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引言:大時代,台下有真的主角
- I talk with NPR
- 《外交学者》在投否决票之后,中国还能做什么让阿萨德走人
- 现在,我知道孔庆东为什么“人气旺”了
- 《国家利益》 中国崛起的终结
- 马其顿:聚焦国际诗歌节
- 非洲:2012伦敦奥运-我们来啦!
- 誠品打到嚟啦!──台灣書店到港的 Final Fantasy
- 香港膠災:事發第十二日
- 天体生物学和火星探索(上)
- 『摄影奖项』美国媒体摄影师协会 Image 12 摄影奖
- 『摄影奖项』美国媒体摄影师协会 Image 12 摄影奖
- [转载] 环球时报:为金牌喝彩绝对是中国主流声音
- 大崩潰 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 Jared Diamond
- 好奇号火星车成功登陆红色星球,人类的好奇心永不满足
- 勇气号
- 网民报导:中立专刊
- 2012年08月05日 糗事 TOP 10
- 强力推荐刘亚洲上将的一次演讲
- 60张迷人的蝴蝶摄影照片
Posted: 06 Aug 2012 02:05 PM PDT ![]() 即將來臨的九月九日,是立法會選舉的大日子。近年政治形勢凶險,令是次選戰變得意義重大。本人因而略為改寫拙著中的前言與感言,並在此公諸同好,好讓各位在這兵荒馬亂的形勢下,可以有一點參考: 在二零一二年三月廿五日,商界精英支持的行政長官選舉候選人唐英年,終以大比數落敗,無緣晉身禮賓府。回想在不足一年之前,唐英年仍被視為下一任行政長官的熱門人選,幾乎沒有人會預計到唐先生最終會敗選。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一個全新的世代,就此揭幕。 商界精英於香港政壇叱吒一時,卻於短短數個月內失勢。儘管唐英年仍然能夠得到285位選委的支持,卻有近百位曾提名唐的選委沒有投票給他。這意味著在北京的政治壓力面前,商界精英並未能有效地團結一致,部份人更是大難臨頭各自飛。這逆轉結局或會令不少分析者大跌眼鏡,然而若細心觀察香港權力精英近數十年的演變,便會驚覺當輿論圍著地產霸權、官商勾結等概念團團轉時,真正的主角早已在台下磨拳擦掌。 官商共治的殖民地體系 商界精英以前之所以權傾朝野,可追溯到殖民地時期的政治體系。香港開埠之初,英國政府因香港當時未能像其他殖民地那樣為大英帝國來龐大收益,曾一度考慮放棄香港。而在香港營商的商人,又因繳稅問題,不時向倫敦反映不滿。香港殖民地政府為求自保,只好吸納主要商行的精英進入政治體系。與此同時,殖民地官員不熟悉中華文化,加上種族主義造成的偏見,不敢亦不願直接與華人打交道。因此他們便倚靠以華商為主的個別精英為中間人,透過他們間接管治華人社會。 研究香港政治的學者史葛(Ian Scott)指出,香港自開埠以來,曾經歷過多次管治危機,而每一次都是透過吸納更多的精英進入政治體系,讓更多的精英分享政治權力,從而平息風波。這些精英大部份都是商人,先是主要商行的外籍商家,後來又擴展至華商。與此同時,殖民地政府亦讓公務員體系擔當制訂政策的角色,讓潛在的政治分歧化約為行政管理的技術問題。這種行政吸納的管治作風,令殖民地時期的香港能大體上維持政治穩定,亦奠定了官商共治的政治體系。 在八十年代精英交織網中,我們可以清楚看到官商共治體系的結構。主要商行與政府委員會之間,有著豐富的交織聯繫,把權力精英連成一個團結的陣線,而部份較具規模的主要商行和較重要的政府委員會,則在網絡中擔當主導的角色。 山頭林立的商界精英 到了一九八四年,中英兩國簽署聯合聲明,議定於一九九七年將香港的主權移交予中國。北京政府認為商界主導香港政治的力量,開始對商界進行統戰。北京最初期望能夠維持香港官商共治的格局,但這個如意算盤卻因中英兩國後來交惡而打不響。 彭定康上任後推行政改方案,於一九九五年立法局引入選民基礎較廣泛的新九組功能組別後,北京決定放棄「直通車」的安排,以「另起爐灶」的方式自組主權移交後的管治班子。曾為彭定康服務的公務員體系則被視為「港英餘孽」而不獲信任,商界精英成為了唯一獲北京信任的管治伙伴。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商界出身的董建華宣誓就任首位行政長官,開展了主權移交後商人治港的政治格局。 然而當商界精英走上了權力顛峰之際,他們之間卻已不復以前那樣團結一致。主要商行之間的董事交織,在八十年代以後愈來愈稀疏。近幾十年全球經濟一體化加劇了商營機構之間的競爭,令它們更難為著一致的政治目標而團結起來。商界精英的分化,是近幾十年先進國家的普遍現象,唯香港商界精英的分化卻同時有著本土的因素。北京對香港商界精英的統戰,再加上中國改革開放帶來的商機,使北京與香港商界建立了主從關係。香港商界一方面公開表示效忠北京,另一方面又利用與北京的人脈關係向競爭對手及特區政府施壓,以爭取政治和經濟上的利益。這既加深了商界精英之間的不和,亦令他們失去了組成管治團隊的動機。香港的商界精英在九十年代起便分裂為多個山頭,整個商界亦逐漸失去在權力精英中的主導地位。 董建華在任年間,特區政府曾嘗試過加重行政會議非官守成員的角色,後來更引入了高官問責制,使董建華可以任命公務員體系以外的精英為主要官員。無奈商界精英卻不能團結一致,組成一支可以支持董建華施政的管治團隊。及後一連串管治危機後,商界精英雖然仍然能維持其政治影響力,董去曾上卻已成定局,開展了公務員治港的時代。 親北京勢力暗渡陳倉 曾蔭權上台後,他大可以運用既有的公務員系統,以及利用公務員在殖民地時代制訂政策的經驗,建立一個自主的管治團隊。可惜曾蔭權卻抱著打工仔的心態,將自己視為北京政策的執行者,而非香港的政治決策者。特區政府與香港商界一樣,都有著只向北望的政治文化。親北京的政治勢力,亦逐漸悄悄地佔據了權力精英們主導位置。 在二零零八年的精英交織網中,商界的精英已經分化至各個甚少互相連繫的山頭。主要商行亦未能在網絡中擔當主導的角色。只有政府委員會能夠主導精英交織網。我們發現在這些委員會之中,大多是與主要商行沒有連繫的商界人士。他們當中有不少都曾於中國大陸的政治體系中擔任過公職。他們雖然來自商界,但大部分卻非傳統官商共治體系的成員,而很可能是北京親自裁培的嫡系勢力。 同樣在二零零八年,中聯辦研究員曹二寶在中共黨校刊物撰文,指出北京需要在香港建立第二個管治團隊。考慮到這篇文章的觀點,我們相信在權力精英中嶄露頭角的親北京人士,很有可能是第二個管治團隊介入香港事務的渠道。在傳統商界精英日趨分化的情況下,由北京栽培的精英便可以進佔原先由商界精英主導的政府委員會,不知不覺的將之轉變為北京影響香港政治的平台。他們具有商界背景,讓政府委員會延續昔日親商的作風。然而他們卻不從屬於主要商行而且正是要取代昔日主要商行的角色。北京政府充分利用了政府諮詢制度的空間,容許他們在表面上不損害一國兩制框架的情況下,以合乎香港法律的方式介入香港的政治事務。 北京對香港社會各界全方位的統戰,亦於主權移交後得到成果。不少社會團體及地區團體在近幾十年逐漸投入親北京的陣營,由北京栽培的精英亦相繼活躍於民間團體之中。這些團體對香港市民做了不少意識型態上的宣傳,從而凝聚了不少政治立場保守的群眾,令親北京的政治立場可以得到民意的支持。這些團體在選舉時,亦成為親北京政團的地區「樁腳」,其動員組織的能力遠比民主派的對手強大。我們可以預期,北京在民間社會的統戰機器會在二零一二年九月的立法會選舉時再次全速開動。北京方面的目標,是要得政權、奪議席、贏民心,透過部分民意授予的認受性,推行所謂的四大政治任務:訂立國家安全法、全面推行國民教育、落實僅具鳥籠民主裝飾的終極政制、整頓公營公共廣播。香港既沒民主、自由亦受限,將會淪為中國屬下的一個殖民地,開展一個由北京全面掌控香港的新時代。 香港的商界精英無疑是享有一定的政治特權,當中涉及的利益衝突亦繼續影響著香港市民的生活。然而當輿論群起批評商界霸權時,商界在香港政治的主導地位已被逐漸被陰乾。當商界精英以為business as usual而氣焰沖天之時,親北京的嫡系勢力已準備好要接收權利。不過是幾個月的功夫,殖民地時代的官商共治體系,霎眼間已成為明日黃花。 感言 執筆至此,大局已定。本書所作的推測,似乎在出版之前就已經應驗。目前的政治低氣壓,猶如一口吐不出來的烏氣,悶得叫人無力再寫下去。 「大時代,台下有真的主角。大時代,誰讓你主宰?哪裡會有地方可以暫避,去讓你玩,快活到死?哪裡會有地方可以遁地?看著你,你沒法遠走高飛。」我們彷彿聽到一隊不復存在的樂隊,聲嘶力竭的為失去光芒的都市唱著哀歌。 只是,再是絕望,我們仍要對那再度殖民香港的北京權貴、對著建制中幫共官做買辦的賣港賊,大叫Don't teach me how to die!「好風光不會停留、不要妄想老天會打救」,「不偏不激不反,然而無力救你;不枯不萎不倒,仍然全賴勇氣;不屈不朽不囂,昂然重拾武器;不可不知不懂,隨時隨地你要打不死。」北京愈是要全盤操控,我們就愈是要在各個關頭都要堅守到底。讓我們堅守九月的立法會選舉、讓我們走上街頭、讓我們以勇武抗爭抵抗惡法。我們能依靠的,就是前面的那雙手、對自由的渴望、對世道不靖之不甘心、以及我們對土地與親朋之熱愛。 《精英惡鬥:香港官商霸權興衰史》專頁:http://sytsui.wordpress.com/category/elite-studies/ |
