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规模不小但是游客不多的国家建筑博物馆
- 三言二拍:不会公关
- 南同盟代表將出席中國問題國際會議
- 南同盟代表將出席中國問題國際會議
- 建造31年的房子──馬屎埔村民訪系列三
- 重覆貼文,已刪內容
- 政治運動上癮症
- 卫报:艾未未:大卫·卡梅伦,当你访问中国时,请听听我们的话
- [音频] BBC专访艾未未 & RFI 法国舆论谈中国
- 外交政策图集 没有艾未未的“河蟹宴”依然举行
- 2010年11月09日糗事TOP10
- 没什么好说的,看图!
- 出入自如
- 張超雄:埋首沙堆 視老人貧窮而不見
- Raise the Early Retirement Age
- 网友发微博组织万人签名欲起诉腾讯
- 人民日报将发表评论员文章《网络服务属于自然垄断,国家将因势利导》
- 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中国货币和美国经济
- 关于贫困线
- 走不出中國封建遺毒的社民
Posted: 09 Nov 2010 02:07 PM PST 华盛顿有一个规模宏大的国家建筑博物馆。和国家大草坪上那些游人如织的大型国家级博物馆例如艺术馆、航空航天馆和自然博物馆等不同,建筑博物馆虽然规模不小,地理位置也不算太偏,但是游人却不很多。我去过的几次不但没有排队的长龙,而且在那个华盛顿最大的室内大厅中流连的时候,颇有一点空谷幽幽、恍若隔世的感觉。 也是,这个除了高耸的屋顶之外通体红砖和烧制陶土装饰的巨大建筑,要不是一批热爱古建的热心人士奔走呼号,恐怕早已成为了华盛顿建筑史上的一段注解,人们只能通过文字和照片去追忆这个见证了美国一段辛酸历史的古老建筑了。说它古老,当然那是就美国而言。和中国动辄几百年甚至千年以上的古迹相比,才120多年的这栋房子可能充其量不过是"三级"文物保护单位。 南北战争给美国政府带来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就是成千上万的退伍士兵,特别是 那些伤残老兵和三十多万阵亡将士(南方军队的二十多万阵亡将士和老兵的抚恤则由南方各州负担)的遗孀和孤儿,国家有义务给他们发放养老金和抚恤金,为此国会立法设立了养老金管理局。这个1500名人员编制的单位需要办公地点,于是由军队总军需官蒙哥马利·梅格斯将军主持设计盖一栋办公楼。 在那之前,华盛顿的主要政府建筑多采用古希腊和古罗马风格,外部的柱廊、宏伟的拱顶和精细的雕饰构成完美和谐的图案。梅格斯则以文艺复兴时期的罗马宫殿为楷模,外部没有立柱和回廊,内部采用8根巨大的科林斯柱支撑将近50公尺高的屋顶,底层的72根多立克柱和二层的72根艾奥尼柱构成内部回廊,内部良好的采光和巨大的空间再加上每个房间都有对内和对外的窗户,使得在这里办公的人们可以充分享受流通的空气和自然的光线。 理想的材料当然是花岗岩或大理石。但是美国伤亡最为惨重的战争使得国家经济状况十分窘迫,梅格斯所能用的主要建材就是砖头,这座房子一共用了15500000块红砖。特别是那些柱子也都没有用昂贵的材料,一层的多立克柱(柱头为倒立圆锥台,没有装饰)用陶土烧制,二层的艾奥尼柱(柱头为涡卷)为铸铁,而大厅里宏伟的8根科林斯柱(柱头为花篮),每根高约22.5公尺、直径2.5公尺则完全是砖头砌成,每根用砖7万块,外表用灰浆包裹,仿大理石油漆可以乱真。 在楼房的外部,一层和二层的中间是高约1公尺周长365公尺的条饰。也是因为预算不够,这些军人浮雕只能采用陶土烧制,而且只有28个不同的样式,有步兵、水手、炮兵、骑兵、救护和军需人员,重复排列成一圈。梅格斯还要求雕塑家做一幅解放了的黑奴马夫,安放在西墙的正中。而在房顶的内部下缘,也有一圈雕塑,那是235尊建筑行业的雕像,分别表现泥瓦匠、建筑师和园艺师等。 这栋房子在作为养老金管理局之后,国税局曾经用来处理税表,也做过总审计署的办公室,一直到1960年代停止使用,加上年久失修,本来准备拆毁,但是遇到文物保护主义者的反对。养老金管理局大楼在1969年被列入国家史迹名录(National Register of Historic Places),1980年国会立法成立现在负责运营建筑博物馆的民营非营利的教育性机构。 建筑博物馆其实并不完全像我开头说的那么冷清。每年前来参观的游客(除了一 些特展之外都免费)也有30万人以上,而且它的网站访问量每年超过2百万。除了很多面向热爱建筑的学生和青少年的活动之外,它还经常举办一些世界知名的建筑艺术展览,以及推广现代节能型房屋设计,灾后重建建筑规划等,目前它正在举办意大利16世纪建筑大师帕拉迪奥的著作和建筑模型展览。 这个博物馆因为有华盛顿最大的室内大厅,一些大型活动和庆典常常选择在这里举行。特别是新科总统上任,在就职典礼的当晚,华盛顿各处要举行一、二十个大大小小的晚会以示庆祝,总统也要像赶场一样一个地方接一个地方跑去和大家见面,向支持者们表示感谢。那时候建筑博物馆肯定是最重要的晚会地点之一。2008年希拉里在民主党内初选失利,败给了奥巴马,她就在这里举行了一个答谢晚会,向她的支持者们告别并深表感谢。 如果您来华盛顿,花上一两个小时到这里一游,肯定不会有失望的感觉。从大草坪的国家艺术博物馆步行到这里不过十来分钟,参观完了再朝西走,几分钟就到了中国城。吃上一碗热气腾腾的山东拉面,赶巧了买张票看一场NBA奇才队的球赛,回到住处把在建筑博物馆拍的照片下载,与远方热爱建筑的朋友分享,那是何等的惬意。 (所有照片均为Jianan摄) |
Posted: 09 Nov 2010 01:48 PM PST A公司说:用户隐私大过天,用户利益至上。B公司说:我们是紧急避险,是自救。A公司得到一片叫好,B公司收获一堆责骂。原因很简单,A公司看上去很高尚,像个道德楷模;B公司只关心公司利益,惟利是图。但仔细想想,高调虽然动听,却未必是真的;关心公司利益尽管显得没那么高尚,却可能是实话。 观摩"3Q大战",有人引申到隐私、垄断等话题上,基本上是扯淡。不少人则从公关的角度,点评两家公司的表现。结论没什么悬念,360完胜腾讯。从道德制高点,到水军灌水刷票,再到情感诉求、内心告白,完美无缺,此案例大概会进入公关公司的经典案例教材。 但我想说的是,中国式公关基本上只做两件事:粉饰自己,抹黑对手。考虑到这一特殊国情,公关做得越好的公司,越可能是流氓公司。三鹿和蒙牛并不是很遥远的例子。 如果一家商业公司,雇佣大量公关人员,或者批出大笔公关费用,你就一定要对它保持警惕。很可能,你看到的翻云覆雨是是非非,就是由这些人和这些钱,恶意挑起的和制造的。比较而言,不会公关的公司,可能更值得信任一点。 腾讯确实是一家不擅长公关的公司,他们更擅长简单粗暴的南山法院。他们甚至牺牲门户新闻应有到中立客观,赤膊加入公关战役,徒增笑耳。当然中国互联网上压根就没有真正的媒体,只有真正的企业,包括新浪、搜狐,在涉及自身利益到时候,门户都成了自己的喉舌,跟党学的。但像新浪那样假扮客观中立,腾讯都无法做到。 公关失败当然会给腾讯带来持久的品牌伤害,这是腾讯必须独自承受的。而且还有新浪、中移动这样的,像一群非洲草原的食腐动物一样,蜂拥而上,趁火打劫。不过我实在不希望腾讯痛定思痛之后,从此变成一家油嘴滑舌的公司。还是不会公关的腾讯,更加本色一点,虽然看上去不太优美。 等到中国式公关死了,我们再来谈公共关系吧。 |
