活,每个月1000多元,但去年一年10000多元的工资至今老板还未发给她。
     "
那时我还小,只知道父亲在甘洛县挖铅。父亲病重时,我正在读初三。"杜长柏的儿子,在四川大学学习的杜世学说,父亲在华西医院住院时,有一次晕过后,感觉自己不行了,要见他一面。他特意请了一周假,到成都看望父亲。医生告诉他,父亲病情很严重。后来就回到家里,不到3个月,父亲就去世了。
     "
上高中的时候还想过要找企业索赔,但由于自己正在读书,毕竟父亲已经去世了,就暂时搁下这个念头。"小杜说,"上高中的时候,每个寒暑假都跟妈妈在成都的建筑工地上打工。住在工棚,吃在工地,为自己攒点学费。"
   
记者调查发现,自2003年以来,尘肺病开始集中爆发,每个患者每年近万元的医药费,早已让每个尘肺患者家庭负债累累,陷入绝境。几乎没有一个家庭有积蓄,没有一个家庭不欠债。病情较轻的患者大多欠债在1万元2万元,病情较重者欠债在3万元5万元,病情严重者欠债在5万元8万元。

   
一个个家庭,20年间,从贫穷脱贫,甚至到富裕,却被尘肺病再次拖到贫困,甚至极贫,被死亡笼罩,陷入生活的绝境。

悲哀的包工头  

苍溪县尘肺病患者赵成强,广元尘肺病人几乎没有不知道他的,从1991年到2005年,他一直在甘洛铅锌矿干活。

   14年间,他至少在15家铅锌矿井当过炮工。"政协1号井,田坝5号井,田坝6号井,柳沟5号井,冶炼二厂2号井,赤普2号井,铅锌矿3号井,埃岱11号井、20号井,埃岱48号井,农行5号井,915矿区6号井,普昌1号井,沙俄祖9号井,部队1号井……"赵成强一口气说出15个矿井。

    埃岱48号井是赵成强干的时间最长的矿井。2000年,他承包了这个矿井,带着近20个矿工打炮挖矿。炮工以广元人为多,拉矿石的大多是凉山州当地彝族人,多为雷波、美姑、昭觉三县的。

    后来,他又承包的冶炼二厂2号井。

    但赵成强承包挖矿已经是到了甘洛县铅锌矿问题最突出的时期。2003年,四川省专门组成以副书记为组长的调查组,清理整顿混乱无序非法开采的甘洛铅锌矿。

    "我当时投资了100多万元,整顿期间,矿证被收了……所有投资血本无归。"赵成强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我当时当炮工挣了些钱,但开矿所需资金大多还是向兄弟姐妹、亲戚朋友借的。"

    2003年后半年,闲下来的赵成强发现自己身体不适,检查为尘肺病。

    赵说:当年承包挖矿的借款,后来基本还清了。由于自己懂技术,再次向兄弟姐妹借了40万元资金到别的地方承包挖矿,却被人骗了。今年,他到湖南一家矿上打工。因为他要偿还40万元借款。现在,每个月还要花费近400元药费。

    "我也是受害者。"赵如是说。"现在钱没了,矿也没了,只留下一身的疾病,我又该向谁去诉苦?"

各方的沉默

    乐山市沐川县尘肺病患者告诉本报记者,早在1984年他们前往甘洛铅锌矿打工时,广元的农民工就已经在矿上打工,他们中许多人的炮工技术都是跟广元籍的"师傅"学的。当时在甘洛铅锌矿打工的广元籍民工不仅数量多,而且技术好,按道理应该是尘肺发作更为集中的地区,但从目前情况来看,许多人显然选择了沉默与自我忍受,即便一个个患者先后死去,也没有人愿意站出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向打工的矿主索赔或者向政府部门提出要求。

    调查显示,广元前往甘洛铅锌矿打工的农民工主要集中在旺苍县和苍溪县。旺苍县的尘肺病患者主要在龙凤乡和张华镇,苍溪县的患者则在桥溪、龙洞两乡和高坡镇。

    杜长柏、陈天寿、姑天祥、李桂林、李海国……一长串沉甸甸的广元尘肺病农民工死亡名单。当地患者说尘肺病死亡人数有数十人之多,也有患者称这个数据超过100人。

    本报记者在苍溪、旺苍两县采访时,因为不少患者至今依然坚持在外地打工,无法与本人取得联系,也没有当地政府部门做过相关的调查,缺乏具体的材料数据,使本报记者无法一一核实这些数据,但可以肯定的是,他们都是甘洛铅锌矿的受难者,也是甘洛县30000矿工中不能忽视的一部分,这个数据恐怕只多不少。

    与四川乐山等地的尘肺患者不同,广元尘肺病患者没有像乐山和凉山甘洛的患者那样坚持索赔或维权,许多人多次以个人名义向相关部门反映无果,进行职业病鉴定也因无法提供用工单位的申请及单位对于职业史的认可,最后他们几乎都无一例外选择了放弃,然后就是沉默,最后在绝望中死去。

