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12年01月07日 糗事 TOP 10
- 我的2011
- 乳糖不耐受 VS. 牛奶过敏
- 『Time』一周摄影图片精选:January 1 - 6, 2012
- 『Time』一周摄影图片精选:January 1 - 6, 2012
- 火炭.伙炭 藝術工作室開放日,又嚟啦!
- 在芙蓉姐姐与苍井空之间我们将永远站在凤姐那一边
- 在芙蓉姐姐与苍井空之间我们将永远站在凤姐那一边
- 被命运眷顾的总统哈维尔
- 江苏宿迁计生局私分公款遭举报 局长大骂被狗咬
- 网络购票,莫因技术造成新壁垒
- 汪洋或将主导真正的“中国模式”?
- 【不懂电影】金陵十三钗:国师的恶趣味
- Fwd: 《每日电讯报》 我们在东方的朋友
- 时轮金刚灌顶法会第七天(转 @tonbani博文)
- 《外交》双月刊 中国的巴基斯坦难题
- 权力就是一种腐蚀剂
- 汪洋“人狗官论”与“改革无关私德”
- 法新社:欧盟对中国两位维权人士陈卫和陈西入狱表示遗憾
- 中国式黑色幽默:《应督促美国改革开放》
Posted: 06 Jan 2012 08:00 AM PST 话说windows7上有个新加的小游戏--跳棋,没错,就是大家小时候玩的那种。这虽然是小游戏但是确实联网对战的,一直没玩过不知道。-----------格叽格叽------------有天无聊的不行,发现win7里有个小游戏是跳棋。好久没玩过了挺怀念小时候的游戏。结果一玩玩了一下午。开始一直输,后来找回感觉了就有输有赢。后来走了部好棋,只见对话框里蹦出两句话:牛逼。好棋! 我一直不知道是联网的 以为单机小游戏呢。就脑残的还回了个:我操~电脑也会说话。 然后好长时间对方都没动静。当我以为机器死机了要关的时候。之前对方发了句话:大哥,我陪你玩一下午了。您居然就没把我当人看。也忒让人寒心了。。。。。ORZ 估计当时我俩都凌乱了。 顶412:: 拍-7:: 136条评论 高手自在人间~ 顶185:: 拍-18:: 54条评论 蛋定贱猫在暖脚o(∩_∩)o 顶197:: 拍-38:: 55条评论 难道非要发个几次才会过?正题:在自己人人上看的,猫扑主页君发一状态:" 我空有一身泡妞的本事,可惜自己是个妞,求下联。"结果一BH女,回复:"我徒有一手撸管技巧 怎奈自己没有管"。直接引来万人膜拜… 顶164:: 拍-17:: 54条评论 讲个比狗血剧还狗血剧的事吧。我同班同学ABCD四位,三个猪脚,一个打酱油路过的。A女和B男是一对的,A女和C女是闺蜜。D女是打酱油的。-----------为了这个悲催。我哥一下呗---------事情是这样的,B男和C女背着A女勾搭在一起了,A女还不知道,但是B和C准备撇开A了,但是C不想和A反目,C就想到了一个办法,让B去泡D女,然后让A发现了,之后A就和B顺理成章的结束了,但是A不忿,所以C出现了,给A出了个主意,就是我去把B追回来,然后再甩了他,让他也痛苦一下。好吧,B和C也顺利成章的在一起了。剧情到这呢,也基本结束了,再说一下我的悲催吧,我的女友就是D,因为被B追,所以把我甩了。然后我就没然后了。。。现在D还在我旁边求复合。。。 顶119:: 拍-1:: 58条评论 给老爸打电话,说回家的车票难卖。老爸说:"谁让你回家的?没必要。" 顶141:: 拍-28:: 69条评论 啥也不说,直接上图! 顶117:: 拍-22:: 46条评论 发了很多没过 再坚持下 看图 顶88:: 拍-1:: 10条评论 想起以前班主任说过一段很经典的话"人生最悲哀的事是什么?莫过于中途转业。我以前是教书的,到我们班就变成养猪的了" 顶86:: 拍0:: 10条评论 背景:本人154CM。自认为长的丑,没啥自信-----第一次割----凤姐第一次在媒体露面的时候,刚好被老爸看到,那时本人还在上大学,老爸打电话兴奋的说:闺女,快看电视,有个女的比你难看多了,还没你高,人家都那么有自信,还要找清华北大的高材生,你也可以的。 顶85:: 拍-2:: 20条评论 发表我的糗事 | 手机用户请访问m.qiushibaike.com ![]() | ||||||
Posted: 07 Jan 2012 02:11 PM PST 2011年早在几天前就过去了。上学的时候,我特别讨厌写年度总结,因为那时候的一年一年,除了没有什么可以总结的以外,总是觉得......>>点击查看新浪博客原文 | ||||||
Posted: 07 Jan 2012 02:00 PM PST 当朋友因把妹失败而沮丧地来找你倾诉的时候,按照习俗,你应当给他端上一杯热饮料。于是就有可能出现如下的情景: -"来杯热巧克力牛奶?" -"别,我牛奶过敏。" 大多数人都会明白,如果坚持让这位朋友喝加了牛奶的热巧克力,很可能会导致室内空气的污浊以及厕所卫生纸的大量浪费等严重后果。 但是,在日常生活中的大多数情况下,这位朋友的问题实际上并不是牛奶过敏,而是乳糖不耐受。乳糖不耐受和牛奶蛋白质过敏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的。首先,前者的问题源于消化系统,后者源于免疫系统。其次,乳糖不耐受较少发生在婴儿身上,而多见于成人;相反地,牛奶蛋白质过敏则相对更多见于儿童而少见于成人。 源于消化系统的乳糖不耐受乳糖是一种由两个单糖(一分子半乳糖和一分子葡萄糖)组成的双糖,广泛存在于哺乳动物的乳汁中。每100毫升牛奶中就含有大约4.5克的乳糖。乳糖在人的小肠内被乳糖酶分解为半乳糖和葡萄糖之后,才可以被吸收。婴儿通常都可以正常合成乳糖酶,因而可以消化吸收母乳中的乳糖。在断奶以后,体内乳糖酶的合成便会逐渐减少。如果因种种原因导致小肠内缺乏这种乳糖酶,大量未经消化的乳糖就可以顺利抵达大肠。大肠内的一些细菌利用乳糖发酵,产生大量气体,则会导致腹胀,腹泻,以及放屁等症状。这就是乳糖不耐受。 乳糖不耐受在不同人种之间的差异很大。欧美的白色人种通常较少发生乳糖不耐受的情况,而华人有乳糖不耐受的比例则高达93%。而且,同是乳糖不耐受的人之间的个体差异也很大。大多数人都是只有当摄入一定量的乳糖之后才会发生不耐受的症状。只有极少数的人才会向TBBT里的Lenard那样,摄入少量的乳糖就会有严重的状况出现。因而,有乳糖不耐受的人仍然可以少量摄入牛奶。 源于免疫系统的牛奶过敏牛奶过敏,更确切地说,是对牛奶中的蛋白质过敏。每100毫升牛奶中大约含有3克的蛋白质,包括酪蛋白和乳清蛋白两种。这两种蛋白质都有可能导致过敏。当免疫系统误把正常摄入的牛奶蛋白质当成入侵的敌人时,就会引发一连串的免疫反应来对抗"敌人"。结果就可能导致呕吐,腹泻,皮肤红肿,哮喘等症状。当免疫反应过于强烈的时候,救助不及时甚至可能导致死亡。 由于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成熟,因而相对于成年人,婴儿更容易对牛奶蛋白过敏。大约有3%左右的婴儿会对牛奶蛋白质过敏。而且,对牛奶蛋白质过敏的婴儿通常也会对来自于其他动物乳汁中的蛋白质过敏,个别甚至对母乳中的蛋白质也过敏。另外,除了牛奶蛋白之外,鸡蛋和花生中的蛋白质也常常是婴儿的过敏原。大多数情况下,这种过敏问题几年之后会自行消失。当然也有少数人即使成年之后也一直会对某些蛋白质过敏,比如TBBT里对花生严重过敏的Howard。 万一中招,该如何应对?虽然婴儿很少发生乳糖不耐受的情况,但是也仍然有一些婴儿会有先天性乳糖酶缺乏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已经把乳糖水解为葡萄糖和半乳糖的无乳糖配方婴儿奶粉。 如果是成年人乳糖不耐受,可以通过每次少量,分多次饮用牛奶的方式来缓解症状。由于牛奶主要营养成分的消化和吸收主要是在胃和小肠,因而即使有轻微的乳糖不耐受,也几乎不会影响营养的消化和吸收。有趣的是,大肠内的细菌分解未经消化的乳糖,可以提高大肠内的渗透压,增加矿物质溶解度,从而增加矿物质,尤其是钙和镁的吸收。也就是说,摄入乳糖有利于钙质的吸收,即使耐受乳糖,也会有少量乳糖进入大肠。而对于乳糖不耐受的人,则会有更多的乳糖进入大肠,实际上反而促进了钙质的吸收。一些乳制品,比如酸奶和奶酪,其中的乳糖已经部分或全部被乳酸菌分解了,因而食用这些乳制品既可以补钙,又不会引起乳糖不耐受。