Posted: 09 Nov 2010 01:07 PM PST 南同盟代表將出席中國問題國際會議 http://hk.myblog.yahoo.com/lwmlung/article?mid=3503 南方民主同盟主席龍緯汶及南方民主同盟日本支部召集人安東幹,將應主辦單位的邀請,出席於台北舉行的<中國民主化展望與探索國際會議>。 是次會議由秦晉等人籌備,並會於2010年11月11-13日,於台北天母會議中心舉行。來自世界各地、關心中國民主化的人士,包括徐文立、孔識仁等,都會聚首一堂,為探索及展望中國民主化,尋求答案。 |
Posted: 09 Nov 2010 01:07 PM PST 南同盟代表將出席中國問題國際會議 http://hk.myblog.yahoo.com/lwmlung/article?mid=3503 南方民主同盟主席龍緯汶及南方民主同盟日本支部召集人安東幹,將應主辦單位的邀請,出席於台北舉行的<中國民主化展望與探索國際會議>。 是次會議由秦晉等人籌備,並會於2010年11月11-13日,於台北天母會議中心舉行。來自世界各地、關心中國民主化的人士,包括徐文立、孔識仁等,都會聚首一堂,為探索及展望中國民主化,尋求答案。 |
Posted: 09 Nov 2010 12:52 PM PST 圖說:關婆婆邊聽粵曲邊接受訪問,牆上懸掛的家庭照正好反映她的數十載故事。 為什麼房子需要建三十一年?原因很簡單:無錢。現年八十多歲的關婆婆,六十多年前從上水圍嫁入粉嶺馬屎埔村做開荒牛,當時「得塊地,屋都無」。她最開始搭禾稈棚住,可惜「打風打冧咗」。她又在原址單單建了一間房,子女長大時又建大些,慢慢賣菜「賺到錢搭廚房,再賺到錢搭厠所」,前後用了三十一年。這種按自身經濟能力和需要而增建房子的經驗,對於大多數都市人可能感到陌生。因為我們頂多只能購買不可分割分數(undivided shares)單位/蝸居,連更換鐵閘、飼養寵物都可能經大廈公契批准,遑論不停修改建房屋結構和用途。 關婆婆是順德人,幾歲時跟媽媽來香港。她們在上水圍租屋住,種禾過活,直至嫁入馬屎埔才學耕田。沒錯,關婆婆強調她做女時是種禾,不是耕田。「種禾一年兩造,平時只需拔(野)草。耕田日日都要做,種菜多好多野做,又要掘地開地、落籽、出菜仔、賣菜仔…得閒死唔得閒睇電視,含住啖飯去開田。初初都唔識做,跟著別人(務農鄰居)慢慢學。」提起無假放、「天光做到黑」的耕田回憶,她就滔滔不絕,大嘆辛苦:「緊係唔鍾意耕田,最好坐起度唔駛做大把錢。哈哈哈!」不過婆婆很快又改變聲線,語重深長道:「那時個個都係耕田多,仲有養雞養豬。」她租五斗地,種大椰菜、大芥菜,大白菜,同時養活六名子女。那個年代,很多上一代靠務農,以汗水實幹養活下一代。正如婆婆所言,即使菜賣不到好價錢,至少還可「煮米仔加食菜飽」。 這幢房子的故事,其實正正是關婆婆一家的故事。她有三名子女在屋出世,現在都年邁半百。最初只得一間房,後來子女長大,才又搭大些,逐部分逐部分建。關婆婆說:「呢度無人一建建咁大間」。剛巧來探訪的女兒忍不住插嘴,「搵到錢建廚房,搵到錢建厠所。」婆婆憶述,當年先建廚房,家人都在廚房煮食和洗澡。厠所只是在屋外用兩條木搭間屋,無蓋,以麻包袋做門。後來一次女兒如厠時遇見道友在吃白粉,「嚇到佢地死」。為保子女安全,婆婆於是在房子裏加建洗手間。就這樣,房子建造至完工歷時三十一年。 關婆婆年事已高,腳有舊患,子女都勸她不要下田。只是要勞動大輩子的婆婆改變生活習慣,其實不易。一次關婆婆學人家種五代同堂,打算新年賣。誰知一手收割,卻痛楚非常。原來它長有很多刺。除了當下痛楚,回家後更要逐條刺挑出來。子女那會不心痛?結果兒子手起刀落,把所有五代同堂全都掘清光。雖然「見財化水」,但仍能感受到關婆婆對兒子的舉動還是很窩心。現在田都改為種植較易打理的果樹,婆婆每天仍會下田除野草。 當年租田時,地主口頭承諾賣地前先會問關婆婆一家要不要,不要才賣給其他人。可惜這承諾沒有兌現。地主已經易手,等待政府落實發展新界東北,隨時「合法」趕走她。婆婆至今仍然耿耿於懷。曾幾何時,關婆婆為了水浸浸爛張床、為子女張羅學費、禾稈棚被颱風吹走……覺得很淒涼。今天,她直言「無得住呢度,無得住咪最悽涼!」 新界散村的故事,可以一代接一代述說下去嗎? 後記: 相關連結及報導: |
Posted: 09 Nov 2010 12:50 PM PST |
Posted: 09 Nov 2010 11:43 AM PST 參與政治運動會上癮. 特別是剛開始時,會把全副精力投進去.會經常性上政治話題的討論區,會愈看愈沉迷,慢慢會以假消息當事實. 會聴政治話題的網台節目,又會全部接受主持人的言論觀點,慢慢又以為是正義化身. 如果有其他人士與他們的觀點不一樣,會變成惡魔樣子去攻擊對方,不理會對方的理據,要討回公道. 更嚴重者,特別是熱心在網上參與政治討論,很少走出家門,實際參與社會運動,但是又特別多偏離事實的政治評論. 這些都是有精神失常現象,要看醫生醫治,或立刻要遠離現在環境,才可以回到正常情況. |
Posted: 09 Nov 2010 11:30 AM PST 核心提示:艾未未:"我被软禁在北京。尽管你来中国是想促进贸易,但你不能忽视我们的人权。" 原文:David Cameron, as you visit China please listen to u 来源:《卫报》 作者:艾未未(@aiww) 发表时间:2010年11月7日 译者:wmr 校对:David Peng、@xiaomi2020 当我今年去伦敦出席在泰特现代美术馆的作品展览的开幕时,我去了议会大厦。那里一场关于教育和儿童的辩论,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那是一个民主实践的完美典范。当然,每个社会都有自己的问题,但我认为英国是一个重要问题可被讨论,政治家可为改善社会状况而不断调整自己立场的社会。 当大卫·卡梅伦(David Cameron)抵达这里时,他应当明白,中国是一个言论自由非常受限,获取资讯非常受限的国家,并且公众不能选举自己的领导人,也没有独立的司法制度。 当互联网存在着严格的审查,莘莘学子不能接受完整的教育。他们对世界的看法是不均衡的。这样,就不可能有真正的问题讨论。 共产党从所谓的中国的发展中获利最多,尽管经济的发展并未让很多人脱离困厄。当中国努力为世界市场打工时,这些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现在所有的发达国家都想和中国做生意。当然这种安排是互惠互利的。而这种生意是建立在牺牲了基本价值观与人类尊严上的。 我们人民不是在乞求怜悯,但我们认为,世界必须团结起来。你不能为了短期利益就放弃人权的基本信念。 这种思维将造成未来的悲剧。这将成为一个对各国要发展经济,同时捍卫文明价值的重大挑战,这些价值是长期靠科学和人道争取而来的。 