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反國教以外的公民教育
- 洞察課程關鍵 運動遍地開花
- [請廣傳]「洗腦規劃」國教毒教材曝光 已正入侵我們下一代的腦袋!
- 25张甜蜜小叮当的摄影照片
- 17张来自fanming的幻想世界插画
- 创意的隐藏式置物架
- 《辛迪加项目》 裴敏欣:旁观者眼中的中国
- 海外阿Q徐松华
- 為甚麼我不投兩票
- 一周头条新闻回顾
- 預言
- 預言
- 預言
- 政治体制改革对既定宪法是一场突破
- 槍械少女 Upotte!! - 表面賣萌,內裏槍戰一流
- 槍械少女 Upotte!! - 表面賣萌,內裏槍戰一流
- 反國教:由佔領、罷課到重整的漫長兩天
- 蕭超杰:從絕食重新感受及建立與城巿的關係
- 肥胖流行病:死了也要吃,值得吗?
- 2012年09月08日 糗事 TOP 10
Posted: 09 Sep 2012 10:54 AM PDT 當上精神科醫生一個月的表妹告訴我:她的病人有大部份是新移民;新移民相當麻煩,經常一哭二鬧三上吊。言辭間令我聯想到:一個埋怨諸多要求的客戶的服務生。 我想每個打工仔都遇過討厭的客戶,或趾高氣揚或嘮嘮叨叨,日常的抱怨,平常不過。 新移民來港,支援不足,導致他們的家庭問題延伸至社會,首當其衝的就是社工,再來就是醫生。表妹說,一個女人嫁了來香港,生左個仔,但之後老公就走左佬,自己一個無錢無朋友,自然易有精神病。她明白這是社會問題,但又認為新移民是外來的,故此他們來投醫是浪費香港的社會資源。 「浪費資源」,這種想法正是對新移民的歧視的根因。陳敬慈指出,香港本來就是一個移民城市(1)。在香港毗鄰的深圳,移民的人口更佔總人口八成。中國本身就是遷徒最頻繁的民族之一。移民推動城市發展,但城市本身卻未必能容納這些人。早年華人移居印尼,遭本地居民大力排斥,到1998年排華情緒漫延,直接引發黑色五月暴動,虐待、殺人、強姦無日無之,逾千名華人死亡,血腥之極。表面用以煽動群眾的理由正是「華人掠奪社會資源」。 新移民的反面正正是挾帶大量資金的中資商人。香港恆生指數的成份股早已被染紅固不待言,港人感受更深的應是大量的自由行旅客,把滿街滿巷都擠滿,言行不符合本地的行為規範,令人生厭;但他們錢包內的大量現金又令港人不得不好好伺候。香港人向來崇尚斯文,或者不會重轁印尼的暴力歷史,然而,港人對移民/大陸人的情感上的矛盾始終難以化解:我們一方面攬著我們僅有的財產,不想將之瓜分;另一方面別人有大量錢財時我們又爭相獻媚。 醫療制度是以普羅市民的福利行先,主要是希望市民無分貴賤,患病也可得到基本的治療。但是由「雙非孕婦」 事件即可看出,當醫療資源緊拙, 有需要的市民就會區分本土或非本土,認為本土的理應享有社會福利的優先權。本地孕婦和醫療人員的不滿並非無因:「『我見到那些大陸孕婦動不動就按掣叫護士,又叫痛,又要吸氧氣,但明明就是沒有需要。』嬰孩出生,但不是太健康,要照燈,她抱怨要等幾天才有位子,『因為有很多大陸BB正在用』。」(2) 資源分配不足,福利應先歸「本地」的居民無可厚非,然而,對「新移民」感到憤怒是一回事,要避免憤怒累積成為暴力,理解其背後的社會脈絡更為重要。 香港的本土價值,我懷疑,是一種絕對利己主義,見風使舵而已。當自身難保,所謂的「多元、包容、平等」的價值也可以放棄。醫者仁心,醫者本份為治病,病者無分貴賤。但時至今日,生活在以利己主義主導的社會中,恐怕即使身為醫者,亦受到無比的壓力,耐性亦被消耗殆盡。 身為醫生的表妹並不關心政治,亦不打算投票,但同時表示自己支持撤回國民教育科,理由是被主流傳媒影響。今日反對國民教育運動小勝一役,原因是香港人即使政治冷感卻對共產黨普遍恐懼;亦反映香港人對大陸人「入侵」香港的抗拒。香港人的大多數人認同「民主」,但民主和自由本應建基於對社會的關心和自身的反省,如果連社會議題都不嘗試去理解,而去享受「民主」和自由,則愧以「公民」自稱也。我們不需要「國民教育」,但我們需要自學如何做一個負責任的「公民」。 P.S. ﹣﹣﹣ |
Posted: 09 Sep 2012 08:35 AM PDT 戚本盛 雖然梁振英政府仍然堅拒撤回「國教科」,但可以看到,這一科(嚴格來說是國民教育部份),已經七零八落;政府明確承諾,本屆任期內不會再訂出任何推行的死線;有校友、家長自發組織關注的學校,已數以百計;在學民思潮、家長關注組成員甚至不少參與和平集會的市民中,已播下直接行動的種子;運動理應不再局限在廣場是否由大聯盟佔領,而應該同時真正的遍地開花。 當然,梁振英政府的狡辯術,早已為市民洞悉:國民教育部份的《課程指引》,是否實質的修訂呢?五年不再訂出推行「死線」,會否變成訂出推行「計劃」呢?政府控制資源下的校本自決,是否真的自決呢?種種問題,都是合理懷疑,不能令人安心,問題是,這些疑慮,是否可以由「佔領」釋除? 其實,既然不信任梁振英,則再要求他說出甚麼,是否就可以放心呢?比方說,即使他再出來說「撤回」了,那是否等同「撤銷」?會否變成「撤換」?是否要拿一本詞典逐一細問?問完之後要不要擔心他又自鑄新詞?被捲進這種狡辯的泥淖中,所耗費的是誰的氣力和意志,而且是否值得?民主的要義之一是公論,是公眾的判斷,那麼,為甚麼不可以善用播下的種子,讓所謂「校本自決」和實際施教,在陽光下由教師、家長、公眾甚至學生自己檢視是否適宜,是否合乎香港教育的價值? 要創設檢視的條件,首要一點是資訊流通。家長關注組和學民思潮一呼百應,仗賴的就是互動的資訊,也應該記得,運動的一個轉捩點是揭發《中國模式》那本手冊,也是因個別教師善用臉書開始的。構建一個甚或多個不易被「河蟹」的訊息平台,對長期抗爭十分重要。 與此同時,必須明白「課時」而不是「科」,才是繼續監察、長期抗爭的重點。老實說,若非曾蔭權提出獨立成科,國民小先鋒之類的組織,今天只會更多而不會更少;在升旗時學生被誘發感動流淚,同樣只會更多而不會更少。現在不強推成科了,沒有「國民教育」四個字,是否就可安心?比方說,一間聲稱不設國民教育科的學校,會否在「晨讀」時分發「政黨惡鬥,人民當災」之類的東西讓學生閱讀而不加正反議論?一個為認識國家而非培育國民身份認同的常識課堂裡,會否在學唱國歌前以「先高呼為身為中國人而高興」作教學策略? 獨立成科易成焦點,但課時卻不能小覷。施教一個課程,最珍貴的資源可不是政府的撥款,也不是任教的人手,而是學生的學習時間。以小學為例,《課程指引》就建議,平均來說每年撥30小時用於國民教育,差不多每周可以約有一小時。不能輕視這每周約一小時,沒有學習時間,設計得再天花龍鳳的課程,也無用武之地,只要有一定課時,日積月累,也不一定要甚麼獨立成科的「大龍鳳」的。「大龍鳳」只不過是官僚易於向上級邀功的把戲,真正在細水長流的課時中滲透,才最能收默移默化的效果。 因此,讓運動化整為零,真正的人民充權,監察具體的施教和學習,是至為重要的。學民思潮的學生總不能天天只上佔領廣場的一課,關注組的家長也許更珍惜與家人共聚的時光,於此,韓連山任主席的專業操守議會,值得信賴為長期監察的重鎮之一,議會雖然只是教育局的諮詢組織,但政治灌輸,正和專業是否失德有關,無論接受投訴,或者主動調查,都屬職權範圍。民間大聯盟以及民間的公民教育組織,也可和胡紅玉的委員會分庭抗禮,結合資訊平台,訴諸民間公論,讓運動遍地開花,不正是實現多元民主的格局嗎?(2012.09.09) |