Posted: 06 Aug 2012 11:40 AM PDT You can listen here. |
Posted: 06 Aug 2012 10:24 AM PDT 核心提示:鉴于中国新疆地区穆斯林少数民族问题,中国官员希望避免把自己与西方军事干预一个穆斯林国家的事情产生瓜葛。有些中国领导人担心,西方支持的这些中东国家的反政府起义可能会煽动起他们自己的民众反政府的情绪,开创外国干预中国内政的先例。 发表:2012年7月21日 作者:Richard Weitz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 ![]() 中国作出决定,跟俄罗斯一道否决联合国安理会有关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这并不出人意外。毕竟,中俄两国之前已经两次否决了安理会旨在要求巴沙尔要么改变政策要么就下台的决议草案。安理会新的决议草案原本会导致对叙利亚实施经济制裁,除非巴沙尔政权停止使用重武器对付平民。 7月20日联合国安理会不得不决定是否延长联合国叙利亚监督团的任期,因为监督团90天的任期到期了。中国和俄罗斯联手反对采取任何可能导致对叙利亚动武、实施经济制裁或对巴沙尔采取其它强制行动的议案。"主权"是中国反复强调的关键词,在它看来,在利比亚的努力的"使命偏离"产生了一种背叛感,这种感觉对今天的决定产生了影响。不过,相比俄罗斯,中国可以输掉的东西少些,它还可以做出更多努力帮助减缓紧张局势,而西方国家会很明白中国的关切。 中俄两国今天否决了西方支持的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该决议原本会把监督团的任期延长45天,不过,按决议草案规定,如果叙利亚违背安南和平计划,决议将授权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对叙利亚实施外交和经济制裁,甚至采取军事干预行动,尽管支持该决议草案的西方国家否认他们将很快寻求联合国授权对叙利亚动武。 在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否决票后,美国驻联合国代表苏珊·赖斯大使在媒体前指责俄罗斯和中国,说:"今天,俄罗斯和中国又第三次否决了赢得安理会绝大多数成员支持的决议草案,令人遗憾,非常可惜。"当问及否决的实际影响,赖斯回答说,"传递出的讯息是,这两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愿意保护巴沙尔、支持他拼到底,尽管从逻辑上讲这似乎不符合它们的利益。" 北京之前警告说它不会支持今天进行表决的决议草案。像去年北约在利比亚的军事行动升级时中国所作的一样,中国国家电视台回顾西方2001年对阿富汗的军事干预以及2003年对伊拉克的军事干预后出现的持久动荡和暴力,警告说不要打着人道主义的幌子对叙利亚采取类似的军事干预行动。 《人民日报》几天前刊发的一篇评论文章警告说:"新世纪以来的几场战争一再证明,'推行民主'、'人道主义'不过是外部大国谋求私利的幌子。"它指的是西方支持的伊拉克及其它地方的战争。 在叙利亚的这场危机中,中国的态度一直很强硬,它和俄罗斯一起反对大多数阿拉伯国家作出的努力,阿盟的努力旨在迫使巴沙尔政权结束对反政府抗议群众的残酷镇压,得到了西方的支持。在过去二十年里,中国领导人常常反对外国以政权更迭为目的的军事干预行动。譬如,他们反对美国和北约在中东采取的军事行动。不过,他们对俄罗斯2008年军事干预格鲁吉亚的行动也缺乏热情,他们拒绝承认随后宣布独立的阿布哈兹和南奥塞梯共和国。 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官员一直寻求通过谈判和平解决冲突。他们称,叙利亚问题决议草案的支持者们试图干预联合国的一个常任理事国的内政,寻求更迭其政权,谋求实现他们自己控制该地区的更大目标。 中国在流血中看到了什么 中国政府在解释今天投否决票一事时,批评该决议草案内容不平衡,旨在单方施压,鼓励反对派继续战斗,而不是鼓励他们进行对话和达成妥协。 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大使也声称,决议草案的目的是使武力推翻巴沙尔政权合法化。中国官员已拒绝支持迫使巴沙尔下台的提议。他们认为,叙利亚的前途命运应由叙利亚人民自主决定,国际社会提出这样的要求是不合适的。 李保东说:"我们一直主张,叙利亚的前途命运应由叙利亚人民自主决定,而不是由外部强加;叙利亚问题只能通过政治手段解决,军事手段没有出路。" 中国领导人一直强烈支持对国家主权的传统解释,这种解释严格规定外国或国际组织无权干涉别国内政。 李保东还抨击提案支持国想赚取好处、让中国和俄罗斯难办,而不是取得真正的妥协让步。他说,在决议草案磋商过程中,提案国没有展现合作的政治意愿。"更令人遗憾的是,提案国在各方仍有严重分歧,还有时间继续协商的情况下,拒绝响应中国及其他一些安理会成员以及安南特使关于继续磋商、达成各方都可接受案文的呼吁,强行推动表决。"他指责该决议草案破坏了安理会的团结。李保东说:"中方对此坚决反对。" 尽管中国否认它支持巴沙尔继续掌权,但中国官员意识到巴沙尔不会自愿下台,因此他们认为逼他辞职是没用的。另外,中国分析家认为,单单巴沙尔下台是不会导致叙利亚冲突结束的。中国官员担心,巴沙尔下台只会导致反对派进一步升级他们的政治诉求。他们担心,国际社会发出的要巴沙尔下台的呼吁已经产生了这种有害的影响。 《中国日报》刊发文章说:"单方面对叙利亚政府施压,明目张胆地试图逼迫其领导人巴沙尔下台,决议草案向武装组织和反对派传递出这样的信息,即他们有国际社会撑腰。"中国分析家明确表示他们担心反对派变得越来越激进。 中国政府历来寻求使联合国的决议措辞准确,以便严格制约成员国政府对决议的落实。另外,中国官员称,从利比亚冲突的教训看,决议草案只不过是为西方国家军事干预提供正当理由。2011年,在联合国安理会就批准对利比亚动武的决议草案投票表决时,中国和俄罗斯投了弃权票。随后,北约加紧空袭,并最终帮助组织了反政府的地面部队。《人民日报》早些时候刊发的一篇评论文章说:"利比亚是个反面教材。北约国家滥用安理会有关设立禁飞区的决议,直接向利比亚交战一方提供火力支援。" 今年3月曾就叙利亚问题达成了某些共识,当时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了一项声明,全面支持安南的六点和平计划。中国和俄罗斯只会接受不包括下述内容的最后声明,即谴责巴沙尔政权、讨论政治过渡和为军事干预叙利亚提供理由的内容。 鉴于中国新疆地区穆斯林少数民族问题,中国官员希望避免把自己与西方军事干预一个穆斯林国家的事情产生瓜葛。有些中国领导人担心,西方支持的这些中东国家的反政府起义可能会煽动起他们自己的民众反政府的情绪,开创外国干预中国内政的先例。 然而,在叙利亚问题上,中国领导人也不希望陷入孤立。他们宁愿不惹恼那些寻求结束叙利亚暴力冲突的西方国家、沙特阿拉伯以及其它海湾合作委员会国家。海合会国家为中国提供大量能源。这些国家支持推翻巴沙尔政权的努力。 在叙利亚的问题上,中国一直是躲在俄罗斯的身后,俄罗斯否决决议草案的行动和支持巴沙尔政权的作法都更突出。如果没有俄罗斯,中国驻联合国代表团或许不会对反巴沙尔政权的决议草案投否决票,因为北京的一贯作法是避免单独对决议草案投否决票。尤其是在安理会商讨决议草案时,中国的外交官都尽可能地让俄罗斯在反对西方发起的强制性议案的时候打头阵。 然而,十有八九,中国比俄罗斯更可能改变它在推翻巴沙尔政权的问题上的立场。中国的决策者们从未认为叙利亚问题与台湾、西藏、新疆或许还有南海等问题一样重要。中叙贸易在中国总贸易额中只占很小的一个份额。与俄罗斯不同,中国供应给叙利亚的武器比俄罗斯少得多,俄罗斯是叙利亚的一个主要军事靠山。而且,与俄罗斯不同,中国在叙利亚没有海军基地。 总的来说,中国在叙利亚的战略和经济利益远不如俄罗斯和伊朗在叙利亚的利益那么深,因此,与俄罗斯、伊朗及其它与巴沙尔政权有关联的国家相比,中国可能更容易接受叙利亚政权更迭。 不过,西方国家也从未声称叙利亚问题像伊朗核问题一样那么重大。中国的决策者因此可以继续否决针对叙利亚的行动,而像伊朗一样遭到西方单边制裁的风险会更低。 然而,叙利亚局势恶化可能增强西方国家采取军事干预行动的意愿,这最终可能会促使中国官员重新考虑他们对叙利亚政权的态度。 向前看,中国外交行动可能会通过帮助巴沙尔及其家人到另一国家寻求避难来对结束叙利亚冲突做出最大贡献。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Posted: 06 Aug 2012 08:54 AM PDT 博客中国网"影响中国百名博客"评选一个月了,我一直没有注意。就在昨天,有一个熟悉的博友给我留言,说她在凤凰博报我的博文下留言呼吁给我投票,几乎所有的留言都被和谐了。我才留意这个评选。这个评选的规则还是公平公开的,在民主训练尚缺乏的中国大陆,这样的活动至少是一场演习,演多了,民众对民主的意识也就增强了,对公正的追求就强烈了。所以,我是很支持这样的活动的。 这位博友的留言是这样的:【guoke1234 [2012-08-04 09:48:00 PM] 博客十年"影响中国百名博客"评选,在目前还是有点忽悠功能的,比如"文化类"之首居然是孔庆东"叫兽"!想来他已经把所有五毛水军都发动起来了。在文化类中, …… |