我们看到,世界有这样一种趋势:批评民主,甚至有时说像中国这样的威权国家效率更高。这种目光非常短浅。中国之所以看起来高效,是因为它牺牲了人民的利益。这不是西方值得弹冠相贺的事。比如广州的一个镇里,数千工人在工作中受伤,在工作中手指被切掉。他们的工资很低。他们没有未来。 自从全球经济危机开始以来,世界态度的变化可以被清楚地看到——我认为这是可悲的。巴拉克·奥巴马可能是唯一到中国来却没有公开提到"人权"的美国总统。去看看胡锦涛上周对法国的访问。人们怎么能这么短视?他们怎么能背叛这些基本价值观? 现在,英国人来了。我认为卡梅伦应该要求中国政府不要让人们"消失"或仅仅因为他们有不同的意见就被关进牢里。如果没有人持有不同观点,没有国家能生存和应对重大挑战。中国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可以讨论不同的问题和意识形态。它不能把最有思想的人关起来。而这里,有太多这样的事情正在发生。 卡梅伦应该说,如果中国不改变自己的行为,文明世界就不能把它视为一个文明国家。我不认为这是西方价值观。这是普世价值。没有人强迫中国接受来自外部的价值观 - 他们只是要求它倾听自己的人民的心声。 艾未未,北京奥林匹克体育场联合设计师之一,在今日午夜从北京家中结束被软禁。 看不到相关阅读?点击这里一键翻墙 相关阅读
|
Posted: 09 Nov 2010 11:30 AM PST 核心提示:推荐两期PodCast,附Mp3下载地址 原文:中国焦点 来源:BBC & RFI 发表时间:2010年11月9日 转载:@xiaomi2020 说明:果粉们可以直接到App Store或iTunes的Podcast搜索BBC 中国焦点 和 RFI,订阅后只要连上终端,以后的节目就会自动更新。非果粉们也不要着急,下面就有MP3链接,点击即可收听,右键单击可以下载到本机。 艾未未接受BBC专访,谈发达国家应当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如何与中国打交道;以及更多时事内容 http://media.yi-zhe.com/mp3/11/09/BBC_Chinafocus_%208th%20Nov%202010.mp3 法广国际的"法国舆论看中国"最近一期节目选择了左右翼两家比较带有代表性的媒体《费加罗报》和"八九大街网站"上网民对胡锦涛访法的留言与讨论。 http://media.yi-zhe.com/mp3/11/09/RFI_French_Comments_HJT_Visit.mp3
|
Posted: 09 Nov 2010 11:30 AM PST 原文链接:The Party Goes On 来源:外交政策 发表:2010年11月9日 译者:@xiaomi2020 说明:《外交政策》发布了11月7日在即将被强拆的艾未未上海工作室举办的没有发起人参加的"河蟹宴"图片,共8张。点击这里查看大图 图:中国最著名的当代艺术家艾未未在上海郊区的工作室。这一建筑的成本造价接近100万美元,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于今年年初刚刚完工。艾未未告诉《卫报》的Tania Branigan 和 Adam Gabbatt:"两年前上海的官员到我的工作室(他在北京还有一个工作室),让我在一块郊区新开发的艺术区建一个工作室。我告诉他我不干,因为我对政府没有信心,但是他最终说服了我…有6位艺术家都被邀请到那里建工作室,因为他们想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但是,在10月19日,因为批评当局而知名的艾未未受到了当地政府的一则通知,说他的工作室将在今年秋天被拆除,理由是违反建筑规定。"艾未未的工作室没有经过申请程序,因此是违法建筑。当地的城市规划区陈杰(音)这样告诉国营媒体《环球时报》。 艾未未是异议诗人艾青的儿子,他在国内外都很知名。他是北京标志性的鸟巢奥林匹克体育馆的联合设计人,最近他在伦敦泰特现代艺术中心展出了他的作品"葵花籽"。从某一方面来说,北京当局对一位还居住在中国大陆的艺术家赢得了全球声誉感到自豪,但是又为他批评政府的言论审查、警察制度和限制言论自由而与他关系紧张。 在接到拆迁通知之后,艾未未通过推特发出了一条消息,邀请普通民众在11月7日,在这个建筑队被拆除之前到他的上海工作时参加宴会。艾未未说要举办"万人河蟹宴",他的菜单充满讽刺,"河蟹"在中文里是"和谐"的谐音。"河蟹"常常用来嘲讽对言论自由的限制。 11月5日,艾未未在北京的家中被软禁。这一时机选择似乎是故意要阻止他参加在上海工作时举行的宴会。如《基督教科学箴言报》的Peter Ford报道,艾未未这样解释他的活动:他们(当局)半夜驾到,告诉我他们不希望我去上海,我说我已经宣布了要举办宴会,而我却不能参加。也就是那时官员们通知他,说不能离开北京。但是,这个宴会还是举行了。这里就是准备当晚宴会的盘子。 艾未未猜测说警察没有关闭这个宴会的原因是:可能因为上海比北京更关注国际形象。北京的警察把我软禁起来,这给上海政府施加了很大的压力。最后,他们还是决定不要让事情变得更糟,让宴会无法举行会让外国媒体更加关注。上图就是宾客们开始聚集到艾未未的工作室中。 就在艾未未在北京家中被软禁的时候,宴会还是如期举行了。为了能够招待大量的外地客人,艾未未的工作室还提供免费的过夜住宿。有从长沙、南京和其他地方赶来的参加者。有趣的是,说约有500名参加者并非艾未未之前的亲密朋友,而是他的粉丝和那些好奇的人,他们在网上得知了这一活动。在艾未未的上海工作室,一名员工告诉国营媒体他相信"大部分的参与者是网友,他们是自己来的。" 饭菜是简单的、非正式的,体现出艾未未关于要让艺术和文化更容易接触到普通人的观点。这个活动本身并没有被警察骚扰。事实上,当局显然对如何处理艾未未搞怪的抗议相当矛盾。参加者说,人们唱起了歌,谈论他们希望中国社会变成什么样。"中国现在缺乏法制,我希望我们能够建设一个法治的国家。"一位年轻人这样告诉《卫报》,"这就是我们应该做的。" "希望警察能够从中学习到些东西,他们不能一直用旧方法来处理新形势,"艾未未在他被软禁在北京的时候这样告诉《卫报》。"我认为,有了互联网,想要沟通并不需要面对面。我一整天都在网上和人交流。" 看不到相关阅读?点击这里一键翻墙 相关阅读
|
