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存档

Thursday, May 17, 2012



Good News

Posted: 17 May 2012 02:58 PM PDT

美国人退休后住哪里(二):房价和税费是考虑重点

Posted: 17 May 2012 01:40 PM PDT

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天下没有那么好的事情。退休后想用有限的积蓄,过得既要恬静舒适,还要享受大城市的方便与热闹,确实不大容易。美国退休人员协会推荐的佐治亚州盖恩斯维尔市和华盛顿州韦纳奇市,在房价、税负等方面都还不错,同时都有相当长而且经久不衰的历史,人气颇旺,兼顾了退休人士对经济负担和生活质量的要求。

  • 佐治亚州盖恩斯维尔市(Gainesville, GA)
    人口:33800(2010,地区人口19万)
    房价中位数:141800美元
    房地产税:0.169%(中位价房产年度税额:240美元)
    消费税:5%(州税4%,地方税1%;食品与处方药免税)
    社会保障金州税:0%
    退休年金州税:年金纳入州税的应税收入,但是62岁以上有额外的35000美元收入扣减额度
    州个人所得税:扣减额度以上从1%递增到6%
    州遗产税:0%

10美元可以做什么:在城市广场边上的Re-cess南方美食酒吧要一份小盘餐点外加一杯生啤(红酒也行),加小费也就10美元左右,然后看看市中心哪里有免费的演出——即便是盖恩斯维尔交响乐团的演出票价也只要20~30美元

意想不到的好事儿:车程30分钟之内有两个名牌直销中心(中国有的人把这叫做奥特莱斯)

距离最近的大城市:亚特兰大(86公里,车程1小时)

距离最近的大型国际机场: 亚特兰大/哈茨菲尔德-杰克森机场(代码ATL,100公里,车程1小时10分钟)

本人评语:这个南方小城的房地产税很低,而且老年人还有扣减额度,州税对老年人的起征点也特别优惠,再加上消费税在全美也属最低之列,所以从纳税的角度看,这里是退休天堂。盖恩斯维尔三面环水,拉尼尔湖有150平方公里的水面,水上休闲和运动项目丰富,周边有19个公园,17个高尔夫球场,西北方向车程1小时就是查塔胡奇(Chattahoochee)国家森林,3小时可以开到著名的大烟山国家公园,热爱运动和大自然的中老年人都会喜欢这里。

  • 华盛顿州韦纳奇市(Wenatchee, WA)
    人口:32000(2010,地区人口11万)
    房价中位数:192000美元
    房地产税: 0.81% (低于全州平均值(0.94%;中位价房产年度税额:1555美元;低收入的61岁以上居民房产估值中的6万美元或60%免交房产税)
    消费税:8.4%(州税6.5% + 地方税今年3月提高0.3%达到1.9%,在本州仍然算低的;食品和处方药免税)
    社会保障金州税:0%
    退休年金州税:0%
    州个人所得税:0%(这里不缴州个人所得税,所以消费税要高一些)
    州遗产税:赠与税0%;房地产超过200万美元以上的部分,遗产税税率从10%到19%
    此外,62岁以上,年收入单身低于25000美元或家庭低于35000美元,自来水和垃圾费减半

10美元可以做什么:到市中心已有近80年历史的猫头鹰冷饮店(Owl Soda Fountain)要一份果盘奶昔,然后欣赏艺术一条街的各种雕塑和展品

距离最近的大城市:西雅图(220公里,车程2小时25分钟)

距离最近的大型国际机场: 西雅图Sea-Tac机场(代码SEA,240公里,车程2小时40分钟)

本人评语:落基山脉的雪水通过韦纳奇河在此注入美国西北有名的哥伦比亚河,雄伟的雪山俯视看护着这一片人间伊甸园——世界苹果之都韦奇纳盆地。韦奇纳已有将近两百年的历史,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丰富多彩的休闲项目,淳朴热情的小城居民,实惠低廉的物价税负,入选10个最佳退休地点名至实归。即便像我这样,不可能选择那里颐养天年,仍然期待有一天从西雅图沿着落基山脊梁上的2号公路,开车去韦纳奇尝尝那诱人的智慧之果。有可能的话,再看看能不能发掘一点一个多世纪之前,我们的华人前辈在那里开矿修路的痕迹。

(图片均取自当地政府网站)

佐治亚州盖恩斯维尔市城市广场

 

拉尼尔湖的日落景色

 

华盛顿州韦纳奇及其周边被称之为人间伊甸园

 

韦纳奇多姿多彩的休闲生活

影评一篇

Posted: 17 May 2012 12:34 PM PDT

『iPhone应用推荐』一周计划 · MyWeek:有规律的生活方式

Posted: 17 May 2012 10:17 AM PDT

「MyWeek·一周计划」是一个帮助你计划每周时间安排的超精致应用, 每周五晚上看 Big Bang ?周二看电影?周日打星际II?周末 Diablo III 之夜?一切就和你最熟悉的时间表一样,简单,方便,支持提醒,还有超级方便的事项倒数日备忘功能。

特别亮点·Special Feature

1.每周计划一览:简单直观,Now标记时间坐标,摇一摇有惊喜
2.事件备忘提醒:和客户开会?买生日礼物?还信用卡?倒数日备忘一目了然
3.强大定时提醒:每日提醒,每事件提醒
4.支持多计划表:休假安排?冲刺安排?女友时间安排?
5.人性的定制化:自定义作息时间,栏目次序随意调整
6.分享是美德:将你的日程安排通过weibo或Email分享

我们倡导一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玩的尽兴,工作高效。

你现在就可以直接在Appstore免费下载:http://itunes.apple.com/cn/app/id523301695?mt=8

「MyWeek·一周计划」Clover·四叶新媒体 荣誉出品: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文媒体应用创造商,为超过900万中文iOS用户服务。



Leica中文摄影杂志』推荐使用Email的方式订阅,亦可通过Google ReaderQQ阅读鲜果等RSS工具阅读;在Apple Mac OS X下可获得最佳阅读体验

iPhoto.ly』在苹果上阅读:iPhone版+iPad版,^_^

Tips: 关注我们: Twitter饭否微博

『小建议』如果你在Email里看到这篇文章,可以转发给你的朋友;如果你在Google Reader阅读器里看到这篇文章,可以共享给好友;如果你在豆瓣里看到这篇文章,不妨推荐给更多人;或者干脆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你MSN上最喜欢的人;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Tags - , , ,

『iPhone应用推荐』一周计划 · MyWeek:有规律的生活方式

Posted: 17 May 2012 10:17 AM PDT

「MyWeek·一周计划」是一个帮助你计划每周时间安排的超精致应用, 每周五晚上看 Big Bang ?周二看电影?周日打星际II?周末 Diablo III 之夜?一切就和你最熟悉的时间表一样,简单,方便,支持提醒,还有超级方便的事项倒数日备忘功能。

特别亮点·Special Feature

1.每周计划一览:简单直观,Now标记时间坐标,摇一摇有惊喜
2.事件备忘提醒:和客户开会?买生日礼物?还信用卡?倒数日备忘一目了然
3.强大定时提醒:每日提醒,每事件提醒
4.支持多计划表:休假安排?冲刺安排?女友时间安排?
5.人性的定制化:自定义作息时间,栏目次序随意调整
6.分享是美德:将你的日程安排通过weibo或Email分享

我们倡导一种有规律的生活方式,玩的尽兴,工作高效。

你现在就可以直接在Appstore免费下载:http://itunes.apple.com/cn/app/id523301695?mt=8

「MyWeek·一周计划」Clover·四叶新媒体 荣誉出品: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中文媒体应用创造商,为超过900万中文iOS用户服务。



Leica中文摄影杂志』推荐使用Email的方式订阅,亦可通过Google ReaderQQ阅读鲜果等RSS工具阅读;在Apple Mac OS X下可获得最佳阅读体验

iPhoto.ly』在苹果上阅读:iPhone版+iPad版,^_^

Tips: 关注我们: Twitter饭否微博

『小建议』如果你在Email里看到这篇文章,可以转发给你的朋友;如果你在Google Reader阅读器里看到这篇文章,可以共享给好友;如果你在豆瓣里看到这篇文章,不妨推荐给更多人;或者干脆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你MSN上最喜欢的人;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Tags - , , ,

十三亿中国人的基本权利在哪里?