Posted: 06 Aug 2012 09:06 AM PDT 核心提示:中国正面临着自身的严峻挑战,它的崛起故事已经到了顶点,中国的经济放缓被经济学家看作是影响其政权稳定的重大因素。 发表:2012年7月25日 作者:Amitai Etzioni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 几乎所有的人开始一致认为,中国是正在崛起的全球大国——经济规模很快将超过美国;实行的是很多第三世界国家喜欢的国家资本主义模式而非民主资本主义模式;在非洲和拉美部分地区建立殖民地;在邻国中的影响力与日俱增。然而就在此时,这个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国家却已经走到了顶点。尽管中国渡过了自2008年以来一直困扰西方国家的金融危机,现在却面临着自身的严峻挑战。如果这些主要趋势持续下去,那些曾经认为我们即将进入中国世纪的人很快就会发现,中国世纪还没开始就结束了。 最先使外界关注中国力量崛起的是中国经济的异常高速发展。保持强劲增长势头的经济体可以在全球市场中扮演关键角色,并为大幅增强军力提供资金。然而,中国经济增长率已从2010年的10.4%降至2012年的7.5%。这样的增速也许已经算是比较慢的了,而经济学家预计还会进一步下降。媒体使用的数字基于中国有关方面提供的数据,而很多人对后者的真实性表示怀疑。 此外,《经济学人》认为,一个发展中国家越接近于发达经济体,这个国家就越难以保持原来的增长率,因为它日益被迫进行自我创新。在新兴市场的经济学家看来,问题并不在于中国经济是否会减速,而是在于中国是会软着陆还是硬着陆。 经济放缓对所有政府来说都具有挑战性,但对中国人来说尤其如此:他们政权的合法性不是建立在人民的民主选择基础之上,而是建立在该政权提供不断提高的生活水平的能力基础之上。由于最近中国经济增长强劲,中国人的期望值很高,其中大多数人尚未达到发家者的富裕程度(发家者主要在沿海城市)。与那些人们境况都很差、期望很少的地方相比,中国的差异和无力满足未来高增长需求是被经济学家视作危及政权稳定的主要因素。 此外,几十年来中国经济的高歌猛进也带来了重大环境挑战。到2007年底,在世界上污染最严重的20个城市中,有16个是中国城市,而且中国也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鉴于中国的经济模式严重依赖资源开采,环境退化对该国经济增长的束缚越来越大。由于中国人口众多,且养活中国人困难重重,这个问题进一步恶化。例如,中国存在严重的缺水问题。与此同时,中国的腐败问题非常普遍,特别是在地方上。中国在2011年《腐败感觉指数》上排名第75位,远远低于日本(第14位)和美国(第24位)等国。 中国人口老龄化对中国的未来来说也不是什么好兆头。清华-布鲁金斯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王丰认为,中国的经济繁荣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中国人口结构的独特之处——这些特色目前正在逐渐消失。由于中国仍在实行已经持续30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未来若干年,中国的年轻劳动力将明显减少,老年人急剧增加。 随着中国在世界上的殖民开拓,它面临的不满也越来越多。得到中国大量投资和援助的非洲国家抱怨自己的中国恩人通常都不雇用当地工人;中国恩人抱成一团,避免与当地人接触;即便他们雇用当地人,当地人的工作条件也非常差,工资也很低;贸易条件极不公平。有人给中国贴上"重商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标签的速度非常快。 一些邻国也越来越疏远中国。最近,在缅甸和越南,中国的姿态导致这些国家靠近美国。其实,中国的盟友少之又少,而确实可以称为盟友的国家(如朝鲜之类)非但不能提供支持,反而经常惹麻烦,让中国付出代价。 总之,繁荣兴旺、充满活力的中国即将对衰落的美国发起挑战的形象已经成为过去。我们所需的一切只是关于崛起中国的又一个封面报道,正如我们曾经对崛起日本所作的报道一样,可以肯定这个报道将会被重写,如果不是被彻底颠覆的话。 Amitai Etzioni为乔治·华盛顿大学国际关系教授。他的最新专著《热点:后人权世界的美国外交政策》将于2012年10月出版。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Posted: 06 Aug 2012 06:30 AM PDT 葡萄牙电影制作人安德列.索亚雷斯公开了关于斯特鲁加诗歌之夜的纪录短片。在马其顿斯特鲁加镇,自 1962 年起五十年来每年皆会举办国际诗歌节(官方网站)。 这段影片中现身说法的有马其顿诗人弗拉基米尔.马丁诺夫斯基(Vladimir Martinovski),中国流亡作家贝岭,印度的拉蒂.萨克辛纳(Rati Saxena),美国的柯里.马克斯(Corey Marks),爱沙尼亚的辛.克拉(Siim Kera),阿尔巴尼亚的密莫扎.萨里(Mimoza Sali)等等。他们也谈到全球的诗歌艺术现况,并以各种语言朗诵自己的作品。
贝岭叙述自己因为对政府有异议而被迫在入狱和流亡中择一,表示他的故乡已不再是中国,而是中文。有意思的是,著名马其顿诗人兼语言学家布莱兹.柯内斯基(Blaže Koneski,1921-1993)最近刚竖立的纪念碑上,䥴刻着他这句名言:"语言就是我们的原乡。" 诗歌节是国家支持的重要文化元素,开幕式通常都有政要出席,像是文化部长、首相或总统。2009 年诗人社运者努寇特(Vnukot)在他的博客的一篇文章中批评这对促进国内多元意见并不是很有益。2011 年他回到大众面前朗读他关于马丁.内什柯夫斯基(Martin Neshkovski)谋杀案的诗作,这个事件一年前引起了基层对警察暴力的抗议。 数年来马其顿博客对诗歌节的记述包括引用维基百科资料,以及讨论国内诗人像是柯内斯基、马特扎.马特夫斯基(Mateja Matevski)、1964 和 1981 年曾参与的乔凡.柯特斯基(Jovan Koteski,1932-2001),或是张贴外国作家的作品翻译,像是日本的谷川俊太郎、法国的皮耶.毕安(Pierre Béarn)、俄国的瓦丁.费多洛维奇.特雷因(Vadim Fedorovič Terehin,俄语维基百科)。 记者瓦斯柯.马柯夫斯基(Vasko Markovski)在他的博客上发表了关于斯特鲁加诗歌公园的报导,公园里的树是由世界各国的著名诗人所种植。 校对:Portnoy 作者 Filip Stojanovski · 译者 Hsu-Lei Lee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
Posted: 06 Aug 2012 04:16 AM PDT 再过不到17天2012年奥运就要展开,全世界为了这个伦敦在现代史上的第二次主办的运动盛会拚了起来。非洲期待扬眉吐气,而对某些国家来说,奥运将是一个准备多年的高潮,也是新一轮的竞争。 Afritorial从历史的角度来看非洲国家在1908年首度参加奥运后的发展:
![]() 奥运场上的肯尼亚人 图片来源:sportskenya.blogspot.com ECAD Forum提醒我们竞争向来就有,例如埃塞俄比亚和肯尼亚在中程和长程赛事的对抗:
某些参赛国凸显种族、性别与宗教偏见,如沙特阿拉伯,不过该国最后还是首度允许女性参赛:
BA Haller 连结到一个报导,是关于有史以来第一个双腿截肢还同时参与残奥会和奥运会的人。想不到他可是非洲人:
最后,请看一些SportsKenya提供的肯尼亚奥运史。 校对:Portnoy 作者 Richard Wanjohi · 译者 veldsara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
誠品打到嚟啦!──台灣書店到港的 Final Fantasy Posted: 06 Aug 2012 03:07 AM PDT 接下來的周末,相信很多人都已經為「誠品朝聖」排程。每年暑假的香港書展,季節性流感般勾起大家對藝文生活的追求,今年八月誠品落戶銅鑼灣希慎延續了這股書香熱潮。過去的周末明報、信報、星島等報章,無一不對誠品開幕作報道造勢。彷彿誠品登陸是城內的大事,此事大於哪裡?大家又是抱著甚麼心態迎接誠品? 港人對誠品的期待讓我感興趣,台灣第一大書店王國來到香港,究竟是怎麼的存在呢?一如法國巴黎的LV,是一個知名品牌?在商務、中華、三聯、大眾以外,為香港書局界新增一個競爭者?為石屎森林、文化沙漠的香港洗底,建立一個有藝文元素的可親形象?更多的是,反映出香港人對台式生活態度的嚮往。書店,買書。書本上寫的文字,文字是文化的載體。作為文化商品,當中的意涵遠高於一般衣食住行的消費品。就像唱片專輯一樣,買下來不是因為「需要」,而是因為認同歌曲或歌手的形象,或創作的風格、內容、意思。所以在書店消費的,不光是一頁頁的紙張、一篇篇的字,而是一種生活品味,甚或意識形態。 香港一直沒有大型台灣書店,只有專賣台灣書的樓上書店。誠品落戶,可以說是台灣藝文工業的正式登陸。客觀上,一家誠品還得面對香港傳統書局品牌、以低價見稱的樓上書店,甚至老早紮根香江的「左派書店」。難免令人想像到大陸和台灣文化層面的比拼,兩地書業,甚至是生活品味的較量。誠品的副董事長也直言,在可以媲美紐約租金的地段開鋪,早已沒有賺錢的預算。可見,誠品在台以外第一分店,選擇香港並非偶然,更非單單商業考慮。如前所說,書本不是一般的消費品,它當中摻合很多傾向性和思想哲學。買書,不僅是一盤生意,也是人文活動的推動器。 台灣人愛書愛閱讀,不拘小節席地看書的生活藝術;誠品書店亳不吝嗇地廿四小時開著冷氣,讓客人「打書釘」的氣量,早已叫香港人羨慕不已。正值多事之秋,港人被「國民教育」迫得發瘋時,誠品來了,遙遙呼應當日企業對香港店之定位──「一座躍動城市中的心靈停泊港口」,慰藉一顆顆惶惶不安的心靈。 (本文同步發佈於吉暝水的部落格,參考連結:http://movingfromhere2there.blogspot.hk/2012/08/final-fantasy.html) |