Posted: 08 Nov 2010 08:00 AM PST 刚看见一个骑车摔了的,也想起自己一个。 话说那时候还是高三,有天提早下课骑自行车回家,快到家的路上遇见我妈妈,她也看见了我,正回头给我打招呼,然后她就看见他儿子就在她面前HLL的连人带车向前旋转360度摔在地上,然后她目瞪口呆了几秒钟,然后问了句:"你表演杂技?"可怜我还躺在地上。 话说原来我跟她靠得比较近,她一转身就挡在我前面,所以我就想避开,结果刚好前面就是汽车的减速条(就是一个弧形高出地面的那种,你们懂得!!),然后就杯具了~~ ------------------------------------------------------------- 只为妈妈求RP,妈妈得了绝症,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候了,希望她能减轻痛苦。 骑车 360度 摔地上 发个相亲的糗事~~~我妈同事王阿姨有个女儿,比我小一岁,巨漂亮,很温柔。大二去老妈单位碰到过一次,哥就下手了。大三搞到手了。经常坐四个小时的长途车去看她,她知道我喝酒喝多了就会胃疼。该孩子很内向,规定谁也不许告诉家长。于是我们俩就偷偷的进行地下恋情。除了她宿舍一个好姐妹之外,貌似没人知道~~以上背景。。 今年我妈看我还"单身",于是准备给我相亲,没错,对象就是我女朋友。还跟我说你王姨的女儿多漂亮,多温柔……。要安排我们相亲。于是短信给老婆请示,老婆回复:可以服从家长安排,我们装作不认识。。 于是我兴冲冲的跟老妈去赴"相亲宴"了,开始一直跟老婆一直配合很好,双方家长也没看出破绽来。后来看老丈人爱喝酒。于是拼命跟老丈人喝,讨好了老丈人,那媳妇还不死心塌地的跟我? 喝着喝着就有点高,发现老婆一直朝着我使眼色,我还以为是鼓励我呢,喝的更嗨了。 于是老婆的小宇宙爆發了"行了,少喝点吧,要不又要胃疼了"。当时我爸妈一愣感觉有点不对劲。而我当时喝的有点小高,但还没糊涂,知道要装作第一次见面。于是哥HLL的回了句:"咱这不是第一次见面吗?这么快你就想当管家婆啊?"于是一桌子人都凌乱了。 后来被四老狠批了好久…… 上午上班的时候内急,去厕所大解,两个小隔间都有人。。。囧! 人有三急,公司在28层,27层有个公共的卫生间,遂去公司楼下的公厕解决! 因为比较急,就选择了从楼梯下楼,一冲进楼道我惊呆了(g潮来了~) 我们的人力资源总监趴在扶手上屁股正对我的部门经理,两人下身裸露。。。。 我们三个人都呆在那足足三秒有余,我才反应过来 急急忙忙跑回办公室, 十来分钟后,人力资源总监没事一样的回来了,我们经理说下午找我谈话。。。 忐忑不安中~~~ 刚刚新鲜出炉的,下午一上班,经理通知会议室开会,项目合作方(岛国一公司)代表来了。一看,一男一女,都27、8左右的样子。女的好像会说一点中文,男的一点不会。其实开会就是介绍一下大家认识,走过场而已。但GC出现在这个女的做自我介绍的时候,她的中文不熟练,却力求说清每一个字:你们好,很高兴来到这里,我是立花表子,大家可以叫我表子。这位是我的同事,童贞男(不知道是不是这几个字,不过绝对这么发音的)。表子小姐、童贞男......这名字起的.......顿时满屋疲惫的人们表示了对他们名字的极大关切,总监面带微笑的脸僵硬了。我们在内伤中结束了见面会,一个个在回到了工作间之后集体狂笑不止,搞得没去开会的同事很郁闷。正笑着,后进来的一个同事强忍着笑"爆料":总监通知一会儿表子女士和童贞男先生首先要来走访我们部门。这下全部门都不蛋定了。 ----------------- 妈妈腰扭伤、手指开刀,老爸胃疼又犯。麻烦看了的糗友们添砖加瓦为他们求祝福,小弟在此谢过了。 别人求码 我求粉丝 求关注 爆个高中时的糗事,某天上自习的时候,老师忽然心血来潮,语重心长的教育我们blah blah blah。。。。。。最后总结了一句,你们都懂点事吧,一个个都老大不小了。哥在下边听的烦了,就接了一句,岂止老大不小了,老二都不小了。。。。。。音量没控制住,整个教室大部分人都听到了。。。。。。。老师瞬间无语了。。。。。。 CNT求过。。。。。。 老大不小 老二也不小了 刚帮儿子换尿片,尿到天花板上了,我自己试了下,发现怎么射都搞不到墙上了,唉...... 一晃就20年了 发个小时候的糗事,记得是小学,爸爸妈妈爱干净,不准带小朋友到家里玩,当时我家住三楼======背景昏哥线===== 放暑假,某日下午,爸妈上班去了,偶算准了他们下班的时间规律,就叫了一个要好的朋友到家里玩,还非常客气的请他吃了我家中午吃剩下的菜,本来这事是万无一失的,但偶有个好习惯,就是玩一会就会在窗户那里看看大人们回来没有。话说刚吃完剩菜偶又一次瞄了一眼窗外,竟然发现爸爸刚好闪身进楼,我们当时那个慌乱啊。都不知道怎么办了,好在偶急中生智,对我那哥们说:"赶快,你往四楼跑,等我爸进家门了你在自己走。"他估计吓蒙了居然想了一会才想通,然后就马上往外跑。时间一秒一秒滴流逝着,不幸的是他刚出去关好门,我爸就已经进入了二楼和三楼之间的拐角了,我那哥们眼看逃不了了,居然憋出了一个办法来,他居然假装敲我家的门,才敲了两三下,我爸就出现在他的背后了,然后这哥们非常淡定的说:"叔叔,你们家XX在家吗?"我当时在屋里悬起的心终于落地了。这时GC来了。我爸上下打量了一下他说:"你穿着我家的拖鞋,嘴边流着菜油,居然还问我们家XX在不在家?" 。。。。。当时我在屋里就凌乱了。。。 拖鞋 菜油 高中有一次学校又要检查仪容(就是头发指甲之类的),我被班主任强逼着去剪了个大板寸。回到教室,碰到一女同学(很讨人厌那种,她妈就是我们班主任),她提高音量,特鄙视的嘲笑说:"怎么剪了个这么chuo的头啊?"我想也没想,低声说:"你妈逼的!"就看她和周围同学一头黑线。一语双关啊这是…赶紧溜走 一语双关 你妈逼的 老爸做人很热情,给老爸赚个RP,希望他身体健康 ———————————————————————— 昨天我爸在街上散步,看到卖鱿鱼干的。买的人很多,就过去问了价格,然后拿了一片尝尝。 又有几个人来看,我爸说:"这个鱿鱼干很好吃,还比我上次买的便宜啊,bialabialabiala...." 正说着,有个人说了,怎么卖个鱿鱼干还找托啊?然后就走了,其他准备买的人也放下都走了。只看到卖鱿鱼干的老板哀怨的看着我爸,老爸也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托 说一个本人爱心喂狗的故事,背景:胡同里好多狗狗,都爱成堆去垃圾箱那里拣吃的 冬天冷了,它们看起来真的很可怜,本人爱狗,每次都带点吃的喂它们 可是我也不是每天都吃肉肉的,有时候也拿不出吃的来,于是,一帮狗狗都闪动着大眼睛围观我,我很难为情 一天我下了班买了馒头回家吃饭,狗狗们看到我又前来围观,我实在是被这些纯洁的小眼神闹的良心不安,就一狠心把所有的馒头扬了出去··· 我很欣慰的看着这些狗狗们挤作一团叼着馒头跑掉了,心里想它们天天捡垃圾吃不会吃到这么干净热乎的馒头,很开心 转进我家的胡同,我就石化了···一地的馒头碎片,几只狗狗不敢看我,不停的用爪子刨啊刨,企图把馒头埋上··· 话说你们不爱吃也不用装作很兴奋的叼走啊,为了安慰我么··· 把我的晚饭还我啊··· 还我啊!!!还我啊!!! 爱心馒头大餐 假装很爱吃 喵了个咪 糗事百科是这个星球上最暴笑的糗事分享网站 :: 立即发表我的糗事 | 查看本月最糗的糗事 ![]() |
Posted: 09 Nov 2010 08:14 AM PST |
Posted: 09 Nov 2010 08:35 AM PST |