    "赔偿?可能吗?矿已经拍卖了,老板也找不到了……"这是记者在广元采访时,常常被患者和死难者家属反问的一句话。对于维权和赔偿,她们几乎都"没有想过"。

    沉默的背后,是对未来的无望,更是对一些政府职能部门的无望,是对国家法律的质疑和不信任,这是一种可怕的沉默。

    卫生部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国现有约1600万家企业存在有毒有害作业场所,约2亿劳动者在从事劳动过程中遭受不同程度职业病危害。2009年新增尘肺病14495例,在这些病例中,煤工尘肺和矽肺占91.89%。

    2010年年底,全国煤矿职业安全健康经验交流会暨全国煤矿尘肺病防治现场会上,国家安监总局副局长、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局长赵铁锤透露:1—10月份,全国煤矿安全事故死亡2080人,预测这个数字到年底不超过3000人,但每年尘肺病死亡人数却超过6000,是生产安全事故死亡人数的2倍。

    "我国尘肺病已经开始进入高发期,呈群体性爆发趋势,2003年,浙江省宁波市鄞州区蔺草草席加工业爆发160多人的尘肺病案;2009年3月,在云南省昭通市水富县向家坝镇3个村寨中400多位曾在安徽石英砂厂打工的农民中发现了30位尘肺病患者;2009年5月和12月,前后两批来自湖南耒阳和张家界共300多名工人因在深圳建筑工地从事地基爆破工作而罹患尘肺病;2010年11月,北京房山区史家营煤矿300多名矿工被确诊为尘肺病;2010年底,甘肃省古浪县146名曾经在酒泉市从事煤矿和金矿采掘工作的农民工罹患尘肺;2011年初,广东佛山市皓昕五金首饰有限公司近500名工人先后被诊断出患有尘肺病或者肺部出现小阴影等异常……" 参与甘肃古浪和四川乐山尘肺患者爱心救援的志愿者"兰州老令"俨然已是一个"尘肺专家",对全国范围内的尘肺情况有着很深的了解,他这样向本报记者介绍目前全国的尘肺现状和分布情况。

    "尽管中国的尘肺病及维权情况早在2000年前后就有媒体报道,但是,即便2009年发生了张海超开胸验肺事件,也仅仅是作为极端个例被反复提及,并没有引起整这个社会对尘肺病,尤其是尘肺病农民工群体的关注。尘肺病非常可怕,而更可怕的是,截至目前,我国民众普遍缺乏对尘肺病的了解,全社会还处在对尘肺的冷漠与漠不关心中,如果再这样下去,还会不断涌现更多的尘肺群体,这无疑将是更大的社会悲剧。""兰州老令"痛心疾首地说。

    "兰州老令"呼吁:"为职工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环境,是企业最起码的责任和义务。尘肺病是在职业活动中长期吸入生产性粉尘后在肺内滞留引起肺组织弥漫性纤维化为主的全身性疾病,现有医学技术无法治愈,患者晚期因为无法平躺呼吸,只能坐着跪着,往往屁股双膝跪烂,惨不忍睹,所以必须从源头上根治,我们必须唤起全社会的关注和企业的良知。"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时报http://www.cet.com.cn/20110420/h1.htm 

 

尘肺病人陈久红:36岁后再无人生?

Posted: 20 Apr 2011 04:36 AM PDT

尘肺病人陈久红:36岁后再无人生?

 


志愿者为危重患者陈久红拍摄视频资料

本报记者  火兴才

"这就是我幺儿(小儿子)的棺材……"
   
手指着摆放在屋子里3口棺材中靠边上最小的一口,75岁的罗伯正老人说完后,一脸黯然,再不说话。

   
同村做棺材的一位木匠补充道:"棺材已经定好4年了,3800元,是赊来的。他的幺儿得病了,没得钱(治病)……(棺材钱)什么时候还(钱)是他的事了。"
   
罗伯正老人的"幺儿"名叫陈久红,尘肺病危重病人,年仅36岁,2011年10月9日,正是他生日,但他忧心"不知还能不能熬过这半年"

   
2011年4月8日下午,四川广元市旺苍县龙凤乡锦旗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见到四年前就已准备好棺材、如今24小时不能离开氧气的尘肺病危重患者——陈久红。

找寻陈久红

    4月3日,记者从一位尘肺病患者处知道陈久红,除姓名外就没更多的具体信息了,包括家庭住址等;直到前往采访的前一天4月7日晚,从一位远在湖南打工的广元苍溪县尘肺病患者处才获悉准确地址。
   
前往陈家采访的路上可谓一波三折:车子离开旺苍县城一小时多,在坎坷泥泞的山路上,出租车司机央求"租车的钱不要了,我把你们带回县城,找辆越野车再来吧!"翻越一座山梁时,因下雨造成塌方,数块巨石再次挡住前往陈久红家的路。和司机一起动手,清理出一条行车的路,车子再次出发。
   
半小时车程,泥泞的红土路面出租车无法继续行驶。步行半小时,终于见到尘肺病患者陈久红。
   
房屋是干打垒的,一间3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里,陈久红围坐在包装箱中间的椅子上,正前方靠墙的地上燃烧着三根粗大的木柴,屋里烟熏火燎的,墙壁和屋顶全是黑的。
   