[請廣傳]「洗腦規劃」國教毒教材曝光 已正入侵我們下一代的腦袋! Posted: 09 Sep 2012 08:32 AM PDT ![]() We shape our buildings, and afterwards our buildings shape us. Reform the environment, stop trying to reform people. They will reform themselves if the environment is right. 反國教運動在近月此起彼落,為達到所謂「真正的人心回歸」,中共政權務必要洗香港下一代的腦。特區政府大花公帑資源送給建制派及左派團體做洗腦教材,由有左派背景的國民教育中心所編寫的《中國模式》,則被奉為當今國民教育中洗腦教材套的典範。這套教材的內容提及中國共產黨為「進步、無私與團結的執政集團」,又指中國的「多黨制」、民主集中制已經走出有異於西方民主的道路,遭公眾狠批內容違反常識,明確暴露了國家洗腦這項政治任務的意途。 然而,經過搜尋,發現原來這間國民教育服務中心,在5月份還出版了另一份由教育局資助、文匯報印製,名為《十二五規劃》的教材套,洗腦級數同樣可怖卻鮮人提及。拜讀後真的嚇了一跳,開始驚覺中共不僅要從政治上洗我們的下一代的腦,要令我們個個都歌頌共產黨的偉大;它同步要做的,就是要進行對下一代進行「規劃洗腦」,使我們無私、團結地配合中港融合規劃與深港一體化,好讓我們的下一代連香港被規劃毫無主體意識! 現時,這份教材套恐怕已經廣泛地流入中小學,水銀瀉地的情況已一發不可收拾。 十二五規劃隱藏殺機 一、基礎設施規劃 (如興建大量中港跨境基建、廣東建大量核電廠輸電供港等);
故此,十二五規劃明顯的是為了內地經濟危機而要求香港配合的,同時亦要求香港幫內地資本「走出國際」, 透過擾亂我們的生活、開發我們的鄉郊、改造我們的城市格局、耗用我們的公帑,不斷踐踏一國兩制而達到目的。 然而,這份十二五規劃教材套隱惡揚善,只提及「經濟內容」,例如中央如何給香港做「離岸人民幣業務中心」、「六大產業」、及深化「粵港合作框架協定」,卻完全抽空這些「「粵港合作框架協議」內所引發的種種問題,如粵港自駕遊、大一簽多行自由行、大量跨境基建、深港一體化、開發新界東北等,明顯是要令我們下一代熱烈擁抱及支持中央規劃,使這些問題在支持十二五規劃下視若無睹。 扭曲民主價值
但我們要問,這個「全球最民主的規劃決策」,為何香港人對自由行、自駕遊、東北融合等所有決策安排竟可以毫不知情﹖在現時新界東北最後一期諮詢中,政府連給一個全港公眾的公聽會的機會也沒有,依然要在全城要求擱置計劃的情況下霸王硬上馬,這究竟算是什麼門子的「最民主」?中港融合的計劃都是黑箱規劃,說民主明顯是自欺欺人。
這種扭曲民主價值的毒害我們可以想像,就是如《中國模式》洗腦一樣,當內地極權政府打壓維權人士,當內地因無止境的大型基建規劃導致血拆事件,當中央不斷要提出城市與城市合併的「同城化」計劃,這套教材就會如幽靈一樣,令下一代噹噹上口會為政權開脫為「全球最民主的決策」。 將「被規劃」說成「支持」的殖民邏輯 從殖民地理學而言,殖民者從來都是透過城市的改造、控制與空間規劃,在殖民地製造從屬於宗主國的政治主體。這種「規劃洗腦」,會令被殖民的主體在現行區域融合無法思想,只懂「支持」與「配合」。 其實,十二五規劃究竟是誰支持誰呢﹖任教材在前半如何吹噓製造貢獻國家的意識,原來最後都是要我們下一代要在十二五規劃中北移服務業的規劃下構想知道自己如何「配合」。我們看到,在一份給教師用的建議國教活動中,令學生(裡面指明尤其是五年後就會畢業的高中生)設想自己是社會上不同專業如何貢獻國家及回大陸投資與發展,然後由「教師引導同學思考國家未來五年的變化發展對本港市民及未來同學出路的影響」。 明顯的,就是要透過洗腦國教來在香港培育回大陸建設祖國,究竟是誰在支持誰呢﹖然後,中央會說中港沒有分誰,十二五規劃對整體珠三角未來的發展有好處,從而抽象化規劃導致香港城市失去了自主的事實。 說到此,我們就會明白國民教育原來不是一套洗腦教材這般簡單,這分明就是一套殖民教育! 被規劃爭議只有官方論點 作為民間團體,我們知道「反被規運動」是自十二五規劃下的「環珠灣區重點行動計劃」爭議開始的。廣東省突然將這份規劃文件出台,在香港舉行有10天的諮詢時,揭發了原來香港竟然被整個廣東省作出了整體規劃,當時稱之為「規劃廿三條」。當時行動組動員了大量市民反對香港被規劃,最後規劃署也沒有再交代「灣區規劃」的去向,並將內容斬件上馬。
教材內一點本土事實也沒有,民間資料完全欠奉,只引述總理溫家寶說「香港沒有被規劃」,那麼學生究竟有什麼內容可以討論?是否只是背誦這些偏頗的觀點﹖連基本事實也欠奉的教材,究竟是否還可叫做教材? 為何洗腦規劃如此重要 當今世上,只有極權主義者才會利用這種空間規劃的手段來改造人民,這亦是為何「洗腦規劃」比起那貽笑大方的《中國模式》更值得關注。教材套不斷強調要「中港經濟融合發展」、「香港要為貢獻國家擔當角色」,製造了中央規劃正是「為你好」的被殖民意識,讓一個又一個的五年規(計)劃任意改造我們的地方、未來我們的在城市的生活習慣,以至下一代的思想。就如美國哲學家及建築師富勒 (Buckminster Fuller)所言,「停止改造人吧,只要改造環境,人們就會自行改造自己,只要環境被改造「妥當」 (Reform the environment, stop trying to reform people. They will reform themselves if the environment is right),要規劃香港的人的確深明此道。 故此,反對新界東北融合計劃,同時亦要「全撤國教」,缺一不可﹗我們一時擋住了一項融合政策,長遠亦將會在中小學無邊的規劃洗腦下輸給了我們的下一代。 本組要求: 反對香港被規劃行動組示 參考資料: 請加入反對香港被規劃行動組,反對新界東北融合計劃Facebook專頁 深港一體化殺到埋身 必須反對新界東北興建富豪雙非城計劃! 明報:回歸十五年「東北之亂」 香港融合論——新界東北融合計劃的前世今生 (東北戰訊一) 廣東省人大文件:廣東十二五規劃 (香港部分) |
Posted: 09 Sep 2012 08:40 AM PDT 小叮当是迪斯尼动画里的虚拟人物,很多女生都非常喜欢,好像还有对应的服装品牌,今天收集分享:25张甜蜜小叮当的摄影照片,希望其中有你喜欢和需要的,或者可以给你带来灵感的。
Brilliant FairyTink GangWeaving MagicTinkerbell At DiscoLost In DreamlandMy Lovely CreationsTinkerbell CakeWith Her GiftTinkerbell Birthday Cake