Posted: 05 Aug 2012 11:14 PM PDT
(行動消息)南丫部落明日八月七日星期二將繼續組織義工隊到南丫島東澳,集合時間為早上九時十五分在香港仔碼頭(有興趣可電郵至 lammacorner@gmail.com)。另外本週四、六及日,長春社及綠色力量也有行動。 有毒?無毒? 林鄭月娥在記者會上重申有關物料無毒,因此政府根據一貫程序,只會在政府部門之間進行內部溝通。今次事件各部門已經各盡其職,又重覆一般無危險性墮海物品,各部門也會自行處理。食環署署長則稱自7月26日已開始清理本港各海灘南丫島深灣、芝麻灣、螺灣、銀線灣等。不過因為潮漲潮退,所以膠粒又沖回上岸,又稱之前食環署要清理塌樹,署方工作十分繁忙。林鄭月娥又多番表示物料無毒,但未來幾日將會動員各部門及飛行服務隊、民安隊等協助清理。黃錦星則表示自己今日曾到大嶼山及南丫島視察,表示情況獲得控制。 不過食物安全中心的顧問醫生何玉賢在記者會上卻說漏了咀,表示有關物料雖然無毒,但卻可以黏附有毒物質,經過長時間(幾個月)吸收會達到危險的程度,又表示本地生產的食用魚類所佔的百分比不高。即使市民在這十天內有進食膠粒,短時間內亦不會構成風險。今日《蘋果日報》便頭版報導本港水域出現「毒膠魚」,《太陽報》更表示街市現膠粒魚。官員在記者會上稱,沒有接到大量漁類死亡的個案,但部分漁民指有些魚胃口減少,署方會密切留意。 至於如何外理回收的膠粒,食環署表示較完整的會交還有關公司,其餘收集到的膠粒或含混其他物料,只能送往堆填區處理。 中石化要負責? 另一邊廂,社會民主連線今午到中國石化位於會展的辦公室抗議,會展的保安一度以鐵馬阻止示威者,中國石化的總經理李建國後來親自到大堂,表示同意五名示威者到中國石化辦公室外抗議及遞信,並另約時間會面。社民連要求中石化立即就事件向公眾致歉;承認責任,不要卸責貨已出門,主動承擔清理的責任及有關費用;盡快就事件展開調查:貨船有否在十號風球期間行駛?為何會掉下貨櫃;公佈每年透過香港出口的化工原料種類及數目,讓公眾知悉本港環境生態的潛在危害;就同類事件制定應變措施,並在一定時限內如二十四小時內向外公佈事件,並承擔賠償責任。 今天《蘋果日報》訪問了資深大律師湯家驊,他認為除非船長和船公司有明顯疏忽,否則難以索償。本網就此事再訪問香港城市大學海商及運輸法研究中心海事專家法律系的戴錫崑博士。他認為船家要負責貨物安全,並要證明事故是天災(Act of God),船方是沒辦法預防的,例如有沒有妥善放置膠粒,以及有沒有尋找避風地方:「這需要航海日誌來證明。」戴博士補充,受害一方可以考慮控告船公司,例如漁民控告船公司意外導致魚類死亡。這是侵權行為(Tort)的其中一種,即一方做了一些犯法行為導致另一方損失,而涉案人士之間可以沒有合約關係。 但據了解被告可能以天災,或者原告清楚事件發生的危險性等理由抗辯。此外,即使控告成功,被告也可能要求原告要負一部份責任,即 contributory liability。這類官司無疑對漁民等小市民是一種壓力。 全民運動日變全民執膠日 昨日八月五日星期日,「全民運動日」變「全民執膠日」。全港各受災區也有不同團體及市民自發組織執膠隊。學民思潮組隊到赤柱、鍵盤戰線到梅窩、人民力量到愉景灣,環保觸覺則分兩隊到長洲及南丫島東澳,東澳另有海洋公園義工隊及南丫部落等團隊。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終於在事發十二日後出面回應事件,到愉景灣「視察」,但按劇本應為公關 show ,將膠災事件冷處理的行程,卻繼續擴大政府的管治危機。黃錦星呼籲市民不要到南丫島,以免打擾海龜產卵,但南丫島的東澳及深灣目前膠災嚴重,垃圾處處政府卻毫無行動。漁護署助理署長更表示人體食下肚也沒有危害。 人民力量昨日到大嶼山視察,巡查一些較少人前往的沙灘,在數個海灣上發現膠粒,以草灣最為嚴重。似乎政府仍然未就可能受影響的海岸線進行全面的調查。 昨日「全民執膠日」的盛況,估計全日有幾千名市民到全港不同的地方「執膠」,詳情可見下列各網上的報導。
各讀者如有任何新的消息或相片,可以電郵到 inmediahknet@gmail.com 報告。 其他報導: 影像報導:馮景恆 |
Posted: 06 Aug 2012 03:22 AM PDT 本文作者:科学松鼠会 原作:Mary Voytek,Linda Billings,Aaron L. Gronstal and Leslie Mullen
在太空时代开启之初,火星完全是一个谜.如今半个世纪过去,太空探索已经揭示了火星在曾经有过一段更像地球的时光。但是,还有很多问题没有得到解答。远古的火星是什么样的?火星表面曾经有过液态水吗?很久以前,火星可能曾经有过生命吗? 火星任务的历史,由艰苦的努力和辉煌的胜利交织而成。造访火星是非常危险和困难的。该行星的极端环境包括极寒的温度、极具破坏力的尘暴、低重力和稀薄的大气。很多火星任务都以失败告终。不过,那些侥幸成功的任务已经给我们提供了关于火星潜在宜居性的惊人证据。而NASA即将发射的迄今最野心勃勃的探测器——火星科学实验室(注:即今天成功成功登陆火星的"好奇号"),则无疑将开启天体生物学研究的新纪元。 一、 研究肇始1960年代,NASA新启动的地外生命计划吸引了很多优秀科学家的目光。在那十年中,NASA着力推进着其月球计划,并建造了分析月球样本和陨石等宇宙中的物质的仪器;而地外生命学家已将目光投向了更远的地方,离我们最近的两颗行星——金星和火星。 NASA水手计划(Mariner program)的第一次成功任务,来自1962年的水手2号,它令我们首次得以对金星近距离观察。美国宇航局局长詹姆斯•韦伯这样评价水手二号的成功:"它给人类对金星的认识带来的提高比有记载以来的几千年历史中的总和还要多。" 1965年7月14日,水手四号成为第一艘近距离探索火星的航天器。它辨认出了水可能曾经在火星表面流淌的地质证据。1967年水手五号再次前往金星。科学家们曾经相信金星可能支持生命,但水手二号和五号对金星极端恶劣条件的观测,进一步坐实了一个结论:火星是更好的寻找生命之地。 我们对火星的认识通过1969年的水手六号和七号得以加强,这两个航天器对火星表面20%的面积进行了测绘,提供了该行星很多独特特征的高清晰图像。1971年的水手九号是第一艘进入其他行星轨道运行的航天器,它测绘了火星表面的80%。这一任务真正揭开了火星的面纱,显示出这一行星地质史的惊人细节,包括火山、峡谷、陨石坑及河床。水手九号最先发回了水手谷(Vallis Marineris)等地标的图像,这一大峡谷正是为纪念该航天器而命名的。 [水手六号和七号是双生子,它们都长这个样] 该计划的最后一个任务,1973年的水手十号,没有访问火星,但展现了接下来的很多太空任务可能用到的新技术。水手十号是首个造访多颗行星的航天器,还第一次利用了"行星引力辅助"技术,即利用一颗行星(金星)的引力来加速到足够的速度,以访问第二颗行星(水星)。 苏联也将视野投向了火星,火星二号(1971年)、火星三号(1971年)和火星五号(1973年)(Mars 2/3/5)任务都将航天器驶入了火星轨道。尽管每次都遭遇很多困难,这些航天器还是给出了关于火星表面和大气环境的一些数据。(编者注:详情可参考维基的"火星计划"词目。) 二、 海盗双子早在1959年,NASA就开始研发探测生命的仪器。火星很快成为应用这一技术的首选之地。早期对火星的关注导致了地外生命和天体生物学史上最伟大的里程碑之一:1976年两艘海盗号(Viking program)航天器在这颗红色星球表面着陆。 [著名科普作家卡尔·萨根与海盗号着陆器模型] NASA的海盗号孪生任务于1975年发射,是截至当时NASA最具野心的行星探索努力。海盗一号和二号任务都同时把一个着陆器和一个轨道飞行器发往了火星。每个着陆器肩负着14个实验,包括一组专为搜寻火星生命迹象的调研。 1961年,NASA官方邀请英国科学家詹姆斯•拉夫洛克(James Lovelock),一个生命探测技术专家,来美国空间计划工作。他在生命探测实验方面有很多想法,参与了1965年一颗火星探测器的早期设计。他曾说,"我的童年是由儒勒•凡尔纳(Jules Verne)、奥拉夫•斯塔普雷顿(Olaf Stapledon)等科幻作家的作品装点的,因此我非常高兴能有机会亲自参与讨论研究火星的计划。" 