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osted: 07 Apr 2009 06:31 PM PDT 硬要找些邊緣少數例子,當作普遍例子,不斷重複強調少數技術問題來當作實行最低工資的大難題。理據牽強薄弱,但還是不忘條件反射地扣上"最低工資便會成為把弱勢社群排除於工作機會之外的元兇"的帽子。
黃健明說:/......非現金福利,這些工作是否亦應豁免於最低工資之外﹖抑或為了避免過寬的豁免,而把這些所有的非現金待遇換算為現金﹖ .....大部分院校代表都反對把大學生的實習工作納於最低工資之內/ 黃健明說:/早前元朗一間幼稚園以月薪4500元聘請校長......現在幼稚園得以繼續營運、學生得以繼續原校上課、愛心教師得以展其抱負的機會,將會因為最低工資而不復存在。/ 非現金福利佔最低工資保障範圍內的工作的多少?而且折現不就解決了?實習又佔多少?用邊緣少數例子,當作普遍例子,然後放大它們,再去上綱上線地說"人與人之間的差異何其之多,要是掛一漏萬,最低工資便會成為把弱勢社群排除於工作機會之外的元兇"。 用回他的例子去說:黃健明今日不多給一元給侍應,那侍應就會養不起家,他養不起家,就要問政府要綜援,從而令其他弱勢社群取不了,所以黃健明就是把弱勢社群排除於政府的安全網之外的元兇! 這和滑坡謬誤很相似,但又不完全是,因為他將其根本只能用垃圾來形容的理據分成兩份,兩份分開來看就不那麼像滑坡謬誤了,而且到被人指出是滑坡謬誤時,他又可以抵賴兩部份不相干。所以,結論就是這根本就是一篇挖空心思地用謬誤來包裝垃圾理據的文章。
黃健明說:/在大家熱中討論豁免範圍之時,是否更應藉此重新反思最低工資的合理性?/ 我說:在大家熱中討論豁免範圍之時,是否更應藉此重新反思市場原教旨扮理性地反對最低工資的垃圾理據的合理性? | ||||||||||||||||||||||||
Posted: 07 Apr 2009 05:10 AM PDT 假如高登沒落,有咩forum可以上位取代高登? http://forum4.hkgolden.com/view.aspx?message=1655942&page=1&highlight_id=0
看你取代的意義是甚麼了。 | ||||||||||||||||||||||||
Posted: 03 Apr 2009 04:34 PM PDT 如果說,一群老是說一些充滿商粹主義、謬誤、歪理、庸俗自由主義的人,也是應該有發聲的機會的話,那新左派思想,例如獨立媒體、全球化監察等團體,不是更應該有發聲的機會嗎? 還有,市場原教旨還會缺發聲平台嗎?反而講新左派、社會民主主義的人,卻沒有這樣的平台。 很明顯,這並不是甚麼發不發聲機會的問題,而是雙重標準的問題。 -------------------------------------------- 要毫無理據地批鬥他人,但別人又沒有多少東西可以讓別人鬧時,就必需先扣別人帽子,說別人"說商家就是奸的、剝削勞工的.......",然後就說"也有商人是好的",所以對方不對。 典型的扣帽子。 非黑即白的謬誤:kai子山學會強調,只要我証明到有商人是好的,世界上就不會有壞的商人了,所有批評商人的人都是不對的! -------------------------------------------- 一開始就玩概念滑轉,把"社會企業"滑轉到"所有企業都是社會企業",然後就扣帽子說"社會企業就是問政府取錢"。 社會企業雖然定義不嚴,但完全不是私人企業。 社會企業的定義: 社會企業(社企)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而言,社企是一盤生意,以達致某種社會目的,例如:提供社會所需的服務(如長者支援服務)或產品、為弱勢社群創造就業和培訓機會、保護環境,或利用本身賺取的利潤資助其轄下的社會服務。社企所得利潤主要用作再投資於本身業務,以達到既定的社會目的,而非分派給股東。 http://www.social-enterprises.gov.hk/tc/introduction/whatis.html ------------------------------------------- 又用自己腦袋中完美無缺的幻想來代替現實:社會企業在政府資助下會頂死私人企業 http://www.social-enterprises.gov.hk/tc/support/funds.html "伙伴倡自強"社區協作計劃(協作計劃)的目的,是提升可僱用人士的技能和就業能力,並為弱勢社羣提供機會,讓他們可以自我裝備和更有效地融入社區。協作計劃提供種子基金,資助非政府機構推行社企項目,以協助弱勢社群自力更生。 每項計劃最高可獲得300萬元的撥款,資助期最長為兩年;在資助期滿後,企業需要持續發展和財政自給。 1.社會企業不正正是在幫助那些kai子山學會一直在說的弱勢社群嗎? 2.以香港租金之高,最高300萬能用多久? 結論就是,現有的制度很不可能讓"社會企業在政府資助下會頂死私人企業"的情況出現。 ----------------------------------------- 社會企業之所以覺得有標籤的感覺,還不是獅子山學會等人用"社會企業頂死私人企業"、"共產主義"等帽子去批鬥他們? ----------------------------------------- 自己也說得出了,社會企業連自付營虧也做不到,又如何頂死私人企業? ----------------------------------------- 又是民粹式幻想例子:社會企業把人放到懸崖邊。 ----------------------------------------- 又要硬是找些缺點,然後全面否定對方,例如法國勞工保障好,所以請人難,所以勞工保障不好。 ----------------------------------------- 當這群市場原教旨又要賴政府,說政府的制度慢,扼殺小企業,所以補習社要兩個月才能註冊,但在埃及,要5-10年。香港的政府效率已經是世界上的高水平了,但民粹主義所需要的,正是一個可以被安全地攻擊,其攻擊又空洞得讓對方無法還手(政府要保護既得利益者!)的假想敵,這群市場原教旨的假想敵,就是政府。 又一個空洞的民粹籍口就是"政府規管也不會防止雷曼事件發生,所以政府不要規管!" | ||||||||||||||||||||||||