Posted: 09 Nov 2010 08:26 AM PST 《星島日報》 2010年11月10日 每隔幾年,我會收到美國社會保障部 (Social Security Administration) 的信,讓我知悉退休金戶口的最新情況。不錯,我曾在美國工作超過十年,保障部告訴我,假若今天我已屆退休年齡 (66.5歲),我每月享有的退休金是 970 美元。雖然數目不大,但足夠我維持基本生活,再加上個人的儲蓄,相信生活無憂。至於太太方面,她曾經工作與否,都會跟隨丈夫,獲得大致同等的待遇。 假若我今天不幸變成殘疾,不能工作,我及我的家人 (妻子及未成年孩子),每人每月可獲一筆保障金,讓我們維持基本生活。又假若今天我不幸身故,同樣地,我的家人可獲每月 900 多美元的生活費。 美國的福利是否太好了?對不起,美國是先進國家中福利最差的。在經濟合作發展組織 (OECD) 的廿多個國家中,美國福利開支比例排名榜末。事實上,大部份先進國家對老弱傷殘所提供的保障都要比美國強。經濟右派過去二、三十年不斷吹噓的社會保障制度破產論,一直未有出現。自此制度於 1935 年在美國成立以來,雖然不斷受到極右份子的攻擊,但一直兀立不倒,亦有效地解決了老人貧窮問題。 日前我出席了一個退休保障論壇,爭取全民退休保障聯席邀請了平機會主席林煥光及前公務員事務局局長王永平主持及發表演辭。兩位前任高官異口同聲炮轟目前本港強積金制度不能為市民提供退休保障。王永平指出,強積金管理費侵蝕市民收益三分一,費用高、回報低,建議金管局免費代市民投資向銀行及保險公司施壓。他自言退休後生活無憂,但見很多香港老人生活坎坷,感到十分慚愧。 林煥光更以「鴕鳥症候群:香港的退休保障政策」為題,指出目前強積金不能為中等及以下入息人士提供退休保障,雖然本港人均生產總值超過三萬美元,但仍有這麼多低收入人士年老後要過着極困苦的生活,因此,「無論是基於道德上或經濟上的考慮,我們都不能夠再假裝問題並不存在」。「那些終日在廚房忙碌及在街頭拾荒或工作的人,他們二十年後會怎樣?我們的社會未來又如何?漠不關心及缺乏行動的後果是可怕的。我強烈敦促特區政府檢討目前的強積計劃,及認真研究其他退休保障方案,以免我們日益老化的社會進一步墮入黑洞之中」。 真是句句有力、字字鏗鏘。令人難以理解的,是何以很多高官退下火線之後,才會變得人性化?香港的老人貧窮問題是先進地區之首,根據統計處資料顯示,老人貧窮人口達三分之一。君不見很多從事清潔、保安、園藝、洗碗等工作的,不少是白髮蒼蒼的老人,在深水埗及舊區,有很多老人屈困在狹窄黑暗的板間房及籠屋裡,更有數不盡的老人要靠拾荒幫補家用。每年拾荒長者被汽車撞倒以至受傷及死亡的也不少。但何以政府對於這些香港這國際大都會獨有的現象卻視而不見? 民間團體可以做的都做了,包括設計及精算一個財政上未來五十年行得通的全民退休保障計劃。十三年前社會保障學會莫泰基教授已做好了方案,我有幸參與其中。後來得到社聯及多個民間團體支持,進一步改良方案。負責精算的港大精算系教授陳小舟亦退休及後不幸身故。莫教授亦退休多年。民間退保方案已放在政府桌上多年,政府不敢說方案計算有誤,只是不斷說還在做研究。我在立法會四年間不斷追問政府研究成果,答案是即將公布。到了今天,仍是白紙一張。 政府要做鴕鳥,人民可以怎樣? |
Raise the Early Retirement Age Posted: 09 Nov 2010 08:48 AM PST |
Posted: 09 Nov 2010 06:40 AM PST http://family.qianlong.com/36042/2010/11/04/5685%406272648.htm 网友发微博组织万人签名欲起诉腾讯2010-11-04 10:02:42 千龙网 一场"我是QQ用户,付费会员,我要起诉腾讯,万人微博大签名"活动正式在新浪微博上展开,截止11月9日22点半,74713人参加,3492人感兴趣 腾讯、360昨晚死磕的消息一出,一直隔岸观火未曾参战的新浪网似乎再也按捺不住。一场"我是QQ用户,付费会员,我要起诉腾讯,万人微博大签名"活动正式在新浪微博上展开。截至本报截稿时,已有30598名用户参加了此次签名抗议活动。记者注意到,这次万人签名活动,最早是由名为"安哥无敌"的北京网友在昨天18:59在其个人微博上发起。旋即,该活动即被新浪微博以单独网址形式在"线上活动"中予以推广(http://event.t.sina.com.cn/event/22442)。 1 微博发"令":付费会员起诉腾讯 该活动简介中表示:"11月3日腾讯发布公告称:当您看到这封信的时候,我们刚刚作出了一个非常艰难的决定。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这意味着腾讯将禁止QQ用户继续使用360软件!!无论我们是QQ的免费用户,甚至是收费用户,腾讯都无权规定、限制我们使用哪一家的杀毒软件,我们有选择杀毒软件的自由权,这是我们起码的网络自由!!!最无辜的是我们广大用户!!!这场恶战中,狗日的腾讯恐怕是最后取胜,但是这是对网民互联网自由使用权的肆意践踏,是极其流氓的事情。" 记者注意到,活动发起者不但得到了数以万计的普通微博网友响应,还将这个邀请转发给了各媒体官方微博和诸多知名人士。不过,相比活动发起者对腾讯的单方指责,绝大多数参与活动的网友,更多的表示的是对"参战双方"的斥责。网友"007自由者"表示,强烈谴责和抗议双方的无耻行径,要求还用户一个自由选择使用软件的权利。 2 腾讯狠招:QQ用户被强制退出 昨夜起,众多QQ用户遭遇强制退出。对此,不少网友已经出离愤怒:"打仗竟然打到了我的桌面上,凭啥?"网友质疑道。 被强制退出的网友遭遇基本相似:登录QQ后,QQ自动启动安全检查,然后弹出警告窗口,该窗口内容为"紧急通知:恶意软件正破坏QQ安全运行!因您电脑中的360软件对QQ的多项功能进行破坏,严重影响QQ软件的安全和正常运行。为了避免您的账户资料、个人信息、虚拟财产等敏感信息被非法窥视或盗取,请您马上卸载360软件后再重新启动QQ。"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非常愤怒。"本人一直以来都是QQ的忠实用户,对QQ的联系方式也很喜爱,对于QQ强行退出这个事情我很反感,你和 360有什么纠纷你们自己解决就好了,不用牵连到我们身上,360现在是免费的,以后是不是不知道,对于我这种平民来说现在有一款免费的软件用是好事,至少能保证电脑在我这种电脑白痴用的时候不会出现很狗血的事。现在即时通讯软件这么多,不是少了你QQ就玩不转。"一位腾讯QQ的多年用户表示。"我要坚决抵制QQ了,为什么把我们作为报复对象?"更有网友无奈地问道。 3 网友愤怒:公布腾讯高管电话 "腾讯如何得知我的私人电脑上有没有装360?"昨天下午,腾讯公司"在360公司停止对QQ进行外挂侵犯和恶意诋毁之前,我们决定将在装有360软件的电脑上停止运行QQ软件"的公开信一出,随即引发众多用户隐私被窥的担忧。 "如果QQ不扫描硬盘,那是怎么知道我装了360呢???"昨天傍晚开始,一份来源不明的腾讯高管联系方式开始在微博和QQ群里广为转发。记者注意到,这份联系表除列出了腾讯深圳总部及北京、上海、广州三处办事处的详细地址、电话和传真外,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执行董事兼首席技术官张志东以及其他三个创始人曾李清、许晨晔、陈一丹在内的全部个人联系方式也都在列。