尘肺病人最怕粉尘和感冒。没钱买煤,就地取材的柴火,成了陈久红唯一的取暖方式,但柴火燃烧时的烟尘,对于他的身体无疑又是一种伤害。
   
墙角是稻草垒的鸡窝,一个竹筐下面扣着一只正在下蛋的母鸡。鸡蛋,是陈久红唯一的营养。
   
陈久红告诉记者,左手边的医用制氧机,是去年11月份病情突然加重后,兄弟姐妹凑了2000块钱,专门给他买的。由于24小时不能离开氧气,制氧机,成了陈久红生命最后的依靠。
   
指着右前方的长板凳,和板凳上叠放的两个枕头,陈久红比划着对本报记者说,医生告诉他,尘肺病人的肺都坏了,能够呼吸的就剩下一点了,最后都是不能呼吸憋死的。
   
而他现在呼吸就很困难,必须要吸氧,天天还要输液,几乎不能躺在床上睡觉。困了,就俯身爬在上面睡觉。
   
陈久红的病情"已经相当严重",即便一直在吸氧,谈话也不得不时常中断。与他在一起的一个多小时,尽管屋内不时袭来阵阵凉意,但记者发现陈久红的头发一直都是湿漉漉的。

6个月的炮工便患了一生也治不了的

尘肺病

    陈久红说,他是在2002年4月才到凉山州甘洛县铅锌矿打工当炮工,10月份就不干回家了。
   
这6个月,是他接触粉尘的全部时间,也是他用一生接触粉尘的全部时间。
   
6个月内,他只在农行5号井和冶炼二厂的矿井干过炮工。每天的活就是拿起风钻打眼,炸取矿石。
    
尽管"治病花费了六七万元,"但陈久红告诉记者,"从2004年发病,直到2010年11月,一直没给政府添过麻烦"
   
去年11月病重后,找到县政府,给了2000元补助。村上也答应给予400元补助。
   
没有劳动合同,没有劳动保护,找不到用工单位,无法进行职业病鉴定,更无法进行工伤认定,赔偿更是无从谈起……这是甘洛县铅锌矿采矿20年,30000矿工面临的最根本问题。
   
旺苍县龙凤村、龙安村钱加兵、钱加凯兄弟,也是甘洛县铅锌矿的受害者。
   
弟弟钱加凯1994年至1998年期间,在甘洛铅锌矿当炮工。1998年因身体不适离开铅锌矿,回家后到医院检查出尘肺,随后,哥哥钱加兵也检查出尘肺。
   
钱加凯说,2000年他在县疾控中心领过3个月的免费药,用于治疗尘肺。但后来就不免费了。10多年来,他累计花费了15万元。
   
2010年3月,生活没有着落的钱加凯向妻弟借了20000元。进了些烟酒百货、副食日用品,在家门口开了家小卖部,一来方便乡亲们,二来每月还有200元左右的收入。但相比每月高达500多元的药费,依然是杯水车薪。为了维持家用,妻子外出打工,每月有几百元的补贴。钱加凯留守家里,一边照顾小卖部的生意,一边给六年级的儿子做饭。
   
病情较轻的钱加兵,则在苍溪县高速公路工地上隧道工程打工,负责值班。

32岁那年准备了口棺材 

    陈久红话语沉重地说,"钱加凯也买好了棺材,于是我便也准备好了自己的棺材"
   
在与记者谈到四年前买了棺材的事,他就情不自禁地想起了已故病友杜长柏和重病患者钱加凯:2005年11月15日,龙凤村37岁村民杜长柏因尘肺病病故,这给曾经到甘洛铅锌矿当炮工的病友们敲响了生命的警钟。因为患病后,他们都到旺苍、广元甚至成都的医院检查过,也住院治疗过。
   
医生告诉他们:他们患的是尘肺病,也叫职业病,但这个病是没有办法治好的。只是让他们买些控制病情的药回家休养。
   
2007年,已经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陈久红开始为自己琢磨后事。2009年,结婚整整10年的妻子离他而去,临走的时候告诉他"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
   
陈久红说:妻子抛弃他和这个家庭之前,也是很好的。他出门打工,她对生病的婆婆照顾很周到。在他患病失去劳动能力之后,妻子坚持外出打工挣钱给他治病,甚至对他说"不让打工挣钱养家就会跳进池塘"之类的话。但外出打工,妻子受到外界的诱惑后,心就发生变化了。至今近两年没回家,也没往家里寄过一分钱。
   
此后,陈久红就搬到大哥的家里,和父母相依为命。自己家里整整两年多没有做过一次饭,生活起居完全依靠父母。
   
2010年8月,陈久红将上六年级的独子送到河北的姐姐家寄养。
   
11月,陈久红病情突然加重。父亲就搬到他的房间照顾他,现在连衣服都是父亲帮他穿。
    "
我没有对父母尽到责任,我没有送他们上山(养老送终),他们要送我上山……还有我的孩子,我也没有能力养活他,我希望我的妻子能够回来,等我走后养活自己的孩子。"尽管坦然面对生死,但谈到父母妻儿,陈久红的眼圈还是红了,但泪水始终没有流下来。

本文来源:中国经济时报http://www.cet.com.cn/20110420/h2.htm 

 