Posted: 02 Apr 2009 05:46 PM PDT 當政府在08年5月起已經說過不少次,到現在又說一次時,謝毅卻又開心大發現地說:"連政府(在近日)都承認理虧,要主動退還免死金牌。"近日我很少用這個字,但這次不得不用,他又在打飛機了。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805/21/P200805210144.htm 上年5月,當時競爭法諮詢文件剛剛發表時,馬時亨已經說過"如公營部門涉及反競爭行為,政府也會根據現行競爭政策採取行政手段去處理。"
根本政府的立場一直都是競爭法不包括公營機構,但公營機構如果違反競爭原則,就由政府採取行政手段去處理。 謝毅這種市場原教旨,對競爭法為反而反,反到沒籍口可用,就如獲至寶地高舉"政府也違反競爭法,競爭法卻不包,所以政府自相矛盾,所以競爭法就是不好的!",卻故意不看政府根本早就解決了這問題,到了現在賴無可賴,就硬是在別人重複了好幾次後,硬要在別人最近又重複一次時說別人"最近"自知理虧。根本一直在理虧的只有謝毅這種人,可惜,他背後的XX人卻很喜歡這樣盲目、扮理性討論地叫囂的寫手。 | ||||||||||||||||||||||||
Posted: 02 Apr 2009 05:28 PM PDT 今日張五常說到周小川想用SDR來作為國際的儲備貨幣,有替代美元之意, 又開賭局說周小川的建議如果成功地推出,中國會是天下第一輸家 理由是:/我認為周小川的建議有思考、有道理,但我反對。理由簡單明確:在今天推出周小川的建議,有不小機會導致美元大跌(原因不淺);如果美元大跌,有不小機會導致中國出現災難性的發展(原因也不淺)。另一方面,在今天舉世皆或大或小出現經濟困難的情況下,對美國經濟不利的,地球人類半點好處也沒有。 / 實際上根本不成賭局,周小川說出來,短期作用只是嚇嚇美國,長期才有作用,而且根本不可能在短期推行,張五常卻把周小川說的當成短期推行,然後就大談短期內推行會如何如何。 簡單一句,就是抽水式算命,和香港那些術數大師說"如果你現在投資XX,你就會輸清光"一樣:將一些人人都知道的事,扮作是自己有先見之明來說,讓無知的人以為他真的有那麼神奇,事實上不過是捧神台的人無知罷了。 ---------------------------------------- 用乒乓球比經濟學水平高低,正正反映了張五常那些不過是經濟武俠小說的事實。 ---------------------------------------- 又要甚麼事情都死賴到勞動法頭上。 | ||||||||||||||||||||||||
Posted: 01 Apr 2009 07:05 PM PDT 當香港人還是條件反射式地糾纏於"哦!老師 / 特首 / 主席!XXX講粗口!",卻不肯去問社民連為甚麼這樣做的時候,社民連又如何去講社會民主理念? | ||||||||||||||||||||||||
Posted: 01 Apr 2009 06:46 PM PDT 前情提要: 區議會補選地區中發生的一些事(1)疑似民建聯賄選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2146 區議會補選地區中發生的一些事(2)香港研究協會出現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2199 區議會補選地區中發生的一些事(3) 大灑金錢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2689 區議會補選地區中發生的一些事(4) 綠葉的作用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2759 正文: 區議會補選地區中發生的一些事(5) 暫告一段落? 個人評論: 在香港,要評論一件像這樣明眼人都能看得出的事,其實十分不容易,其不容易的地方不在於知道和說出事實,而在於講出事實的同時不會惹禍上身,例如只要一天法庭未正式對被告定罪,評論者還是不能說"這是賄選",只能說是"疑似賄選",正因為香港的法律成本甚高,香港是有公義的,但並不便宜,當財雄勢大的對方大玩法律時,如果自己沒錢,就算事實是如何明顯,公義也不見得能彰顯。 另外,我亦對民建聯作一半的致歉,因為這次真的不是民建聯做的,但民建聯平日的確做不少類似的行為,只是近年民建聯的手法日趨成熟,所用的"白手套"(各種各樣的中間人、只有頭銜沒有工作的掛名社區組織)越來越多,不會再出現如這一次般明目張膽、証據隨手可得的疑似賄選。其手法之隱蔽和細致,已遠遠不是法律能阻止、外人能夠輕易取得証據的了。 第三,這次有一件事我始終想不明白,左派系統為甚麼好像在初期有支持李躍輝的跡象,例如能夠使用一少部分原屬民建聯的地區人士,對袁貴才的支援卻反而有點例行公事?會不會是民建聯以上的左派系統其實有想過,利用李躍輝的丁點兒民主傾向(黃宏發系) + 中產醫生形象來搶梁永雄的票,但到後期卻發覺李躍輝不受指揮,疑似賄選做過頭,才放棄李躍輝? 