Posted: 17 May 2012 08:54 AM PDT

在中国,民间的不满情绪出现不断增长的趋势。尽管中国经济恨不得以直升机升空的方式直线增长,但根据一项调查显示,十几亿中国人的幸福感甚至还比不上20多年前。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的过程中,虽然经济总量增加了,但中国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却被打破了,而新的福利制度建设的脚步又没有跟上经济的增长。社会贫富差距不断加大,也导致了社会矛盾不断加剧。工作和收入都不再有保证,医疗保健的费用出奇得高。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张鸣在接受德新社采访时说:"这个国家变富裕了,但是钱却缩水了。"普通人通过他们的劳动创造了财富与价值,推动这个国家走向富裕,但是他们自己最终却什么也没得到。最底层的中国人担负着巨大的压力。在 ……

……

【近日关注】推文汇总 2012-05-16

Posted: 17 May 2012 09:32 AM PDT

译者推文汇总,凡是外文的均欢迎大家翻译并投稿。投稿地址是:iyizhe#gmail.com

【热点·薄熙来】

路透社:谷开来和法国人 Patrick Henri Devillers 很可能有亲密关系,及商务往来。(吐槽:剧情还能再狗血一些么?)这位法国人现在下落不明,一位见过他们的人说谷和他的关系远比伍德亲密。英国公寓是谷和法国人登记的。原:http://trib.in/J9bU4N

【热点·巧家爆炸】

巧家县农民微博控诉当地拆迁办。爆炸中死难者家属只有1万补偿金,还要签了协议后才能拿。附图为微博整理版http://pic.twitter.com/KUiZdCkW

【热点·陈光诚】

VOA消息称,陈光诚已经填了护照申请表格,交了办理护照的费用,并得到工作人员的答复说15天之内会发给他护照全:http://bit.ly/KlWTJ6 之前"自由亚洲电台"援引匿名人士的消息也说这个月底之前他应该可以去美国。

5月15日1:00pm,美国国会再次就陈光诚事件举行听证会。陈在电话中讲述了他的家人近期所受到的迫害。傅希秋说:18大前中国高层权力斗争白热化,明显出现了"两个中央"。陈尚未获得中美协议担保的完全自由,但与外界保持了通信。傅证词全文(中):http://bit.ly/KN1IgC

《纽约时报》中国执迷于"维稳",不惜一切代价。记者探访东师古,一切如旧,依然被打出来,陈克贵涉嫌"故意杀人"被拘押,地方官靠完成内部指标得到提拔,看不出中美协议对此有任何改变。原:http://nyti.ms/KcBpMT

【其他消息】

突发:希腊组阁失败令退出欧元区风险攀升,银行发生挤兑现象,希腊国民排队在银行门口提领现金。希腊银行存款近期累计下降7亿欧元。全:http://bit.ly/KlyeV2

《纽约时报》介绍音乐人叶小刚,他组织了现代音乐节,他希望将中国音乐圈融入世界,而且,他也有很鲜明的政治态度。《用音符和政治编曲的中国音乐人》原:http://nyti.ms/KlU8az

《卫报》的@taniabranigan 采访为文革中迫害与被迫害者画肖像的徐唯辛,强烈荐译。还有3分多钟基本为中文的录像 原:http://bit.ly/JETmY5

宋晓军在接受澳大利亚The Age报采访时认为澳必须在中国和美国之间选边站。他说:在亚太地区"澳大利亚总是要依靠别人,不是拜美国为爹就是拜中国为爹。"原:http://bit.ly/JFo6YQ

《纽约时报》评论:Google以为不在中国运营搜索引擎就能避免和中国政府打交道了吗?在今天要做生意就无法避免中国。谷歌收购摩托罗拉现在只差中国商务部的反垄断法审查批准。原:http://nyti.ms/KN7HCa

美商会主席撰文详述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利用"两头在外"起步,以低附加值的加工和国际贸易嵌入全球供应链,发展过程中社会结构也从完全平等转向向了阶层分化,国际经济危机让中国的产能过剩矛盾突出。《为什么中国经济必须转变》原:http://bit.ly/KN61bO

CFR公布了一份由美国国会研究服务所做的调查报告,旨在让国会更了解中国的政治制度,除了常识性的介绍,报告提到中国政治体制的挑战有:从上至下的机构设置、缺乏横向沟通的机制和约束力、无法制、政策难以执行、分帮拉派和腐败。英PDF:http://bit.ly/KMYo5b

【热点·黄岩岛】

昨天引述菲星闻的消息今天得到交叉验证:BBC:敏感时刻,美核潜艇停泊菲港口中:http://bbc.in/KlxAqm

提到麦凯恩14日在CSIS的演讲:美国在南海争端中不应选边站,但争端使馆美国在亚洲的核心利益。表态和同样是CSIS的葛来仪的说法类似。

《纽约时报》这篇文章叙述了中菲就黄岩岛礁的归属产生的长达一个多月的对峙——石油、捕鱼、现在又是香蕉,其中也引述了多位网友的话说明中国网络上的爱国主义。原:http://nyti.ms/KN7YF8

【热点·十八大】

《读卖新闻》称中共敲定政治局新常委候补人选,,新增的常委候补名单中有王岐山、李源潮等人,政治局常委可能缩小为7人,这样团派占了上风
BBC的中译:http://bbc.in/JFqRJY 日文报道:http://bit.ly/KlvPtw

BBC的驻京记者 @dngbbc 跟踪《金融时报》报道周永康交权的消息,关于不利于周的"传言"已经流传很久,那么他现在下台到底有多大影响?引述林和立的分析文章说,维稳优先级不大可能改变。原:http://bbc.in/J9TQat

【译者动态】

《每日译者》手机版支持在各种手机浏览器上穿墙阅读。往期:http://bit.ly/KlbTKY ;支持邮件订阅;RSS订阅地址:http://feeds.feedburner.com/dailyyizhe

译者近期将有机会采访黎安友(Andrew J Nathan)教授,正在通过Google 汇问征集读者问题,请到这儿http://bit.ly/KNzqT7 提问或为现有的问题打分。关于黎安友的简介,请参考:http://bit.ly/KNzIcH

我们希望能扩大一些影响,不仅限于个人交往、或学术讨论,尤其是在今年这样一个特别的时间点,公开征集问题的过程就是一种互动。如有可能,还请大家推广"向黎安友提问"。
译文遵循CC3.0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点击这里查看和订阅《每日译者》手机报。穿墙查看译者博客、书刊、音频和视频

在地文學,手藝承傳

Posted: 17 May 2012 06:20 AM PDT

  文學,於我城向來得不到應有的尊重。眾多作家及文字工作者,多年來默默耕耘散下無數種子,香港文學氛圍與閱讀風氣仍未見濃。近年,由董啟章、陳雲、司徒薇、廖偉棠、馬家輝、潘國靈、朗天、阿三、謝傲霜及鄧小樺組成的香港文學館工作室,希望在西九及文化局快將成形之前,為文學注入不同解讀角度,打破這種文化悶局。為期大半年於香港仔海濱公園展出的「南區文學徑創意寫作及花牌創作」計劃,是當中嶄新的嘗試。

文學徑暫得其名

  在習慣沒有歷史、不問自身身份與將來的殖民地管治環境下,關於香港文學的討論未曾開啟。後得一眾前輩作家多年來考證思索,才慢慢理出《香港文縱》、《香港文學散步》、《追跡香港文學》及《香港文學書目》等書籍,作為延續話匣子的基本資料。「南區文學徑」,是這基礎上築建的文學小徑,當中包括蔡元培、胡適、許地山、戴望舒、張愛玲及蕭紅六位重要作家。

  十多年前,筆者有幸在小思老師退休前參與「香港文學散步」外展活動,親身到香港仔華人永遠墳場蔡元培之墓前鞠躬、於中環域多利獄監外重讀戴望舒〈獄中題壁〉,及走到聖士堤反女子中學林蔭樹下聆聽端木蕻良偷偷埋下蕭紅一半骨灰的真人真事。然而,作家的名字有多少人聽過?張愛玲,肯定是六位中最廣為人知的一位,但她在港大讀書時,受教於革新港大課程的重要作家許地山教授,我們又知道多少?而六位作家在香港的事蹟,及他們對香港的貢獻,有誰能說出箇中一二?