『摄影奖项』2011 Pulitzer 普利策新闻摄影奖

Posted: 20 Apr 2011 08:52 AM PDT

2011 Pulitzer 普利策新闻奖刚刚公布,LA Times的女摄影师Barbara Davidson以一组关注枪击事件受害者的图片故事获得今年的专题摄影奖,华盛顿邮报的三名摄影师Carol Guzy、Nikki Kahn、Ricky Carioti则因其在海底地震中的出色记录获得突发新闻摄影奖。

奖项:Feature Photography 专题摄影奖
摄影师:Barbara Davidson,LA Times
拍摄项目:"Caught in the Crossfire"是一个关于"Aftermath of Violence"的故事,摄影师用了近两年时间深入了解和接触洛杉矶的暴力受害者群体,探访受害者的家人、朋友,参与反暴力组织的活动,也在这一过程中,逐渐获得人们的信任,开始参加悼念者的聚会,出席受难者的葬礼,倾听他们的故事。摄影师的同情心和双眼成就了这些富有人性的照片,照片背后的故事不仅仅引起人们对无辜受害者的关注,也唤起美国社会对暴力问题更多的反思与行动。


Erica Miranda在病床上等待换绷带,这名10岁的小女孩在帮派火并中无辜中枪3次,当时她正在家门口玩篮球。




Miracle的母亲在怀孕的时候不幸中弹,失去走路的能力。Miracle虽然在子宫中幸免,却因从一出生就对母亲的止痛药上瘾。




奖项:Breaking News Photography 突发新闻摄影奖
获奖摄影师:Carol Guzy、Nikki Kahn、Ricky Carioti,华盛顿邮报






Leica中文摄影杂志』推荐使用Email的方式订阅,亦可通过Google ReaderQQ阅读鲜果等RSS工具阅读;^_^,在Apple Mac OS X下可获得最佳阅读体验

iPhoto.ly』推荐iPhone/itouch读者通过iTunes下载iPhone版中文摄影杂志,^_^

Tips: 你可以 在Twitter上关注Leica中文摄影杂志

『小建议』如果你在Email里看到这篇文章,可以转发给你的朋友;如果你在Google Reader阅读器里看到这篇文章,可以共享给好友;如果你在豆瓣里看到这篇文章,不妨推荐给更多人;或者干脆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你MSN上最喜欢的人;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Tags - , ,

2011年04月20日糗事TOP10

Posted: 19 Apr 2011 09:00 AM PDT

转自微博:今天一学妹来公司面试,经理看了看简历抬头问她:你是党员?小学妹顿时紧张了起来,激动的说:党员也有好人啊。。。

顶 215 :: 拍 -6 :::: 已有59条评论立即参与评论


发个我同学的事,虽然已经是去年的了,但真的蛮好笑的
时间:去年某一天的午后。地点:学校寝室楼。人物:我哥们、同学甲。背景介绍完毕。
-----------------分-----------------
话说我哥们房间是在四楼,那天中饭吃好饭正好要回去休息,大中午的这人都睡意朦胧的,这货就华丽丽的走错楼层了,上到了三楼,当然也就众望所归的进错了房间。
进去后发现有一个同学甲(这间房真正的主人)坐在"自己"房间里发呆,我哥们想都没想就跟人家说:嘿,同学,你走错房间了哦。然后。。然后那个同学甲居然就真的出去了(两个神游四海的货)。
我哥们坐着坐着才突然发现这不是自己的屋啊,便起身更上一层楼。
咳。。。各位看客应该已经猜到了。当他到四楼推开自家的门时,又看见了那位同学。于是他很果断的和那个同学说:同学,你又走错了哦。。。
又走错了哦。。
走错了哦。。
错了哦。。
了哦。
哦。。

神游中的同学伤不起啊。。。
-----------------隔-----------------
ps:看了大半年贴子了。这是偶第一次发贴的说,希望能过并求一马
>.<

不带这么玩人的

顶 103 :: 拍 -2 :::: 已有29条评论立即参与评论


申论培训,材料是关于工业和农业的,老师让选一个熟悉的写。公考的人,你懂得。
我选的农业,因为最近看新闻所以有话,奋笔疾书。点评的时候,老师正好挑我站起来说自己的思路。我刚说我写得是农业方面,老师就打断我问你家人是农民么?我老实回答不是。老师说不是农民你为什么选农业这方面,没有基本常识嘛!我嘞个去!那我家人也不是工人,这申论我都不能写了啊?!当时不知怎么轴住了。大声问他,老师你是公务员么?全教室小100人呐,全都安静了,脑袋齐刷刷看着老师。他说,我是XX的老师,以前是大学里……我打断他你都不是公务员凭什么辅导我考公务员?果断收拾书本离去。刚站起来那人也火了,我不是公务员可我当老师是公务员薪水多少倍你知道吗。这时我都走到门口了,回头特牛B的说,你的人生目标是赚钱,我只是想当一名警察为人民服务。关门,特意轻轻的。现在想起来那句话真酸,眼睛都酸了,花了三千块钱报培训班,还有2天的课听不成了。