第四,從這一次選舉,我們可以看到,香港人可不是某些人所說的那麼容易被福利所收買,李躍輝在這次據聞付出了不下200-300萬的情況下,依然只取得了約13%的票。另外,初步地估計,這次投票率增加下,多了300人投票,而梁永雄多了約50票,李躍輝有790票,袁貴才少了550票,在不估計李躍輝會搶到梁永雄的票的情況下,看起來是梁永雄因被人抹黑得到平反而搶到袁貴才50票,李躍輝搶到袁貴才500票,加上新增了300票。當然,這只是很初步的看數猜原因,遠遠不是正式估計,因為李躍輝的中產形象可能搶了不少梁永雄的票,但這極難從已有數據中觀察到。真正知道袁貴才被搶的票到那裡去了的,也只有民建聯了。 但即使用初步估計,就算李躍輝不參選,抹黑平反票也足以讓梁永雄當選了,因為上一次梁永雄只以80票之差落選,而這次梁永雄搶到袁貴才50票,兩人差距達100票。 第五,正如大力灰狗所說: http://www.derek-greyhound.net/blog/?p=60#comments /袁氏之敗,個人條件一般也有關係。第一大黨今番之敗,其實可能加速了黨內更新,未嘗不是好事。下回派一個年青學歷高的女性專業人士,梁氏實難言勝。別忘了,還有兩年時間。/ 但是,在民建聯要求提出選舉呈請,希望推翻選舉結果下,民建聯的地區工作未必能令現有選票順利在幾個月內轉到下一個手上,即使重選,民建聯看來只有兩個選擇: a.繼續用袁貴才,放手賭一局,搏選票忘記了選舉抹黑的事,但機會甚微 b.直接換新人,根本就不是打算要新人贏,而是要新人露面,早日接手袁貴才的地區工作,為下一屆區選鋪路 無論是那一個,即使重選,結果也很不可能會變,只是重選會打亂梁永雄的地區工作,增加民建聯將來的勝機。 第六,這次選舉開了一個惡劣的先例:用盡各種旁門左道去影響選舉,例如令張文光捲入疑似非禮案去妨礙對手的重要助選人員、疑似找競選團隊參選,專責攻擊其他候選人而非以勝選為目的等。但我並不相信這會對選舉有多少影響,因為區選其實不是看助選的是誰的,看的真的是那個候選人的,只要讓人識別到黨派和對民主的態度就行了,反而這種行為只會引起選民的反感。所以我個人樂觀地相信,這一次的區選只會成為香港歷史上有名的選舉反面教材,而不是黑金政治的開端。 第七,獅子山學會的何民傑在這次疑似賄選中,涉入的程度遠比我想像中深,原先我還以為他只是像張文光、黃成智、譚耀宗一樣的助選員,但觀乎他被廉署拘捕、保釋候查,另外兩位綠葉式候選人卻沒有被查的情況,他遠遠不是"只是助選"那麼簡單,但這有待廉署的進一步調查。
這一次五篇的"區議會補選地區中發生的一些事"算是暫告一段落了,但大圍區議會議席之爭,卻尚待解決。 第一份資料: http://www.eac.gov.hk/ch/distco/2009std_tw_result.htm 2009 年 沙 田 區 議 會 大 圍 選 區 補 選 結 果
http://www.elections.gov.hk/dc2007/chi/results_sha_tin.html 2007年 沙 田 區 議 會 大 圍 選 區 選舉 結 果
第二份資料: http://www.icac.org.hk/tc/news_and_events/pr2/index_uid_734.html 廉政公署今日(星期三)回應傳媒查詢,證實該署拘捕六名人士,包括一名二○○九年沙田區議會補選(大圍選區)候選人,懷疑他們涉嫌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下的舞弊及非法行為。 2/4/09蘋果日報報導: 沙田區議會大圍選區補選懷疑舞弊案有新發展,廉政公署證實拘捕六人。據了解,涉案者包括參選的自由黨前成員李躍輝、協助競選活動的西貢區議員何民傑及前區議員蔣世昌等,部份人士選舉前夕成立組織,涉嫌向街坊提供廉價飲食及遊旅,懷疑違反《選舉(舞弊及非法行為)條例》。記者:陳沛敏、莫劍弦
第三份資料: 新聞報導選段: 2/4/09明報 在新界東當選的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江華指出...如今李躍輝涉嫌賄選,可能影響選舉結果,正研究能否提出呈請,推翻選舉結果。據悉,有民建聯黨員亦正收集梁永雄出席區議會會議的情况資料,研究能否推翻梁永雄司法覆核的結果。民主黨何俊仁指出,對方在原訟庭沒提過的事實觀點,不能在上訴庭提出。 30/3/09東方日報 拉票捲非禮 張文光助查 沙田區議會大圍選區昨日舉行補選時爆出非禮疑雲,立法會 育界代表張文光捲入其中。張文光昨早到沙田美林 為一名候選人助選期間,有人在人群中高呼「非禮」。張文光及後被警方邀回警署協助調查,他憤言,「係政治污衊,浪費警力。」警方將案件列作聲稱非禮案處理,暫時無人被捕,並交由沙田重案組跟進。 指有人派單張抹黑 他頓感「被屈」,欲找相關候選人理論,「一走過去就畀一群人圍住,人群中突然有人 我背後喊非禮。」張文光因未能與有關候選人對質,故回到梁的拉票區繼續助選,約半小時後才有警察到場,要求他到沙田田心警署為一宗非禮案協助調查。他怒指自己被競選對手「屈完又屈」,「我自己都唔知發生咩事,連對方係咩人都唔清楚,亦唔知咩人報案,只知有人聲稱被非禮,我只是被邀請作證,講述現場情況。」 張文光被帶返警署近四小時後,在代表律師陪同下步出警署。張文光強調自己是為一宗「政治誣衊案」做證人,並指報案人的做法「係政治污衊,浪費警力。」其律師指張文光只是協助調查,沒有被警方起訴。 居民斥廿年最猖獗 【本報訊】沙田區議會大圍選區補選昨日在一片懷疑賄選聲之中結束。今次補選爆出懷疑賄選醜聞,選舉前傳出有一個地區組織不斷設宴招待選民,昨日更明目張膽出動九輛旅遊巴接載約五百名選民,在郊遊後再送到票站投票。有居民指出,廿多年來均有投票,沒有見過如今次般猖獗。據悉,廉政公署已主動介入調查事件。