其中包括五位创始人的办公电话、移动电话、家庭电话、QQ号码和Email地址。 同时,这份广为流传的表格右上角,还用红色字体写到:希望大家打电话去问问腾讯,请转发,请它们结束闹剧! 记者随后试图将这些格式为"1000X"的五位QQ号加为好友,但被告知对方拒绝添加好友。至于联系表上所列的手机号码,记者拨打后发现均已关机或是已开通秘书服务。因此,这份联系方式真假暂无法验证。 ■ 专家视点 互联网专家胡泳: 建议网民集体抵制这俩软件 北大副教授、互联网专家胡泳则表示,针对360、腾讯绑架用户的行为,用户应组织起来反抗,才能改变目前的这种被动局面。在其个人微博上,他甚至建议QQ付费用户集体诉讼,"最彻底的反抗是,永远离开两个绑架者。" "腾讯裹挟6亿用户,360裹挟整个中国互联网,怎样的一对活宝啊?!使用360 或QQ的用户们,为什么不同时抵制他们数日?他们以你们为人质,而你们是没人来救的。你们唯一的办法是组织起来,集体反抗。当然,你们最彻底的反抗是,永远离开两个绑架者。" ■ 律师说法 支持付费用户集体起诉腾讯 济南鹏飞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付强认为,腾讯公司一纸声明,使得用户不得不在两者之间做出选择,损害了用户的合法权益。对付费用户来说, 他们因为交费,已经和腾讯公司形成了一种合约关系,可以视为是一种有偿服务。现在突然让用户去做一种二选一的选择,肯定是不合理的。"目前腾讯方面还没有就付费用户的赔偿问题做出说明,这也是很不合理的。"如果用户发现自己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我坚决支持。" ■ 网络民意 各大门户调查 腾讯暂落下风 各大门户网站就"腾讯360之争"纷纷推出专题,并以"如果360和QQ必须卸载一个,你将选择谁?"为题进行了调查。至本报截稿时,多数网友将票投给了QQ。很明显,昨日率先发力,向对手发动自杀式袭击的QQ在这场刀刀见血的战争中,已暂落民意下风。 截至昨日22:20,共有435544名网友参加了新浪网推出的"腾讯与360纠纷"调查。在第一个"选择卸载谁"的调查中,224110名网友选择 QQ软件,占参与调查总数的51.5%。网易的调查显示,QQ目前同样难言乐观。在较早前设置的调查"如果QQ和360在您的桌面上发生冲突,您会先卸载谁?"中,QQ软件得77940票,占67.1%,360安全卫士得票为37167,占32.9%。凤凰网同题问答"卸载谁"中,QQ与360的得票比例 分别为52.7%和27%,20.3%的用户选择了"不好说"。 来源:山东商报
|
人民日报将发表评论员文章《网络服务属于自然垄断,国家将因势利导》 Posted: 09 Nov 2010 08:05 AM PST 路边社2010年11月10日电:淘宝网总裁马云于今天召开的记者会上宣布,11月11日支付宝将正式实现国有化,并同时向腾讯和360发起要约收购。据悉,国有化之后的支付宝将成立中国网络服务集团总公司,直属国资委。马云任董事长兼党委书记,中共中央候补委员,马化腾任总经理兼中宣部网络局常务副局长、中央候补委员,而此前饱受争议的周鸿祎据悉将担任高级副总经理(正部级),中网集团机关党委书记,集团党委常委,宣传部长。马云书记表示,"中网集团"这一网络服务国家队的组建,正是需要人才之际,他并不担心马化腾和周鸿祎之间曾经的"不快"会影响他们的合作。据透露,目前马化腾和周鸿祎都已经加入了新一届中央党校省部级官员春季班的名单,将脱产学习半年。而马云书记因为忙于新公司组建,将参加下一届秋季班。 又据报道,11月11日,人民日报将发表评论员文章《网络服务属于自然垄断,国家将因势利导》。文章称,组建中国网络服务集团总公司,是在科学发展观指导下,促进高科技产业自主创新,促进中国互联网和谐发展的重要举措。网络服务属于国家重要战略行业,并具有自然垄断的属性。文章透露,在刚刚进行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曾指出,组建网络服务"国家队","将有利于更好的服务于大局,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有利于更好地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之间的关系",此次产业结构调整,是党中央,国务院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的重大部署,意义深远。 刚刚成立的中网集团腾讯公司宣传部新闻发言人表示:腾讯公司上下已经行动起来,掀起了学习党中央关于"三个有利于"的重要指示精神的高潮。并以创建"让人民满意,让党放心,让反华势力闭嘴"的"三让企业"为核心,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学习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 |
Posted: 09 Nov 2010 10:58 AM PST 核心提示: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的C.Fred Bersten与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的黄益平教授的争论:全球失衡近期再次加剧,Bergsten提出对抗性货币干预建议。 原文:China's Currency and the US Economy 来源: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 作者:C. Fred Bergsten 发表时间:2010年11月1日 译者:Andy Cheng(@adianch2010) 校对:David Peng 原文发表于http://www.voxeu.org/ © VoxEU 黄益平在10月19日的VoxEU专栏文章《美国无法取胜的货币战争》(A currency war the US cannot win)中提出,全球经济要修复平衡,中国和美国必须执行全面的一揽子政策——包括但不限于汇率调整。他还认为,这一进程在两个国家都已在发生当中(黄2010)。 显然,黄教授在两点上都是正确的。美国必须增加其储蓄率,家庭储蓄率已经从危机前的0增长到现在的6%左右。中国能够通过让工资以较快速度增长来实现其货币的实际升值,正如现在发生的一样。 但是,黄教授说失衡自身已经改善,这只有部分正确。可以肯定的是,中国的盈余和美国的赤字从2006/2007年到2009年大约削减了一半。这是两个原因所致。首先,全球衰退减少了失衡,因为出口和进口大致以相同比率萎缩。其次,(汇率调整)通常的滞后期是2-3年,美元汇率在2002-2007年期间、人民币汇率在2005-2008年期间调整了20-25%。