顶 85 :: 拍 -3 :::: 已有122条评论立即参与评论


不是糗事~
为所有的残疾人求幸福健康~
————————————————————————
等公交的时候,旁边有个残疾小伙子在卖公交卡套,行动有点艰难,估计是头部的问题。看着挺揪心的,过去买了一个卡套,3.5元。刚要走,一个大叔端了一杯豆浆给他喝,旁边大妈看见了就一直骂,说是自己要喝的,烦死了什么的。旁边的人都给她鄙视,她估计也感觉到羞愧,就一边去了。大叔就蹲在小伙子身边一直教他怎么喝豆浆,吸管怎么插。。。我们都觉得大叔真神圣~最后大叔走的时候还叫他去残联求帮助。。

希望天下所有的残疾人都可以幸福平安~

顶 66 :: 拍 -2 :::: 已有33条评论立即参与评论


前段时间见到了初中数学老师在卖水果,遂招呼之,问其为何改行。答曰:自从教了你们那届,我就对教师那个职业彻底没兴趣了。。。。
啊,,老湿。。。

顶 73 :: 拍 -3 :::: Guest 已有21条评论立即参与评论


手机不容易,过了吧,-----------------讲个老师的吧,话说我老师长得不算太丰满,不过按她老公家湖南人的眼光来看已经算体型庞大的了,湖南美女都是小巧型的嘛---------------------今天老师为了给我们讲清楚什么叫"冰点预期法",就拿她自己的事举了个例子,话说,因为她老公是湖南人,所以他父母喜欢湖南女子那种娇小型的,且自己体型相对过于超标,所以老师在结婚前坚决拒接见男方家长,可总得过这一关啊,她老公就天天劝她说已经为她做好铺垫了,去就成了。后终于老师忐忑不安的去见了男方家长,意想不到的是男方家长竟十分满意,见面就夸长得太漂亮了,美女啊,绝对真诚。后老师十分不解,问男友到底跟家长说过什么男友坚决闭口不谈,结婚后从婆婆处打听到:XX那三个月天天打电话说你的情况,说你天天半夜吃薯片,从来不运动,饭量超好,一来二去也就做好了迎接一头猪回家的心理准备,见到你后没想到你那么苗条,和他说的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固大呼美女。后老师暴走ing--------------------------老师曰:此就乃冰点预期法,效果显著啊------------------其实我们更想知道的是老师回家后是怎么教训她老公的---------–---------------------为签证求人品,保佑一次签过吧,爪机打的,不容易,过了吧

顶 71 :: 拍 -2 :::: Guest 已有14条评论立即参与评论


前两年,一网友问我,你是哪儿的啊?我说,我是安徽的。他问:"那你吃过肉吗?"·········昨天,又一网友问我:"你是哪儿的?"我说,我是安徽的。他问:"那你家通电了吗?"································

安徽没那么穷

顶 77 :: 拍 -10 :::: 已有84条评论立即参与评论


首次和女友的弟弟见面,我第一句话是"哥,你来啦。"。。。

激动个嘛

顶 75 :: 拍 -10 :::: 柠檬在5l 已有36条评论立即参与评论


糗事百科是这个星球上最暴笑的糗事分享网站 :: 立即发表我的糗事 | 查看本月最糗的糗事

工科:预期与实际

Posted: 20 Apr 2011 09:29 AM PDT

 

原作出处:http://imgur.com/gallery/XL8NF
汉化:游识猷

众声喧哗?赛伯威权主义与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互联网

Posted: 20 Apr 2011 08:10 AM PDT

  

潘忠党认为,市场化给中国媒介带来了混合的意识形态,充满了矛盾的身份、认同、形象和主体性。媒介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竞争和意义重建的场域,既有共产主义的革命话语、也有市场化的实用话语。用威廉姆斯的语言来说,这就是主流意识结构(即共产主义先锋队的宣传)、剩余意识结构(即传统儒家强调士大夫的道德责任)以及新兴的意识结构(符合市场罗辑的媒介专业主义)的斗争与调和。

 

http://book.douban.com/review/2465205/

众声喧哗?赛伯威权主义与后奥运时代的中国互联网

2009-10-07 22:47:14 来自: 五道口的奥萨玛
众声喧哗
的评论

  关于互联网在传统威权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转型中究竟能发挥多大作用的问题是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许多国家面临的现实问题。中国的互联网在第一个十年的发展中跟随着世界 最先进的网络技术脚步,如今拥有世界上最大互联网用户群与无线互联网用户数量。但党国对于新媒体的管制总是如影随形。在后奥运时代,一方面随着党国威权主义政治在网络空间逐渐展开,对网络民主和网络公共领域的期许正被消蚀;另一方面,市场化和去政治化的媒体经营策略,使得网络空间充斥了娱乐与消费的喧嚣。正如阿伦特所攻击的两个目标,极权主义和消费主义,看上去虽然有所不同,却都在抹杀公域和私域的界限——前者是公共领域吞噬了私人领域,后者则相反。结果都是对中国正方兴未艾的网络公共领域的毁灭性的破坏。
  
  在中国,尽管共产主义的意识形态已经实施上终结,"政治化"的政治时代随着不断加深的市场化进程而来,但在社会生活的公共领域中,仍然存在着一条不可逾越的政治红线,即邓小平所亲自划定的"四项基本原则"
  