© emilo for 创意悠悠花园, 2012. | 本文链接 | 暂无评论 如果你喜欢创意悠悠花园的文章,可以收听我们@emilo,或者订阅我们的rss 如果你的订阅器出现防盗链的提示,请通过邮件emilo@vip.qq.com通知我们你的阅读器域名! |
Posted: 09 Sep 2012 08:39 AM PDT |
Posted: 09 Sep 2012 08:39 AM PDT |
Posted: 09 Sep 2012 07:52 AM PDT 核心提示:在中国公众的眼中,政府官员是贪污、无能、只热衷于升迁。但在西方管理者眼中,中国官员聪敏、果断、博学且有远见。西方管理者的判断在这里显然是错误的,他们很少有人能明白这种错误判断的政治后果。他们对中国官员素质和效率的称赞往往被共产党当成对其政策和合法性的国际认可四处炫耀—— 即使普通中国人知道实情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的。 原文:China in the Eye of the Beholder 发表:2012年8月27日 作者:裴敏欣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 【裴敏欣教授】 当前,与中国相关的最明显但却未被人注意的一个奇怪现象是,不同观察者对该国领导人的看法存在着巨大分歧。在中国公众眼中,政府官员贪污腐化、碌碌无为,只对获得令其有利可图的官职感兴趣。但西方管理者却总是把中国官员描述成聪明、知识渊博、高瞻远瞩、具有决断力,大体上就是他们在前重庆市委书记薄熙来被清洗之前描述他所用的那些形容词。 调和上述两种观点是不可能的。不是中国公众难以取悦,就是西方管理者判断失误。然而,考虑到中国公民的日常经历令其比西方管理者能够更好地对中国官员及其政绩做出评判,人们不得不断定他们的看法几乎当然是正确的。这意味着那些已在中国度过大量时间、自视为经验丰富的"中国通"的西方人需要问问自己为何会判断失误。 一个明显的解释是,中国官员非常善于用友好的举动和慷慨的承诺吸引西方商人。同一批官员在中国老百姓头上作威作福,经常为了讨好西方投资者而展示出令人无法抗拒的魅力。 另一个吸引西方管理者的卖点就是许多中国官员具有工程学背景。而他们的西方同行则多是律师出身。对于商人而言,工程师是更讲究实际的解决问题的人,而律师们往往会被程序上的复杂问题所困扰,并总想找出合同上的漏洞。此外,大部分中国官员掌握了西方商业术语,因而能够深思熟虑地谈论各个公司需要解决的问题。 西方管理者对中国官员产生上述看法的另一个微妙原因是他们在评价中国官员时会下意识地找到参照标准。跨国公司的高管们往往会先入为主地把中国视为另一个发展中国家,因而在评价该国官员时会将其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的官员相比较。 这一无心的比较通常会得出有利于中国官员的结果。因为整体而言,中国官员接受过更好的教育,更具世界性,对商业也更为关注(因为执政的共产党用经济增长和外国投资作为提拔官员的标准)。而且,作为一个组织而言,中国的国家机构比其他许多发展中国家要强大得多,更有目标。 西方商界人士把中国与其他发展中国家相比较或许是一种自然而然的做法。然而,中国民众所持标准要高得多,因为他们不把自己的国家仅仅当作一个发展中国家。他们把中国视为一个正在重新兴起的特殊大国,认为其必将加入世界最先进国家的行列。而该国媒体引述为典型的管理方法都是发达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的一些做法。事实上,侮辱中国人的一个最有效方法就是告诉他们,他们应该感到幸运,因为他们比印度人或巴西人拥有一个更好的政府。 西方商界人士对中国产生错误印象的第三个原因是他们对中国政府的赞美反映出其对自己国家政府的失望。民主程序的混乱状态、令人窒息的规章制度、高额税收和媒体监督已令他们失去了耐心。相反,在中国这个一党统治的国家里,他们发现与官员们打交道更加容易,因为后者能够迅速做出决定并几乎立即加以执行。 当然,这些管理者有时的确想念西方国家盛行的法治精神。但是,与中国的私营企业家相比,大型西方公司的代表们是一个特殊群体,并不经常受到官员腐败之害。因此,他们对于一党专政最黑暗的部分几乎没有直接的感受,那是一个贪婪的、不受法律约束的精英群体。 西方管理者对中国政府产生误解的最遗憾的原因是他们有可能坚持己见,至少那些对中国黑暗面从未有过直接接触的人会如此行事。这些人往往都成功、睿智,同时在政治判断上都极其自信。此外西方企业是等级的、独裁的,也与中国的一党专政相类似,因此高级管理人员的错误判断很少能直接遭到下属的质疑。 这是一个真正的遗憾。很少西方高管能明白他们这些误解的政治后果。他们对中国官员素质和效率的称赞往往被共产党当成对其政策和合法性的国际认可四处炫耀—— 即使普通中国人知道实情根本不是这个样子的。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
Posted: 09 Sep 2012 07:02 AM PDT 国家主席胡锦涛曾指出:"在开展民间外交、传播中华优秀文化、扩大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友好交往方面,侨务工作大有作为","要充分发挥归侨侨眷和海外侨胞在传播中华文化方面的独特作用"。 国务院侨办主任李海峰说:"发挥海外侨胞在传播中华文化、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中的生力军作用。在经济全球化深入推进和现代科技迅猛发展的新形势下,世界范围的文化交流更加便捷和频繁,海外侨胞日益成为传播中华文化的重要力量、展示中国形象的重要载体、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 在党和国家上述精神鼓舞下,海外华侨传播中国文化、弘扬中华文化价值观的热情空前高涨,除了政府、民间团体的对外文化交流以外,海外华侨的各项文化社会活动也蓬 …… |