候選人:車禍救人我們唔係做戲 【本報訊】沙田區議會大圍選區補選昨日投票,期間除了懷疑「賄選」之聲滿天飛及有立法會議員捲入非禮案疑雲中,更發生車禍。一少女傍晚時橫過馬路被私家車撞倒,候選人之一李躍輝立刻趕到為傷者急救,傷者其後送院。助選團於事發後立即廣播,高喊「我 唔係做戲、唔係做騷」,更在附近架起大電視,將急救過程不斷重播。 目擊者指傷者沒流血 問及傷者傷勢時,李躍輝以傷者的私隱為由,拒絕透露,但有目擊者表示,傷者沒有流血。在李受訪期間,不願透露姓名的助選員已第一時間「嗌咪」,煞有介事聲稱「我 唔係做戲、唔係做騷」,強調李「放棄嗌口號去救人」,更指「如果連車頭蓋都爛埋係做騷 ,我 真係犀利,連特技人都請到」。助選團更迅速地在 口架起大電視,將急救的過程重複播放。
30/3/09明報: 大圍區會補選爆賄選疑雲 本報接獲樹仁大學新聞與傳播學系學生梁芷靈的投訴,指日前從區內街坊得悉與李躍輝關係密切的「褔利會」,會於選舉當日接載街坊到鯉魚門及昂坪360等地方旅遊,她遂於昨早到團友集合地點觀察。 上午7時許,她發現有數百名街坊在美林商場門口聚集,有工作人員舉起「美林街坊商戶及職工褔利會」的牌,指示街坊到不同地方排隊上旅遊巴,她聽到工作人員指示街坊說﹕「鯉魚門的車走了,這輛車去迪士尼。」 其後,她目擊李躍輝及其助選人員到場,與上車街坊握手。她目睹同一車牌旅巴於約下午3時陸續返回屋邨停在票站外,此時早上陪同李氏向街坊「送行」的一名助選人員到場等候,引領街坊走進票站。 | ||||||||||||||||||||||||
Posted: 01 Apr 2009 03:56 AM PDT 我對香港那些不肯成長、心智停留在小學的人的條件反射式"哦!老師 / 特首 / 主席!XXX講粗口!",及那些迎合這種幼稚民粹 + 政府喉舌的傳媒的炒作,根本沒興趣管。我也很不喜歡浪費時間和不肯長大的死小孩對叫。網上那些水鬥水的blooger筆戰,我也沒興趣管。 但是,還是簡單說一下吧,雖然多的是人說得更好的了。 這就是Pierre Bourdieu 所說的文化資本了:上層階級決定他們那一套慣習,例如語言、飲食那慣等"文化"為上層階級專有,沒有的人就是下層階級,從而保護自己的繼承者,讓他們順利成為下一代的上層階級。
比我寫得好太多的文章表列: 老調子還沒唱完? —評討伐社民連之政治意含(長版) 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2787 語言, 權力與進步http://www.inmediahk.net/node/1002784 彭志銘﹕一個沒仆街的香港——論患上語文恐懼症的傳媒 http://www.hkreporter.com/talks/thread-750382-1-1.html 毓民明天草泥馬 http://forum5.hkgolden.com/view.aspx?message=1647833 安裕:比起爆粗,誰更暴力? http://www.hkreporter.com/talks/thread-750589-1-1.html 練乙錚: 論議會中的語言暴力 http://www.hkreporter.com/talks/thread-749795-1-1.html 只許狗官鬥狗噏,不許百姓講仆街 仆街悖論 http://hope-season.xanga.com/553597685/20166349032472635542/ http://hope-season.xanga.com/553597685/20166349032472635542/ | ||||||||||||||||||||||||
Posted: 31 Mar 2009 05:55 PM PDT 兩個XX不佩我分兩篇寫。 今日恥笑am730謝毅指數:5 正如上次所說的新自由主義其實是民粹政治一樣, http://paulymh.xanga.com/697194766// 今日他所說的也不過是硬要在公營機構中挑骨頭,來為自己撐無可撐的反公平競爭法找些下台階罷了。 其特點正正在於其脫離現實和空洞,從而令它能輕易地套在反對者上:公立醫院本應為大眾服務,卻又提供私家病房 ->大政府就是不對一類看似有理,但事實上十分空洞的帽子。 這是政府的回答: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805/21/P200805210144.htm
今日恥笑信報王弼指數:5 毫無中心思想,堆堆疊疊的"我地獅子山學會點點點"廣告時間。
我覺得,這將會成為我用得最多的評語範例。 | ||||||||||||||||||||||||
Posted: 30 Mar 2009 11:30 PM PDT 1. 黃世澤說:/美國雖然經常洗腳唔抹腳,但美國國債始終是國債,一旦美國不幸走數都好,各國政府仍然可以藉扣留美國公民和公司在當地的資產,以彌償相關的損失(當然會否引起戰爭是另一回事),至少某程度上是一種「有抵押票據」來的/ 對現代經濟毫無認識才能說得出的蠢話。 國債是有抵押,但是,美國要要賴帳十分簡單,而且合法,就是印銀紙。當年一戰後,德國在維也納和約下,被要求賠償,德國就用印出來的銀紙賠償,結果令法國以德國沒履行承諾為由,佔領了魯爾區,兩個因素合起來,導致惡性通脹,所以,賠了等如沒賠。 IMF最少有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在玩,無賴也無賴不到那裡。 國債真正的價值在於那個國家的國力和信用,而不是資產。 還有,之前不是說外資逃走的嗎?逃了的外資能有甚麼讓你沒收?