  潘忠党认为,市场化给中国媒介带来了混合的意识形态,充满了矛盾的身份、认同、形象和主体性。媒介已经成为意识形态竞争和意义重建的场域,既有共产主义的革命话语、也有市场化的实用话语。用威廉姆斯的语言来说,这就是主流意识结构(即共产主义先锋队的宣传)、剩余意识结构(即传统儒家强调士大夫的道德责任)以及新兴的意识结构(符合市场罗辑的媒介专业主义)的斗争与调和。
  
  中国在改革开放以前的国家政治权力框架是全能主义的。全能主义的提法试图规避具有意识形态的极权主义概念而对20世纪中国政治作出界定。从内涵上讲,"极权主义""全能主义"之间的紧密关系不能否认。如果说,中国近代的极权主义发自于在国家民族全面危机的背景下,为了挽救特定的国家利益而作 出的政治选择,那么改革开放后,这种全面的政治控制才逐渐展现出逐渐放松的态势。
  
  孙立平等人认为,这反映在三个方面:第一,党和政府控制范围的缩小;第二,在仍然保持控制的领域中,控制的力度在减弱、控制的方式在变化,即由一种比较"实在的"对实际过程的控制,转变为一种比较"虚的"原则性控制。第三,控制手段的规范化在加强,原来的任意性逐步走向规范,不再趋向可以采取任何手段的极端化。
  
  中国的宣传体制现实是对于不同的不同类型的媒体存在着不同形式或严格程度的管制力度;同时,在同一类型的媒体内部,针对不同的媒体内容属性,管制的形式和严格程度也不一样。在网络新媒体部门,由于技术的迅速发展所带来的体制反应滞后,在一段时间内、在特定的网络媒体中存在着"党退民进"的情 况。这种进退带来许多遐想和展望。如在被成为"网络舆论年"2003年,诸如"孙志刚"案件这样的网络舆论推动司法改革与社会进步的案例让许多人认为网络在事实层面上改变了中国原有的政治生态——尽管《南方都市报》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在"党退""党未到"的网络空间成为了舆论空间与公共领域。这一态势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时达到高峰:国际奥委会(IOC)监督委员要求北京奥组委确保奥运期间互联网开放原则。
  
  当世界舆论争论对后奥运时代的中国媒体政策是否会发生质变的时候,西藏事件、二十周年、乌鲁木齐事件、建国60周年等一系列重大政治事态的发展让中国的媒体政策又回到了传统保守的套路上。适逢重大政治事件时以""保安全的方式一直是中国的宣传官僚体制的惯例,因为即使""显得不合适宜,充其量也是"好心办坏事"
  
  长期以来中国传媒企业一直处于"人格分裂"的状态:"事业单位企业化经营"的策略原本是中国传媒业体制改革的应景说辞,但如今却成为中国意识形态领域最为纠结不开的"死结"。因此,对于,中国的媒体企业来说,一方面规避政治风险,另一方面可以大张旗鼓进行多元化经营、上市融资。自由多元主义者 批判国家政权对公共领域的侵袭,而新左派则籍西方批判理论抨击中国传媒的过度商业化。展江认为,"令人尴尬的是,中国传媒领域的封建参与未完全消除,再封建化的问题却已出现。在一些地方,官媒合一已经发展到商媒勾结和官商媒共谋。"
  
  不同于传统党媒,网络媒体大多是在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起来的标准的传媒企业(当然党媒所办的网络如人民网等除外),其拥有自主的经营权与产权,许多都在国内外上市成为公众企业,其主要负责人由企业资本结构规定而不是由党国任命,在行政上也无须向宣传部门负责。因此,网络媒体与宣传体制的关系不同于传统的"管治"
  
  党国一方面采用传统的"封杀"方式,如对于微博客的处理;另一方面,也试图采取新的宣传策略进行舆论疏导和稀释,如通过建立网络评论员机制来引导网络舆论。但从实际效果看,这种管制方式产生了强烈的反效果,尽管管制的触角四处延伸,但网民还会用"细枝末节的抵抗"消解或嘲讽这种方式。
  
  南京大学政治系的李永刚教授他将中国式监管比喻为"国家水利工程"中国政府肩负两重角色:一是内容提供商,企图以最低成本垄断水资源供应,靠生产主旋律纯净水,向上索要巨额运行费和人工费;一旦意见市场开放,垄断收益流失,必将面临裁员裁钱,难以忍受;二是固堤工程承包商,查漏防险,避免溃 坝。没有险情,就没有维护经费;但险情过猛,则会被严厉问责。中国政府显然正在变得聪明,容忍渗漏和管涌,减轻水坝压力;选择性打压渗漏和管涌,减轻问责压力。胡泳认为,互联网有能力挑战政府和主流媒体的统治性话语,并为持异见者在全球传播其观点搭建平台。公民也有机会获取替代性(alternative)信息
  
  胡泳提出了共有媒体的概念,认为这种集制作者与消费者于一体的全新传播工具消解了传统的信息中介,对于推进中国的政治参与和政治表达、尤其是促进并不发达的公共领域的成长,可能具有唯一的重要性。胡泳提出的共有媒体的种类几乎涵盖了所有web 2.0和部分web 1.0的网络组织形式。但事实上,随着中国政府对互联网管制策略的日益加紧,公权力对于这些存在着意见讨论的"共有媒体"的侵入也日益加剧。
  