  歷史從來不遙遠,反之在在影響當下的我們;作家並非餐風飲露、出世孤高之隱士,有時會比普通人更平庸、更現實。戴望舒對情愛的嚮往與黎民百姓無異,曾為追求「丁香」姑娘,寫下情詩〈雨巷〉,並以死求愛卻不果。張愛玲《燼餘錄》記述日軍佔領香港時,香港大學停課,不守城不參與後勤工作,異鄉學生根本無法解決膳宿問題。她卻懷疑,「我們是否盡了防空團員的責任。」又坦然承認「我是一個不負責任的,沒良心的看護。」

  種種細節,值得我們細味,之於文學,之於生活,也之於人性。南區現已開始大興土木,地鐵支線將伸延至此。聞說香港仔將淪為漁人碼頭,文學徑被打造成旅遊景點。將來的文學徑,會否被約化成淺薄符號,套進商業活動為實的空殼文化旅遊,與普羅市民斷絕關係?作家舊日超越南區踏遍港九的足跡,會否諷刺地從此灰飛煙滅?

作家 X 花牌 X 視藝

  花牌,是民間喜慶典事愛用的展示形式,以文字為本,強調裝飾與對稱美學,七、八十年代十分流行。其應用的範圍多樣,廟誕或各類商舖開張均會使用,於長洲,更用於通報婚訊或尋人啟事。不過,現時印刷科技廉宜,商場外牆已沒有可讓花牌攀附之地,加上公共空間私有化,昔日與社區聯誼匯合關係密切的花牌,因而式微。

  那麼,何解文學遇上花牌,文學館遇上花牌師傅黃乃忠?我們深信,文學不是雲端上虛無飄渺的霞彩,而作家可以是學者教授、傳媒人、教育工作者、或商界公司職員,甚至是基層小市民、在學學生,與大眾分享共同經驗,惟能以敏銳的觸覺,洞察社會現實真貌,開拓思考之門。所以,過去大半年,筆者常笑說「脅持」黃師傅,走訪六間參與學校,把作家事蹟與文學作品融入民間地道花牌,並放在海濱公園,強調文字、文學與大眾生活緊密的關係。

  這次嘗試跨越「文學」、「視覺藝術」及「傳統花牌」界線,創作出來的模樣誰也不能預計。編寫文學課程的鄧小樺,設計活動時善用比對時事引導學生思考,如對照蔡元培七辭北大校長一職與「港大818事件」徐立之的做法,反思校長的角色與社會責任。參與文學課教學的甄拔濤,則邀請學生以寫SMS說出心中話,躍過時空向作家致意。比喻或象徵是常用的文學手法,學生了解過張愛玲〈紅玫瑰白玫瑰〉描述女性角色的方法後,能想出「頭皮」與「滲在牙刷上的血」為令人厭惡的白與紅。

  九十後年輕人的思辯能力及創造能量不容小覷。陳白沙紀念中學的學生替小學時已讀過的胡適名作〈差不多先生〉譯為「Mr. Hea」。許地山〈落花生〉談及為人態度,沙田循道衛理中學學生將之轉化為圖案,重複出現「I Love 花生」句子。一談到花牌,同學偶爾會笑說只用於白事;轉頭卻爭崩頭要跟黃師傅劈竹紮作,或十分迷戀銻花設計,如工廠工人大量手作生產,連晚上發夢也見到銻紙映照出來的光。或者,現時視覺藝術教育漸遠離手藝(craftsmanship),加上電腦科技發達,太多東西垂手可得。一筆一刀耗時苦心經營的東西,反而更能讓學生投入專注,進入藝術創作的狀態,體會到實實在在的成功滋味。

  誠然,這次承傳的手藝,與傳統花牌的略有不同。六間學校創作的花牌相對精緻,不會重用,儼如一件獨一無二的藝術品。花牌本身不能在戶外長期擺放,同學卻不時問及能否於展覽後移回校園繼續展示。此外,六個花牌創作滲雜了繪畫、文字設計與浮雕塑形的概念,統統與只求美觀與招徠意圖的傳統想法不盡相同。筆者上課時,不時要拿著學生的設計圖,給黃師傅過目「批准」。黃師傅偶爾會皺眉反對,但更多的是欣賞與稱讚:「都幾得意!比我想像中做得更加靚!」

文學不是悶蛋!

  文學本是相對靜態的文化活動,卻具備與其他媒介碰撞的能量。除了視覺藝術與傳統手藝,展覽期間的「文學日」有更多新玩法。工廈音樂人黃衍仁曾替詩作譜曲,今次他唱到上舢舨,提著電結化仿若船家在避風塘飄浮吟唱,報名上船的名額早早爆滿。中文方塊文字與圖象同源,「像畫又像寫」襟章設計,讓觀眾把自己的名字改成圖象,又有點「draw something」的玩味。棋類款式多樣,大多目的是分出勝負,「文學棋」卻不是你死我亡,而是坐下來你一言我一語的溝通過程。

  展覽前夕狂風暴雨,至「文學日」卻滿天放晴,觀眾堆滿海傍,邊聽詩人朗讀又看舞蹈表演,做做迷你花牌印印版畫,或玩玩文人配對遊戲。文學,可以如此過癮寫意,如此融入社群熱鬧盡興。

《华盛顿邮报》陈光诚的沉默之友:幸运

Posted: 17 May 2012 09:29 AM PDT

核心提示:在陈刚刚告诉世界他改变了要留在中国的想法后,面对一些批评美国外交官的言论,孔杰荣点评了陈光诚事件中美国的处理方式。

原文:Chen's Silent Partner: Luck
作者:Jerome A. Cohen
发表:2012年5月6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人权斗士陈光诚与其家庭的命运还存在着诸多不确定的因素,其中"幸运"在陈光诚传奇故事中显得相当突出。

在陈的要求下,我在上周一和周二与他进行了长时间的谈话(译注:那时他正在美国驻北京大使馆中)。在他遭受迫害之前,我们曾在法律调查和培训方面有过数年的合作。如果陈在上周三离开美国大使馆之前被允许和他的中国朋友们通话的话——他说他也曾要求过——他的朋友们,曾遭受国安暴徒持续虐待的勇敢的法律教授滕彪以及其他人权活动家都会告诉陈这些话,和陈在美国人的护送下到达北京的医院又离开以后的通话没有区别:不要放弃大使馆的安全保护,即使这意味着见不到家人和无期限的孤立。如果在上个周二,美国官员能够应陈的要求安排他与美国议会代表克里斯·史密斯(Chris Smith)联系上的话,史密斯无疑也会给出相同的建议。(译注:根据《华尔街日报》的报道,史密斯接到了陈光诚要求通话的留言,但是当他打回来的时候,陈已经走出了美国大使馆。)

当然如果那些通话要求都实现的话,今天的乐观前景也不会存在。陈将不会与他所爱的人团聚,他们一家也将不会准备离开中国前往美国进行一段时间的学习与学术交流。同时由于针对他的命运而不时发生的政治斗争也将导致中美关系中的敌意倍增。

如果大使馆中那些精干且有活力、对危机提出了富有想象力的解决方案的外交官们不是被六天连轴转的谈判耗得筋疲力尽的话,他们也许会想到在医院留下一个官方人员来陪着陈,这一举动也许会支持陈要留在中国学习法律,并继续为保护中国残疾人和受迫害者而努力的想法。