就算收了,也不過是九牛一毛。更加重要的是,現代企業早就大玩外判了,當你決定要沒收某國人的資產,你會發覺,收來的多的是中外合資項目,也就是說,收外國人的不多,卻收了不少本國人的。 2. /成街都係菜刀嘅年代/和/香港社會的傳統爬升階梯/有何相干之處? 反過來問,為甚麼1980-2000看起來很穩定,而不是現在人心動盪? 3. 如果獅子山學會是反環保膠的話,黃世澤就是(撐 / 反 / 扮)環保抽水膠。 解決溫室效應,碳排放過多嘅問題係刻不容緩,但之所以邱騰華不敢大力推行,還不是獅子山學會一類反環保膠經常性地找一些美國保守黨右翼的反環保謬論,來合理化既得利益者反環保的立場的結果?還不是獅子山學會一類反環保膠經常性地找籍口來批鬥環保人士,讓他們沒有資源做研究、沒有渠道講其他選擇,只能被扣上環保=回到原始時代、環保=不方便的帽子,卻沒有多少渠道辯白的結果? 黃世澤說:/用太陽能唔代表唔污染,用多晶硅技術一樣係製造大量有毒物質,呢啲又係班環保膠唔會講/ 我倒是很有興趣知道抽水膠口中的環保膠是誰。 最少,長春社、綠色力量、綠色和平和我也不是。 香港的環保組織偏向支持的是風力發電,政府的報告也說風電成本較低。 又是開心大發現式抽水:自己無知地發現了自己以為是新的東西,然後就自作聰明地說一直做開有關工作的人不對、幻想別人是如何地無知、自己是如何地英明神武,卻不知道別人早就知道這回事了。 其他的解決全球暖化方法,多的是人說過了。
黃世澤說:/香港班膠官,只識做show,無一個大戰略/ 當政府有大戰略的時候,獅子山學會一類反環保膠又會大叫"政府大有為不好!政府干預市場萬惡!"的了。當既得利益者及其揚聲器一直在叫,政府又不是民選的,無法制衡這種商粹主義時,就別去找環保人士和政府扣帽子當替罪羊,不去面對自己一直處身的組織,才是香港環保的真正阻力吧。 4. 有關他對美林補選的評論,我會用膠爆來形容。 不知道他是因為我說過疑似賄選,他才要扮無知,還是他真的那麼無知,對美林補選的評論可以無知和抽水到這種地步。不過一個蘋果專欄寫手,有可能連蘋果也不看嗎? a.這次根本不是民主派對阿爺,而是有個笨蛋出來搞局,雖然就算不搞,選舉結果也不見得會變多少。 b.這次高投票率根本不是選民對政府失望,而是笨蛋的選舉工程踩鋼線得太過火,引起左中右同時公憤。
| ||||||||||||||||||||||||
Posted: 08 Apr 2009 01:36 PM PDT | ||||||||||||||||||||||||
Posted: 08 Apr 2009 01:45 PM PDT 何兵教授执教于我的母校中国政法大学,孙渝教授执教于西南政法大学.我与二位教授素无交往,所以甚是感谢二位的佳评.
为什么红尘颠倒 何兵 法官与律师之间关系的混乱,已成众矢之的。最高法院因此出台"五条禁令",上海法院推出法官与律师"隔离带"制度。我愿意善意地将这些理解为"应急措施"。我们当然不会天真地以为,这种措施能够扭转乾坤,执政党当然也有同样的政治觉悟,故此才有司法改革整体方案的研讨和拟推。 私下言谈中,法官们指责律师将法官拉下水,而律师们责备法官逼良为娼。正确答案为何并不重要,问题是律师和法官们之间的关系,为什么红尘颠倒? 我的一些喜好读书的法律朋友,近来都在读一本《原谅我,红尘颠倒》的书。作者据说是中国政法大学的校友,曾是法律圈内的深水人物,网名慕容雪村。一位朋友开玩笑说,你们政法大学,总算出了一个真心英雄。昨夜,我白夜颠倒,看完了慕容雪村的这部法律界"江湖秘史"。 作者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述一位穷困乡村的小男孩,名牌大学法科毕业后,拚杀成大都市的大律师,电视上频频出镜,法律栏目的主讲嘉宾。坑害当事人,给法官送钱,送女人,几乎无恶不作。钱来如水,钱去如潮……然而,就是这样一位事业"蒸蒸日上",名利俱收,为初入道者仰慕不已的业界大牌,最终因厌世悲观,杀人灭尸而结束法律人生旅程。刑场上,当被问还有什么话说时,他摇摇头。这时: 一个黑色的影子渐渐走近,我深吸一口气,用力地仰起头来。暮春五月,繁花盛开,一只幼鹤振翼而起,直入青天无垠…… 暮春五月,繁花似锦,一位大律师直入了无垠的青天。他牺牲了这个时代,还是时代的牺牲品?按他自己的说法,我们这代人都是仇恨生的,一出娘胎便心怀恶意。我现在事业有成,身家百万,但如果可以选择,我宁愿自己没有出生。 他的同班同学,一位潘姓法官,大学时代就发表《论死刑》,《乱伦之为罪》……进入法院后,坚守青春时期的人格标准和道德理想,拒绝同流合污。但他在官场上频频失意,原因之一是,院里一位领导觊觎他美貌的妻子。妻子在被暗示后,为了丈夫的前程,英勇献身。事情被他发现后,他打断了领导的两条肋骨。结局自然可知。他被从法官岗位上被调去搞后勤。有一次场合中,众多律师同学和商人试图将他拉下水,他愤然离去。作者写到,他高大的身影显得格外苍凉。快到门口了,他突然转身,脸上的肌肉腾腾抽搐,涩声问我:"我只不过想做个好人,怎么就这么难?怎么就这么难?" 作者反思作为律师的他和作为法官的同学,毕业后十几年的人生道路。他说:"十几年过去了,当我像鱼一样游进这浑浊的江湖,终于明白,潘志明还是二十岁的潘志明,他的时间在一九八九年停止了,再也没有长大。他就站在那里,站在当年,睁着二十岁骄傲而天真的双眼,永生永世不会走开。我们相互为敌。即使这世界是一池清水,我也会往里撒尿。而潘志明就站在尿屎之中,却以为那是一池清水。" 文中也有关于法官将律师逼良为娼的情节,容不再述。问题是,这些怀着同样青春理想的法律人材,为何最终沦为仇敌?确实,法律人推动了这个社会的法治建设,但确实法律人也败坏着这个社会的法治建设。我的律师和法官朋友们,时时和我说起对法治现状的不满,并心生退意。