  例如,中文博客在挑战权威与提供官方之外另一种声音上发挥了巨大作用。叶叙理(Ashley Esraey),通过对六千个中文博客定量研究并与中国主要报纸的类似内容对比后得出结论:中国的博客比报纸更具有批判性。他认为,"中国博客已经削弱国家控制言论的能力。博客是未来的参政先锋,但目前还不至于要引发革命。" 这种说法显然过于乐观,需要看到的是,一方面,大量的博客成为不更新的"死亡"状态 ,另一方面,尽管出现过党内或政府官员开博客的现象,成为一时的新闻,但中国政府对于博客的管制从来没有放松过,这造成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独特的现象,每当政府对某一种媒体的管制加剧时,"栖居"在该媒体上的意见领袖就会主动寻求向新的"弱管制"媒体中搬迁。另一方面,即使是服务器架设在国外的"境外网站"为了谋求在华的经济利益,也会主动配合中国政府的网络审查。如微软公司对著名博客安替(Michael Anti)在MSN Space的博客的清空。
  

 

 

中国的新东厂

Posted: 20 Apr 2011 07:20 AM PDT


原文:China's repressive new rulers
来源:经济学人
发表日期:4月14日

中国统治阶层的刑罚暴露其不安

天下大势,分分合合。在中国,镇压也似乎是有周期的。对一国之君来讲,有时候放松对九州的掌控并允许少量的政治自由是有利的。

媒体上少许自由的批评,帮助当权者增添了耀眼的虚名。而纸面上的法律和貌似正当的程序则赢得了海外的称赞并刺激了国内经济。因此政治上的宽松将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宽松被称为"北京的春天"。而在这之后总是一个政治的寒冬。但是直到最近,在每一个新的周期里,春天似乎更加的温暖,而寒冬则不那么刺骨。当中国已走向开放,西方人士有足够理由与之做生意。他们相信更多的经济开放必然会导致更多其它领域的开放。

但最近一次的严冬将大家的希望打上了一个问号,原因有三。首先是镇压的规模。艾未未是中国最知名的艺术家和异见人士,4月3日他在北京机场被拘留,他是被逮捕人士中最为著名的一位。通过互联网发起的"茉莉花革命"使大批武警和便衣涌入公共场所,以阻止公众以"散步"的方式来进行隐晦的抗议。

数十名相关人士被拘留,现在更面临刑事指控。另一些人则面对不同类型的骚扰,包括殴打和软禁。但严冬越发的肃杀了。自今年2月以来,中国的一些顶级辩护律师已经失踪。为村民权利和环境而奔走的活动人士面临镇压。博客作者们已被围捕。在北京,一个大型地下(即非国家)教会的成员们被禁止在其居所内集会,当他们试图在外面进行礼拜时遭到逮捕。

怀疑的第二个原因是镇压的持续时间。从事后来看,镇压始于2008年西藏骚乱后所导致的严厉反应。从那时起,2008年晚些时候的北京奥运会和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这两件"盛事"有可能为即将崛起的中国充当了表演舞台。它们使当局有机会向世界展示更加自信的一面。不过,对于盛事期间有可能令政府尴尬的人员,当局都会毫不客气的对付他。为了和谐,数万底层民工被迫离开北京。直言不讳的活动人士则被消失了。

甚至自然灾害也会引发镇压。艾先生与当局的第一次严重对抗就是在2008年四川地震后,他试图列出所有在地震中遇难的学生名单,这些学生的死因可能是由于腐败的豆腐渣工程。考虑到包括收紧互联网审查和钳制公众辩论在内的所有现象,最近对持不同政见者的镇压行动肯定是自1989年天安门事件以来最为严重的。

怀疑政治宽松的第三个理由在于镇压方式。即使是在天安门事件后,镇压行动也还有个正当程序做做样子。现在连这种借口也不需要了。人们被任意的拘留然后消失。艾先生自从被绑架之后尚未听到他的消息。暴力是计划​​的一部分。在2009年艾先生被便衣暴徒殴打后进行了脑部手术。外国记者们受到骚扰,其规模是从天安门事件以来所未见的。当局以定义模糊的"国家安全"当作挡箭牌来拘捕人们。对于当局认准的"麻烦制造者",如艾先生,政府说,"法律不是挡箭牌。"

西方观察家往往将镇压形容为对潜在威胁的过度反应,但也许中国的肉食者们了解得更清楚。的确,并没有沸腾的群众准备随时推翻这个政权。但是,在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有许多人心怀不满,从愤怒的博主到失业的毕业生到被剥夺财产的村民。政府完全有能力对这些人分而治之。但如果这些怨气不断凝聚,那将代表一支强大的力量。尤其是在经济增长放缓条件下,当局出手宜早不宜迟。

因此,北京的看法不同于国外。鉴于外界视中国的统治者是无所不能的,而统治者发现自己动辄便受到威胁。这次镇压的根源不在于统治者唯我独尊的信心,而在于他们的紧张神经。他们对威胁的反应就是威胁别人。