另外,现在市面上也有已经将牛奶中的乳糖事先水解了的产品出售,广告甚至都插入到了某美国大片里。 对于婴儿,如果无法母乳喂养,又对牛奶蛋白质过敏,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用使用了大豆蛋白的配方奶粉,或者选用已经将蛋白质水解为多肽的防过敏配方。另外值得强调的是,有研究表明,前4-6个月进行母乳喂养可以降低婴儿以后发生食物过敏的概率,所以条件允许的话还是尽量保证至少6个月的母乳喂养吧。 如果是成年人对牛奶蛋白过敏,唯一的办法就是避开一切含有牛奶成分的食物了。自2005年起,欧盟开始要求食品企业在含有来自牛奶成分的食品的标签上进行强制标注,以方便对牛奶蛋白过敏的消费者作出选择。目前中国的食品安全法尚未有相关规定,之前甚至曾有商家主动标识可能含有的过敏成分反而引起了部分消费者的质疑。不过好在卫生部发布的,将于2012年4月实施的《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将会对这一方面进行规定。 "吐槽一下,如果TBBT的编剧让Howard对牛奶蛋白过敏而不是对花生过敏,那么一杯牛奶就可以同时放到两个人了。" 参考资料:
原文发表于果壳网 健康朝九晚五主题站 乳糖不耐受VS牛奶过敏 | ||||||
『Time』一周摄影图片精选:January 1 - 6, 2012 Posted: 07 Jan 2012 07:27 AM PST ![]() Tuesday, January 3, 2012 朝鲜群众在金日成广场参加集会,平壤。 People attend a mass rally at the Kim Il Sung Square in Pyongyang,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Friday, January 6, 2012 第60届Four Hills滑雪锦标赛上,一名滑雪运动员从跳台上起跳,奥地利。摄影师:Daniel Karmann Tuesday, January 3, 2012 名小孩从难民营破布的洞中向外张望,阿富汗。摄影师:Ahmad Nazar At a refugee camp, children peek through a gap in a makeshift wall of cloth. Wednesday, January 4, 2012 饲养员Adrians Walls在清点伦敦动物园里企鹅的数量。摄影师:Kirsty Wigglesworth Keeper Adrian Walls tries to count penguins at the London Zoo, where the annual animal count was in progress. Wednesday, January 4, 2012 参加新年书法比赛的选手们在展示自己的作品,东京。摄影师:Shizuo Kambayashi Participants show off their work at a calligraphy contest. Sunday, Juanary 1, 2012 山体滑坡前,村民已经被疏散后的村落,挪威Trondheim山区。摄影师:Ned Alley—Scanpix Dozens had to be evacuated after a landslide ripped through the mountainous countryside outside Trondheim, Norway. 『Leica中文摄影杂志』推荐使用Email的方式订阅,亦可通过Google Reader、QQ阅读、鲜果等RSS工具阅读;在Apple Mac OS X下可获得最佳阅读体验 ![]() 『iPhoto.ly』在苹果上阅读:iPhone版+iPad版,^_^ Tips: 关注我们: Twitter、饭否、微博 『小建议』如果你在Email里看到这篇文章,可以转发给你的朋友;如果你在Google Reader阅读器里看到这篇文章,可以共享给好友;如果你在豆瓣里看到这篇文章,不妨推荐给更多人;或者干脆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你MSN上最喜欢的人;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Tags - time , 新闻摄影 , 一周精选 ![]() ![]() | ||||||
『Time』一周摄影图片精选:January 1 - 6, 2012 Posted: 07 Jan 2012 07:27 AM PST ![]() Tuesday, January 3, 2012 朝鲜群众在金日成广场参加集会,平壤。 People attend a mass rally at the Kim Il Sung Square in Pyongyang, the Democratic People's Republic of Korea. Friday, January 6, 2012 第60届Four Hills滑雪锦标赛上,一名滑雪运动员从跳台上起跳,奥地利。摄影师:Daniel Karmann Tuesday, January 3, 2012 名小孩从难民营破布的洞中向外张望,阿富汗。摄影师:Ahmad Nazar At a refugee camp, children peek through a gap in a makeshift wall of cloth. Wednesday, January 4, 2012 饲养员Adrians Walls在清点伦敦动物园里企鹅的数量。摄影师:Kirsty Wigglesworth Keeper Adrian Walls tries to count penguins at the London Zoo, where the annual animal count was in progress. Wednesday, January 4, 2012 参加新年书法比赛的选手们在展示自己的作品,东京。摄影师:Shizuo Kambayashi Participants show off their work at a calligraphy contest. Sunday, Juanary 1, 2012 山体滑坡前,村民已经被疏散后的村落,挪威Trondheim山区。摄影师:Ned Alley—Scanpix Dozens had to be evacuated after a landslide ripped through the mountainous countryside outside Trondheim, Norway. 『Leica中文摄影杂志』推荐使用Email的方式订阅,亦可通过Google Reader、QQ阅读、鲜果等RSS工具阅读;在Apple Mac OS X下可获得最佳阅读体验 ![]() 『iPhoto.ly』在苹果上阅读:iPhone版+iPad版,^_^ Tips: 关注我们: Twitter、饭否、微博 『小建议』如果你在Email里看到这篇文章,可以转发给你的朋友;如果你在Google Reader阅读器里看到这篇文章,可以共享给好友;如果你在豆瓣里看到这篇文章,不妨推荐给更多人;或者干脆Copy下这篇文章的链接,发给你MSN上最喜欢的人;我们永远相信,分享是一种美德,Great People Share Knowledge... Tags - time , 新闻摄影 , 一周精选 ![]() ![]() | ||||||