但其实我们无处可退,即使我们退出,新生的一代将会遭遇同样的命运。我们必须勇敢地负担时代的责任,为自己,也为我们的后代。 为什么我们相互为敌,为什么我们的行动与自己的良知为敌?我们指责时代和社会,时代和社会责备我们。我们在颠倒红尘,红尘在颠倒我们。作为深深嵌入时代的每个法律人,我们应当怎么办?对此我们无法也无权麻木和回避。 我以为,就时代而言,我们这代人成长于改革开放大潮。亲历了从精神追求到物质追求的整个过程。大潮涌来,每个人心生恐慌,担心被时代抛弃。我们不择手段追逐成功,而实际上不知道什么是成功。当成功来临之时,良知又时时让我们失眠。我们应当怎么办? 相互指责并无意义,有意义的是,每个人都要自我省思并自我改造,改选自己并改造社会。每个人的行为,构成社会的行为;每个人的省思,构成社会的省思;每个人的拯救构成社会的拯救。 我自己省思的结果是:要追求你自己的幸福,而不是社会认为你应当的幸福,这是理想坚守的基础。财富是幸福的保障,但财富也是祸害的源泉,关键是如果追逐和支配财富。 就制度改造而言,我以为今天法律界这种格局之所以形成,重要原因之一,法律人基于错误理念并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垄断或者说试图垄断法律职业,从而形成垄断利益,使法律离人民越来越远,自己的行为离青春的理想越来越远。司法建设如果不强调人民性,司法职业如果永远垄断在法律职业人手中,我们将无法救赎自己和社会,只能在被颠倒红尘中打滚。 作者的书名是《原谅我,红尘颠倒》。我的理解是,原谅我,也原谅你,我们都错了。错误不仅发生在法律职业界,也发生在法律教育界和思想界,当然也发生在社会。让我们相互原谅,而不是相互指责。让我们共同战斗,而不是相互为敌。如果我们没有这样的思想、觉悟和行动,我们其实在与社会为敌,最终会玉石俱焚。 原谅我,颠倒红尘…… 二OO九年二月十二日晨八点
| ||||||||||||||||||||||||
Posted: 08 Apr 2009 09:00 AM PDT | ||||||||||||||||||||||||
Posted: 08 Apr 2009 10:17 AM PDT | ||||||||||||||||||||||||
Posted: 08 Apr 2009 10:20 AM PDT 我不赞成以地域论人,拥有连国界也想超越的普世情结,但愿意破例赞扬一回温州人。温州人吃苦耐劳,富有创新精神,不但能赚钱,而且能行善。眼拙如我,也看到了他们赚钱赢得了国际声誉之外,行善也逐渐声名鹊起。 4月5日,在浙江义乌,温州商人林如新不得不停止已持续65天的施粥济贫善行,给世人印证一回何为欲行善积德而不能。而早些时候,据媒体报道,林如新的家乡温州,同样为救济穷困打工者,一个叫"红日亭"的施粥摊,在一群老人主持下,已经顺利运行4年之久。 义乌施粥摊关闭,并非缺人缺钱、也非清明放假,而是卫生监督部门工作人员亲临施粥摊,指出了"一是施粥人员没有健康证,二是如何保证碗筷消毒"等问题。对此,林如新很理解,毕竟每天涉及上千人,安全责任重大。虽然,"如果政府能够在卫生、场地方面予以指导",他愿意继续筹款施粥,但结果黯然收场。与义乌形成对比的,是温州"红日亭"施粥摊"获政府隐性支持"。 施粥不缺人,行善不差钱,偏偏难以为继,铸就了一个困局。回顾历史,施粥善行源远流长,宋人吴芾咏施粥诗,有"余祸及吾民,来春有饥色。巡门粥妻子,不足充贵籴。往往成流离,有家归不得。"之句,眼下虽无饥荒,但求职未果,钱尽断顿的人当有共鸣。清朝常年在京城设粥厂,非仅为灾年,且是政府行为。环视全球,各国慈善团体,向无家可归者提供食宿乃分内事,只不过施的是汉堡包三明治。西方食品超市用下架但尚在保质期内的食品济贫,更是寻常。 可见,卫生监督部门以食品安全为由导致施粥善行夭折,实属善念匮乏,责任感缺失,行政粗漏消极。如此,让人悲哀只是轻微反应,激愤才顺理成章。无怪乎有网友质问"是卫生没保障?还是政府没面子?"进而调侃:"情愿让他们饿死,也不能让他们拉肚子。" 义乌温州同处一省,对善行的态度却判若云泥。温州官方称,施粥是自发行为,老人团体也未登记,但方式很好,是当地优良的慈善传统。义乌的态度,则可从浙江民政厅官员的说法中得窥端倪,即施粥继续下去,必须要有业务主管,然后在民政部门注册。我不想老弹制度滞后的老调,只觉得,这简直是往"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之类闪光格言里填充杂质,企图将其篡改归类到时下流行的冷笑话里去。 南方周末 | ||||||||||||||||||||||||
Posted: 09 Apr 2009 12:00 AM PDT ![]() WANG DAN 注;本文转自加拿大新闻网 已经是第四次来多伦多的LEADER WANG DAN,今天面对近200名多伦多关心中国的人士,坚称自己是"温和、坚定的反对派",并与现场观众分享了他对民族主义和中国**进程的看法,对于中国近期民族主义高涨,舆论和民众对于持不同意见的人士无一例外的予以大肆攻击,他对这种现象非常担心,他认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对中国的**进程毫无帮助,不久前发生的美国杜克大学华裔学生王千源因为发表不同的观点被人骂成"汉奸和卖国贼",其父母在中国的住所也被人攻击,这种类似文革的现象值得我们每个人反思,他本人认为中国人对于这件事反思的重要性甚至超过了奥运。 他此次来多是应多伦多某些团体与协会的邀请,参加了一些纪念活动,在参加烛光晚会之前,他首先向200名支持者发表了题为"**与民族主义"的演讲,并接受现场观众的提问。 