迫在眉睫的政治变化也可能有所影响。明年关键的党代表大会将指定新一代领导人,由现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接管国家运行。镇压是中国强力的"安全部门"(常规和秘密警察)的工作。高层的浑浑噩噩,使得安全部门倾向于挽起袖子。

中国的许多新高层来自"太子党",即毛泽东时代的革命贵族家庭。其中有些人掌控肥缺,这使他们有意加强党对经济和社会的控制。另一部分人则使用他们的意识形态血统提倡一种新毛派的做法,其中包括无视法制。在系统内,对日益坐大的特权阶层有许多忿恨,镇压可以用来拔掉反对派别。中国大地将是一片污秽和龌龊。

至少从短期来看,这些令人不安的新情况使得经济开放必然会导致政治变革的想法落空。那么,西方世界有更多的理由来使中国担起责任。美国和欧盟强烈谴责了对艾先生的拘留,当然如果他们表明立场越快会越好。大胆直言可能只有助于限制当局的行为。但它一定会帮助在中国的勇者们去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来自阿坝的照片:平措自焚之后及葬礼

Posted: 20 Apr 2011 07:06 AM PDT

2011年4月19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在记者会上说:"据我们了解,近日格尔登寺僧人的生活、佛事活动,一切正常,当地的社会秩序也一切正常,寺院内的物质供应一切充分。格尔登寺的管委会和公安部门之间很早以前就成立了警寺联防巡逻队,目的是防止不明身份的人员进入寺庙。警寺双方一直十分融洽。"

Photographs of police build up after Phuntsog's self-immolation and photos of his funeral


Plain-clothed police carrying wooden and iron sticks


16 March 2011, People's Armed Police march on Ying Xiong Avenue near the main market in Ngaba Town around 5pm, just after protests took place following the self-immolation of Phuntsog.



16 March 2011, People's Armed Police march on Ying Xiong Avenue near the main market in Ngaba Town


Police car without a licence plate in Ngaba Town on 16 March


Checkpoint on the outskirts of Ngaba Town on 18 March


Checkpoint controlled by the army outside Kirti Monastery on 19 March


Phuntsog's Funeral at Kirti Monastery on 19 March




Phuntsog's funeral outside Kirti Monastery on 19 March


Phuntsog's funeral outside Kirti Monastery on 19 March


Lay people and monks walkin back to Kirti Monastery during Phuntsog's funeral

转自:Free Tibet http://www.freetibet.org/newsmedia/photographs-depicting-immediate-aftermath-phuntsogs-self-immolation-and-funeral

延伸阅读:

火焰中,以身献祭的平措:两份口述,一些回忆…… http://woeser.middle-way.net/2011/03/blog-post_20.html

多维新闻网:中国否认阿坝格尔登寺被围 http://china.dwnews.com/news/2011-04-19/57631875.html

VOA:中国指美国有关警寺对峙之说事实有误 http://www.voanews.com/chinese/news/20110419-CHINA-US-MONASTERY--120214659.html

Lohasly乐活食堂开饭了:学做饭团

Posted: 19 Apr 2011 04:56 AM PDT

编辑: zhuyi momo,摄影: zhuyi dewpe
古语道"民以食为天",可是我们现代人工作过于忙碌,真要动手认真为自己做一顿饭也成了难事,每天饭点时刻茫然,然后,对吃饭这件事便越来越草率了。现状就是五谷不分,四体不勤的城市人越来越多。我们生活越来越高科技,而我们离田野大地却越来越远。

由此,我们心生感慨,如果我们要做乐活的内容,那么我们首先应该去解决吃的问题,根据我们的生活现状,来设计出新的食单,可以很简单,但一定要方便、有营养,而且很安全。 ^^

这就是Lohasly乐活食堂的目标,具体来说我们教你甄别优质食材,教你简单实用的烹饪知识,乐活食堂贴出来的菜单,都是经过我们实际操作,我们实际计算了制作每一道菜的准备时间和烹饪时间。希望你和我们一起来动手,身体力行改善自己的生活品质。

这一期,让我们来做饭团。我们先从基本的稻米入手,讨论关于稻米的基本知识,然后教大家制作简单、好吃又有营养的饭团。我们会不断更新这个专题的内容,如果你愿意,也可以投稿给我们,投稿邮箱 momo@lohas.ly

相信当你吃到自己制作的香喷喷的有机米饭团,就会觉得这么简单的食物也能带来巨大的幸福感。

也欢迎在我们的网上商店选购相关食材。










知识篇
第一篇 重识稻米
第二篇 生米熟饭
第三篇 饭团攻略

大家都来做饭团
制作最基本的三角饭团
营养丰富的杂粮饭团
超快速香喷喷的蛋包饭团
能带来大量热量的芝士肉卷饭团

食材篇
请直接到我们的网上商店,现在购买我们的有机杂粮产品满50元,我们就送三角饭团模具一套!
制作饭团的食材,有机杂粮

                 红香米

                八宝米
 

                 小米

                紫糯米
 

                 黑香米

                绿小米
 

                 白小米

                薏仁米
 

                 白糯米

                高粱米

Lohasly推荐使用Email方式订阅我们的更新内容,你也可以直接订阅RSS。欢迎Follow我们的新浪微博

为了获取更好的浏览效果,欢迎返回原站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