Posted: 07 Jan 2012 08:10 AM PST ![]() (本文原載於2012年1月7日《經濟日報》副刊。附圖為「耳製涼房」展出作品,由梁嘉賢、鄭淑宜合作的立體作品。) 近十多年來香港文化氛圍改善不少。以視覺藝術工作者為主的《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計劃》是當中亮點。於工廈設工作室非新鮮事,開放參觀亦有先例。不過,伙炭品牌能自2001年持續至今,去年吸引過萬人次,港鐵沿線、各大小報章雜誌,甚至六點半新聞均有報道,則屬罕見。 關於伙炭的論述,互問互答式的《伙炭一百問》已把話匣子打開,加上文化人梁寶山在《香港視覺藝術年鑑2003》的訪談與統計,及多年來的撰文,似乎已回答了大部分的疑問。不過,伙炭十年變化不少。工作室設於華樂工業中心的鄭淑宜(Eastman)及梁嘉賢(Joey)算是目睹伙炭生成的一代,而合租環球工業中心的何倩彤(阿彤)、張惠文(文文)及何淑美(粟米),則是大學未畢業就已植入「租用工廈作工作室」概念的後浪。兩代人對工作室、伙炭身份及開放活動有不同的看法與經驗。 工作室之必要 藝術創作需要空間,近乎常理。七、八十年代藝術系畢業生卻說「我們當時並沒有當藝術家的想法,更沒有租工作室概念」。二千年初,租用工廈未成氣候,剛畢業的Eastman與Joey與大多數有心創作的人一樣,游離於不同環境。Eastman曾租用灣仔富德樓,Joey則在家的小飯檯或讀碩士時學校的工作室繪畫。創作地方時有時無,輾轉至09年底,她倆才合租華樂單位。 對於伙炭生成後修讀藝術的年輕人來說,合租工廈很平常,是前人舖好的坦途。粟米在中六、七時曾參觀伙炭,後修讀中大藝術系,更參與籌劃開放計劃;阿彤與文文均是畢業後即移至火炭。無可否認,此模式孕育了不少藝壇新力軍;但一切太順理成章,可令部分人沒考慮清楚就投進創作行列,日後能否投放時間或支持創作開銷,則是未知之數。藝術家成長與工作室存在關係密切,但有工作室不等如能平步青雲。因而,租用者的進出離合,她們見怪不怪。各人財力未達終極「一人工作室」目標,她們說還需選擇「大小事情可商量」或「處於年紀、創作階段及狀態相近」的人合租單位。 何以是火炭工廈 香港空間狹窄,工作室模式多變。兩輯《走讀藝術香港藝術家工作室》選錄的工作室地點包括工廈、唐樓、村屋,甚至是家中房間;而相關工廈則遍佈火炭、柴灣、葵涌及觀塘等。那麼,伙炭人(Fotanian)為何於火炭落腳? 十多年前香港工業北移,大量廠廈空置。租金低廉是伙炭生成主因。較早一批進駐的是中大藝術系畢業生,火炭地近自然成為首選。後來聚集者漸多,相熟老師友人皆在火炭,即使不一定能常碰面,Joey及Eastman認為「感覺上始終有所照應,遇到問題或趕工時,可到鄰近工作室求救」。加上,近年開放計劃辦得有聲有色,締造不少機會,引來不少外來者。所以,儘管火炭又舊又爛,交通不便,甚至偶有失竊,女性出入或通宵工作或會心怯,但還是越來越旺。 開放不開放 伙炭不是藝術村,亦沒有核心。可惜觀眾常誤會,阿彤反映「有人以為信和集團是大業主,把單位分租給藝術家」,荒謬至極!每年開放計劃由剛畢業或仍在學的學生籌組,大部分藝術家都沒參與。Eastman說:「我們很多事情其實不太清楚,收到email問參不參加,或要提供甚麼資料,我們就乖乖跟著做。」 打開門戶,有的視為正式展覽場地、有的不修邊幅呈現本來狀態,或搞點另類行動,各自各精彩。創作雕塑的Eastman及以繪畫為主的Joey,今年有新搞作, Joey準備以陶瓷講故事,把近似其畫作風格的人物與山水變成立體,配以Eastman布製雕塑。 她們強調「伙炭」不是個身份,但在他人眼中能參與開放日是個光環。阿彤、文文及粟米的單位,今年不打算開放。一來因為文文與阿彤年初分別有個展,「開放的話,前後就沒了兩個星期的空間及時間!」;二來所有合租人有共識及能共同付出才能開放。 面對上萬計的觀眾人次,她們不以為傲。數字不代表一切,人太多不利觀看交流,甚至趕客。同時,觀眾習慣湧至「原發地」華聯A、B座。阿彤與友人曾統計,華聯與環球單位單日參觀人數分別為2000對50,開放的實際效益並非必然。 你準備好未? 伙炭令很多人認識藝術,「他們不一定知道藝術家做甚麼,但都聽過『伙炭』二字。」文文說,有觀眾看到電視訪問,立即來看一下。可是,香港觀眾千奇百怪,忽然文化,不一定定期觀看展覽,但看到伙炭開放日宣傳,或會去八卦一番。例如,新高中學制的「其他學習經歷」(OLE)及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IES),令不少師生渴求文化活動與從業員現身。藝術家面對不少為完成功課而來的學生,亦不懂回答以錢角度觀看「創意產業」的謬誤問題。觀眾順手牽羊,地產商或買家扮觀眾問租金價錢,亦偶有發生。改變現時文化氣候與觀眾想法的路遙遙。 開放計劃今天開始,近80個工作室已準備開門迎接;作為觀眾的你,又準備好未? 「伙炭藝術工作室開放計劃2012」 日期:1月7、8、14及15日(連續兩個週末) 參與單位:約300位藝術家及80個工作室 交通 :東鐵線沙田站B出口轉乘60K小巴 或 火炭站步行至各藝術工作室 | ||||||
Posted: 07 Jan 2012 08:00 AM PST 一周语文|2012(02)|2012-1-2-2012-1-8
自去年年末以来,"实名制"一直是热议话题,从微博实名制,到电子商务实名制,从游戏实名制,到社交网站实名制,关于实名制讨论可谓见仁见智,其利弊之辩从未停息,而关于"实名制"的边界外溢也几乎从未停止。"在沸沸扬扬的微博实名制之后,这两天又冒出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紧急避孕药实名制。据报道,福州规定买紧急避孕药须实名制,'药店必须登记顾客姓名、身份证号码等相关信息,同时也要记下药品销售品种和数量'。加上之前的火车票实名制,菜刀实名制,和近期的互联网支付账户实名制,天津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实名制等等,各种花样繁多的实名制,将这项本不算新生事物的管理方式又再一次推向了风口浪尖"……前面这段文字来自王亚煌本周四时评,原文标题是"实名制的边界在哪里?" 汉字"实"为会意字,《说文-宀部》的解释说,實,富也,从宀,從貫,貫,货貝也。本义为充满,充盈,没有空地。引申义有使充满,使充盈,使加强(如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盛、填塞(如其君子实玄黄于篚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坚强(如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富于、富足(如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财富(如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等许多。 ————————————————————————————————————————— 【新年障碍】 英文写作"New year's block",指一种多发于新年首月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在需要书写新年日期或口头表述时间名词时,仍延续上一年的签署惯性。据称这种"障碍"与思维惯性、书写惯性密切相关。 【你问问韩寒上厕所时难道也超速吗?】 来自网友小题大作周一推荐,语出学者杨早。网友阿子看完那部片子后有个疑问发在微博里:"不能理解为什么国师拍的性工作者,连上个厕所都要穿工作服,好像她们除了衣不蔽体就没有别的选择了,正常人不会穿成那样逃难吧?回答阿子的疑问,学者杨早留言说:"国师说,她们以为躲两天就算了。我理解这意思是她们要避难顺便拉拉生意——关键是南京哎,12月哎,穿成介个样子……你问问韩寒上厕所时难道也超速吗?" 【聊星】 语出学者小宝本周刊于《上海书评》的专栏文章,原文标题是"二百五枪挑李敖"。文中小宝老师细分李敖与论敌武之璋的理念之争,收尾处,小宝老师写:"李敖两字连读为'聊',李敖就是一个聊星。他是媒体时代造就的言论戏子、言论明星。他以学术为门面,用文字做表演,争名逐利。言论明星只求影响,只求效果,不问公义,不问是非——除非公义能造成影响,是非能做出效果。早年的牢狱之灾,成了他言论演艺生涯中的奥斯卡奖,他当然要把功夫做足。" 【高华在看高华要看所以我每天都更新】 语出学者张鸣悼念病逝学者高华祭文,标题是"祭高华":"他一直在看我的微博,看我的博客,每天都看,在病床上,就用手机看。他说你做就行了,别管人家怎么骂。多年以来,我写博客上微博的时候,我都在想,高华在看,高华要看,所以我每天都更新。" 