Posted: 09 Sep 2012 07:20 AM PDT ![]() 今天立法會直選, 我只投了一票, 因為打從2010年政改一通, 我就覺得香港民主已幽幽休矣。 2010年6月8日 全國人大常委會副秘書長、香港基本法委員會主任喬曉陽說在行政長官和立法會全體議員普選要依據基本法,體現選舉的普及而平等,是次講話是中央級別官首次就香港普選作出解釋。 除了選舉權,喬曉陽對民主髒體制應該包括的被選權不了了之。 6月23日民主黨宣佈對以政府接納其黨提出的「「區議會功能組別, 普選區議會一人兩票」為由, 支持政改方案. 主席何俊仁強調,他的建議是「要在今天爭取一個階段性的、有實質進步的成果,並要在未來10年進行持續和長久的民主抗爭」。 同樣, 除了選舉權, 民主黨對民主髒體制應該包括的被選權不了了之。 民主黨與中央暗合自有公論,在此免費唇舌。 但不了了之的被選權就如名小說《動物農莊》中一句名言:「所有動物都平等,但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2017年行政長將普選勢將由加入區議會普選功能組別代表全民,以示所有動物都平等: 再加上原有特權階級如提名委員會中的傳統功能組別, 有些動物比其他動物更平等了。 同樣,期後將可普選産生立法會全部議員的技術操作不過是又以一人兩票,甚至一人三票形式,普選出功能組別,以驗證所有動物都平等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真理。 所以一人兩票不能投, 投了不造就了香港的鳥籠民主嗎? |
Posted: 09 Sep 2012 04:43 AM PDT 核心提示:所有新闻内容可以在《每日译者》手机报上阅读。RSS: http://feeds.feedburner.com/dailyyizhe 点击这里输入邮箱订阅: 每天早上八点,准时送达。无需翻墙,无敏感词。没有外币信用卡的读者可以协助我们在墙内传播译文, 订阅并转发译者手机报将有机会获得"译者书刊"的优惠。 ![]() 2012-09-09 头条新闻 ① 《开放》:北戴河会议就对薄处理达成一致 ② 越南央企涉贪高管致公司亏损12亿美元被捕 ③ 《金融时报》中国经济减速的背后 ④ 译者智库报告系列:SFRC西藏访问报告(2011) 2012-09-08 头条新闻 ① 路透社独家:习近平释放加快改革的信号 ② 星岛日报:12万港人着黑衣,上街要求撤国教 ③ 云南地震伤亡多:天灾还是人祸? ④ 译者合集系列:透视八九学运(2010) 2012-09-07 头条新闻 ① 《沙龙》:五角大楼的对华作战计划 ② 前数学教师陈平福被控煽动颠覆罪 ③ 《卫报》书评:散沙——中国农民工的生活 ④ 译者合集系列:互联网与政治 初探(2010) 2012-09-06 头条新闻 ① VOA:习近平爽约克林顿,背后究竟发生了什么? ② RFI:胡锦涛盟友胡春华上位受阻 ③ RFA:王立军涉嫌四罪被公诉 ④译者合集系列:中国的群体性事件 2000-2009 2012-09-05 头条新闻 ① 方滨兴因身体状况未出席北邮开学演讲 ② 《金融时报》陈元:国开行的当家人 ③ 译者智库报告系列:萧条之后的对抗(2010) 2012-09-04 头条新闻 ① 《南华早报》令计划之子车祸丧生 胡锦涛盟友入常无望 ② 山东访民爆炸镇政府 网络现遗书 ③ 李佐军:中国的经济危机会在2013年发生 ④ 译者合集系列:《经济学人》崛起的中国的危险(2010) 2012-09-03 头条新闻 ① 传四川锦屏水电站泥石流死亡上百 ② 独岛矛盾升级,日韩军事交流中断 ③ 裴敏欣:你所知道的关于中国的一切都是错的 ④ 译者合集系列 :中情局解密档案——被囚中国二十年(2008) |
Posted: 09 Sep 2012 03:33 AM PDT ![]() 五枝旗竿下天滅中共 何喜華支持保皇黨 長毛站在五星旗後 岑建勳的民主歌聲不再獻媚於中華 魔幻寫實 百年孤寂 定稿於二零一二年九日九日香港立法會選舉日 |
Posted: 09 Sep 2012 03:33 AM PDT ![]() 五枝旗竿下天滅中共 何喜華支持保皇黨 長毛站在五星旗後 岑建勳的民主歌聲不再獻媚於中華 魔幻寫實 百年孤寂 定稿於二零一二年九日九日香港立法會選舉日 |
Posted: 09 Sep 2012 03:32 AM PDT ![]() 五枝旗竿下天滅中共 何喜華支持保皇黨 長毛站在五星旗後 岑建勳的民主歌聲不再獻媚於中華 魔幻寫實 百年孤寂 定稿於二零一二年九日九日香港立法會選舉日 |
Posted: 09 Sep 2012 02:36 AM PDT 对中国大陆执政党来说,当下最重要任务就是彻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否则,中国将危机四伏。彻底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对执政党来说,全党只有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用,中国才有希望,才能坚决执行邓小平的政策,继承和发展邓小平理论;中国也才能变成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大国。 首先,政治体制改革,对既定宪法是一场突破。随着历史的发展,实际上宪法的权威与尊严也面临挑战。比如我国宪法第一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第六条规定:"中华人民 …… |
Posted: 09 Sep 2012 02:13 AM PDT ![]() 日本動畫界賣萌一向有龐大市場,只要把女角設計得不同屬性兼可愛,自然有吸引一大群男性觀眾捧場。無可否認「槍械少女」打正旗號賣萌,可是我不禁佩服作者的聯想力,竟然想到把各種不同型號的衝鋒槍擬人化,化身為萌萌的可愛女生。作者並不只是亂編屬性混飯吃之徙,他才是個標準軍事迷,有豐富知識的槍械知識,對各種槍械的特性瞭如指掌,才能夠把槍械的特性,融入角色性格設計中。M16只能三連發,所以做事也只有三分鐘熱度。瑞士槍耐寒,化身的角色很冷傲。可以換裝長短槍管的,則化為可以長短頭髮變身的雙重性格。不同國家的槍,便配合該國藉的性格。 故事的背景設定很天馬行空,一眾槍械化身為女學生,就讀於寄宿女子學校。初中是衝鋒槍,高中是重機槍,而小學則是輕機槍。主角是比利時製的FNC,花名芬子,她和美國M16,瑞士SG550和英國的L85A1是好朋友,故事便是環繞這四人組發生,講述在學校中發生的日常生活。因為主角並是人類是槍械,思想與正常人很不同有點跳線,但又懷有青春期的少女心事,把兩者與普通的學校生活放在一起,產生化學作用爆出很搞笑的劇情。作者連在細微地方亳不馬虎,盡量呈現出槍械這個主題,例如用子彈盒裝便當,心跳感覺變成撞針敲下的感覺等等。 槍械少女又怎能沒有槍戰呢?不要以為這套動畫賣萌,便沒有正經嚴緊的劇情,它可名列最精彩的槍戰動畫頭三位。劇中槍戰說起來只有三場,四人組與師姐重機槍的友誼賽,班上考試爭軍旗的比賽,最後與蘇聯AK系列的東西方陣營槍械對決,但槍戰場面處理很花心思,亦同時展露出作者的軍事知識。槍戰以小隊戰術為主,她們的組織很有板有眼,與真正槍戰的分工一樣,狙擊手負責掩護,以火力交差前進,鬥智計謀鬥技術,叫人不要少看拿著槍的小女孩。槍戰中更利應用實戰中的小把戲,如膠袋包槍管防水,快速手動入彈,去扭轉乾坤克敵制勝。諷刺的是雖然槍械少女不是人,中槍也不會死亡只會壞掉要修理,如此不真實的設定卻拍出最逼真的槍戰場面。 校園,槍戰,友情,傳統的少年動畫元素,柔合不同萌屬性的女角,「槍械少女」很意外地沒有堆切出來的商業味,反而給人一股很清新的氣息。可惜動畫只有短短十集,看完了還想繼續再看,期待它能夠推出第二季。這種精緻小品式的動畫,在動畫商業企劃泛濫的今天,真是可口怡人的一幽清泉。 |