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他称今年发生的一系列事件令中国人民族主义空前高涨,因为发生了很多意外的事情,国人的爱国热情在大力煽动下达到顶峰。 前有消息称,他已经获得哈佛大学历史及东亚语言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1950年代两岸国家暴力对比研究》,获得由柯伟林、麦法谷哈及高德斯坦等三位教授组成的评审委员会通过,毕业典礼将于六月五日举行。王丹表示,将继续钻研台湾史,同时期望早日返回大陆。 他认为,未来的中国,只有一个理性、成熟、建立在**基础上的民族主义才有希望。他认为中国主办奥运和四川发生地震,令民族主义高涨,但这种情绪最终可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民族主义压倒其它价值,则会变得非常危险。 他坦言,经过20年风雨,海外民运处于低潮,其中主要原因是不能回中国大陆发展,民运内部也有种种问题。 他说,他的父母本周将会到美国参加他在哈佛大学的博士毕业礼,他跟母亲通电话时表示订酒店很贵,但其母亲则说无所谓,反正也没有太多机会花钱在他身上,他当时便忍不住哭了起来,这才是他唯一感到后悔的时候。他说,他唯一的遗憾,就是这么多年来由于回不了中国,不能照顾目前已年逾70的父母,提到父母他就忍不住黯然泪下。 他分析说,目前出现两种民族主义,一种是政府推动的,而另一种则是民间触发的,这是北京奥运和四川地震所引发的民族主义的热情。而现时中国政府在全国大力推动爱国教育,可能掩盖了很多社会上存在的问题。他强调民族主义是可分为对中国和cc两种,最重要是防止走向非理性,他呼吁大家要保持独立思考,更深入分清什么是爱国,做到负责任的民族主义,以国家的光荣为光荣、以国家的耻辱为耻辱。 | ||||||||||||||||||||||||
Posted: 08 Apr 2009 09:06 AM PDT
傍晚,南洼子胡同一个小小的院子里,和几个没有北京户口的中学生的对话,一些话语让我感动几乎落泪。
丁璇,一个14岁的文静女孩,北京某中学初三学生,班长,全年级第一名,市三好学生,还有一大堆各种各样的荣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这是一个罕见的优秀学生。但是,因为没有北京户口,她面临被赶回老家读书的困境。
和丁璇一样的,还有很多很多孩子,虽然他们也在北京出生,一直在北京读书,但是因为没有户口,读到初二大都被"劝退"了。他们离开父母,到从不熟悉的家乡几乎是重新开始学业。
为什么我们要被赶走?我们的父母也是北京的纳税人。为什么父母的差异要我们这一代人来承担?人与人之间应当是平等的,总统与清洁工之间也应当是平等的。我们领导人的教育观念有问题。我们不愿意屈服于命运。即使我们被迫回到老家,我们也会努力的,考上大学,一定要改变这不合理的制度……这些都是孩子们说的话。
今天之行主要是讨论一个议题——要不要为他们被剥夺中考报名资格而起诉考试中心,我给孩子们讲总得有人站出来推动者不合理的制度改变,但我需要认真听取他们的意见,我必须给他们讲清楚万一行动失败了可能的最坏的后果——如果教育部门给学校压力他们可能就要被迫离开学校。最后讨论的结果是,暂不起诉。
但是我还会通过其他方式尽力帮助他们。我想把这个故事,把他们稚嫩而又深刻的话语制成短片,我想告诉更多的人关注这些孩子。
2009-04-08 | ||||||||||||||||||||||||
Posted: 08 Apr 2009 09:37 AM PDT 作为政治记者,渡边不仅深度介入派阀政治,事实上还扮演了派阀大佬军师的角色。 一个社会中大众传媒的发达程度与其影响力成正比,这是一个无需诠释的常识。新闻记者在西方被称为"无冕之王",在三权分立的权力构造中代表所谓"第四种权力",其实说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网络技术高度普及,全球报业 在日本现当代史上,就作为新闻记者、报人的资历和影响而言,堪与著名政治记者、《读卖新闻》老板兼总主笔渡边恒雄(Tsuneo Watanabe)相匹敌者鲜,恐怕只有战前《朝日新闻》社长兼主笔绪方竹虎和曾担任过《东洋经济新报》社长的石桥湛三,但后两位均在战后跻身政界,成为政治家。而只有渡边恒雄以普通"番记者1"入行,从驻美特派员而政治部长,从编辑局长到执掌社论的编辑委员、总主笔,从而成为报纸发行量冠全球之首(1400万份),旗下拥有电视台、出版社、职业棒球队及众多广告媒体的传媒王国读卖集团的社长,可谓媒体人的"最高境界"。但光环笼罩之下,渡边本人最看重的却是总主笔的名头,被称为"一代政治记者"、"终身主笔"。 渡边恒雄是日本尚健在的前辈新闻工作者中,为数极少的经历过战争的人。1945年6月底,入东京大学文学部,一周后即被征召入伍,属于"学徒出阵"的一代。出发时,渡边偷偷往行囊中塞了三本书,分别是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威廉·布莱克诗集》和研究社版《袖珍英语词典》。渡边幼年丧父,人生态度比较虚无,是哲学青年,他觉得"反正要到战场上送命,真能扛得住的只有哲学",于是囫囵吞枣读了很多康德、尼采,还有日本的西田哲学2,但后者"没什么用"。跟他差不多同时接到征召令的一名东大法文科的友人,正吃着饭团,听渡边说了句"战场上也是有诗的",愣了一下,饭团就掉到地上。原来,他把"诗"理解成了"死"(日语中,"诗"与"死"同音)。这对渡边来说似乎是一个隐喻,"原来应征入伍是与死相连的。"不过,幸运的是,日本旋即投降,渡边也免于在海外战场上当炮灰的命运。 