与此同时,有讽刺意味的是,如果在医院时中国当局不允许陈给滕和其他朋友打电话的话,他也许还会按原来的计划行事。这相当有可能,因为他勇敢的妻子袁伟静虽然近期被警察迫害,但依旧希望他们一家留在中国——在陈离开大使馆前,她在电话里对陈也是这么说的。

另一个类似的可能是,如果中国当局不允许外国媒体与陈通话,那么在美国官员从梦中醒来(他们都很缺觉)并劝说他之前,他也不会有机会马上告诉全世界他改变了他的想法。

我不是万能博士,我不相信每一起外交危机都能为全世界提供最好的结果。但是看看事情的发展吧!就在几天前,北京政府还对美国政府与陈光诚表现得怒发冲冠,一些官员希望他遭受另一种单独监禁,这位被隔绝的盲人孤立无援,要在我们的使馆中呆上数年。还记得Jozsef Mindszenty主教在布达佩斯的美国大使馆呆了十五年吗?还有天安门事件后方励之教授和他的妻子向北京美国大使馆寻求庇护并滞留了13个月?2005年以来,一些中国官员对陈和他的家人施加了野蛮暴行,他们还曾威胁他说,如果向外国大使馆寻求庇护就会以叛国罪处置他。

即使是中国的那些法律专家(他们通常很敏锐地知道中国的人权状况急需提升)也不得不承认,公然试图获得政治避难会在通行的国际法之外树立起一个特例——众所周知,国际法不认可在外国大使馆避难。因此,中国公开要求美国对这一明显违反其辖地司法权的行为作出道歉。

美国人非常巧妙地利用了中国官员渴望在上周的中美战略与经济战略对话开始前解决这一问题的渴望和为此而做的努力,而那些以此角度提出批评的人并不明白,迟至周三下午,中共领导人也绝未想过要让陈光诚一家离开中国。

然而,到周五下午,幸亏有这一连串的始料未及的情节,事情开始起了变化。一位前不久刚谴责美国"以非正常途径"将一位中国公民带到其大使馆的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对一个明显事先安排的"陈也许是否可以离境"的问题做出了简短且不带恶意的回答。他说:就像其它所有的中国公民一样,陈可以申请前往国外学习。这是已经达成了解决方案的一个信号——既不是让陈无限期地呆在美国大使馆,也不是像两国政府一开始所达成的让其接受留在中国这一高风险的选项。都不是,陈光诚一家得到了一个之前不存在的机会。

这位发言人甚至使用了陈在本周早些时候在我和他的谈话中所用的词——"我只是想要一位普通中国公民的权利"。他一遍又一遍的这么告诉我。我与无数其他人都希望陈的幸运能够持续下去,并且不久后能够拥有其中一项权利,也是他之前不倾向于使用的一项权利——离开他的祖国。许多那些曾帮助过他的人以及现在正处于重大危险中的人可能也希望他们能同样得到这一权利。

相关阅读:

点击这里阅读译者的"陈光诚事件"时事专题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CC3.0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点击这里查看和订阅《每日译者》手机报。穿墙查看译者博客、书刊、音频和视频

广东是观察中国政局的风向标

Posted: 17 May 2012 06:23 AM PDT

近日发生在广东的一系列事情可以作为观察中国政局的一个风向标。

为何笔者如此认为呢?这当然源于广东一把手汪洋与中央的关系。共青团干部出身的汪洋既是胡锦涛的学生,又深得温家宝的信任。20032005年,他在国务院担任副秘书长期间,温家宝刚刚担任总理,汪洋曾有效地帮助温家宝稳固了政局。其后,汪洋先后出任重庆市委书记、广东省委书记,并在2007年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委员。

在广东担任省委书记期间,汪洋可以说是胡锦涛、温家宝深化改革的开路先锋,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比如,汪洋在广东发起了"解放思想"运动,推崇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进而摆脱政治改革停滞不前的桎梏和阴影。再比如,汪洋借中国首富黄光裕案,严肃 ……

……

强行中止拉布愚不可及

Posted: 17 May 2012 05:38 AM PDT

今天早上,曾鈺成應黄宜弘要求,宣布中午終結辯論,下午開始就修正案表決。在不才看來,這種強行終止拉布的做法有五大不智,非常愚不可及,從各方面來看都只會帶來反效果。

第一不智,是破壞規則。曾鈺成援引議事規則去辯解,但這條規則是甚麼呢?就是議事規則第92條:

"對於本議事規則內未有作出規定的事宜,立法會所須遵循的方式及程序由立法會主席決定;如立法會主席認為適合,可參照其他立法機關的慣例及程序處理。"

但是這依然不能使他的決定完全符合規則。首先大家可以即時留意到的問題,就是曾鈺成並未提出參照了哪個立法機關的慣例及程序,去終結辯論,此疑問尚待解釋。

另一個更應質疑的程序問題,是議事規則第58條"全體委員會處理法案的程序"(12)中有以下條文:

"全體委員會於完成審議法案的所有程序後,須回復為立法會,並由一名議員就該經修正或無經修正的法案(視屬何情況而定),向立法會作出報告。"

所謂"所有程序",可能比較複雜,但是顯然在議員未曾討論所有修正案之前,並不應隨便宣告完成所有程序。曾鈺成可能是利用第92條的含糊之處,去掩飾違反第58條(12)的錯誤。當然,這只是不才的個人意見,以不才對法律、議事規則的有限認識,很可能有誤,上述不宜作為法律意見,如有謬誤歡迎指出,不才定當虛心受教。

第二不智,是違反政治原則。議會政治一大功能,就是要透過議員的辯論,讓公眾知情,及令每條法例都得以完善。此所以讓議員在議事規則許可範圍內,得以暢所欲言,是議會政治的重要原則。曾鈺成剝奪議員發言機會,以節省修訂案審議時間,違反了此重要原則,終將使議會尊嚴掃地,當然跟功能組別及分組點票相比,只算是最後一根禾草。

第三不智,是損害政府及梁振英形象。本來政府先提替補機制,後改為現在議員辭職後六個月不得參選的草案,已經展現反民主的形象;到昨天付款請臨記、甚至疑似黑社會人士搞反拉布集會,則有96年前袁世凱用軍警及"公民請願團"包圍議會,逼令議員支持復辟帝制的苗頭。無論如何,此等做法以現時政府而言不算新鮮,但立法會主席突然終結辯論,以騰出時間讓五司十四局改組議決,如此偏幫梁振英,實屬回歸以來首次。即使成功達到目的,但卻令梁振英未上台先得罪人,而且主動危害三權分立,意欲何為?

第四不智,是激起民憤。以上三項早已激起民憤,而曾鈺成中止辯論的時機之差,更適足以推波助瀾。本來拉布就是曠日持久、惹人煩厭的消耗戰,以港人記憶力,專注力之短暫,儘管昨晚工黨加入拉布,看似聲勢正盛,其實只要再過三四星期民情就會大幅逆轉,嫌棄議員"講來講去三幅被",到時終結辯論就顯得(只是顯得)合理。但是現在終結辯論,就像球證為保領先球隊勝果,不惜在30分鐘就吹完場鷄,這豈不是將假波陰謀清楚展現人前?如此民情豈能不反彈?