顺便提一下,黄教授断言我忽略了这一进步,但恰恰相反,我9月中旬在众议院筹款委员会以及参议院银行委员会作证的证词(点击下载证词PDF文档)里都强调了这种改善。1 但现在,这种失衡又一次急剧抬头,从而成为全球议事日程上的首要问题。美国全球经常帐户赤字从近期低点的3000亿美元回升了大约一半,到其创纪录高点8000亿美元。中国全球贸易盈余在过去的几个月超过一年前水平的75%,根据现有汇率和其他政策,IMF预计其全球经常账户盈余将会在2015年继续回升到占GDP的8%(大约是8000亿美元,相当于美国迄今最大的贸易赤字)。这与20国集团——包括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达成共识的修复平衡战略背道而驰。它也违背两个国家的经济需求:美国正在经历缓慢的增长,而中国对过热表现出深切的担忧。因此,这一问题远比黄教授所表明的要急迫得多、严重得多。 在他的文章中,还有其他几个重要的分析错误,对于这个论题具有重要的影响。例如,他提出,人民币的重估不会为美国产生净经济收益。可以肯定(人民币升值)会有其代价,主要是因为价格将会更高。然而,这在中短期来看并不严重,因为产能利用率很低,并且总体上没有通货膨胀压力。另一方面,我的同事William Cline已经表明,即使20%的升值也会将中国的全球盈余减少3500亿美元至5000亿美元,将美国的全球赤字减少500亿美元 至1200亿美元,这将转化成30万-70万个美国就业岗位(Cline, 2010)。因此,在当前以及未来可预期的失业率高、价格稳定的情况下,货币的调整对于美国经济将意味着显著的、明确的净收益。 黄教授还认为,1985年的广场协议未能矫正当时的全球失衡,那是本轮之前最严重的一次失衡。恰恰相反,又是由于通常的滞后效应,美国全球赤字事实上到1990/1991年间消失了,而日本的盈余也大幅度回落。只是当美元在1995-2002年大幅升值了40%的时候,失衡才再一次发生,由于日本经济从1991年以后遭遇了通货紧缩,日元实际币值开始被大大低估。 至于我自己提出的对抗性货币干预建议,即美国可以卖出美元来抵消中国购买美元对汇率产生的冲击(Bergsten, 2010),黄教授纠正说,人民币的不可兑换性使得完全抵消中国的巨量操控是不可能的。但是,美国政府可以购买替代品,例如无本金交割外汇远期交易(nondeliverable forwards)和人民币计价的债券(renminbi-denominated bonds),有多少买多少,向私人市场和中国政府发出明确无误的信号:是时候停止与经济基本面的抵抗了。这一方法的目标,是填补一种机制的缺失,即针对逐渐积累盈余国家保持币值低估(就像日本过去的所作所为)作出系统性反映的有效机制,这显然将会让可兑换货币更好发挥作用,从而精确锁定想要解决的问题,远远好过树立新的贸易壁垒。 黄教授说货币或者贸易战争没有赢家,这当然是对的。但当前巨额的失衡仍在增加,其根源必须尽快加以解决——尤其是中国长期以来大量操纵货币所导致的盈余,否则冲突将不可避免。即将到来的20国集团首尔峰会可能提供了一个"最佳的也是最后的机会",来避免美国国会和其他国家不可逆转的反应。 参考文献: 1. Bergsten,C.Fred,2010,We Can Fight Fire with Fire on the Renminbi. Financial Times (October 4).2. Cline, William R. 2010. Renminbi Undervaluation, China's Surplus, and the US Trade Deficit.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Policy Brief 10-20. Washington: Peterson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3. Huang, Yiping. 2010. A currency war the US cannot win. VoxEU.org (October 19). 译注 1 美国众议院,2010,筹款委员会,C.Fred Bergsten的证词:关于中国汇率政策听证会。第111届国会,第二次会议(9月15日)。美国参议院,2010,银行、住房和城市事务委员会,C.Fred.Bersten的证词:关于财政部国际经济和汇率政策的听证会。第111届国会,第二次会议(9月16日)。 看不到相关阅读?点击这里一键翻墙
|
Posted: 09 Nov 2010 07:36 AM PST 前几天看到网易的贫困线专题,提到中国政府2009年制定的贫困线是1196元,当时就很好奇这个贫困线能否保证一个人活下去。今天又看到有人在微博提起,,于是花了点时间研究了一下。 一个人在贫困线以上那至少应该有维持生命及基本健康的饮食,那吃什么样的饮食才够呢: 一份资料来自soso:
一份资料来自百度知道:
综合上面来看,一个成年人需要每天吃300克粮食,肉制品100克,蛋60克,豆制品50克(水果,蔬菜,奶制品等其他食品不算在内)。这几样价格分别为,大米:4元/公斤(来源21food),肉:12元/公斤(按肉中最便宜的鸡肉计算,来源21food),鸡蛋:7.9元/公斤(来源中国鸡蛋网),黄豆:1元/公斤(来源食品产业网)。 据此可以得出,一个人一天至少消费2.9元左右才能维持健康饮食标准,算下来就是一年1058.5元,居然1196元真的是能让人不饿死的。而且不只是不饿死,还多出139.5元去解决一年的住房,医疗,教育,交通,穿衣,以及娱乐等精神食粮。多么仁慈的政府啊,感动的要涕泪横流了。 Related posts: |
Posted: 09 Nov 2010 05:37 AM PST 我自2007年入社民連,就是看到香港的經濟意識一直是處於極右,香港需要一個會關懷基層、推動財富再分配,但又了解經濟學,不會推行過左政策的中間偏左政黨。 無疑,社民連這幾年的確是在推行左翼的政策,但始終我依然感覺到社民連的政綱,雖然比其他黨鮮明,但依然不夠深入和嚴謹,對社會運動人士的支援是有,但也略嫌不足。 政策研究部在2008年初壇曇花一現,之後再出了"週末吹水會",兩者本是鼓勵社民連會員從網上走出現實,去參與現實政治、去做政策研究、去參與社 會運動的培養室,但先是政策研究部因08選舉而沒資源時間辦下去;"週末吹水會"則是夏韶聲事件,惹火了黃毓民,再加上五個行委辭職後,因為阿牛不時去" 週末吹水會",嘗試去帶會員入社運界,例如參與地區的業主立案法團、抗驗毒、反Grant Loan不公等,卻被黃毓民懷疑是阿牛在培植反對他的勢力,而被他在其節目中打為"牛家班",被下令停止。 到了五區公投,全黨動員,根本沒時間資源做其他事,五區公投後,在新一屆陶君行領導下,社民連開始了建設內部組織,開始成立政策研究部、青年部、婦 女部、社會運動部等,培養人才、發展本土化的社民理念之勢初起。