【芒果体】 据称是2012新年走红的第一"文体",亦有"彭宥纶体""奇葩体"等别称。事出湖南卫视2011-2012跨年演唱会。在演唱会中,一则背景视觉图案使用了北京插画师王云飞作品,王云飞随即发布维权微博,回复该微博时,晚会视觉导演彭宥纶的言辞多有狡辩、搪塞处,遭网友诟病,"芒果体"被造句传播,进而风靡。其中"淡定,小朋友,天,没塌"一句尤被广泛模拟恶搞。 【他在天堂笑等着我的答卷】 语出作家柳青本周纪念作家史铁生离世一周年专文,原文题为是"心中藏之何日忘之"。文末,柳青老师写:"余后的二十多年,我是在国外度过的,待要回来问师时,他仙逝了。就在他走前的七天,我们还有过一个"好好谈谈"的约定。其实这约定的全部答案都在他的作品中,想念他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他的作品。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我也知道,他在天堂,笑等着我的答卷。" 【老宫生快】 来自饭否饭友。本周四,是日本漫画家宫崎骏生日,有网友在饭否上遥祝画家生日快乐。宫崎骏出生于1941年1月5日,除漫画家身份外,也是饮誉全球的知名动画导演,被称为动画片时代的黑泽明……这个四字祝福短语莫名熟稔,有种不分彼此亲切感,不过只宜书写不宜口诵。 【这种景象简直千年难遇】 来自译言网本周所刊提姆-道林设计的一则新年预言。提姆-道林邀请一群预言家与心理学专家,完成一项名为"2012十二大新闻"的预测,其第十二则预测说:"世界末日传言引发全球恐慌……人们囤积物资、终日祷告、放纵自己,这种景象简直千年难遇。商家欣喜若狂,认为这是难得的促销时机,并且希望这种活动每年都能来上这么一回。" 【全景监狱】 语出作家宋石男刊载于南方都市报专栏文章,原文标题是"避孕药实名制是个冷笑话"。文章收尾处,宋老师写:"看看我们的邻居韩国吧。韩国政府曾是网络实名制的践行者,但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计划从2012年起,限制网站收集和使用居民登陆证号码。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表示,由于Twitter等海外SNS网站不断涌现,网络沟通环境变化,取消网络实名制或不可避免。""韩国的改变值得借鉴,我们的有关部门不能再在实名制的独木桥上夺路狂奔了。否则,避孕药实名制之后,就是卫生巾实名制,安全套实名制,乃至蹄花实名制,鲜花实名制,甚至打太极拳实名制,扭秧歌实名制…… 而据黑客的说法,这将使我们活在一个超级'全景监狱'"。顺着宋君归谬思路联想,以后"放屁"也将实行实名制? 【和过去的温暖相遇总是在无人处落下泪雨】 来自作家孙小宁新年微博,语出作家张承志:"2011难忘之事,在贵州看蜡染,在深圳听西北民歌,带回一堆碟,在青川大哥家吃焖面,在小桌后海小院做醉修行,和庄家老公突然地争吵又和解,与我不离不弃的影友一起看好片烂片,得到朋友在不同季节赠的好茶。似乎张承志书中有句话:和过去的温暖相遇,总是在无人处落下泪雨。2012,和朋友继续温暖前行。" 【屌丝】 网络流行语,算是带有自嘲自贬意味的一种"自称",多男性网民使用。关于"屌丝"一词内涵定义的解释版本繁杂而丰富,甚至有所谓"真假屌丝"之别,不过归结起来,"屌丝"之谓多与物质精神双重卑微贫瘠相关。它与常言"寡人""老朽""小弟""贫道""鄙人"之类既有近似的"谦称"意味的一面,也有宣泄绝望自暴自弃的一面。 【在芙蓉姐姐与苍井空之间我们将永远站在凤姐那一边】 语出网友青年老黄历。回答BQ周刊新年提问,青年老黄历这样说。问:"作为励志偶像,芙蓉姐姐和苍井空谁会参加春晚?"答:"谁能上春晚,历来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这与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应放奇数还是偶数、郭德纲是否应改留齐刘海一样,直接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福祉以及无数青年的前途。为此,我们动员了青年老黄历团队的所有科学家一起举行了一次投票,最后的结果显示,在芙蓉姐姐与苍井空之间,我们将永远站在凤姐那一边。" 【溜达鸡】 "散养鸡"俗称,民间流行多年。2012年新年祝福短信中有一句是"吃溜达鸡蹦跶着走",意思是健康活跃敏感快乐。与"溜达鸡"(散养鸡)对应的是"笼养鸡",亦称"笼鸡",或许过不太久,"体制内人士"可自嘲"笼鸡",体制外人士可自诩"溜达鸡"?亦未可知。 【恐怕说十个"我不相信"都不够】 语出诗人北岛。2012年开年,财新记者问:"当年你的'我不相信',今天变化了吗?今天的你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北岛答:"我当年说'我不相信',今天还照样说'我不相信',可以说,这种否定句基本代表了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今天的世界可比当年复杂多了,混乱多了。当年我说一个'我不相信'就足以表明我的立场,而面对当今的复杂局面,恐怕说十个'我不相信'都不够。" | ||||||
Posted: 07 Jan 2012 08:23 AM PST 一周语文|2012(02)|2012-1-2-2012-1-8
自去年年末以来,"实名制"一直是热议话题,从微博实名制,到电子商务实名制,从游戏实名制,到社交网站实名制,关于实名制讨论可谓见仁见智,其利弊之辩从未停息,而关于"实名制"的边界外溢也几乎从未停止。"在沸沸扬扬的微博实名制之后,这两天又冒出一个令人哭笑不得的紧急避孕药实名制。据报道,福州规定买紧急避孕药须实名制,'药店必须登记顾客姓名、身份证号码等相关信息,同时也要记下药品销售品种和数量'。加上之前的火车票实名制,菜刀实名制,和近期的互联网支付账户实名制,天津的自行车、电动自行车实名制等等,各种花样繁多的实名制,将这项本不算新生事物的管理方式又再一次推向了风口浪尖"……前面这段文字来自王亚煌本周四时评,原文标题是"实名制的边界在哪里?" 汉字"实"为会意字,《说文-宀部》的解释说,實,富也,从宀,從貫,貫,货貝也。本义为充满,充盈,没有空地。引申义有使充满,使充盈,使加强(如薄赋敛,广畜积,以实仓廪)、盛、填塞(如其君子实玄黄于篚以迎其君子,其小人箪食壶浆以迎其小人)、坚强(如水之形避高而趋下,兵之形避实而击虚)、富于、富足(如食足货通,然后国实民富)、财富(如聚敛积实,不知纪极,不分孤寡,不恤穷匮)等许多。 ————————————————————————————————————————— 【新年障碍】 英文写作"New year's block",指一种多发于新年首月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在需要书写新年日期或口头表述时间名词时,仍延续上一年的签署惯性。据称这种"障碍"与思维惯性、书写惯性密切相关。 【你问问韩寒上厕所时难道也超速吗?】 来自网友小题大作周一推荐,语出学者杨早。网友阿子看完那部片子后有个疑问发在微博里:"不能理解为什么国师拍的性工作者,连上个厕所都要穿工作服,好像她们除了衣不蔽体就没有别的选择了,正常人不会穿成那样逃难吧?回答阿子的疑问,学者杨早留言说:"国师说,她们以为躲两天就算了。我理解这意思是她们要避难顺便拉拉生意——关键是南京哎,12月哎,穿成介个样子……你问问韩寒上厕所时难道也超速吗?" 【聊星】 语出学者小宝本周刊于《上海书评》的专栏文章,原文标题是"二百五枪挑李敖"。文中小宝老师细分李敖与论敌武之璋的理念之争,收尾处,小宝老师写:"李敖两字连读为'聊',李敖就是一个聊星。他是媒体时代造就的言论戏子、言论明星。他以学术为门面,用文字做表演,争名逐利。言论明星只求影响,只求效果,不问公义,不问是非——除非公义能造成影响,是非能做出效果。早年的牢狱之灾,成了他言论演艺生涯中的奥斯卡奖,他当然要把功夫做足。" 【高华在看高华要看所以我每天都更新】 语出学者张鸣悼念病逝学者高华祭文,标题是"祭高华":"他一直在看我的微博,看我的博客,每天都看,在病床上,就用手机看。