最後一不智,其實不單指曾鈺成的行為,而且包括政府,共產黨十五年來倒行逆施之舉:一個沒有民主自由,沒有三權分立的香港,也就沒有和平穩定可言,從而對中共、甚至全世界也就沒有功用和貢獻可言。曾鈺成此舉,就像將香港再推一把,讓她更快跌入"中國城市"的深淵,至於這有甚麼不幸後果,大家可以參考香港城邦論,或者沈旭輝先生對香港次主權的論述等,在此不贅。

力陳五大不智後,讀者又應如何作為?除了鼓勵各位多參與社會運動,投票時作出最好選擇外,對此,不才實在沒有更好的建議。然而,不才必須提醒各位,不要對香港將來數年的命運有任何遐想,鬥爭及逼害只會愈來愈可怕;當三權的上層中所謂"港英餘孽"被換走,變成紅色分子,香港將會加速大陸化,曾鈺成這次終止辯論,只是其中一個事件而已。

終止辯論開壞先例 助日後侵權惡法強行通過

Posted: 17 May 2012 04:34 AM PDT

含混條文終止辯論開創先例
助長日後侵權惡法強行通過

2012年5月17日
 
立法會現正審議立法會議員出缺安排法例,期間立法會主席曾鈺成決定在今天中午12時終止辯論,隨即表決。
 
香港人權監察批評曾鈺成的決定,造成主席權力過大,剝奪議員的發言權及公眾的知情權。人權監察亦擔心,終止辯論的先例,令立法會主席日後可以議會運作暢順或議事效率等理由,即使沒有拉布,也可以任意終止辯論,隨時令《基本法》23條立法等侵犯人權的惡法,在議會未有充分辯論就可以匆匆通過,危害香港的人權狀況。反對拉布的市民,需要認清捍衛香港現時議會制度內脆弱的人權保障和程序公義,不要短視,以免因小失大。
 
立法會負肩監察政府施政、及審議政府或議員提出的法例及修訂之責。若政府提出的議案侵犯人權,違反公眾利益,議員有責任反對議案或提出修訂,確保所通過的法例符合公眾利益及人權。在議案審議法案和政策期間,議員亦有權利和責任在議會辯論,向同僚和公眾解釋提出修訂的理據和發評論,讓公眾透過旁聽、電視和網上直播、傳媒報導等,認識和監察議員和立法會的立場、工作和運作,從而回應支持或阻止公共決策。
 
此外,在雙普選實現之前,直選議員在立法會拉布的權利應獲充分尊重和保護,不應由主席一人自行解釋議事規則涉及的剩餘權力而被剝奪。尤其在行政機關可以按慣常程序押後和改變立法會處理法案的次序,爭議性法案本可押後處理,根本無必要由主席藉自行解釋意義含混的議事規則條文,出手終止辯論。主席要解釋一項意義含混的議事規則條文,應先行在議事規則委員會討論,並先行通知公眾,尤其關乎影響重大的條文,更應如此。
 
立法會主席曾鈺成匆忙而草草地解釋和運用議事規則,終止拉布討論,人權監察有理由質疑是否受到港府、中聯辦或其他勢力的壓力而忽然轉變。立法會如此事態發展,實在令人憂慮。
 
現時的政制設計,尤其在小圈子產生的功能組別席位佔半數的情況下,政府得到功能組別為主的議員護航,立法會未能有效反映民意,許多時候都被扭曲成政府工具,不但未能制衡政府的侵權立法和行為,反而成為侵權的立法者。在這情況下,直選產生議員提出大量修訂,只是在議事規則容許的情況,對違反人權的議案施壓,不應受到打壓。
 

 

德國海盜黨再嬴一仗 主張網絡自由下載

Posted: 17 May 2012 03:54 AM PDT

piraten partei (圖片來源)
德國海盜黨成為國內火速冒起的政壇新勢力

這幾天全城焦點落在立法會「拉布戰」,「網絡23條」的消息不再出報章當眼處。雖然基於九月立法會選期臨近,連建制派都要求暫時擱置修訂草案。可惜,在香港,關心版權無限大的人士仍然要依賴政黨在議會發聲,仍然要靠第三者向政府表達不滿。而在德國,倡議網絡自由及反對版權制度的海盜黨(Pirate Party)」已經異軍突起,拿下全國最大州份 (North Rhine-Westphalia ) 議會的7%選票。他們決定代表自己,直接向版權持有人及官員說不,成為政治新勢力。

「今天我們已經寫下歷史」德國海盜黨發言人說,並說「現在是時候開派對。政治本應很有趣」。去年9月以來,該黨已經第四次在地區選舉中獲得議會席位。其他贏取的州份議席包括柏林、沙爾和石勒蘇格-荷爾斯泰因州。

英文字「Pirate」,既指海盜,亦可翻譯為盜版。海盜運動 (Pirate movement) 源於瑞典,旦生於2006年,黨名取自於互聯網的版權紛爭,後來在歐洲各地陸續成立分支。運動倡議網絡自由分享和下載的資訊,即版權及知識產權擁有者所稱的「盜版」。同時要求改革版權及專利制度,達到人類智慧財產共享共進的理想,所以有人戲稱他們是「馬克思和微軟的後代」。

piraten partei website (圖片來源)
德國海盜黨官方網站,首頁已展示反對版權惡法ACTA的宣傳品

德國的海盜黨更主張加強政治決策透明度。一直倡議「基本的民主」(Basic Democracy)決策,推行人民真正想要的決定。他們透過網上「流動民主(Liquid democracy)」 http://liquidfeedback.org/系統,從下而上提出新穎的方案。系統有如網上論壇,建議會透過聊天室傳播,經大家討論後再制定。該黨欠缺政治經驗,未有完整的政策主張和成熟的執政綱領。不過,他們已經俘虜德國34歲以下選民的心,特別是那些反對政府管制網絡、關心私隱問題的年輕人。他們又敢於提出傳統政客不敢提的政見,如引進無條件的基本收入、軟性毒品合法化、大眾交通工具免費等。兩年前,該黨只有約1000名黨員,現在已增至2.8萬人,成員大部分是20至30歲的年輕人。

這非傳統的政黨在德國日益受歡迎。政治分析家估計,支持海盜黨的選民中,約25%之前從沒參投票,同時他們爭取了綠黨的支持者。此外,投票結果亦反映選民現任總統默克爾的嚴厲緊縮措施感到不滿。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的支持率甚至暴跌,從2010年的34.6%跌至今年的26.5%。雖然他們仍未獲得國會議席,但目前其支持度不續上升,有機會成為德國聯邦議院代表。海盜黨如果在接下來的邦選舉繼續壯大,並且進軍國會,可能影響默克爾三連任總統的選情。媒體預測,該黨已和綠黨勢均力敵,明年國會選舉結果,誰想組閣,可能都得找他們。

可惜,這世界大事並未太吸引本地主流傳媒的報導。翻查慧科新聞,蘋果、明報、星島、信報的國際新聞都不見影。反而am730、經濟日報、新華網、大公報、文匯報、太陽報等都見到報導,或以評論、專欄形式出現 (蘋果的財經版亦有投稿人觸及)。 大公報甚至曾報導台灣中原大學心理系副教授戴浙去年成立「海盜黨」,今年二月向台灣「內政部」申請備案遭到否決。上訴後再被台灣「行政院」審議委員會駁回的消息。戴浙隨後決定要打行政官司,並提出「釋憲」,抗議「內政部」的做法跟不上時代。

姑勿論本地何時會成立海盜黨。若本地傳媒繼續缺乏國際視野,未能預示這股捍衛網絡自由、反對版權制度的政治威力,只在政府推行「網絡23惡法」時才義憤填膺,其實無助本地市民更進步認識版權概念。同時本地政府官員不要再一心為版權持有人護航,以香港要與國際接軌為由,不斷收緊版權條例。這種修訂法例的方向,根本逆世界潮流。

本月德國海盜黨勝出報導:
大公報:海盜黨 (17-5-2012)
太陽報:德海盜黨崛起 政壇潛藏暗湧 (16-5-2012)
新華網:海盜黨緣何在德國政壇異軍突起 (16-5-2012)
經濟日報:德海盜黨崛起 左右明年大選 (15-5-2012)
聯合新聞網:德國「海盜黨」打入第四個邦議會 (15-5-2012)
RT:German Pirate Party to rock Merkel's boat? (14-5-2012)
新浪香港:德國海盜黨熱衷網絡問政 參加州議會選舉獲佳績 (13-5-2012)

台灣海盜黨申請被拒報導:
大公報:學者申組「海盜黨」遭駁回 (28-2-2012)
中央社新聞網:學者籌組海盜黨 內政部不准 (26-2-2012)

去年的專題報導:
Am730:德國海盜黨:年輕人體制內抗爭 (16-11-2011)
亞洲週刊:德海盜黨挺進柏林議會 (9-10-2011)