到了2010年9月,卻鬧出黃毓民炮打司令部,在自己於人網的節目,以其前主席之勢,繞過 黨內決策,要社民連全面狙擊民主黨,否則退黨,甚至連自己已經在7月投票支持區選協調的事實都不顧! http://forum1.hkgolden.com/view.aspx?message=2685872 自己通過了的決策,到了9月,覺得不對的,大可以自己和黨團、行委會提出再議,黃毓民卻不去做這些程序,卻去在自己的節目,脅著前主席的威勢去罵自 己在1月才大力支持上任的新一屆行委會,不但違反黨內的民主機制,還讓新一屆的行委會威信盪然無存,明擺著就是"我是太上皇!我要黨怎樣就怎樣!黨內民 主、黨內機制算個屁!",並引來了這次倒閣事件。 黃毓民的太上皇行徑根本不少黨內人士早有所聞、甚至親身經歷,但大多數人都因為黃毓民是黨的精神領袖而不敢張聲,怕得罪太上皇會令黨內分裂,甚至令 自己被其在人網黃毓民政評版的崇拜者起底批鬥。曾建成(阿牛)就是好例子,當時夏韶聲事件後,黃毓民在節目大鬧包括錢偉洛在內的對夏韶聲示威者為"牛家 班",暗指事件是阿牛策劃的,事後,黃毓民政評版內的人,一不夠人講道理,就會不斷地扣對方帽子為牛家班,就和文革時代的黑五類完全一樣。而阿牛自始也再 也不能出現在黃毓民及人網的節目中,黨內一有甚麼事就首先指著阿牛,說是他搞出來的。 又例如,黃毓民有一次在節目炮轟季詩傑罵他"痴能線",又引來崇拜者批鬥,但這班崇拜者卻完全沒想過別人為甚麼會這樣說。 http://202.177.26.103/viewthread.php?tid=22397&extra=page%3D6 ------------------------------------- 到了這一次倒閣風暴,先是出現了我以四人幫去形容的人,抽著劉曉波的水去抬高自己的鬧劇,冠上一零憲章之名,內容卻不是阿媽是女人式的社民連典型文宣,就是胡鬧指控,十個罪名都不堪一擊。詳看"鬧劇憲章"一文。 我先數一數四人幫如何四人幫: 2.錢偉洛:人格低下再加笨,被人稱猥瑣男,是有理由的。 3.任亮憲:政治投機份子。 4.李偉儀:不甘寂寞的政治投機份子。 先不論他們倒閣理由之弱智(看鬧劇憲章),光是看這四人幫的行徑,就算他們的理由再好,我也不可能支持這種不擇手段的人,目標不能合理化手段,就算理由再好,靠做著這種行徑上位的人,會有可能把黨帶向正途而不是走歪路嗎? 可是,他們這種人,做著這種行徑,用著這樣的理由,卻依然可以取得四成支持?社民連支持者是不是有問題? 問題就出在人網。 ----------------------------- 正如前述,人網黃毓民政評版有不少非理性的黃毓民崇拜者(當然,你出口說他們是的話,他們只會批鬥你),這情況自2008年人網吞併myradio 時已經開始出現,網上討論版主的劣幣驅逐良幣(只有沒社會地位、沒有理念、沒有墨水、沒有出來做社會行動的熱心和膽量的人,才會有時間做版主)自然是原因 之一: http://evchk.wikia.com/wiki/%E9%A6%99%E6%B8%AF%E4%BA%BA%E7%B6%B2 但這也和黃毓民崇拜不無關係。 在這一次黨爭中,正如我所說,人網版主"政治暗殺"11人,不肯定原因被刪的7人。 甚至連陶君行澄清的文,這版主也照刪,更別提其他一般人等的非倒閣言論了。 坦白說,沒有証據直接指明這版主這種行徑是黃毓民指示的,但這版主是直接由黃毓民任命的,連人網都不能動他,再加上這次他濫權如此明顯和嚴重,黃毓民依然不出聲,很難令人相信他和其行為無關。 一班本來就是有非理性崇拜辟的人,再加上一個中宣部式言論控制,自然就會培養出一群不問理性,只求人身攻擊的人出來了。 但幸好,社民連不少會員都是出過來做黨務,而不是這群只會在網上打飛機的人,在11月7日,170會員投票反對倒閣,就是因為很多會員都知道,黨不 是在網上打飛機就能辦好的,是要出面出錢出力辦事的,是要技巧說服而不是人身攻擊對方的,更加暗暗反對黃毓民炮打司令部,並懷疑縱容四人幫倒閣。 順手恥笑那堆網上遊魂:他們"說沒有人網就沒有社民連!",這証明了他們的圈子只在人網,根本沒有踏出人網以外的地方。五區公投,人網熱,高登中 熱,Blogger看淡,根本肯多看幾個網站,就會知道五區公投的投票率會比較低了(雖然我也以為會過20%),這班人根本就不意識到何謂宣傳,以為自己 在人網不斷發貼就是宣傳,卻不想想,那是義工們沒日沒夜地做街站拉回來的,而不是去在根本人人都是支持者的地方發貼。 又例如,在季詩傑的鵝頸選舉,人網蕭若元曾經大言不懺地說人網會幫季詩傑贏,甚至到現在還有人信。但事實是,那30%票根本就是泛民鐵票,幾乎個個 選區,只要你是泛民,又不是太差,你很難沒有30%票的,人網的影響力,根本完全看不出。沒有一大堆義工不斷洗樓的話,投票率只會更低。 一班平時不做黨務,只會在網上人身攻擊去發洩,沒有對象就連自己人都批鬥的人,當他們被人有意地引導到攻擊某些人時,結果如何,實在不難想象,例如到了可以扣陶君行投共帽子的地步。 面對著這種情況,有人一時氣忿,罵他們是縮頭龜,是可以想像的。 ----------------------------------- 而到了倒閣派全面失敗後,先是人網黃毓民政評版政治審查依舊,再加上了今天才發生的事: http://www.hkreporter.com/talks/thread-1023523-1-1.html 稍有黨齡的人,只會不齒這種籍口,簡單地說,就是以三大指控去向領導層迫宮要人網和社民連分家,就算倒閣輸了也要尾彩,再加上蕭生發King maker脾氣,他根本自08年吞併myradio後,就自視為民主運動的king maker,想學黎智英以蘋果日報對泛民指點江山那樣對社民連指點江山。早期社民連弱,指來也沒用,就自然不指了;但到了五區公投後,社民連壯大後,就開 始來了,這次就是以一些只能用弱智的理由去示威,"我就是社民連的king maker!社民連要靠我才行!"。 其理由及弱智之處如下: 還要加上輸打贏要條款: 在此事上,黃毓民一直沒有現身,但觀乎黃毓民和蕭若元過從甚密,再加上這種決策的份量,黃毓民事前不太可能不知道,他如果果道又不去阻止這件事,那只能有一個可能:這是黃毓民授意,甚至策劃的。 一個明明已經交出權力,卻又不斷地做太上皇行徑,不同意黨內決策時,不用黨內機制處理,卻用自己的影響力去炮打司令部,還要讓一批四人幫"毓民"前、"毓民"後地倒閣,倒閣失敗不服輸,還要懷疑以"人網和社民連分家"去逼宮的前主席,就是我忍不住寫這篇文的原因! P.S.陳偉業的取態(倒閣)不難理解,他在港同盟年代提出要成立荃灣支部,到了現在,社民連實力不會和那時差太遠時說"成立支部會出現山頭主 義",卻無視山頭主義本來就在,還要他那區最嚴重的事實、去質疑兩個律師看過的章程"可能會帶來法律問題"等,以這些理由反對成立支部,用心也太明顯了 吧?我不說出口了。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牛博山寨" via Zola in Google Reader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