他说你做就行了,别管人家怎么骂。多年以来,我写博客上微博的时候,我都在想,高华在看,高华要看,所以我每天都更新。" 【芒果体】 据称是2012新年走红的第一"文体",亦有"彭宥纶体""奇葩体"等别称。事出湖南卫视2011-2012跨年演唱会。在演唱会中,一则背景视觉图案使用了北京插画师王云飞作品,王云飞随即发布维权微博,回复该微博时,晚会视觉导演彭宥纶的言辞多有狡辩、搪塞处,遭网友诟病,"芒果体"被造句传播,进而风靡。其中"淡定,小朋友,天,没塌"一句尤被广泛模拟恶搞。 【他在天堂笑等着我的答卷】 语出作家柳青本周纪念作家史铁生离世一周年专文,原文题为是"心中藏之何日忘之"。文末,柳青老师写:"余后的二十多年,我是在国外度过的,待要回来问师时,他仙逝了。就在他走前的七天,我们还有过一个"好好谈谈"的约定。其实这约定的全部答案都在他的作品中,想念他的最好方式,就是读他的作品。每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体会。我也知道,他在天堂,笑等着我的答卷。" 【老宫生快】 来自饭否饭友。本周四,是日本漫画家宫崎骏生日,有网友在饭否上遥祝画家生日快乐。宫崎骏出生于1941年1月5日,除漫画家身份外,也是饮誉全球的知名动画导演,被称为动画片时代的黑泽明……这个四字祝福短语莫名熟稔,有种不分彼此亲切感,不过只宜书写不宜口诵。 【这种景象简直千年难遇】 来自译言网本周所刊提姆-道林设计的一则新年预言。提姆-道林邀请一群预言家与心理学专家,完成一项名为"2012十二大新闻"的预测,其第十二则预测说:"世界末日传言引发全球恐慌……人们囤积物资、终日祷告、放纵自己,这种景象简直千年难遇。商家欣喜若狂,认为这是难得的促销时机,并且希望这种活动每年都能来上这么一回。" 【全景监狱】 语出作家宋石男刊载于南方都市报专栏文章,原文标题是"避孕药实名制是个冷笑话"。文章收尾处,宋老师写:"看看我们的邻居韩国吧。韩国政府曾是网络实名制的践行者,但据韩国国际广播电台报道,韩国计划从2012年起,限制网站收集和使用居民登陆证号码。韩国广播通信委员会表示,由于Twitter等海外SNS网站不断涌现,网络沟通环境变化,取消网络实名制或不可避免。""韩国的改变值得借鉴,我们的有关部门不能再在实名制的独木桥上夺路狂奔了。否则,避孕药实名制之后,就是卫生巾实名制,安全套实名制,乃至蹄花实名制,鲜花实名制,甚至打太极拳实名制,扭秧歌实名制…… 而据黑客的说法,这将使我们活在一个超级'全景监狱'"。顺着宋君归谬思路联想,以后"放屁"也将实行实名制? 【和过去的温暖相遇总是在无人处落下泪雨】 来自作家孙小宁新年微博,语出作家张承志:"2011难忘之事,在贵州看蜡染,在深圳听西北民歌,带回一堆碟,在青川大哥家吃焖面,在小桌后海小院做醉修行,和庄家老公突然地争吵又和解,与我不离不弃的影友一起看好片烂片,得到朋友在不同季节赠的好茶。似乎张承志书中有句话:和过去的温暖相遇,总是在无人处落下泪雨。2012,和朋友继续温暖前行。" 【屌丝】 网络流行语,算是带有自嘲自贬意味的一种"自称",多男性网民使用。关于"屌丝"一词内涵定义的解释版本繁杂而丰富,甚至有所谓"真假屌丝"之别,不过归结起来,"屌丝"之谓多与物质精神双重卑微贫瘠相关。它与常言"寡人""老朽""小弟""贫道""鄙人"之类既有近似的"谦称"意味的一面,也有宣泄绝望自暴自弃的一面。 【在芙蓉姐姐与苍井空之间我们将永远站在凤姐那一边】 语出网友青年老黄历。回答BQ周刊新年提问,青年老黄历这样说。问:"作为励志偶像,芙蓉姐姐和苍井空谁会参加春晚?"答:"谁能上春晚,历来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这与珍珠奶茶中的珍珠应放奇数还是偶数、郭德纲是否应改留齐刘海一样,直接关系到全国人民的福祉以及无数青年的前途。为此,我们动员了青年老黄历团队的所有科学家一起举行了一次投票,最后的结果显示,在芙蓉姐姐与苍井空之间,我们将永远站在凤姐那一边。" 【溜达鸡】 "散养鸡"俗称,民间流行多年。2012年新年祝福短信中有一句是"吃溜达鸡蹦跶着走",意思是健康活跃敏感快乐。与"溜达鸡"(散养鸡)对应的是"笼养鸡",亦称"笼鸡",或许过不太久,"体制内人士"可自嘲"笼鸡",体制外人士可自诩"溜达鸡"?亦未可知。 【恐怕说十个"我不相信"都不够】 语出诗人北岛。2012年开年,财新记者问:"当年你的'我不相信',今天变化了吗?今天的你相信什么,不相信什么?";北岛答:"我当年说'我不相信',今天还照样说'我不相信',可以说,这种否定句基本代表了我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如果说有什么区别的话,那就是今天的世界可比当年复杂多了,混乱多了。当年我说一个'我不相信'就足以表明我的立场,而面对当今的复杂局面,恐怕说十个'我不相信'都不够。" | ||||||
Posted: 07 Jan 2012 03:36 AM PST 被命运眷顾的总统 / 崔卫平2012-01-07 09:59 |
2011年12月18日,捷克前总统瓦茨拉夫•哈维尔离世,走完了他充满戏剧性的一生。 1989年底捷克天鹅绒革命,异议作家哈维尔被选为新总统,他不仅没有一份现成的履历,甚至没有一条穿得出去的裤子,他向别人借的那条有点太短。正像他自己后来说的,在我们中间,有的是教授,画家,作家,暖气专家,我们所追求的是要成为一个自由人,为这个国家的实际状况作证。"说真话,并没有想到接管政权"。 而该年的1月份,他还被警察在布拉格文策尔广场附近抓捕,事因纪念苏军入侵时自焚的青年扬•帕拉赫。他被判9个月的监禁。4月份,他那些演员、作家和知识分子组织了一次巨大的声援浪潮,他最终被释放。人们强调他已经服了一半的刑期。 为了向公众更好地介绍新总统,他的助手们认为紧急印刷他的那本问答式自传是必需的,这本书的捷克文名《远距离采访》,英文名直译为《去捣捣乱》("Disturbing the Peace)。1992年,中国的东方出版社以"内部发行"的名义,将这本书翻译出版,印数1500册。 刚进总统府,他发现了许多有趣的事情,自己办公室隔壁有一间屋子始终打不开。结果进去之后,找到了一套通讯设备,是专门用来与华沙公约组织联系的。他与他的新同事顺便用这个设备,给戈尔巴乔夫发了一封电报,祝贺他"新年好"。 这个期间,他应该正在准备那份著名的演讲——《1990年新年献词》。其中开门见山地说:"40年来每逢今日,你们都从我的前任那里听到同一个主题的不同变化:有关我们的国家多么繁荣,我们生产了多少百万吨的钢,我们现在是多么幸福,我们如何信任我们的政府,以及我们面临的前途多么辉煌灿烂。我相信你们要我担当此职,并不是要我将这样的谎言向你们重复。" 这个开场白很能够说明他的个人风格,它也可以看作这个人命运道路的起点:厌恶一切陈词滥调,尤其是其中的谎言部分。1936年他出生于布拉格一个富有家庭,这让他在周围人们中间始终感到羞愧。他的父亲和叔叔曾经创办了捷克巴兰道夫电影制片厂,该厂曾经是欧洲最大电影制片基地之一,因此哈维尔多年的梦想是拍一部电影。年轻时他很想进布拉格最高电影学府,已是成名的作家昆德拉推荐了他,但是因为他的资产阶级出身不被录用。被排斥的经验让他学会"从下面"看问题,体谅别人的痛楚源于知晓自己的痛楚。 很少有人看懂他写的那种"图像"诗,完整的词汇被他撕成一个字母一小片的,像风中鸟儿一样仓促迷乱。宽松的六十年代前期他在捷克先锋小剧场担任布景、提词、照明和演员,有空也抓紧时间写作自己的剧本,后来上演。他的戏剧被认为是荒诞派风格。其实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抽象,许多是嘲笑官僚主义的,弄一些暗语在剧场里与观众接头,让他们笑得前仰后合。他有一个剧本的名字叫做《思想越来越难以集中》。他第一任妻子奥尔嘉是剧场的领座员。捷克作家协会上他大声发言,一度被认为是颇具培养前途的年轻剧作家,直至被开除出这个协会。 1968年苏军入侵时,他与朋友在捷克北部的一个小城镇抵抗了一周。始终处于边缘、生性腼腆的他,每天写一篇评论,由当地的电台播出。他甚至还为不同部门政府的头头脑脑起草大篇宣言,表明捷克民族绝不屈服的决心。