德國海盜黨再嬴一仗 主張網絡自由下載

Posted: 17 May 2012 03:53 AM PDT

piraten partei
德國海盜黨成為國內火速冒起的政壇新勢力

這幾天全城焦點落在立法會「拉布戰」,「網絡23條」的消息不再出報章當眼處。雖然基於九月立法會選期臨近,連建制派都要求暫時擱置修訂草案。可惜,在香港,關心版權無限大的人士仍然要依賴政黨在議會發聲,仍然要靠第三者向政府表達不滿。而在德國,倡議網絡自由及反對版權制度的海盜黨(Pirate Party)」已經異軍突起,拿下全國最大州份 (North Rhine-Westphalia ) 議會的7%選票。他們決定代表自己,直接向版權持有人及官員說不,成為政治新勢力。

「今天我們已經寫下歷史」德國海盜黨發言人說,並說「現在是時候開派對。政治本應很有趣」。去年9月以來,該黨已經第四次在地區選舉中獲得議會席位。其他贏取的州份議席包括柏林、沙爾和石勒蘇格-荷爾斯泰因州。

英文字「Pirate」,既指海盜,亦可翻譯為盜版。海盜運動 (Pirate movement) 源於瑞典,旦生於2006年,黨名取自於互聯網的版權紛爭,後來在歐洲各地陸續成立分支。運動倡議網絡自由分享和下載的資訊,即版權及知識產權擁有者所稱的「盜版」。同時要求改革版權及專利制度,達到人類智慧財產共享共進的理想,所以有人戲稱他們是「馬克思和微軟的後代」。

piraten partei website
德國海盜黨官方網站,首頁已展示反對版權惡法ACTA的宣傳品

德國的海盜黨更主張加強政治決策透明度。一直倡議「基本的民主」(Basic Democracy)決策,推行人民真正想要的決定。他們透過網上「流動民主(Liquid democracy)」 http://liquidfeedback.org/系統,從下而上提出新穎的方案。系統有如網上論壇,建議會透過聊天室傳播,經大家討論後再制定。該黨欠缺政治經驗,未有完整的政策主張和成熟的執政綱領。不過,他們已經俘虜德國34歲以下選民的心,特別是那些反對政府管制網絡、關心私隱問題的年輕人。他們又敢於提出傳統政客不敢提的政見,如引進無條件的基本收入、軟性毒品合法化、大眾交通工具免費等。兩年前,該黨只有約1000名黨員,現在已增至2.8萬人,成員大部分是20至30歲的年輕人。

這非傳統的政黨在德國日益受歡迎。政治分析家估計,支持海盜黨的選民中,約25%之前從沒參投票,同時他們爭取了綠黨的支持者。此外,投票結果亦反映選民現任總統默克爾的嚴厲緊縮措施感到不滿。執政黨基督教民主聯盟的支持率甚至暴跌,從2010年的34.6%跌至今年的26.5%。雖然他們仍未獲得國會議席,但目前其支持度不續上升,有機會成為德國聯邦議院代表。海盜黨如果在接下來的邦選舉繼續壯大,並且進軍國會,可能影響默克爾三連任總統的選情。媒體預測,該黨已和綠黨勢均力敵,明年國會選舉結果,誰想組閣,可能都得找他們。

可惜,這世界大事並未太吸引本地主流傳媒的報導。翻查慧科新聞,蘋果、明報、星島、信報的國際新聞都不見影。反而am730、經濟日報、新華網、大公報、文匯報、太陽報等都見到報導,或以評論、專欄形式出現 (蘋果的財經版亦有投稿人觸及)。 大公報甚至曾報導台灣中原大學心理系副教授戴浙去年成立「海盜黨」,今年二月向台灣「內政部」申請備案遭到否決。上訴後再被台灣「行政院」審議委員會駁回的消息。戴浙隨後決定要打行政官司,並提出「釋憲」,抗議「內政部」的做法跟不上時代。

姑勿論本地何時會成立海盜黨。若本地傳媒繼續缺乏國際視野,未能預示這股捍衛網絡自由、反對版權制度的政治威力,只在政府推行「網絡23惡法」時才義憤填膺,其實無助本地市民更進步認識版權概念。同時本地政府官員不要再一心為版權持有人護航,以香港要與國際接軌為由,不斷收緊版權條例。這種修訂法例的方向,根本逆世界潮流。

本月德國海盜黨勝出報導:
大公報:海盜黨 (17-5-2012)
太陽報:德海盜黨崛起 政壇潛藏暗湧 (16-5-2012)
新華網:海盜黨緣何在德國政壇異軍突起 (16-5-2012)
經濟日報:德海盜黨崛起 左右明年大選 (15-5-2012)
聯合新聞網:德國「海盜黨」打入第四個邦議會 (15-5-2012)
RT:German Pirate Party to rock Merkel's boat? (14-5-2012)
新浪香港:德國海盜黨熱衷網絡問政 參加州議會選舉獲佳績 (13-5-2012)

台灣海盜黨申請被拒報導:
大公報:學者申組「海盜黨」遭駁回 (28-2-2012)
中央社新聞網:學者籌組海盜黨 內政部不准 (26-2-2012)

去年的專題報導:
Am730:德國海盜黨:年輕人體制內抗爭 (16-11-2011)
亞洲週刊:德海盜黨挺進柏林議會 (9-10-2011)

得理也让人: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Posted: 14 May 2012 07:44 AM PDT

得理也让人:怎样构建和谐社会 天则经济研究所  茅于轼       六年前我去美国参加关于中印比较的研讨会,在美国感受社会的宽容精神。......>>点击查看新浪博客原文

删帖是一种力气活,不是危机公关

Posted: 17 May 2012 03:26 AM PDT

      我从做网络影响力公司到现在,从来没有给客户进行过删帖服务,有客户提出这样的要求,我也努力说服他放弃这个念头,实在说服不了,我会坦言:这活没有技术含量,我不做。

在我看来,删帖是一种非常没有技术含量的力气活,无非就是通过网站的黑色和灰色渠道,将不利于自己或者企业或者产品的言论予以删除。可是,很多时候,网络流言是以一种病毒方式、成几何状态传播的,你怎么能够完全删除?

即使从国家层面上,有关键字词的屏蔽,还不能完全封锁消息和传言,个人或者企业的实力和势力再强大,都无法做到跟国家和政权的力量相抗衡。国家和政权都做不到的,个人和企业要达到,也注定是一种徒劳,因为没有人能够完全封杀网络舆论。

我曾经遇到过这样一件事情:有位朋友委托我发了一篇文字,揭露某企业的某种不良行为。后来,朋友跟某企业达成默契,要我将文章删除。前后不到十五分钟,我删除了自己博客里的这篇文章,可是,就是这么短的时间,也有人把文章做了转发和收藏,已经超出我所能左右的范围。

没有人愿意遭遇危机,一旦遭遇危机,应该以一种有担当的积极态度去面对危机,而不是藏着掖着,用这种删帖的方式心存侥幸、掩耳盗铃。

在我看来,虽然危机会在我们意想不到和不愿意的时候来到,可是,我们完全可以把危机当做一次机会——一次会让我们自己、公司和产品以新的面貌展示给公众的机会,把握这个机会并且做到反败为胜,应该是网络影响力公司和危机公关的真谛和实力所在。

 

小远2012年5月17日星期四 18:23晴  上海理道之理道文化兔,我只是一只有文化的兔子

重新檢視最低工資 

Posted: 17 May 2012 02:10 AM PDT

重新檢視最低工資 
文:肥佬權

就在大家回味街工五一勞動節遊行的同時,本港最低工資條例亦伴隨五一勞動節遊行的吶喊聲,進入一歲生日了。响過去一年,本港基層工友面對住吾少改變,就業人數不斷上升,低收入工友獲得加薪,通脹錄得新高,甚至有政府外判管理公司就「標準合約」問題而引發出一連串爭議。過去一年就本港最低工資條例引發的討論不斷,本文嘗試就着過去的討論作出疏理,並從一個代表基層勞工的壓力團體的角度提出對最低工資條例應有的立場。

過去一年,驗證預言

就在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商議本港首個法定最低工資水平期間,突然社會冒出不少預言家,不斷以各種負面言論於公眾間引發反對最低工資的輿論。現在試着把各種對最低工資實施後的預言整理出來,再逐一解釋。

1. 最低工資水平將變成最高工資水平,僱主不會提供高於最低工資水平的薪金聘請工人。
2. 最低工資將增加企業營運成本,企業會刪減人手甚至倒閉,引發裁員潮,中高齡就業階層將成為失業重災區。
3. 最低工資實施之後,企業成本上漲,企業會調整服務收費面對最低工資條例,將引發通脹。

上述三點,是最低工資立法前,於報章媒體間不斷被轉述的最低工資預言。然而以上論述,到底係預言還是謠言,過去一年的就業數字以及薪酬調整數據,給我們呈現了最低工資條例對社會影響的真實面貌。

最低工資=最高工資?35蚊都請唔到清潔工?