拉夫洛克对搜寻生命有一套有意思的想法,他并不青睐传统的辨认细胞中的DNA等物理结构的思路,更倾向于利用基于细胞的生物反应来搜寻生命的方法,。他说,"我们必须注意,要摆脱"地球中心"思想,(要搜寻生命迹象)我们必须寻找熵减现象。" 他把行星地球看做一个整体的生态系统,并且开始与卡尔•萨根(Carl Sagan)、戴安•希区柯克(Dian Hitchcock)和诺蒙•霍洛维兹(Normon Horowitz)等人讨论这一观点。 拉夫洛克在NASA的工作定义了海盗号上的生命探测实验的设计思路。这些实验是把收集来的火星土壤样本浇上水,以监测任何微生物生长的迹象。火星大气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只有痕量的水蒸气。这个发现给拉夫洛克和他的同事,乔治•何比(George Hobby)和杰瑞•哈巴德(Jerry Hubbard)以启示,来设计一个能够在这样一个干燥的行星上搜寻生命的仪器。这就是"热解释放实验仪"。 而霍洛维兹对火星的新理解驱使他和他的同事在地球上那些类似火星的不适宜生存的环境中测试海盗号的设备并搜寻生命,这些地方包括南极洲的干谷(Dry Valleys)和智利的阿塔卡玛沙漠(Atacama Desert)。吉尔•列文和沃尔夫•威史尼亚克等科学家也开始用来自南极干谷的土壤测试。当威史尼亚克在霍洛维兹及其同事认定是无菌的土壤中探测到了微生物时,火星上潜在生命的问题就更加复杂了。 因此,即使是海盗号尚未发射,该任务就已经激励了地球上生物的研究。科学家们努力发展出"生命"的基本定义,以使自己知道,该在火星上寻找什么。 霍洛维兹曾就此表示,"事实是我们并没从火星上学到什么——比起金星来说——除了它是一个可能找到生命的地方以外。""当然,在火星上的平均条件下,没有什么我们已知的地球生物能够存活——除非是在休眠状态——但是如果我们承认一种可能性:火星可能曾经拥有更加适宜生命存在的条件,只不过后来逐渐变得像现在这样恶劣的,并且如果我们接受生命可能在这样一个早期阶段产生,那么我们就不能排除火星生命成功地使自身适应了环境变迁并存活至今。我们对于找到这样的结果并没有多乐观的预期,然而一旦得到正面的答案,那将是非常重要的,将会极大地推动地外生命搜寻事业的前进。" 1969年12月,NASA挑选出海盗号将装备的实验,其中包括霍洛维兹的热解释放实验,列文的同位素标记释放试验,沃尔夫•威史尼亚克用来探测微生物的"沃尔夫陷阱"( Wolf Trap)和大山的气体交换实验。威史尼亚克,约书亚•里德伯格(Joshua Lederberg),麻省理工的亚历山大•里奇和哈罗德•克莱恩被指派负责将这些生命探测实验装置集成到着陆器的体内,不幸的是,由于设计困难和有限的容积,后来沃尔夫陷阱被移除了。 作为该生物实验包的补充,海盗号着陆器还会携带微缩气体色谱仪和质谱仪(GC/MSs),该仪器是由由麻省理工的克劳斯•别曼(Klaus Biemann)以及地外生命科学家莱斯利•欧格尔(Leslie Orgel)和约翰•奥罗(John Oró)设计的。这些设备将会分离有机成分并且通过分子量对其进行辨认。气体色谱仪和质谱仪被认为是海盗号上最重要的设备,因为即使那些生物实验给出负面的结果,气体色谱仪和质谱仪也能找到有机分子,那将会证明这些样本中可能有细胞。人们还期待着火星上的有机分子成为其自身形成的化学和物理环境的灵敏的指标物,并希望其结构的细节将会说明在众多可能的生物和非生物作用中,到底哪些真的发生了。 1976年7月20日,阿波罗11号登陆月球之后的七年,海盗一号着陆器在火星上的克利斯平原(Chryse Planitia)着陆。在9月3日,海盗二号在乌托匹亚平原(the plain of Utopia)附近着陆。 为了防止对火星的污染,海盗号着陆器是在一个特别的超净间组装的,在干热中烘烤以便杀死其上的一切微生物,并且直到登陆火星都一直保持与外界隔绝。着陆器上的照相机揭示了一个与地球迥异的地表——但它比起月球却是更加似曾相识。海盗号地表摄影组组长托马斯•马迟(Thomas Mutch)说:"这真是难以置信的景象……"海盗号项目经理杰拉德•索芬(Gerald Soffen)对这一历史性的登陆评价道:"我们创造了历史:火星从此成为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它从一个词语,一个抽象的概念,变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地方!" 7月28日,海盗一号着陆器的机械臂铲了一锹土,深约5厘米,并将样本送入了生物实验装置和气体色谱仪和质谱仪。 [火星人当心,海盗来了!] 全世界都在关注海盗号携带的实验仪传回的结果。那段时间,科学家们必须奋力工作,全世界都在关注其科学进展。传媒和公众热切渴望其信息。研究人员发现自己时常工作在压力和睽睽众目之下,以至于科学家抱怨道,"我们都不大适应——我们仿佛是在鱼缸里面工作而周围人都在围观,仿佛我们倒成了实验对象。" 一开始,所有的生物实验都显示出样本中具有生命活动的证据,热解释放实验给出与光合作用正在发生相吻合的读数,但是这一最初结果并没有重现。气体释放实验发现火星土壤中的氧气释放,但是很多科学家认为这个结果看起来更像是化学反应而不是生物反应。同位素标记释放实验给出了最强的信号,它探测到可能是微生物新陈代谢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色谱仪和质谱仪实验则认为火星上不存在有机体。 这些结果是未曾预料的,和充满疑点的。有些科学家认为用化学就能解释海盗号实验结果,但是也有人认为还是有可能是火星上生命造成的。有人当时对此评价说,"这就像是一场比赛,现在结果已经出来了:火星上没有有机体,没有生命。" 更多的科学家开始研究这些结果,然而随着更多的测试,更多的问题被提了出来。有些结果被认为是"化学的",而有些被认为是"生物的"。到了1979年,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化学解释是更可能的。一名科学家评价道,"有的人比另一些人更青睐生命存在的可能性,而我认为使我们团结在一起工作的是这个问题本身的重要性,甚至包括否定的答案的重要性。" 经过所有的这些投注在海盗号上的时间和努力,在很多问题仍未得到解答的情况下,天体生物学将走向何方?海盗号并没有找到确凿无疑的火星生命迹象,但它促使人思考,我们是否进行了正确的实验。天体生物学至今仍在试图回答这一问题。 (待续) |
Posted: 06 Aug 2012 01:01 AM PDT ![]() 专业一等奖,摄影师:Cathrin Schulz 专业二等奖,摄影师:Anthony Wood 专业三等奖,摄影师:Hye-Ryoung Min 学生一等奖,摄影师:Maria Teresa Fischer 评委选择奖,摄影师:Sean Perry 评委选择奖,摄影师:Bernie DeChant 『Leica中文摄影杂志』推荐使用Email的方式订阅,亦可通过Google Reader、QQ阅读等RSS工具阅读;在Apple Mac OS X下可获得最佳阅读体验 ![]() 『iPhoto.ly』在苹果上阅读:iPhone版+iPad版,^_^ Tips: 关注我们: Twitter、饭否、微博 『小建议』如果你在Email里看到这篇文章,可以转发给你的朋友;如果你在Google Reader阅读器里看到这篇文章,可以共享给好友;如果你在豆瓣里看到这篇文章,不妨推荐给更多人;或者干脆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你MSN上最喜欢的人;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Tags - 摄影奖项 ![]() ![]() |
Posted: 06 Aug 2012 01:01 AM PDT ![]() 专业一等奖,摄影师:Cathrin Schulz 专业二等奖,摄影师:Anthony Wood 专业三等奖,摄影师:Hye-Ryoung Min 学生一等奖,摄影师:Maria Teresa Fischer 评委选择奖,摄影师:Sean Perry 评委选择奖,摄影师:Bernie DeChant 『Leica中文摄影杂志』推荐使用Email的方式订阅,亦可通过Google Reader、QQ阅读等RSS工具阅读;在Apple Mac OS X下可获得最佳阅读体验 ![]() 『iPhoto.ly』在苹果上阅读:iPhone版+iPad版,^_^ Tips: 关注我们: Twitter、饭否、微博 『小建议』如果你在Email里看到这篇文章,可以转发给你的朋友;如果你在Google Reader阅读器里看到这篇文章,可以共享给好友;如果你在豆瓣里看到这篇文章,不妨推荐给更多人;或者干脆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你MSN上最喜欢的人;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Tags - 摄影奖项 ![]() ![]() |