Posted: 09 Sep 2012 02:12 AM PDT ![]() 日本動畫界賣萌一向有龐大市場,只要把女角設計得不同屬性兼可愛,自然有吸引一大群男性觀眾捧場。無可否認「槍械少女」打正旗號賣萌,可是我不禁佩服作者的聯想力,竟然想到把各種不同型號的衝鋒槍擬人化,化身為萌萌的可愛女生。作者並不只是亂編屬性混飯吃之徙,他才是個標準軍事迷,有豐富知識的槍械知識,對各種槍械的特性瞭如指掌,才能夠把槍械的特性,融入角色性格設計中。M16只能三連發,所以做事也只有三分鐘熱度。瑞士槍耐寒,化身的角色很冷傲。可以換裝長短槍管的,則化為可以長短頭髮變身的雙重性格。不同國家的槍,便配合該國藉的性格。 故事的背景設定很天馬行空,一眾槍械化身為女學生,就讀於寄宿女子學校。初中是衝鋒槍,高中是重機槍,而小學則是輕機槍。主角是比利時製的FNC,花名芬子,她和美國M16,瑞士SG550和英國的L85A1是好朋友,故事便是環繞這四人組發生,講述在學校中發生的日常生活。因為主角並是人類是槍械,思想與正常人很不同有點跳線,但又懷有青春期的少女心事,把兩者與普通的學校生活放在一起,產生化學作用爆出很搞笑的劇情。作者連在細微地方亳不馬虎,盡量呈現出槍械這個主題,例如用子彈盒裝便當,心跳感覺變成撞針敲下的感覺等等。 槍械少女又怎能沒有槍戰呢?不要以為這套動畫賣萌,便沒有正經嚴緊的劇情,它可名列最精彩的槍戰動畫頭三位。劇中槍戰說起來只有三場,四人組與師姐重機槍的友誼賽,班上考試爭軍旗的比賽,最後與蘇聯AK系列的東西方陣營槍械對決,但槍戰場面處理很花心思,亦同時展露出作者的軍事知識。槍戰以小隊戰術為主,她們的組織很有板有眼,與真正槍戰的分工一樣,狙擊手負責掩護,以火力交差前進,鬥智計謀鬥技術,叫人不要少看拿著槍的小女孩。槍戰中更利應用實戰中的小把戲,如膠袋包槍管防水,快速手動入彈,去扭轉乾坤克敵制勝。諷刺的是雖然槍械少女不是人,中槍也不會死亡只會壞掉要修理,如此不真實的設定卻拍出最逼真的槍戰場面。 校園,槍戰,友情,傳統的少年動畫元素,柔合不同萌屬性的女角,「槍械少女」很意外地沒有堆切出來的商業味,反而給人一股很清新的氣息。可惜動畫只有短短十集,看完了還想繼續再看,期待它能夠推出第二季。這種精緻小品式的動畫,在動畫商業企劃泛濫的今天,真是可口怡人的一幽清泉。 |
Posted: 09 Sep 2012 12:22 AM PDT ![]() (蘋果日報圖片) 自己一直沒有在國教運動的核心,只是參與佔領時做直播,紀錄身邊的事;不過因為不少朋友是場地義工和大聯盟成員,對運動有多一分理解,及至最後兩天,邊緣地參與了一些有關罷課的討論,才算介入這場運動。 罷課的組織因為梁振英的回應而難產了,大聯盟要在短短幾個小時內決定運動的走向,最後共識是結束佔領。此時,面書上卻流轉了「葉國華派員滲透」瓦解大聯盟的說法,使人心寒。在此把這兩天我看到聽到的事跟大家分享。 不撤就罷的共識 在「Happy Friday」大動員之前,面書上已傳了好幾天「不撤就罷」的口號,不論社工、青年學者、藝術家都在醞釀如何協助學民和大聯盟進行罷課。為此,幾個與學民較友好的場地義工,組成了一個臨時小組,討論罷課的安排,而我也出席了臨時小組會。 當時的形勢是,大聯盟基本上贊成「不撤就罷」的策略,但如何罷則各有各的想法。對於教協來說,他們希望爭取學校的支持,提出了「校本罷課」的安排,但要較長的醞釀時間,為此他們成立了大聯盟下的罷課委員會。學民則較強調學生的主體,希望能以「自發罷課」的形式,在「校本罷課」未能啓動之前,先以「自發」形式,在大專罷課後立即進行。 然而,因為罷課涉及很多組織工作,包括組織義教隊、另類教學點、宣傳等,臨時小組決定成立一個「學民自發罷課支援聯合會」簡稱「罷支聯」,邀請一些團體及面書和網絡上表示支持罷課的隊伍加入(包括社工、青年學者、老師、家長、blogger等),並決定這個「罷支聯」只會是一個統籌罷課工作的平台,撐學民但不會介入其決策。當時是星期五深夜、星期六凌晨時份。 就在我們把構思都想好之際,傳來梁振英願意接受大聯盟三個前提﹣﹣沒有時間表的擱置、撤回指引、不獨立成科,並說會在凌晨兩點前宣佈,但要求大聯盟不能漏出風聲。所以當時我們只在面書上呼籲大家通宵留守,等待歴史時刻。不過,到凌晨一點半,一點消息都沒有,卻傳出梁振英約大聯盟明早在記者在場下開會,所以大聯盟在台上呼籲,可以留守的留守,不能留守的明早十點再回來。 第二天,梁辦致電大聯盟說要先開一個閉門的會前會,大聯盟拒絕後,梁辦隨即跟教聯和十八區家教會開會,讓他們為梁的決定背書。 所以星期六早上,我們又論討具體的罷課安排,並嘗試在教協和學民的兩個方案,找尋一個共同的中間方案。因為要準備義教,我們找來了青年學者聯署的發起人沈旭輝跟教協一起討論,爭取部份學校在星期三能接受學生「自發罷課」,並具體討論了「罷課信」、罷課期的課程另類教學安排等。就在大家達成共識之際,梁振英開記者會解釋其方案。 梁振英的「校本」策略 梁振英的回應,基本上是把所有的責任推回給學校。不過,所謂自決,其實中間有很多無形的壓力,如政府如何以資助威迫利誘資金不足的學校「被」獨立成科。此外,梁振英並沒有撤回指引,只會作修改,如何修改,誰來修改等,留有很多尾巴。 可是,「校本」的說法,令到教育界難以反對,難道要政府去禁止左校把「國教」獨立成科嗎?若要再對政府施壓,頂多就針對開展國教委員會的組成、國教資助政策、指引修訂等技術細節。這令到運動難以有一個簡單鮮明的旗幟。 終止佔領﹣﹣組織的限制 由於整場運動是由學民思潮發起,這個網絡最強的地方是學生純真的堅持:國教是錯的,他們要用盡方法反洗腦。但學生卻缺乏組織經驗,尤其是面對教協和家長,兩者在家庭和學校都是主導者時,他們往往未能面對面的表達好自己意見,溝通上出現一些問題。這亦在罷課的討論裡反映出來。 另外,由於害怕「政治操控」、「政黨利用」等抹黑,大聯盟在成立後,並沒有鼓勵其他積極參與者介入,譬如說,負責管理場地物資的教師、負責安排每晚節目的八十後社會大學及絕食者(絕食者之一韓連山是以教協名義參與大聯盟討論)均沒有代表在大聯盟,使溝通更混亂。 舉例說,在Happy Friday 的大動員之前,每天只有五位老師,帶領著三、四十位學生管理整個場地,而且,經常有不名來歷人士騷擾。經過Happy Friday後,場地義工已挺不住,體力透支。當我們晚上十二點散去,這些義工要凌晨三點才清理好場地。最近幾日,網上不停的傳來西環陣營請了黑幫來踩場的消息,更令這班義工大為緊張,要安排廿四小時席勤。一場運動要有很多人的投入才成事,不是在網上煽動幾句就能繼續。(前面所說的「罷支聯」小組,也是在義工透支,要找非政黨外援幫忙,以協助運動升級的一個背景。) 其實,在梁振英回應後,大聯盟的成員團體均認同運動要進入另一個階段。經過幾個小時的討論後,聯盟希望先把焦點轉到與梁振英對話,本打算呼籲市民要留守到今天下午三點,迫梁振英公開對話,再離開政總,但因為缺乏與場地管理者與絕食者(大部份絕食者準備終止絕食行動)溝通,造成一點混亂,才召開擴大會議。