事后他亲眼看见苏联坦克从市中心广场两边拱廊碾过,把一些人们压进瓦砾之中。抵抗的人们也大多销声匿迹,许多人流亡去了国外,包括昆德拉。70年代开始,捷克社会一度变得死气沉沉。昆德拉写文章说被入侵时捷克民族古老命运使然,哈维尔予以反驳。 1975年哈维尔提笔给当时捷克斯洛伐克总统胡萨克写了一封长信,描绘了所处社会中人们精神和道德上的可怕衰退。他指出表面上的"稳定",是靠制造人们心中的"恐惧"来维持的。每个人都担心有东西会失去,他们因而接受来自官方的大小"贿赂",在道德上把自己将为低人一等。那其实也是一段经济发展时期,然而人们仅仅拥有选择某部冰箱或洗衣机牌子的自由,拥有给自己房屋内部装修的自由,当权者欢迎这种能量朝向私密空间的溢出。"明天这个民族将忍受多么深刻的智性方面的衰落,以及道德上的软弱无能?"他向他的总统发问道,结尾处他对从未谋面的收信人这样说:"要求您根据您的历史责任作出估价,并以此而行动。" 写完这封信让他长长喘了一口气,多年积压的精神负担稍微卸下了一些。此为这个人性格上第二个令人瞩目的地方:比起其他人,他更愿意坚持自己生命与立场的一致性。当环境变了,周围的人们也改变了他们原先的做法,他却愿意不断回到自己的起点上去,回到最初的信念上面去。他需要坚持自己生命的前后连贯。他把这个又称之为"同一性"、"延绵性"。 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信件寄出之后,他随身准备了一个应急包,里面放上牙刷、牙膏、肥皂、一点换身衣服和常用药,准备任何情况下被捕。这之后许多年,如果他不正好在牢里,他就随身带着这个小包。1988年法国密特朗总统访问布拉格,在早餐会上会见了几位布拉格异见知识分子,哈维尔将这个小包也一并带上。他准备好一踏出家门就回不来。 1976年捷克一支叫做"宇宙塑料人"的摇滚乐队成员被捕,其中领头的叫做伊万•伊劳斯。稍早时候两人见过面,长发披肩的音乐人并不信任哈维尔,认为他是"官方允许的反对派"。哈维尔也逐渐了解到这些人不管言谈多么粗俗,头发多么长,但是他们的音乐里有一种"特殊的纯洁,一种羞怯心,一种脆弱感"。那天晚上当局抓了他们19个人。此事在布拉格知识界引起震撼。"七七宪章"因此而诞生。这份区区几千字的短小宣言,旨在呼吁政府能够遵守自己同意的(1975年)赫尔辛基人权公约。第一批签名者243人。宪章的三个发言人包括哈维尔本人、德高望重的哲学家扬•帕托切克,和1968年离职的前共产党人、当时的外交部长伊希、哈耶克,体现了一种多元化。 因为他是三个发言人当中最年轻的,警察把他抓了起来。从此他开始了与警察之间的多年周旋。他当总统13年,而这之间的十来年,都是在监狱或看守所大门进进出出度过的。其中最长的一次是1979年5月到1985年1月,这位未来的国家总统,在当时以"危害共和国"的名义被判四年半,结果因病提前释放。他在牢里被允许给妻子每周写一封信,因为不准谈其他事务,他就继续发挥有关人的"同一性"、"认同感"、"存在的地平线"这些令人费解的题目,弄得他的典狱长大声咆哮:"什么'存在的秩序','精神的秩序',你唯一应当关心的,是监狱的秩序。" 这些书信后来集结出版——《致奥尔嘉》。在监狱这个世界的尽头,哈维尔得以再次返回自己的源头,检查自己生命的根基。"一个人的秘密是他责任感的秘密"。他对妻子写道。许多人欣赏哈维尔反抗的行为及勇气,然而在我看来,与他看得见的行为同样重要的,是他不断给出抗争的理由,他不是为了反抗而反抗,不是因为仇恨而反抗,更不是为了赢得权力或名声,而是因为人的"良心"、"尊严"和"责任感"。他被誉为今天这个世界上的"哲学家国王"。 还应当算上"想象力"。想象力是一种穿透力,能够看清潜藏在事情背后的东西;也是一种坚持的决心——一旦看到某个景象之后,就深信它。他竟然把良心这种东西带进了政治!他反复强调,政治不应当与人类生活为敌,不应当与人类良知为敌,政治是一种责任,政治家们则应当对这个世界担负更多的责任。他反对他的前任一再打压社会良知的做法,在转型最困难的时刻对公众呼吁: "然而我一次又一次相信,在我们社会中,仍然有着巨大的沉睡的善意。只是它们处于某种松散的、受压制的、混淆的、破碎的和困惑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家有责任去唤醒这种沉睡的善意给它提供方向,打开通道,鼓励和给它提供空间,赋予其希望。" 2009年3月,哈维尔在他的办公室里会见了中国知识分子一行三人,我们向他发问:什么是贯穿他一生的东西?"他答:"冒险性"。问他有关"历史及其与个人"的关系。他强调:"偶然性"更重要。问他对中国年轻人说些什么。他答"希望他们按照自己的心愿生活。"是的,假如一个人按照自己的心愿去生活,视自己的生命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四分五裂,就进入充满偶然性的种种冒险状态。 当然并不是所有冒险都通向总统宝座。哈维尔的故事也并非一个成功的典型,他身上有许多自我抗击的成分。他的政治对手克劳斯批评他是个"半社会主义者"。"如果我任职期间,突然被传唤到某个阴森森的法庭接受审讯,或者直接被带去那个采石场服苦役,我一点也不感到奇怪。"哦,处于转型期的身心疲惫的公众,听到他们的总统早起向他们发布昨天晚上的噩梦,会怎么想呢?然而这却是哈维尔接近自己、保留自身人性的独特方式。他形容自己大起大落的一生是"命运设下的残酷陷阱。" 他将自己从权力中撤出的经历写成剧本《离开》,去年又亲自导演拍成了电影,他最早的梦想终于实现。
《新世纪》2011年,第50期 | ||||||
Posted: 07 Jan 2012 03:27 AM PST | ||||||
Posted: 07 Jan 2012 06:55 AM PST 温州一家报纸刊登了当地一名农民工写给铁道部的一封信,信中讲述了他4次到火车站排队买票,依然未能如愿。工作人员告诉他用网络和电话购票,可能比排队更 快,但他信中表示,没有网络售票的时候,他还能依靠排队购票,如今开通了网上购票,像他这样不懂电脑不会上网的人连排队购票的希望都没有了。 技术革新的本意是为了方便民众,然而技术的进步不可避免地形成了新的竞争:当初的电话购票挡住了无法便捷接触电话的人群,如今更加复杂的网络购票则更像 是专为熟练使用网络的人群而设——下载安装证书、注册登录、网银支付,这一套复杂的流程足够令没有网购经历的互联网用户望而却步,更不用说那些完全不会使 用电脑的农民工。这还不算上高峰期网上购票可能遭遇的无法登录、支付等技术问题和差强人意的网站功能设计。 大众传播中有一个知沟 理论,大意是由于社会经济地位高者通常能比社会经济地位低者更快地获得信息,媒体传播的信息越多,这两者之间的知识鸿沟也就越有扩大的趋势。打个比方,这 个社会越倾向于利用电视或者网络发布对人们有用的信息,那些无法接触电视或者网络的社会底层就会愈加脱离社会。社会进步所造成的鸿沟无可避免,自从人类使 用文字以后,不识字的人就逐渐落后于社会;网络兴起之后,能够上网的群体获得了大于其他群体的海量信息。
在国家现代化和信息化发 展的潮流中,革新技术是大势所趋。就火车票而言,网络购票能够减少人工投入,同时也直接方便了一部分用户。然而不能忽视的是,其一,技术更新应当完善地进 行。当前网络上对火车票网购系统的批评声不绝于耳,这符合网民对政府提供的互联网服务一贯技术落后、体验糟糕的印象。其次,技术进步将会造成新的不平等, 尤其是涉及火车票购票这一庞大群体更因谨慎。当前网购相比窗口购票提前2天出票的设定,无疑很难给那些如往年一样作了通宵排队准备的技术弱势群体多少希 望。而且随着购票渠道的增多,铁路部门对购票难有了更多的托词:往年他们至少无法轻易解释刚一放票窗口就无票的情形。现在,出票时间不同步的网络购票和电 话订票成为铁路部门缓解自身压力的一个出口。 农民工给铁道部的信中诉说的技术弱势应当引起铁路主管部门的重视。中国大陆春运的大 规模人口流动举世罕见,要求所有的系统——无论是网络系统还是现实系统——能够承受用户的峰值并不实际。但"回家过年"这一朴实的愿望最易温暖人心,而这 一愿望的破灭也能给普通人造成遗憾和伤害,这种伤害可比把外出务工者长期称为"农民工"更易造成社会群体的分化和信心的丧失。 注:这货同时发在红网 | ||||||