Posted: 06 Aug 2012 12:43 AM PDT 中国人不为自己运动员获奥运金牌喝彩了吗?当然没有。奥运金牌不再是光荣,反成污点了吗?当然也没有。对举国体制出现了不少批评,但舆论有认为举国体制应当立即废除的吗?同样没有。 本届奥运会期间,中国舆论"多元化"了,这是事实。一些对国人过于关注奥运金牌的批评借这个机会吸引注意力,大概是正常的。主张把投向奥运会的钱改用发展民生,这种"站着说话不腰疼"的风凉话是专为互联网时代准备的。一些国人担心中国把小项目的奖牌拿得过多,影响了其他国家的情绪,会降低奥运比赛的对抗性,这种情绪倒是真实些。 羽毛球队遭处罚,中国球员有不当之处,中国一些媒体把矛头对准球员和教练,以及中国的体制。但这种声音不是垄断性的,互联网上对这种声音的反批评相当强大。 - 总体看,一些认为爱国主义已经沦落的人,还是对中国舆论多元化不很适应,眼睛对"反金牌"声音盯得过死,看得过重,从而认为这种声音在主导中国舆论场。 孙杨获两枚游泳金牌,每一次都引起轰动,互联网上的正面评价也都是压倒性的。叶诗文的成绩受到质疑时,批评无端质疑的声音也占多数,至于部分人要求理解质疑,对海量的中国舆论场来说,无论他们真豁达还是秀豁达,其存在都是注定的。 互联网、特别是微博显然放大了一些反主流的声音,使它们看上去有时像是这个国家的意见主体。由于中国媒体太多,竞争激烈,大家纷纷将对抗性强的话题突出处理,从而使反主流声音获得不少话题设置权,它们显得很强势。 其实只要看电视直播的人,几乎没有不盼着中国人得金牌的。听说孙杨新获1500米自由泳金牌马上就觉着反胃的人,在这个国家肯定是极少数。 有运动员失败后连说"对不起国家",引起一些人对"为国争光"的逆反,这种情绪并非新鲜的。一些舆论讨厌运动员获成绩后首先"感谢国家"不是一天两天了,这跟爱不爱国没关,这是中国社会个人权利意识觉醒的自然迸发。 本届伦敦奥运会带给中国社会的主流感受是快乐和自信。北京奥运会上中国队在家门口获金牌总数第一,现在远离祖国的"主场",在伦敦也获得辉煌成绩,中国人不仅开心,而且多了份踏实。能把竞技体育搞得这么好,这无论如何都是中国的正分,它在预示这个国家在其他方面也很可能走进世界的最前列。 中国在逐渐出现一批"闲人",以及专门"唱反调"的人。中国越朝民主社会走,这些人会越活跃。他们一定会抓住一部分社会注意力,形成一定声势,他们会从反方向提醒和促进社会,社会也将逐渐形成对他们的制约力量。 爱国主义在中国不可能倒。因为它在全世界都没有倒过,而中国是穿越历史最久远的国家,爱国主义是中国主流价值观最深层的内核之一。因为它强大、权威,所以就会有人用反爱国主义讨巧,做噱头,只要中国舆论开放,这样的声音就挡不住。 中国舆论开放的时间短,自由主义的冲动很强烈,常常不顾底线。但让我们往周围看看,你身边有盼着孙杨或刘翔输掉的人吗?如果有,他们是你身边的多数人吗?如果不是,那我们还值得在乎微博上的几个帖子吗?▲ 原文地址:环球时报:为金牌喝彩绝对是中国主流声音 |
大崩潰 Collapse: How Societies Choose to Fail or Succeed - Jared Diamond Posted: 06 Aug 2012 01:18 AM PDT ![]() 說起認識環保的重要性,很多人會想起早幾年美國副總統拍那套「不方便的真相」。可是論帶出環保危機的警示性的說服力,那套電影比這本「大崩潰」差很遠。看完這本書後,我腦海中的第一個反應,便是問自已人類會不會因為生態災難而絕種。作者Jared Diamond是普立茲獎得主,前作「槍,細菌和鋼鐵」探討歐洲文明發達與地理優勢的關係,今次「大崩潰」則探討歷史上滅亡的文明與環境的關係。現今人類社會正走上滅亡的十字路,作者以史為鑑,分析歷史上失敗滅族和成功逃過一劫的例子,提出一個可以預防環境大災難的十二點架構。 這本書六百頁厚,第一部份從美國蒙坦拿洲的荒癈的礦場開始說起,令蒙坦拿洲郊外地區淪為一片不能住人的死城,提出人類面對環境災難嚴重性的問題。第二部份是全書的戲肉,講述復活鳥,南太平洋的皮特肯島,格靈蘭的維京人,南美的瑪雅和亞述帝國,五個古文明的衰亡全皆因環境崩壞。作者以豐富的考古和地理資料,以科學的角度去分析不可持續的發展,最終會導致天然資源嚴重流失,不能負擔眾多人口的糧食生產,然後文明在短短的十多年間便灰飛煙滅。單是知識性的論述不足令人留下深刻印像,叫我最震撼是作者用生動文筆說故事,把復活島砍掉最後的一棵樹,格靈蘭在最後一個冬天殺掉所有牲口,瑪雅旱災飢荒人食人的恐怖,文明滅亡前最後一刻的慘況,重新活現在讀者的眼前。 第二部份寫得太灰暗,第三部份帶來點希望,講述幾個從崩潰邊沿回復過來的地方。提柯皮亞島因為火山吹來肥沃土壤,氣候溫暖植物生長快,加上島民生育限制,沒有像皮特肯島用光資源的問題。新畿內亞的農民世代相傳用古法耕種,維持很小型的原始部落,每個族人都平等都是農民,沒有復活鳥的猶長集權制度,當權者眼前因為短視的利益,互相比拼榮譽豎立更大的石像,好大喜功浪費島上的林木資源,結果讓全族人慢性集體自殺。日本的幕府君主制則剛好相反,英明的君主看見保護森林的重要,全國由上而下重新植樹,大幅減少資料的消耗,讓日本的土地得以喘哮息休生的機會。 第四部份講現代社會的問題,盧旺達種族屠殺因為人口過份膨脹,與南美亞述帝國的滅亡原因相同。海地大量砍代樹林令農業經年失收,成為迦勒比海最窮的國家,反觀處身在同一島上的多明尼加共和國,因為環境保護做得好,人民生活相對富足。中國的環境問題一籮籮,作書在書中所提及的只是皮毛。最叫人意外的是發達國家澳洲榜上有名,澳洲與格靈蘭背負同一命運,當地的氣候降雨量土壤,根本不適合源自歐洲的農業模式,令土地養份逐漸地流失,最後會變成寸草不生的荒蕪之地。 最後一部份有些悶,讀起來像環境經濟學的課本,作者提出他的十二點架構,改變全球化的商業模式,維持可持發展的經濟。他對未來的看法是樂觀正面的,他引用很多他做研究顧問的例子,指出大企業盡環保責任,長遠不單能降低成本,更可以帶來新的商機。雖然他提出架構也是有建設性,不知為何我總是覺得,這一部有份很重賣廣告的味道,作者把自已塑造成環保方面的權威,好讓他把名氣轉化為大企業肥美的顧問合約。 若果還有人說保護環境不是重要議題,又或者什麼發展是硬道理環保靠邊站,我強烈建議他讀一讀這本「大崩潰」。發展與環保並不是對立的選擇,若果完全無視天然資源的管理,恐怕難逃步上古人集體慢性自殺導致文明滅絕的後塵。 |
Posted: 05 Aug 2012 11:18 PM PDT
半个小时前,好奇号漫游车在火星登陆成功。 自从135年前意大利天文学家夏帕雷利(Giovanni Virginio Schiaparelli)发现火星上面有很多 "沟渠",被人们误读为智慧生物建造的运河以来,我们的邻居、这颗红色星球上面存在"火星人"的愿望一度是人们热烈议论的话题,即便后来发现火星上现在并不具备高等生命的生存条件,它依然是各种科幻作品的热门题材之一。所以从1960年代人类太空探索甫一开始,火星就成为重要的目标,就一点也不奇怪了。 在这个过程当中,前苏联、美国和其他国家一共发射了近50个火星探测器。尽管成功率不到一半(其中美国发射22次,成功14次),人们还是发现,对于生命而言,火星的环境在太阳系的行星里还是最接近于地球的一个:虽然稀薄,它仍然具有大气层,它与地球一样有四季交替,它的自转周期只比24小时长一点点,所以火星上的一天和地球几乎一样。特别重要的是,人们已经知道,生命所需要的基本元素,在火星上都有。 人们对在火星上发现生命迹象仍然没有失去希望,进一步了解火星的地质气象与其它构成,不但有助于了解火星过去与现在的可居性,为今后载人探索进行准备,而且因为地球上的空气与水已经将史前时期与生命有关的许多"证据"破坏殆尽,而火星上的稠密大气层和"水"层早已消失,如果在它上面发现生命痕迹的话,将帮助科学家重建地球上古时期生命演化历史。 这些都是迄今为止最为重要的火星探索计划——火星科学实验室(Mars Science Laboratory, MSL)——希望解决的问题。 MSL自从去年11月26日发射升空,在太空旅行了大约9亿公里,美国东部时间8月6日凌晨1时31分在火星登陆,将一辆与小型轿车大小相仿的漫游车降落在火星赤道附近的盖尔陨坑。它携带的10多件科学仪器和工作设备将在火星上至少工作一年,为我们发回珍贵的资料数据。 ![]() 2009年6月8日,马天琪(Clara Ma)和她的父母姐妹受邀访问美国宇航局的喷气推进实验室,并在她起名的好奇号火星车上用中英文写上她的名字。左图背后站立者自左至右分别是实验室主任Charles Elachi和"火星科学实验室MSL"项目的工程师Peter Illsley及Christopher Voorhees。右图是在参观放置和试验未来火星探测装置的场地时与火星车合影(NASA/JPL-Caltech) 这辆漫游车被命名为"好奇"号。在2009年的一项面对美国中小学生的竞赛活动中,肯堪萨斯州的6年级华裔小学生马天琪(Clara Ma)脱颖而出,以一篇不到200字文章为这辆漫游车起了这个名字。 在马天琪的获胜短文中,她说"好奇心是燃烧在每个人心中的一个永恒的火焰",好奇心是一种激情,在它的激励下我们度过每一天。她还在很小的时候就想知道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为什么天上的星星会眨眼,甚至对她自己究竟为什么是这样一个人发生疑问。在她参加这项命名竞赛的时候,心中还是充满着各种各样的问题。她相信她可以在美国这块土地上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马天琪这位小姑娘的话让我想起了英国广播公司前年播出的一个系列节目,叫做"科学的故事:力量、证明和激情"(The Story of Science: Power, Proof and Passion)。它分成6个部分,每个部分的题目都是一个问号,问天外有什么东东,宇宙由什么构成,为什么我们会流落此地等,最后问道:我们究竟是谁?这里面贯穿着人性的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即作为智慧生物不可或缺的好奇心。 将人类迄今为止最为雄心勃勃的火星探测器命名为"好奇"号,真的是再适合不过了。马天琪现在已经长大了。在好奇号登陆火星的实时转播时,美国宇航局的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我们衷心希望她的好奇心会让她在追寻知识的道路上永不停息。 |