2011年5月1日,最低工資條例實施,本港首個法定最低工資水平定為時薪28元。在一眾勞工團體以及勞工處的宣傳底下,除了法例實施初期仍有僱主嘗試逃避法例規管以外,至今無良僱主走最低工資法罅的例子可謂鳳毛麟角。

然而我們日常逛街時,只要稍為留意一下各商鋪張貼的招聘廣告,即可發現現時絕大部份僱主都以高於28元時薪這個水平聘請員工。為何當最低工資實施一年以後,並未如預言家們所言,最低工資變成最高工資,反而僱主會以高於法定最低工資的水平聘請員工?

1. 社會平均薪酬
社會平均薪酬代表了勞動力市場的供求平衡點,企業可以根據自己的策略使僱員薪酬在平衡點附近移動。當企業對社會平均薪酬水平的評估低於平衡點,自然難以聘請員工。
現時企業願意以高於法定最低工資水平聘請員工,正是最低工資條例實施後社會平均薪酬獲得調升的一個反映。

2. 薪酬階梯
「按勞取酬」這種量化勞動價值的評核準則,雖然於一眾社會主義者中間充滿質疑,但現實卻是資本主義巿場羅輯底下量化人的價值的唯一標準。

而僱主便打工作崗位所須的技能及經驗,以薪酬階梯加以區分,用以顯現不同工作崗位的薪酬差距。具體來說,經理、技工、幫工、學徒,同一間公司存在着這四個職位,我們一般都會認同經理的薪酬會最高,繼而是技工,接着是幫工,薪酬最低的是學徒。這種根據工作崗位的技能及經驗而展現出來的薪酬差距,就是薪酬階梯。

當最低工資條例實施之前,有不少餐廳經理在媒體訪問中,都表示條例實施以後,侍應生的工資將會與經理相約,那倒不如去做侍應生更舒適一些。為了維持不同工種間的階梯關係,確保能有合適的工人於相應的工作崗位工作,僱主必須維持薪酬階梯,當企業內最低薪的工友獲得加薪的同時,其他工作崗位亦必須作出薪酬調整,以維持企業管理。

而最終的結果,就是全港僱員都分享了最低工資條例帶來的薪酬調升。

最低工資鼓勵就業,並未引發裁員潮

還記得2010年年底,開始有企業代表出嚟吹風,話最低工資會定响時薪24元,當時自由黨仲走出嚟開記招,响媒體前面話,時薪加到24元,企業一定頂吾順,到時會引發裁員潮,全港工人跟住最低工資條例一齊失業咁話。

然而事實又再一次擊倒代表企業利益的預言家,於最低工資條例實施以後,根本並未如預言一樣出現裁員潮,反而因為最低工資條例的關係,更鼓勵了一班中年人士從新再就業。

以下是香港政府統計處有關勞工部份的統計圖表:

於2011年5月最低工資條例實施後,並未出現裁員潮,失業率維持在3.2-3.4左右,而就業不足率則有輕微下調。

於最低工資條例實施後,45-64歲就業人數有明顯上升趨勢

通脹原因多籮籮,地產霸權是大禍

另外又有預言家話,伴隨住最低工資條例的實施,將會增加企業經營成本,引發通脹,最終只會把企業經營的成本轉嫁到消費者身上,最終基層工友得不償失。

確實2011-2012通脹急劇,加上媒體做勢,令到坊間一片埋怨最低工資導致通脹加劇的聲音。然而本港通脹的原因並不單單來自最低工資條例所帶來的薪酬調整,更嚴重的原因是租金升幅、人民幣升值以及原材料價格上漲。
1. 租金升幅嚴重,成為商戶經營成本增加主要壓力
最近一年,領滙商場加租趕絕小商戶的新聞屢見不鮮。而其實本港寫字樓及商鋪租金自09年起便不斷標升,由99-12年期間,商鋪租金升幅達到40%,寫字樓升幅達到80%,而部份旺區租金升幅更是以倍數增長,加幅驚人。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經濟分析及方便營商處經濟分析部2012年第1季經濟分析報告

2. 原材料價格急升,源於人民幣升值及國內通脹
人民自05年開始升值,與港元滙率由1.04下降至08年7月0.88的水平,在第一波匯率下調的影響下,民間已出現食品價值上漲的情況,更有大量於國內設廠營商的港資工廠因承受不了人民幣升值而相繼倒閉。豈料到了2010年開始,人民幣與港元滙率出現第二波滙率下調至今滙率已由0.88下調至0.81,而且下調的趨勢仍然繼續。

人民幣與港元滙率不斷下調(中國人民銀行網站資料)

眾所周知,本港食品長期倚懶國內供應,當人民幣升值的同時,食品進口價格亦因此上漲。而代表着香港絕大部份市民消費模式的甲類消費物價指數,亦伴隨着人民幣升值而出現持續升勢。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財政司司長辦公室經濟分析及方便營商處經濟分析部2012年第1季經濟分析報告,整體進口價格於2011年第4季度為7.1%,2012年第1季度為5.4%,進口價格調升是本港通脹的主要原因之一。

從甲類消費物價指數可見本港出現一個持續通脹的情況

3. 最低工資並不是導致通脹的唯一原因
綜上所述,自最低工資條例實施以來所引發的通脹潮,其實早已潛伏多年,而最低工資條例雖對企業經營成本帶來一定壓力,但與近年瘋狂標升的租金相比起來,因最低工資條例帶來的壓力,只是小巫見大巫,真正令企業帶來壓力的,其實是租金以及原材料價值上漲。

回顧當年爭取過程,重新檢視最低工資爭取目標

自踏入2012年之後,每當遇見之前認識的低薪工友,我都會問:「最低工資行咗成半年啦喎,你啲生活有冇改善到呀?」,但工友們往往這樣回應:「人工就係加咗,之但係啲野乜都貴晒,加咗啲人工都追吾到通脹。」

到了明年5月1日,就是實行最低工資條例第二個最低工資水平的日子,預計最低工資委員會將會於本年10月左右向社會拋出一個測試社會反應的最低工資水平,就如同2009年張宇人要對傳媒提出最低工資應訂於時薪24元的時候一樣。當時社會輿論集中於最低工資的數字上,而代表資本家的24元以及代表勞工的33元成為討論及爭議的焦點,最終最低工資委員會採取中間做法,於24元以及33元中間,取其平均數28.5,時薪28元成為了香港的首個法定最低工資水平。

兩年後的今日,將會歷史重演,作為代表基層勞工的壓力團體以及政治團體,到底是要繼續以時薪33為爭取目標,還是應該根據現時社會形勢作出調整呢?在此我提出兩個考慮因素:
1. 最低工資水平調整必須考慮通脹因素
有謠言一則,話當年的臨時最低工資委員會於擬定本港首個最低工資水平時,手上的數據是2009年的數據,而當臨委員向特首提交最低工資水平後,到2011年年5月1日才正式實施。亦即係話,2011年的最低工資水平,其實並無計算2009至2011年的通張水平,也就是勞工界為之咎病的「數據滯後」。
就甲類消費物價指數而言,2010年的升幅為2.7,2011年的升幅為5.6。勞工團體面對最低工資這個關乎基層工友養家糊口的關節問題時,不可能不考慮通脹問題。若以兩年前堅持的最低工資爭取目標加以通脹計算,勞工團體應把最低工資爭取目標調整為時薪35.8元。