Posted: 07 Jan 2012 06:43 AM PST 几年来,所谓"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一直是海内外舆论关注和热议的焦点,也被认为是关乎中国大陆官方未来走向的隐密而又尖锐的政治主线。中国社会矛盾激化已达临界点、诸侯分治等等现象纷纷登场,其中以所谓的"左右之争"最具代表,已逐渐演变成路线的分歧与权力的斗争。而重庆则被认为是左派的旗帜,以开创"唱红打黑"的重庆模式而引人关注;改革开放派的领军人物则是推出广东模式的广东省委书记汪洋。"广东模式"和"重庆模式"多次公开叫板,引发外界关注。 汪洋也许知道:在改革开放30多年后,天时、地利的条件方面,中国大陆几乎都已经相同,要建功立业,唯有进一步谋取"人和"——最有效的办法莫过于突破权贵专制体制,践行"以 …… | ||||||
Posted: 07 Jan 2012 01:08 AM PST 今天上午开车回单位,车上载了两个人,一男一女。男的说昨晚看了一部电影,女的激动地问,是十三插么,是十三插么。我发誓我起码怔忪了三分钟,才领会到她说的是《金陵十三钗》。把十三钗说成十三插,我想不但张艺谋有意见,严歌苓有意见,就连曹雪芹和薛宝钗恐怕也要从地下跳出来表示抗议。 其实我不知道这位女同学所说的十三插,究竟是牛叉还是被插。回顾张艺谋这么多年的电影,口碑是两极分化的。牛叉的就很牛叉,比方说《活着》——抛开电影不论,不得不承认,有时候一个人活着已经是最大的牛叉。不牛叉的总是被群起而插之,就像《英雄》里李连杰的结局。话说回来,被插也是一种幸福,好过养在深闺人未识,也好过野渡无人舟自横。所以这么多年来,张艺谋的电影是牛叉的,也是被插的,但归根到底是牛叉的。 我也看过《金陵十三钗》。电影票是同学送给我的,不然我未必有兴趣看。从《英雄》之后,我就没进电影院光顾过张艺谋同学的生意,其间他的电影我只看过《千里走单骑》,对不起,还是看的碟。我不想装B地说张艺谋堕落了。事实上基本专攻商业片的我,从来没把如今的国师级导演当盆菜。他最好的那几部电影我也看过,仅此而已。他的武侠片我只看了《英雄》,我觉得武侠的世界不应该是那个样子,从此对他就免疫了。 电影《金陵十三钗》改编自严歌苓的小说。严歌苓是我看得相对较多的作家,但这部小说的两个版本却没有看过,所以我不确定小说说了些什么。就电影而言,很多人纠结于南京大屠杀这一惨绝人寰的历史事件,或者说民族创伤,这觉得未必抓住了核心。这基本上是一部探讨感情、人性乃至价值观的电影,1937年的南京和那个冬天属于故事的背景。如果换一个时间,或者换一个地点,不但不会影响故事的逻辑,说不定还会减少一些叙述上的硬伤。1937年的南京即使是一个暖冬,秦淮河上的姑娘也不应该在没有空调的地方穿得那么清凉。唯有故事与南京无关,姑娘们的穿着才能站得住。 作为一个外行,我对电影这东西的艺术和技术都没资格发言,但还是觉得《金陵十三钗》是一部相当恶俗的电影。这种恶俗,首先体现在人物形象在情节起承转合中的俗套。一个人开始吊儿郎当,玩世不恭,毛病一大堆,甚至显得冷酷无情,但在关键时候要么良心发现,要么善良本性绽放,成为一个有责任、有担当甚至会自我牺牲的人,这样的桥段我在TVB里都看过无数次,所以无论是秦淮诸艳,还是美国假神父,他们的挺身而出全部在全国人民意料之中,实在新意欠奉。 电影的另外一大俗套,是角色设置。虽说人人生而平等,但在关键时刻,长者保护幼者,强者保护弱者,难道这不是全世界认可的价值取向吗,干嘛硬要把长者和强者设定为妓女,把幼者和弱者设定为处女呢。按电影里的说法,教会女生们才十二岁左右,尽量让他们不受异族的侵害本是应有之义,并不值得以此为噱头来渲染妓女们的人性光辉。玉墨们的担当让人激赏,牺牲令人动容,但我觉得这与她们的职业无关,只是因为她们是善良且有勇气的人类。 好吧,就算妓女拯救处女是伟大的牺牲,就算这个故事和这些人物全部源自历史原型,但干嘛要让秦淮河上讨生活的姑娘们在惨遭异族血腥屠城的那个冬天,到处袒胸露乳,言笑晏晏,走路风摆柳叶,婀娜多姿。她们的一切颦笑举止,仿佛都在担心别人不知道她们是妓女——这到底是对历史的尊重,还是导演本人的恶趣味? 相关文章
相关日志
最新评论![]() | ||||||
Posted: 07 Jan 2012 04:31 AM PST 核心提示:缅甸领导人没有去巩固与中国这个雄心勃勃的超级大国之间的联盟,反而选择重建与西方的关系 译文:我们在东方的朋友 时间:2012年1月5日 ![]() 【威廉·黑格成为1955年首次访问缅甸的英国外交达成,昨天他会见了昂山素姬。照片:欧新社】 如果中国以为它近年来的崛起会将盟友拉入自己的轨道,那么缅甸发生的事情就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意外。缅甸领导人没有去巩固与北边这个雄心勃勃的超级大国之间的联盟,反而选择重建与西方的关系:昨天,威廉·黑格成为自安东尼·艾登正式访问缅甸以来,首位到访的英国外交大臣。 吴登盛总统的态度转变之大出乎所有人的意料。单是近3个月来,缅甸已经释放了成百上千的政治犯,并让昂山素季领导的全国民主联盟成了合法的反对党。他的动机是复杂的,不过重新平衡缅甸与中国之间的关系显然是其中之一。继续走过去的老路会让缅甸与西方隔绝,并让它几乎完全依赖中国的援助与投资。直截了当地讲,缅甸有可能成为这个大邻国的经济殖民地。吴登盛总统去年9月曾作出重大决定,不让中国修建一条耗资23亿英镑的水力发电大坝,现在回想起来,这一决定表明了他的意图。 缅甸向西方倾斜的意愿标志着对中国来说一种令人忧虑的势头。从印度到韩国这个巨大的弧形范围内,中国的每个邻国都对它表现出了疑虑,也表现出了与美国加强关系的新意愿。对此,奥巴马总统作出的反应是重新思考美国的防务政策,让本国的军事力量关注太平洋地区。北京的战略家应该作出充分的自我批评,弄明白中国的崛起为何会引发邻国如此大的不安。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CC3.0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这里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 ||||||
Posted: 07 Jan 2012 04:40 AM PST 很可惜,今天得时轮金刚灌顶法会没有现场直播。从脸书上看到,今日有众喇嘛在尊者法座前演示金刚法舞,还有藏人与喜马拉雅山区的信徒向法会供奉歌舞。 感谢日本推友 @tonbani在推特上并在博客上,记录了今日法会的庄严、美丽场面。以下照片和文字,直接转自他的博客:http://blog.livedoor.jp/rftibet/archives/51723440.html ![]() これはと思う写真はクリック拡大して貰いたい。 ムードラ(手印)の意味が分る人はそれも楽しんでほしい。 | ||||||
Posted: 07 Jan 2012 04:05 AM PST 核心提示:通过这种传统地缘政治棱镜,可看出北京与伊斯兰堡的关系似乎牢不可破。但是北京不再能奢侈地只通过单一透镜观察事物。它越来越要平衡政治、特别是金融风险与利益。 译文:中国的巴基斯坦难题 时间:2011年12月4日 作者:Evan A. Feigenbaum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中国常常被称作巴基斯坦的"全天候朋友"——战略伙伴、可信赖的贸易和援助来源,伊斯兰堡最密切的军事同盟。巴基斯坦总理优素福·拉扎·吉拉尼形容两国友谊"比山还高,比海还深,比钢还硬,比蜜还甜。"9月份,他对来访的中国公安部长孟建柱表示,"你们的朋友就是我们的朋友,"他继续说,"你们的敌人就是我们的敌人,你们的安全就是我们的安全。" 但在北京看来事情是否如此简单?的确,中国的钱流入西方的钱不敢涉足的地方。但是,中国并非无知觉地在冒险。实际上,中国的钱不成比例地流入无风险或少风险、能带来可预期回报的投资中,即使这种回报不大。另外,至少部分中国公司被证明愿意在他们对风险的感受上升时放弃投资。例如,9月份,报道称,中国庆华能源集团有限公司,一家大型私营中国矿产公司在重新评估了投资和安全风险之后,放弃了计划中的在巴基斯坦信德省投资190亿美元建造煤矿及电力化工厂的计划。 