随后,复学东大;出于对战争和天皇制的痛恨,加入日共,后又被除名。渡边作为政治记者最初的修炼,是跟随自民党政治家大野伴睦3的番记者,深蒙后者信任。对渡边而言,大野是父兄般的存在。正因了大野,这位自民党早期资深政治家,田中派之前最富实力的派系大野派领袖的青睐,渡边才得以近距离深度观察日本的政治生态,尤其对执政党内派系斗争的游戏规则和潮流颇有心得。 日本新闻界实行记者俱乐部制度,各大媒体派到总理府、政府各大机构(省厅)和相关政治家身边工作的记者有配额限制,但由于媒体发达,规模庞大,在一些大牌政治家身边工作的番记者经常有一群人。政治家出于自己的政治倾向和好恶,不可能对所有的媒体和记者一碗水端平,有限的信息资源往往优先、定向流入部分媒体。这在日本是人之常情,记者同行之间也彼此见怪不怪。晚间,大野家的客厅里动辄有十数名番记者,盘坐在榻榻米上,一边有一搭无一搭地聊天,一边等消息。大野其人性喜风流猥谈,段子一个接一个,包袱连甩不断,兴致好时,动辄侃上一个时辰。记者们很怕这个,再生动的段子,听过十遍,也腻了,于是拍屁股走人。渡边也起身佯装告辞,跟最后一拨记者一起作鸟兽散之后,再独自悄然折返。绕过正门,翻墙而入,径直走到女仆跟前:"请把老头子叫来"。于是,俩人切入正题。 喜欢段子的政治家不止大野,有名的是前首相岸信介。如果说,大野的段子是某种旨在抖包袱的诙谐猥谈的话,岸的段子才是真正的浑段子,即兴、直接而生猛。对这种应酬,渡边乐此不疲,接招还招,起承转合,每每扮演捧哏角色。为此,屡遭记者团抗议:"渡边,够了。每次都因为你和岸先生的二人转,害得大家采访交不了差。" 作为跟随大野的番记者,渡边婚后选择在离大野宅邸咫尺之遥的地方赁屋而居,白天到大野府上报到,晚上陪酒成了日课。作为政治记者,渡边影响力日增,不仅深度介入派阀政治,有些派内重大决策,干脆由渡边代为向记者团其他媒体同行们发表,事实上扮演了派阀大佬军师的角色。前首相池田勇人的秘书伊藤昌哉在其著作《渡边恒雄:媒体与权力》中说:"大野是如何决策政治行动的呢?只需对其意志决定路径加以梳理便会发现,在最后的环节都会触到渡边。渡边不仅作为大野的耳、目收集信息,而且发挥了作为脑,即指挥塔的作用。"这在后来成为首相的中曾根康弘的入阁问题上,表现尤为充分。 在日本政界,青年政治家成功的龙门是入阁,尽可能多地出任各种重要阁僚或党内要职,积累经验和人脉、金脉,为自己做大,最终通向王者之路作铺垫。作为政坛青年才俊,中曾根虽然29岁就当选国会议员,但由于系党内少数派河野派成员,入阁之路迢迢。于是,渡边在一家高级料亭设局,安排身为党的副总裁、同时兼河野派组阁窗口的大野与中曾根见面。谁知两人一见,大野劈头就指中曾根骂道:"就是你小子在造船疑狱事件4时的预算委员会上说'大野伴睦接受了贿赂,我敢拿政治生命打赌'的话吧?那时的一剑之仇,老子可还没忘呢!"渡边见势不妙,出来打圆场说:"副总裁好一个直性子。但对过去的事情,不磨磨唧唧纠缠不休是谁说的来着?造船疑狱事件那会儿,中曾根还在在野党改进党那边。记恨人家在野党时代的发言,这会儿旧话重提,不太像副总裁吧?"一番话,使僵硬的空气顿时缓和。大野说:"嗯,也是,知道了。不过,中曾根君,你是有总裁相。"渡边顺水推舟道:"中曾根因系河野派,远离入阁窗口,无法施展。身为副总裁,您有河野派的推荐权,无论如何请协助推进中曾根的入阁事宜。"一句话,1959年6月,中曾根成了河野派中唯一入阁的成员,出任岸信介第二任改造内阁的科学技术厅长官,时年41岁。而大野那句"总裁相"云云的话,让渡边大吃一惊。中曾根后来在政坛的发迹,也反证了大野识人的眼力。 中曾根入阁后,有一天叫渡边去他办公室,拿出一叠厚厚的文件——关于造船疑狱事件的检方调查报告:"我的高中同学是此案的担当检察官,偷偷把材料给了时为在野党的我。"渡边随手翻了翻,里面有张手绘的草图:在某间料亭的单间,大野伴睦坐在什么位置,与事件有关的其他人坐在什么位置,艺伎坐在什么位置,一清二楚。中曾根根据检方的调查结果,在把金钱授受关系摸了个底掉之后,才在国会上对大野出手。对少年气盛的中曾根来说,当着代表新闻界的渡边的面,痛遭一通狗血淋头,可为入阁却不得不低三下四地给人家赔不是,无异于胯下之辱。所以,特向渡边陈请:"彼时的攻击完全是本着实事。这点务必请渡边你了解。" 此事堪称渡边与政坛后起之秀中曾根互为盟友、"蜜月"绵绵的契机。同时,也使渡边更清楚地认识到,"意识形态及外交战略等政策性考量,其实并不是绝对的。人在厕身权力斗争时,诸如憎恶、嫉妒及自卑感等情感性因素,往往会起更大的作用。"(待续) | ||||||||||||||||||||||||
Posted: 08 Apr 2009 09:52 AM PDT "专业人士"的组织其实就是一个工会,企图透过对入行人数的限制,提高该行业的市场价格 | ||||||||||||||||||||||||
Posted: 08 Apr 2009 09:47 AM PDT 为所有人定下一个参与社会保障体系的最低比例,和为他们定下花费于住宿或者交通的最低比例一样,都是极不合理的。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牛博山寨" via Zola in Google Reader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If you prefer to unsubscribe via postal mail, write to: "牛博山寨" via Zola in Google Reader, c/o Google, 20 W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