2. 從爭取策略考慮倡議目標水平
以兩年前的經驗作為參考,於未來半年社會將會再次出現一次關於最低工資水平的討論,而討論內容亦會圍繞資本家提倡的水平以及勞工團體提倡的水平。假設資本家無良地提倡繼續以28元作為2013年度的最低工資水平,而勞工團體又真心希望最低工資水平能達到時薪33元的話,參考兩年前的做法,勞工團體以及工友們便必須提出一個高於時薪33元的爭取目標,讓目標應訂為時薪38元。而參考上一次的經驗,以代表資本家的28元以及代表勞工的38元取其中位數,則為33元,是兩年前的最低工資爭取目標。

小結

現屆最低工資委員會現正就2013年的最低工資水平諮詢民間意見,而諮詢期將於2012年5月28日結束,一眾勞工團體應於此日期前儘快重新審視最低工資爭取水平,而一眾工友亦應掌握表達意見的機會,在有限的渠道下表達自己對於最低工資的意見。
最低工資委員會網址:http://www.mwc.org.hk

强奸与强捐的区别

Posted: 14 May 2012 09:03 PM PDT

中国特色的慈善当中有一种行为叫做"强捐",最新的例证是攀枝花市公务员、事业单位在编员工、教师和一些企业等,被强制捐出一个月基本工资给一个新成立的基金......>>点击查看新浪博客原文

鋼之鍊金術師劇場版 嘆息之丘的神聖之星 - 拉長了的電視版變成劇場版

Posted: 16 May 2012 11:57 PM PDT

「鋼之鍊金術師」前年番拍,砍掉了初次電視版的原創結局,按照漫畫版原裝結局,把後半部重新製作,大獲好評。接著乘勢推出新劇場版,吸取了上次劇場版「仙巴拉的旅人」的教訓,今次學精了不再賣弄很玄沒有人看得明的世界觀,而平實地說鋼錁兩兄弟在尋找賢者之石旅途中的外傳故事。與其說這是新版鋼鍊的劇場版,倒不如說是舊版鋼鍊的劇場版。尋找賢者之石在漫畫版並不重要,只不過是用來帶出主線國土鍊成陣的引子,鋼鍊兩兄弟要做拯救世界的正經事,也不再把找回身體這些小事整天掛在口邊。

這套電影的故事十分普通,在國境的城市發現賢者之石的線索,兩兄弟前往調查。其間遇到要復國的少女和難民的游擊隊,又引來帝國軍和敵國合成獸的襲擊。國境的城市原來是一個小型賢者之石鍊成陣,少女的父母因為破解鍊成陣的秘密被殺。少女打算借用賢者之石的力量復國,但她並不知道賢者之石用活人做原材料。在游擊隊發動反攻的時用,冒充少女死去的哥哥的壞人,借機發動鍊成陣把帝國軍士兵鍊成賢者之石。少女的直正哥哥又忽然出現,還投靠敵國成為心理變態的將軍,要用溶岩把當年趕走父母的難民趕盡殺絕。結局大打一場,最後邪不能勝正,兩兄弟打倒壞人救了難民,喚醒入了魔道的哥哥,而難民亦復國成功,少女救哥哥時用賢者之石作通行証,她看見到真理之門。炎之鍊金術師也有客串出場,帶了軍隊來收拾殘局。

新版鋼鍊的畫功已經十分精美,重要場面的質素與這齣電影比較也不遑多讓。這齣劇場版很有看電視的感覺,好像是把一個普通的兩集過場故事,拉長成為兩個小時的電影。電影的故事沒有帶來什麼新發展,不外是重彈等價交換的老調,作者似乎在食老本,搾乾鋼鍊的剩餘價值。
原文連結

2012年05月17日 糗事 TOP 10

Posted: 16 May 2012 08:30 PM PDT

说个刚刚的。。。选修课今天结课,老师是一个老教授,下课时,大家都让教授讲两句,教授各种推辞,最后说:讨厌,那我就讲两句。。g潮是,他从口袋里拿出来准备好的演讲稿。。。。

顶2266:: 拍-51:: 46条评论


我也发一个吧,512,我在成都。。。。。。。公司旁边有个外国人的小据点,在外面筹了不少钱。最后他们召集了不少大学生,把钱全部换成物资,自己找车运到绵羊。我在那边帮忙,问他们为什么不直接捐款或者通过红会?人家很含蓄的说了一句,我们要让每笔钱都到灾民手上,不能辜负捐款人的期望。

顶3371:: 拍-84:: 59条评论


跟妈妈坐公交车…我有哥…坐我后面一女的跟她男朋友各种撒娇发嗲搞的我浑身冒寒气最主要是!!!她娘的一直踢我椅子!!!实在忍无可忍,回过头去对她说,靓女(广东人称男的靓仔女的靓女,真心觉得她不配o_O)能别踢了吗???!那货说,人家习惯了啦~~-_-‖
GC来了,我妈把衣服一甩 甩到那女的了,那女要发飙,妈妈来了一句,不好意思啦,人家习惯穿衣服时候甩一下啦~~
妈,你真洋气(>ω<)~

顶2009:: 拍-48:: 39条评论


看到前男友跟以前一姐妹在我的群里打情骂俏,我就在他们聊的正嗨的时候默默把群解散了...

顶5487:: 拍-146:: 120条评论


昨晚喝了点酒,回家,一直情绪高昂,载歌载舞的到家用钥匙开门,开半天未遂,屋里响声音,以为老婆大人开恩,出来接驾了,谁知门开了,一浑身只有条内裤的男人赫然出现,我立马醒酒状,挥权就要揍,我老婆呢,我大吼,对面的哥哥很镇定:你老婆在楼上~~~~可想r而知,以后下楼我都得 小跑加低头~~~~

顶3195:: 拍-89:: 57条评论


中学时早恋,父母教育说老婆已经给我找好了,是母亲同事的女儿。女孩儿挺可爱的,小我4岁,每年的春节都互相拜年。今年我24了,问老妈那女孩儿呢?答曰:"去年嫁人了"。

顶2054:: 拍-55:: 41条评论


记得我大一的时候追的第一个女孩儿,那晚我给她发信息:我喜欢上你了,怎么办?她回了我三个字:暗恋着!

顶4523:: 拍-130:: 94条评论


早上去买蛋糕,看见一老大爷在跟店员讨价还价……此为背景……以下是对话:
大爷:"一点点包就要卖那么贵,便宜点",语气很像黑社会在收保护费一样,态度很严肃。
店员:"便宜点我就不用吃饭啦!"
大爷:"你吃得那么胖还敢说!"
店员接不上话了……我在一旁憋得内伤……

顶1894:: 拍-52:: 37条评论


小时候调皮,用小铁棍把老爸给买的皮球扎破了。家里问谁弄得,死活不承认。然后老爸笑着对我说:"这球是圆的,谁这么厉害,把它弄破了。"我得意的说:"把它用脚夹住,用铁棍一扎就破了。"然后是一顿狂批…

顶2138:: 拍-60:: 9条评论


我姥姥高寿96岁,每天晃晃悠悠去打麻将,她的麻友最年轻的78岁,四个人围着麻将桌各种慢各种聋,该下家出牌的时候上家却出牌了,这也不防碍下家出牌,反正打的是自由路线,结束的时候还有输赢的,输赢一般不出两块,和和气气一帮老头老太太晚年的益智活动啊~~

顶4778:: 拍-144:: 29条评论


糗事百科官方手机应用发布喽~
用App随时随地看糗事,更爽,更省流量,更多互动!

糗百iPhone应用

糗百安卓应用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