在擴大會議中,部份人疑質「與梁振英對話」這策略,在重新討論動員的方向和目標及其場地支援等,決定不提與梁振英作公開對話,直接宣告結束佔領,提出新階段的運動策略。 運動的累積與推進 社會運動永遠都不是一足即蹴。雖然我們未能爭取到全面撤回,但因為每一個人的參與和堅持,削弱了特區政府(及西環)對香港教育制度的直接干預。這是一小步的勝利。 其實運動最大的勝利是一群沒有投票權的「準公民」、中學生如何透過社會運動發聲,並製定新的遊戲規則,可以預見,他們將成為香港(非政黨)政治生態的一股重要力量。 十多萬市民連日接力的參與,也把新政總附近的空間,變成公民廣場,以身體奪回「主場」。 反國教亦把「學校」這黑盒打開了,讓我們看到當中種種問題。首先是十八區家教會,這些代表家長的組織,因其「制度代表」的角色,不停地拖運動的後腿,最後也成了梁振英的下台階,家長會如何組織起熱心的家長,在既有的架構發聲,是未來長遠的工作。 此外,在檢視國教課程的過程,我們看到洗腦的內容早已不知不覺的滲到不同的學科,譬如說,昨晚,我姐就跟我說侄兒的學校有國教,是在常識科。然後她問侄兒:「你評一下火燒圓明園」,侄兒說:「我最憎英國同美國,佢地燒我圓明園,殺我中國人,將我地的文物搬到大英博物館!」 一個小學三年級的學生,對歷史還未有概念,就學會憎恨一些國家。「憎恨」的反應大概不是在教科書上,而是在教學手冊上。 因為趕著回政總,我沒時間多作解釋,只跟他說,當時美國政府做了錯事,參加了八國聯軍,但美國人民不斷的批評這個政府侵略行為,結果美國政府不單道歉,還捐了整個清華大學給中國。 這個「黑盒」打開了,我們不能讓它關上,要繼續監察它,清洗它。 |
Posted: 09 Sep 2012 12:21 AM PDT ![]() 我參與了反國民教育絕食80小時,希望藉此文章舒發一些感受。 多年來一直參與社會運動,反國民教育運動是我第一次以絕食方式參與。作出參與絕食的決定,原因有二,一是基於前香港理工大學前副教授何芝君博士進行絕食行為;二是這場反國民教育運動,連日也有大批群眾到場,這兩個原因令我深受感動。 香港作為一個資本主義及資訊科技高度發展的城巿,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越來越疏遠,再加上近年重建令香港高速發展,很多滿載城巿回憶與人際關係的建築也一一被拆走,香港慢慢變得越來越冰凍,人與城巿的關係變得更加疏離。 然而,在這段參與絕食的期間,每天數之不盡的巿民到場,他們有的是上學前、上班前或用膳期間,怱怱忙忙到來,也有的是扶老攜幼來到,只是為絕食者們打氣。他們雖與絕食者互不相識,卻帶著親切的慰問、關懷的笑容,送上每一份祝福,以及各式各樣的禮物。 同時,每天晚上舉行的反國民教育集會,也有接近、甚至超過萬名巿民的參與,大家本可回到家中、走進商場或到效區遊玩,他們卻冒著汗水雨打,走到政府總部的廣場上,大家為反國民教育的目標默默付出。 參與絕食的過程中,給予我一個機會,重新感受及建立與香港這個城巿的關係。9月7日晚上的集會更有十多萬人的參與,她或他在我的心中是一個個反國民教育的英雄,讓我感受到香港人熱愛香港這個城巿並不冷漠,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是我從未感受到的親近,也讓我感受到香港這個城巿可愛之處,令我看到香港人及香港這個城巿充滿關愛的一面,使我更愛香港這個城巿。 雖然我的絕食及佔領行動也完結,然而反國民教育的運動尚未終結,在此多謝連日來到政總接近三十萬的英雄,旦願仍在沉默中的香港巿民,花點時間了解這場運動,並在運動的新階段投入,來重新與這個城巿建立親近的關係,不要吝啬自己對這個城巿的愛。 筆者為反國民教育運動絕食者、嶺南文化研究碩士 |
Posted: 08 Sep 2012 10:00 PM PDT 本文作者:李清晨 体重260公斤的布莱尔·里弗因罹患流感后并发肺炎去世,享年仅29岁。他生前是美国一家极具争议的"心脏病烧烤"餐厅的代言人,那是一家宣称"死也值得去吃"的垃圾食品餐厅。虽然无法肯定布莱尔的死因与高热量食品有无联系,但可以预想的是,他的身体一定极度缺少营养,并且已经犹如80岁老人般脆弱和多病。 现代的生活方式使得肥胖成为流行病,蔓延世界各地。现代人多数都知道肥胖对身体不利,但对肥胖的具体危害也许普遍估计不足。除了与不孕症、心血管病、肿瘤这三大类危害严重的疾病有关,肥胖还与骨关节炎关系密切,并对人的智力和心理有影响。那么,如何应对肥胖?减肥的秘诀只有四个字——少吃多动。 【布莱尔·里弗为"心脏病烧烤"餐厅出演广告,这个曾经的摔跤冠军日前却因一场感冒并发肺炎去世。IC 图】
【3月1日,一个29岁的美国胖子因罹患流感后并发肺炎去世,这一事件因死者的特殊身份而显得有些诡异,这个叫布莱尔·里弗(Blair River)的年轻人生前是一家专门为心脏病人提供高卡路里食物餐厅的代言人,因此,他的死颇有一丝求仁得仁死得其所的讽刺意味。】 拜多年宣教所赐,高血压心脏病人应该控制体重减少摄入高热量的饮食,已是人所共知的常识了,在这种情况下居然有人开了这样一家餐厅,并在前门明确地标明"如果你来这里吃,食物会把你杀死",如此博人眼球,也真够出格的了。 一般而言,因流感合并肺炎而去世的,多半是老弱病残,29岁这个年纪,本来正是死亡率最低的一个年龄段,倘若他不是如此肆无忌惮地把自己吃成一个体重达575磅(约合260公斤)的胖子,也许他本可以逃过这一劫。与其说布莱尔·里弗是直接死于流感或者肺炎,真不如说他是间接死于肥胖。 世界卫生组织专家委员会提出以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BMI) 作为身体超重或肥胖的标准(体重的公斤数/身高米数的平方),即BMI在25-29.9之间为超重,大于30为肥胖。以此为标准,据研究统计分析估计,现在全球超重人群约有9.37亿,肥胖人群约有3.96亿,照这个趋势,至2030年,预计超重和肥胖人群将占到全球总人口的58%左右。 由是观之,肥胖作为一种流行病,已经遍布世界各地。现代人多数都知道肥胖对身体不利,但对肥胖的具体危害也许普遍估计不足。高血压、心脏病的相关危险,只不过是肥胖所引发的严重后果中,几个最为公众所知的情况而已。肥胖引发的健康问题导致发达国家甚至部分发展中国家卫生保健费用增加和生产力下降,其代价之大令人震惊。那么,就让我们先从最危险的情况说起。 引发代谢综合征有些学者建议,将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的一系列情况称之为代谢综合征。 千百年来,人们一直以为,只有身体感到了不适才是疾病,直到对高血压等心血管疾病本质的逐步揭示,人们才渐渐意识到,还有这样一种可怕的疾病,它可以悄无声息地接近你,猝不及防地结果掉你的性命,我们称其为沉默的杀手。 按2009年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公布的数据,仅我国就有2亿高血压患者,且每年新增加1000万人。