Posted: 05 Aug 2012 09:45 PM PDT |
Posted: 05 Aug 2012 09:36 PM PDT 本篇报导多由 Tom Risen, Weiping Li, Renata Avila, Rayna St. 与Sarah Myers研究、撰写与编辑。 本周网民报导,首先关注南韩网路中立议题。自从南韩通讯委员会允许三家南韩电信业者屏蔽手机网路电话服务(VoIP),或是向该类业者增加额外收费后,网路中立倡议者以及电信公司迭有争执。上述决定是起因于韩国电信公司SK Telecom、KT以及LG U+声称,若是消费者增加使用VoIP服务,例如拥有三千六百万用户的KaKao Talk,便会降低数据网路品质。抗议限制网路的网路中立支持者包括数个公民社会团体,以及Google的网路福音传教士Vint Cerf。他告诉南韩时报,这些限制会窒抑创新。 网路中立 承续本刊两周前的报导,美国方面,由电信公司Verizon Wireless所引起的网路中立辩论,仍在激烈进行。 Verizon Wireless声称该公司受到宪法第一修正案保护,可以根据其所决定的优先顺序,编辑网路搜寻结果。该公司并控告联邦通讯委员会,要求委员会撤回反对网路筛选行为的决定。 「实验室里的政府」(Government in the Lab)创始人及CEO John F. Moore说,他写了一篇关于Verizon如何打算监控及干涉网路内容的文章后,便收到Verizon的威胁讯息。 欧盟的消费者权利团体主要组织BEUC致信欧盟委员会,要求订立法律,以定义何谓网路中立,并且明订网路服务业者的责任。欧洲议会议员Marietje Schaake支持这项要求,并从五月开始,就已推动网路中立立法。 巴西正在建立网路使用的公民权利法律架构,且已进入最后立法阶段。这项法案名为Marco Civil,其表决投票延至八月第一周举行。法案之前引起的争议在于最后版本的用语,以及对于网路中立的影响。最新修正法案将建立明确措施,保护使用者个人资料,并且要求网路服务者,若移除网路内容,必须告知公众。 审查制度 网路研究机构Citizen Lab的研究人员发现,一些阿曼的网路使用者,受到印度网路管制影响,无法连接某些遭到印度网路业者屏蔽的内容。研究人员解释,阿曼网路业者Omantel以及印度网路业者Bharti Airtel之间有网路服务路由协议,所以经由印度的阿曼网路交通也会受到印度的网路管制阻碍。 中国的广电管理单位「国家广播电视电影总局」宣布,影视网站必须在播出影片前,自我审查影片是否包含色情、暴力及粗俗内容。 日前美国上海领事馆在中国社群网路–新浪微博的帐号因莫名原因而消失。功能近似推特的新浪微博解释说,这起事件可能肇因于技术问题。上海领事馆的微博帐号常对中国民主改革做出风趣评论,颇受中国网民喜爱。 苏丹新闻网站Hurriyat Sudan确认了该网站被苏丹网路业者屏蔽的消息。此屏蔽事件与苏丹政府审查首都喀土穆的反政府抗议事件有关。苏丹民众在喀土穆走上街头,反对政府的严苛政策。其他谣传亦被屏蔽的苏丹网站还包括Sudanese Online、Al Rakoba(阿拉伯文)。 迫害 衣索比亚记者、部落客 Eskinder Nega被衣索比亚法院判处十八年徒刑。 Nega以及其他二十三名社运人士因为「参与恐怖组织」而被定罪。 阿拉伯联合大公国褫夺社运人士Ahmed Abdul Khaleq在大公国的居住权,并将他驱逐至泰国。 Khaleq的网站鼓吹民众应能更广泛地参与政治。不过大公国尚不允许政治结党。 国家政策 衣索比亚国会通过法律,作废一项在2002年订立,不允私人使用如Skype网路电话的法令,但新法仍要求业者必须在提供网路电话服务前,先取得许可。 美国总统欧巴马签署行政命令,确保遇到天灾及国家安全紧急状况时,电信网路仍能运作。批评者担心这项命令会给予总统「启动及关闭」网路的权力。 冰岛的雷克亚卫克地区法院判决,冰岛的付款服务供应商Valitor(前身为VISA Iceland)不法阻挡外界给予维基解密的捐款。维基解密是一个将泄密文件公布于网路上的组织。该法院要求供应商重启服务,否则会被处以罚款。 网路里的君主 Facebook宣布,一项名为「阅读收据」(read reciepts of names)的服务,将会很快在Facebook Group上启用。这项服务让使用者可以看到,哪些被使用者允许阅读讯息的人,查阅了该讯息。这项功能也适用于Facebook上的聊天室及信件服务。 Skype很快地修复了软体错误。该错误会将某些使用者的即时讯息,传给该使用者不打算传递,但列在通讯名录里的其他人。 雅虎发生严重的密码泄漏事件,共有四十五万名雅虎语音服务的使用者受到影响。该项服务原名为Yahoo Contributor Network。 网路治理 联合国的国际电信联盟(ITU)宣布,该组织将公布名为TD64的文件。这项文件含括了联盟成员对于国际电信规范的更新提案。网路自由倡议团体对于此项举措仍有批评,因为TD64早被泄漏,公布在WCITleaks.org网站上,其他泄密文件也与ITU及即将举行的国际通讯世界会议(WCIT)有关。网路自由倡议者敦促ITU治理会议让其计画文件更加透明化,并允许利害关系人向WCT提出评论与建议。 FBI 开始调查,中国网路设备商「中兴通讯」是否将美国制的软硬体设备卖给伊朗电讯公司(TCI)。据说这些设备包含强大的监控系统。 塔吉克斯坦打算审查网站以及社交网路上颠覆政权的内容。国家电信局局长指出,该新单位将会招募志愿者,「追踪以及找出」在网路上发布疑似冒犯政府内容的人。 据华盛顿邮报报导,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FDA)的监控事件,原本只是要追踪五位疑似泄漏医药器材机密资讯的科学家,却扩大成一场针对多位政治人物、记者、律师的监控行动,原因是这些人可能散布诋毁食品药物管理局的讯息。但该局仍然坚称,监控对象只限于五位科学家。 加拿大政府正在推动提升政府网路监控权力的法案,加拿大安全情报局长Dick Fadden也表示支持。该法案将会允许警察单位、情报局,以及竞争局(译按:Competition Bureau,加拿大的独立执法单位),无需申请搜索状,便能取得网路使用者的资讯,诸如姓名、住址、电话号码、电子邮件以及网路IP位址。 法国终审法院推翻一项下级法院判决。下级法院的判决要求提供网页托管网 站(hosting site)不仅必须移除受著作权保护的网页,还须禁止用户将来上传。但终审法院指出,之前要求「移除并禁止上传」的判决,与欧盟委员会的2000年电子商务指令(2000 E-Commerce Directive)及法国2004年订立的法律「数位经济机密法」(law on Confidence in the Digital Economy)不合。 在另一针对类似领域的裁判中,德国联邦最高法院指出,若是使用者透过托管服务储存非法内容,且著作权人已通知抗议,则提供寄存服务的业者例如RapidShare,必须为使用者的侵权行为负责。法院判决,RapidShare必须取下侵权内容,检查该网站是否还有相同的内容,且必须采取「科技及经济上合理」的行为,预防盗版行为。 隐私 新的iPhone应用程式Wickr允许使用者加密各种型态的讯息(文字、影像、影音)。一如其名所示,此应用程式就像是燃尽的烛蕊,可让讯息在短短时间后自我销毁。 苹果正与Facebook以及Google一起研究适用于行动设备的自律隐私守则。这些业者希望因此避免美国商务部对其加诸资料隐私规范。 继媒体报导,去年行动电话业者应执法单位要求提供资料的次数高达一百三十万次后,纽约时报这篇文章分析GPS追踪科技造成的影响。 版权 在欧洲议会投票否决受人争议的《反仿冒贸易协定》(Anti-Counterfeiting Trade Agreement,ACTA)不久之后,墨西哥驻日本大使却签署了协定。该协定虽然建立国际著作权规范,但也可能成为限制言论自由的工具。该协定仍须经之前已表达反对立场的墨西哥参议院批准。 日前纽西兰民众发起「公平交易」倡议活动,希望各界注意在「泛太平洋伙伴关系」( Trans-Pacific Partnership Agreement)下,著作权规范将会变动,冲击纽西兰。 纽西兰法官David Harvey发表演说,鼓吹在2013年著作权法案将受检视之前,公众应该更广泛参与相关议题的论辩。 美国联邦调查局允许所有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使用该局的反盗版标志。 