心脑血管病现已成为中国人首位死因,高血压则是第一危险因素,心脑血管病合并占总死亡病因的44.4%。 那么肥胖在其中又扮演何种角色呢?简单说,肥胖就是这个第一杀手的重要帮凶。大量研究表明,肥胖是高血压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肥胖高血压患者又常常合并糖、脂质代谢紊乱,并与多种心血管疾病密切相关。 有学者建议,将包括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关系密切的一系列情况称为代谢综合征,这一概念的提出引起学术界广泛关注,其发病机制也成了国内外医学界研究热点。 2005年4月,由国际糖尿病联盟颁布了代谢综合征的全球共识定义。确认一个个体是否为代谢综合征,其中必须具备的条件之一是肥胖:在美国人中男性腰围大于等于102厘米,女性大于等于88厘米;亚太人(中国)男性腰围大于等于90厘米,女性大于等于80厘米;另外需同时存在血压、血糖血脂代谢方面的两项异常。 在对代谢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中,各种学说、假说层出不穷,如节俭基因假说、共同土壤学说、脂毒性假说、脂质堆积和溢出假说等,然而无论哪种学说都绕不开肥胖。 由于肥胖,脂肪组织迅速扩展,血管相对稀少,使脂肪细胞处于相对缺氧状态,缺氧使这些脂肪细胞释放促炎因子以扩张血管、增加血流量和促进血管新生,并诱导一系列因子促发高血压和糖尿病。目前,以脂肪细胞因子为切入点探讨肥胖与代谢综合征发病的关系已成为研究热点。 肥胖引发的代谢综合征的危害还不止于此。人体是一部复杂精妙的"机器",很多部件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正所谓牵一发而动全身。肥胖不仅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高脂血症、高血压、冠状血管病、糖尿病的高危因素, 还可能导致肾脏损害, 即肥胖相关性肾病。这又是为什么呢? 实验研究通过对比患有代谢综合征动物模型和正常动物发现,代谢综合征可能增加肾脏负担,进而使肾脏组织结构逐渐遭到破坏, 最终导致肾脏功能衰竭,出现尿毒症。 更可怕的是,肥胖相关性肾病通常起病隐匿,所谓明枪好躲暗箭难防,早期虽然已经有部分肾单位遭到破坏,但只要残余的部分尚能满足人体正常代谢的需要,病人就可能感觉不到大病将至,等到出现有关症状,往往已经是进展为终末期肾衰,除了透析治疗和肾脏移植,别的办法都已是回天无力了。 缠上恶性肿瘤消化系统和泌尿系统恶性肿瘤、肝癌、乳腺癌、子宫内膜癌都被发现与肥胖相关。 除了上述几种疾病与肥胖关系较为密切而外,还有另外一大类令人谈之色变的疾病,也与肥胖有莫大的关联,那便是癌症。 有学者统计,美国2007年新诊断的癌症病例中有33966例病因可能归咎于肥胖。最新研究表明,体质量指数每增加5公斤/平方米,肿瘤死亡率即增加10%。来自斯克里普斯研究所哈佛医学院的研究人员最新发现,调节脂肪酸代谢网络的一种酶,在癌症和肥胖的信号途径中是共用的,该研究结果于2010年1月发表于著名学术杂志《Cell》上,这更证实了肥胖是癌症的重要危险因素。 具体而言,肥胖都与哪些癌症的关系得到确证了呢? 正像通常人们所认识到的那样,肥胖往往与吃有关,因此,肥胖与消化系统恶性肿瘤的关系也许不那么让人感到意外。结肠直肠癌、胰腺癌、食管癌、胃贲门(贲门为胃的入口,上接食道下连接胃体)腺癌……从上到下全部消化系统的恶性肿瘤,几乎都和肥胖有了瓜葛。 除了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的恶性肿瘤也与肥胖有莫大关系。有研究表明体质量指数的增加会增加肾癌的发病风险,肥胖人群也更易罹患侵袭性和致死性前列腺癌。 2010年1月《Cell》杂志的有关肥胖与肝细胞癌间的分子关联机制的论文则提示,肥胖可能促进肝细胞癌发生。 倘若布莱尔·里弗没有在29岁"英年早逝",也难说他不会死于上述几种恶性肿瘤,不过接下来要提到的几种跟肥胖有关的恶性肿瘤,跟他就不太容易扯上关系了。 乳腺癌是全球妇女易患恶性肿瘤之一,目前认为,由于肥胖女性雌性激素水平上升,因此绝经后女性罹患乳腺癌的危险性将增加50%,并且有研究证实腹型肥胖是绝经后妇女发生乳腺癌的独立危险因素。 子宫内膜癌是首个被发现与肥胖关系密切的妇科肿瘤,可能机制是肥胖可致雌激素过量。 肥胖与生殖肥胖可致不育不孕,还能影响到辅助生殖技术的结局。 肥胖可谓关乎人的生死,然而肥胖的另一重危害在于,可以让你干脆没的可生!也即肥胖可影响人类的生殖功能。 女性超重或肥胖,尤其是青春期忽然出现的肥胖会导致月经紊乱、排卵障碍以致育龄后不孕。 在不孕的人群当中,有相当一部分属于不排卵性的不孕,而多囊卵巢综合征便是不排卵性不孕的主要原因。统计表明多囊卵巢综合征影响了4%~7%的女性,其中约有50%~75%的多囊卵巢综合征妇女体态肥胖,体质量指数≥25公斤/平方米。 悲摧的是,肥胖还能影响到辅助生殖技术的结局,以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技术为例,在对肥胖的不孕妇女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学者们发现,超重和肥胖的妇女更易发生卵母细胞生殖能力下降,肥胖妇女的移植率、妊娠率和活产率都比较低。 为了达到相同的促排卵效果,肥胖组比正常体重组需要更多的促性腺激素用量。 目前自然流产的病因尚不完全清楚,但肥胖对于早期妊娠流产来说却是一个独立的危险因素。超重和肥胖的妇女还具有更高的妊娠并发症(比如妊娠期高血压等、妊娠期糖尿病、血栓栓塞、巨大儿等),同时具有较高的分娩期并发症如剖腹产手术、人工诱导分娩及分娩时间过长。 有研究发现,母亲肥胖引起的死胎、死产或新生儿死亡风险是正常情况下的两倍多。另有研究发现体质量指数≥30公斤/平方米的妇女与正常体重的妇女相比其子女发生神经管疾病的风险几乎是后者的两倍。而且随着母亲体重的增加,这种风险并没有因为叶酸的补充而得到改善。 肥胖对生殖的影响,男性也未能幸免。大约有30%~40%的不育症案例可以归因于男性问题,肥胖相关的代谢综合征被认为是男性不育症的最重要原因。 骨关节及心智也"受伤" 脂肪占的体积较大,易挤压其他脏器,给其他器官造成不必要的负担。 除了与不孕症、心血管病、肿瘤这三大类危害严重的疾病相关,肥胖还与骨关节炎关系密切,并对人的智力和心理有影响。 肥胖患者体内的脂肪较多,占的体积比较大,易挤压其他脏器,给其他器官造成不必要的负担;使血液黏稠度增加及红细胞携氧能力下降,会导致视觉、知觉、接受能力比正常人低下;还会导致脑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缺氧,造成患者嗜睡,记忆力下降,对外界的刺激反应迟钝。 研究结果发现,肥胖儿童的总智商低于普通儿童。对于肥胖者来说,不仅失去了健美的体魄,衣食住行都比正常人花费多,公共场所占的位置多,行动迟缓,给生活带来诸多的不便,肥胖者,尤其是正处在发育期的青少年,容易产生自卑、抑郁心理。 人类为什么会胖?多吃少动、遗传学上的先天素质、内分泌失调等都可能导致肥胖。 面对肥胖带来的诸多困扰,我们不禁要问:人为什么会胖? 导致肥胖流行的原因有多种解释。一些学说暗示肥胖是生活富裕带来的弊病。拥有大量的财富,就有更多的机会让饮食过于丰盛,并以乘坐车辆代替徒步行走;一些人归咎于精神抑郁、遗传学上的先天素质、内分泌失调及童年期养成的饮食习惯;还有些人归咎于贫困,认为贫困迫使人们进食富含淀粉或多脂的食物,从而导致肥胖。 有人抱怨:"我真是个喝凉水都会长肉的人啊。"如果较真的话,只让他喝凉水,恐怕不出半个月,别说长肉了,小命也得搭上。但是不是确实有一类人,在同样进食的情况下,就比别人更容易发胖呢?这确实是有的。 一些学者认为个体的肥胖在较大程度上由遗传决定,通过同卵双胞胎的系列研究计算出体质量指数及体脂含量的遗传度高达80%,而寄养关系,即无血缘关系者遗传度仅为10%~30%。结论是:遗传在人类体肥胖发生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当我们知道了肥胖的危害也清楚了肥胖形成的大致原因后,该如何应对肥胖,我们心里就该有个谱了。 怎么对付肥胖?有氧运动与膳食控制相结合是最科学的减肥方法。锻炼时可随身戴表,根据心率调整运动强度。 怎么对付肥胖?简单说就是减肥。而减肥的秘诀也不过只有四个字而已:少吃多动。 少吃,其关键是限制糖和脂肪的摄取,减肥食谱应为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膳食。这种方法开始时体重下降速度较快,减掉的是体内的糖和水分,脂肪减掉并不多,而且易造成营养不良,体力不佳,代谢紊乱,基础代谢率低等一系列的不良后果,似乎难以达到长期控制体重的目的。 多动,即有氧运动减肥,如最大有氧运动可使能量消耗提高10-20倍。运动后数小时内,机体仍然会保持较高的代谢率,并有食欲减退的现象。 有氧运动减肥的好处不仅仅限于降低体重,还可以有效改善肥胖者的心肌代谢,防止心脏病的发生;改善肥胖者肺的功能状况,更有助氧化掉多余的脂肪组织;调节肥胖者的血脂,预防与肥胖有关的疾病;增加骨的密度,防止骨质疏松。 那么是不是锻炼的强度越大就越好呢?非也。研究表明,有氧锻炼中,心率要达到"有效心率阈值",并在这个区域保持20分钟以上时,才是最适合消耗脂肪的。 有效心率是指锻炼者达到本人最高心率(最大心率=220-年龄)60%~85%的心率范围。因为低于60%对机体的刺激不明显,高于85%以后,能量的代谢方式发生了变化,对脂肪的消耗不明显。因此,锻炼时应随身戴一块带秒针的表,随时根据心率调整运动强度。 建议每周进行有氧锻炼5次,每次20-30分钟。练习的次数更多时,其效果并不十分明显。 在适当减少进食的条件下,通过机体积极的运动使消耗高于摄入以达到减肥的目的。这种方法不仅可使减肥的效果保持下去,避免单独限食性减肥造成的不良后果,也能提高患者心肺功能和神经肌肉的灵活性,还可以美化形体。 所谓知易行难,减肥的问题也许是一个绝佳的注脚。 贪吃懒惰却又怕死而且爱美的人,由于无法坚持少吃多动,既不想委屈了自己的嘴,还不想累着自己的腿,只好求助于别的减肥方式了,比如药物减肥。现阶段,虽然很多药物确实都有不错的减肥效果,但是无一例外都有相当的副作用。 在全文的最后,笔者要说的是肥胖对儿童的影响。很多人并不知道,儿童肥胖是高血压、2型糖尿病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危险因素。而且,就像成人的肥胖将会影响其生殖功能一样,小儿的肥胖,也会影响其性发育。因此,预防肥胖也要从娃娃抓起。 |
Posted: 07 Sep 2012 08:30 PM PDT 我们在移动公司培训,听到10086客服的开除案例! 顶14293:: 拍-311:: 249条评论 说一个朋友的事,有一段时间他一直不顺,人当时在北京,他妈就说你到天安门前在毛主席像下面磕几个头走走霉运,结果这货就去了,站毛主席像下面刚跪下啊,还没磕呢,四周扑过来十几个便衣啊,把那货按倒在地,当时直接就把他吓哭了,后来进了局子解释了半天才出来,想想都喜感 顶2960:: 拍-81:: 77条评论 有一次坐公交,一个胖嘟嘟的小男孩上车,手里拿着整钱100的,对司机说,叔叔我没有零钱了,当时已经晚上快天黑了,司机大叔说,过来让我捏下脸蛋儿,小胖子就把脸凑过去了,司机大叔捏了下就让他上车了,好有爱的大叔,天津的哦 顶2102:: 拍-55:: 78条评论 说到狗,我得说一个。。。。一个。。。姑姑家养了条狗,那天跟我去买菜,路上手机掉了,买完菜不见狗狗,回头找发现它在来的路上卧着,远远叫了声不走,还在旺旺叫,走进的时候看到它卧在我的手机上。。。。回去果断大鱼大肉奖励 顶1664:: 拍-44:: 72条评论 班里有一女同学过生日。。。于是乎。。我哥们送了她一套黑色蕾丝边内衣。。。然后在盒子上写到'姜XX,瞧你那内衣。把你的mimi挤得。这影响你的。。。前途。。。我于心不忍。。特送一套精美内衣给你。经我多年观察。。大小应该差不多。。'丫的。。。没几天。这货就和这妹子好上了。。我就没明白怎么回事儿。。。 顶3699:: 拍-112:: 111条评论 幼儿园老师就是我…………………………………………………… 顶1789:: 拍-52:: 53条评论 (背景)开学了嘛,大家的手机都尽量调到静音状态……寝室里有一姐妹儿中午回来后打开手机一看,n多个未接来电,而且都是同一个人,还有一条短信,内容是:"快接电话啊,不是坏人,送包裹的!"……这年头,送快递的也不容易啊~ 顶1465:: 拍-43:: 33条评论 楼主女。很喜欢下雨。今天下大雨...无聊的趴在窗台上看外面的马路。人挺少的。要不就是开车。要不就是穿着雨衣骑车的。突然看见一男人披着外套冒雨狂奔,可能由于雨太大低着头看不清路一头撞树上了...正当我乐呵呵的想这是哪个二货的时候..定睛一看这tm是我爸啊! 顶2628:: 拍-87:: 80条评论 儿子初中生,今天说班上两学习不好的男生喜欢同一个女生,女孩儿对他们说,谁能和她一起考上重点高中就是她男朋友,多好的女孩啊!糗友们说我要不要鼓励儿子加入啊 顶4036:: 拍-137:: 88条评论 刚看到一个父母把手机放到死去的小孩口袋里,雨夜里打电话的,我也说一个我的事。 顶8263:: 拍-294:: 217条评论 ![]()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牛博山寨" via Zola in Google Reader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