2012年伦敦奥运主办单位将禁止以「不当方式」描述奥运的网路内容,链结至该网站,或者使用奥运标志。 网路付款服务业者Paypal顾虑盗版问题,停止与档案寄存服务网站例如mediaFire、Putlocker以及DepsotFiles合作。 用以加强规范英国金融产业的《企业与规范改革法案》增添修正条文,扩张政府权力,使其得以避开著作权的限制。 网路安全 叙利亚总统 Bashar al-Assad陷于困战,保皇党的叙利亚骇客升级对付反对政权者的恶意网路攻击,加入Blackshades Remote Controller,该程式会记录键盘打字,并且远端撷取电脑萤幕图像。 名为ZonD80的俄国程式研发者开发了骇入iOS设备中In-App购买程序的方式。不过直至七月十七日,苹果还未回应这则网路安全新闻的报导。 (译按:苹果已经修复此安全问题,俄国骇客承认:「游戏结束了」!)。 网路安全程式设计公司Cyberoam发布方案,修补用以监控匿名网路Tor Project即时连线的深度封包检测(deep packet inspection)漏洞。该漏洞会愚弄Cyberoam程式,使其发出不实认证以登入Tor网站。 Cyberoam并未说明还有哪些深度封包检测设备也有相同问题。 网民行动 德国数字协会(Digitale Gesellschaft eV)成员的网路运动者Markus Beckedahl与全球之声倡议网站的读者分享,如何以有限预算,组织对抗ACTA的运动。 酷玩意儿 纽约市开始将电话亭变为免费公共Wi-Fi热点,这项计画先从该市三个行政区的十个电话亭开始。 出版与研究
校對:Sue Wong
作者 Rebecca MacKinnon · 译者 Weiping Li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
Posted: 04 Aug 2012 08:30 PM PDT 昨晚自己懒得做饭于是跑外面吃………………………割一下………………………旁边一桌坐着一哥们长得挺斯文的,还有一MM也不赖。哥埋头大干中……突然听到男的向MM表白"xx我喜欢你做我女朋友吧"。MM愣了下认真的说道"你是好人,但我们不是很适合"。男的也认真的说"即然我是好人不适合,那我只能做坏人了"。MM忍不住想笑的样子说"你做不了坏人的"。这哥们更是一脸自信的"这坏人我做定了"说完抱着MM就是吻下去,一个深吻后MM就这样被收啦!!! 顶14340:: 拍-452:: 220条评论 暑假放假前,同宿舍一哥们儿因为学校和家庭的双重变故轻生跳楼,走了之后找到他写的一张纸条姑且称之为遗书吧,只有一句话:想再和兄弟们开黑打一把dota~后来我们再玩dota的时候总是4v5,老大说要留给位置给老四~真人真事,坟死全家. 顶12851:: 拍-396:: 207条评论 刚坐公车去上夜班,人挺多的还热,途中上来一老婆婆带着个十岁左右小孩儿上车,来到lz旁边出于礼貌起身让座。谁知那小孩一屁股做上了,我说小朋友你起来让你奶奶坐,尼码的那老太婆突来了句,我坐不坐关你什么事啊?!!关我什么事?,老子怒了,一手把小孩掂起来,甩一边去了,直接坐.这时老太太忙搂孙子开始八辣,你们这些年轻人啊,怎么怎么啊,。,。哥淡定回句你坐不坐关我屁事!!!车上人都没说话 顶10166:: 拍-274:: 211条评论 公交打算让座,被一213抢去。我:请起来,这是我的座。他:厕所你用过一次就是你的了?我:虽然不是我的,但我还没用完,你坐我屎上了,请起来我冲一下! 顶10209:: 拍-324:: 101条评论 今天坐公车,上来个孕妇!一直没人让座!发扬传统美德!姐就起身让了,!哥哥!!!她一个劲的道谢!后来她旁边的人下车了!她就霸着座位!对我喊道!靓女,快到这边来....迎着惊讶的目光,姐就淡定挤过去坐了!不糗!为那些不让座的人觉得糗!!! 顶7756:: 拍-285:: 107条评论 今天中午吃饭发现我妈妈剪了头发,真心不好看,于是说:"妈, 你剪的头发真不好看,重找个地方剪吧。。。"俺爹看看我,说:"喂,请你不要评价我老婆,她又不跟你过日子。。。。"我:"........" 顶7392:: 拍-284:: 80条评论 我们小区靠近学校。经常去学校蹭球场。偶尔会和学生三对三。这是我小区队伍年纪最大的。你以为就是玩玩那就错了。大爷的抢断和三分一直是我队的关键。昨天晚上和学生打球78比51完爆对手。其中大爷一人拿分在40加。大爷铁杆绿军迷。为健康老人求人品。鄙视公交车倚老卖老的。行动不方便?公交车台阶那么高你怎么噌的就上了。 顶7069:: 拍-224:: 167条评论 有个朋友超级大胸,你没见过的大,她买内衣总是喜欢带着他三岁的儿子。原因是他懒得试,他发现只要内衣套在他儿子头上正好就是她的内衣尺寸,然后拿起来就在儿子头上试,大小合适就买,百发百中,超级准。 顶7131:: 拍-295:: 121条评论 朋友二胎生产前发短信给我说,这次一定要剖腹产,顺产太他妈疼了。。。。割。。。。。。第二天我去看他她问他剖妇产是不是很伤,她飘来一句剖个屁哦,医生还没准备好我就生出来了。。。。。 顶6848:: 拍-215:: 129条评论 羽毛球女单汪鑫争夺铜牌,场上两次汪鑫要求擦场地的汗水,裁判两次拒绝,这直接导致后来汪鑫扭伤,韧带撕裂,现在已经去德国疗伤,铜牌被别人夺得!你tm毁了一个运动员。。。你英国是美国的狗,也用不着玩着阴招。。妈的,妈的,坚决不匿。。为汪鑫求人品,, 顶6463:: 拍-326:: 90条评论 ![]() |
Posted: 05 Aug 2012 09:06 PM PDT 亚洲是我国军内具有民主思想和要求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也是我军少有的具有强烈忧患意识的高级将领。他虽然是前国家主席李先念的女婿,但他不仅从不以"官二代"或"太子党"的身份自居,而且自称"愿做自由思想的殉道者",为推进中国的民主建设进程做出自己不懈的努力。近日,博主有幸看到他在成都军区,向空军副营职以上军官所作的一次报告全文,读罢顿觉神情气爽,酣暢淋漓,从内心敬佩他的文胆和卓识. 现转发并强力推荐网友们来共同品赏这发自将军心灵深处的呐喴—— 我是中国文化的继承者,也是中华文化的批判者。过去,我首先是它继承者,其次才是它的批判者。现在,我首先是它的批判者,然后才是它的继承者。西方的历史是一部 …… |
Posted: 05 Aug 2012 08:17 PM PDT 说到蝴蝶,估计大多数人都会想起祝英台和梁山伯的故事,今天收集分享:60张迷人的蝴蝶摄影照片,希望其中有你喜欢和需要的,或者可以给你带来灵感的。
The Butterfly Effectby Ribella Lonely ….by Angga Ra Putra True Loveby Arief Perdana A kind of melting potby Fabien BRAVIN Butterfly Effectby Vimal Chandran le magicien d'ozby BLOAS Meven Butterflyby Dorota Krauze The saints are comingby Fabien BRAVIN 88 Butterflyby Boris Godfroid Flower and butterflyby Cristobal Garciaferro Rubio Butterflyby Vincentius Ferdinand blue and greenby Yvan Barbier butterflyby Theofilus Irwan A cold morningby Yvan Barbier take a breakby Tashi Delek El maestroby BLOAS Meven Exaggeratedby Francesco Mariani Shines in it's Lifeby Mustafa Demir Waiting for the sun!by Tom Kruissink Butterflyby Agnisoonu K My Dark Dreamby Teofilus Bernadus Gossipby mustafa öztürk Plebejus argus maleby Horia Scubli Peacock Pansy Butterflyby Chairut Khongpiboonkit Peablueby Stavros Markopoulos Butterflyby Ekaterina Koritskaya Butterflyby Tashi Delek Backlightby mehmet karaca
© emilo for 创意悠悠花园, 2012. | 本文链接 | 暂无评论 如果你喜欢创意悠悠花园的文章,可以收听我们@emilo,或者订阅我们的rss 如果你的订阅器出现防盗链的提示,请通过邮件emilo@vip.qq.com通知我们你的阅读器域名!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牛博山寨" via Zola in Google Reader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