实际上,北京投资算计越来越以下列三种风险的复杂平衡为基础:地缘政治、政治和金融。 地缘政治风险(不仅仅是中国与印度的对抗)长期以来让北京坚定不移地支持伊斯兰堡。两国友好关系满足了中国4个战略目标:保证了中国西部省及亚洲大陆边境的安全与稳定;将中国贫困的西部省固定在跨境经济活动网中;把印度约束在次大陆,预先阻止了大陆规模的对手出现,阻碍了印度在东亚更密集的安全活动;确保没有其他大国,特别是美国,能以中国为代价在亚洲大陆推动其利益,例如进行军事部署或长期存在的安排。 最近几年,这四个目标变得更加紧迫,增加了中国支持巴基斯坦的倾向。以保证中国西部边界安全为例。美国在阿富汗兵力下降不可避免地给中国提出严肃问题,即喀布尔是否有能力维护安全。这又会接着提出更大的问题,即巴基斯坦和中亚政府能否镇压极端主义组织和思想,这些组织和思想可能源自阿富汗与巴基斯坦部落地区,渗透进中国边境。 北京还打算用伊斯兰堡把新德里赶出阿富汗及边境地区。因此,印度扩展与东亚的接触毫无疑问将加强中国向巴基斯坦倾斜的本能。截至现在,印度顶多是中国的三等战略担忧,远远落后于国内不安全及东亚沿海的挑战。不过印度的快速经济发展使它在南亚之外获得了越来越重要的战略地位。印度已经成为亚洲强国及全球参与者。它与澳大利亚、日本、新加坡及越南加深了防御关系,这四个国家都对中国崛起感到担忧,越来越靠近美国。新德里还与韩国、新加坡及东盟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还与日本形成了全面经济合作关系。随着印度的战略延伸扩展,让它继续与巴基斯坦敌对,占据其外交,并把其精力拉回自身周边依然对北京完全有利。 通过这种传统地缘政治棱镜,可看出北京与伊斯兰堡的关系似乎牢不可破。但是北京不再能奢侈地只通过单一透镜观察事物。它越来越要平衡政治、特别是金融风险与利益。 中国国民近些年在巴基斯坦遭受了前所未有的袭击。北京在保护这些海外公民方面更加敏感——大多数都是工程师和技术工人。在这点上,利比亚被证明是个分水岭,这是由于中国在当地存在的范围和程度。暴力的开始在中国引起了国家对海外公民责任的激烈争论。由于对国内观点及压力敏感,北京进行了最大规模的非战斗型疏散,通过包商船、包机、军机以及跨大陆客车从利比亚撤出了3.5万中国公民。中国海军还派遣了一艘军舰支持这一行动,这是前所未有的远距离行动部署。 这意味着,伊斯兰堡不能永远认为中国工人及资金在这些资产受到大规模袭击时会呆在巴基斯坦。北京无意告诉伊斯兰堡控制从巴基斯坦运作的反印度叛乱组织,例如虔诚军。但是对于杀死或者绑架中国公民的组织则是另一回事。中国似乎开始分辨并区别反印度代理组织与关注国内的组织,例如俾路支分裂分子或亲塔利班成员,他们可能对中国利益造成更切实的威胁。俾路支省已经发生了多次针对中国公民的袭击,包括2004年杀死3名在瓜德尔港工作的工程师的爆炸案及2006年胡布水电站附近公共汽车袭击。在对由与伊斯兰堡拉尔清真寺有关的成员进行的一场绑架做出反应时,北京对巴基斯坦军方施加了极大压力,要求其干预。 不过其投资风险,而非地缘政治及政治风险,才是更有可能改变中国长期以来在巴基斯坦计算的因素。中国的钱通常跟着国旗,不过全球趋势意味着,北京对投资约束及宏观经济条件变得敏感得多了。人们通常理所当然地认为中国企业能比其西方对手承担更多风险,北京会为大多数其他政府及企业会规避的投资背书。不过随着中国全球延伸增加,其经济动机也对这些惯例进行重新考虑。 例如,中国在巴基斯坦的难题与其在欧洲面临的问题之间存在有趣的相似之处。在两起事件中,负债严重的经济积极寻求吸引北京大量投资资金储备的一部分——它拥有3万亿外汇储备。不过北京在将这些行动与它必须在国内解决的问题进行权衡。在这种情况下投资越来越难在国内得到赞同。例如在微博上贴的一个精辟的发言(微博是中国版的Twitter网):"最好拯救(负债的)温州而不是救援(负债的)欧洲!"当中国真的在海外投资时,面临着要确保回报的巨大压力。 因此,巴基斯坦面临的一系列经济限制增加比以前影响更大时,这些限制包括负债与GDP比率在2010年超过了60%;对债主痛苦的还本付息义务;大量财政赤字;两位数的通胀;卢比贬值;由全球农矿产品价格高企导致的贸易赤字恶化;最重要的是,缺乏可靠增长战略。中国金融家会越来越对在这种经济进行投资的回报表示怀疑。在这里,国内政治也在起作用。中国大多数人口被抛在了改革年代的增长奇迹之后,因此导致的收入与发展差距在经济和政治上是不可持续的。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北京已经试图将资源再分配给内陆欠富裕省份,这对政治稳定越来越重要。在巴基斯坦的公路与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双边自由贸易协定,都与北京开发这些地区的努力有关。不过,这些项目越来越需要满足更高回报预期,与中国传统的低标准援助方式不同。 中国在巴基斯坦的所有这些计算方式变得多样化。中心问题在于,到何种程度,政治、特别是投资风险会开始让简单的地缘政治计算变复杂,这种计算长期以来导致北京和伊斯兰堡之间不同寻常的亲密。 不可否认,北京与巴基斯坦战略联系太深,在外交上太胆小,无论如何不会放弃过去的盟友。不过中国不太可能再会是如此慷慨的赞助人了。因此,它会不太愿意资助伊斯兰堡喜欢的野心勃勃的基础设施开发计划。另外,中国未来经济活动本身的深度和广度不会产生迅速、可持续、平衡的巴基斯坦增长。长期来看,几乎无疑更为明确的是,和印度的经济合作——恢复传统地区关系及次大陆的自然经济关系——会变得更有决定性意义。 底线是中国不会单纯用借款、投资和新的自由信贷"救援"巴基斯坦,正如观察美国与巴基斯坦之间关系恶化的评论人员似乎预期的那样。中国在该国的介入将密切反应北京自己的重点考虑事项与不断发展的风险评估。 从美国方面来说,它没能诱使中国对伊斯兰堡施加更大"压力",它可利用中国新的计算寻求关注经济和金融的补充方法。补偿利益,包括中国对抗美印合作增加的努力,仍将妨碍美国和中国在巴基斯坦战略合作,特别是在反印及主要在克什米尔的军事组织上。不过两国经济威胁评估重合得越多,北京和华盛顿就越能将对巴基斯坦"稳定"共同但抽象的利益转化成更互补的政策。 本文版权属于原出版公司及作者所有。©译者遵守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相同方式共享 3.0许可协议。 译文遵循CC3.0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这里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 ||||||
Posted: 07 Jan 2012 02:01 AM PST 原中共广东省委书记任仲夷还多次表述过这样的观点:目前的体制,最大的弊端就是缺乏对权力的有效制约,这是当前腐败蔓延的根本原因。这种体制下,清官很容易变成污吏,好人变成坏人。我们现在是自己监督自己,如同用自己的左手来监督右手,是远远不够的。同一身体、同一体制、同一利益,谈何监督?吴南生说:"这种体制,鬼都会腐败。" 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任仲夷的回答非常干脆:民主。政治改革的最终目标就是建立民主政体,这是毛泽东当年在延安回答黄炎培问话时的承诺,这是中国共产党还未完成的历史任务。 由是,凸显中国社会矛盾的核心根源是政治,而不是经济。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应该选择一条怎样的道路?任仲夷的答案非常明确:走 …… | ||||||
Posted: 07 Jan 2012 12:23 AM PST 新华网2012年1月6日在重要位置刊登汪洋谈做人为官的文章,谈话内容来自汪洋在省委十届十一次全会闭幕会上的讲话,文章中汪洋大谈为官之道:要先做人后做"官"。只有做好了人,做官才能成为"人官",而不会被老百姓骂为"狗官"。好人不一定是好官,但好官必须是好人等。汪洋还特意将《论语•子罕》篇中的"毋意"、"毋必"、"毋固"、"毋我"八个字送给党政"一把手"。香港中资报纸《文汇报》1月6日也在"文汇观察"栏目刊文,力挺广东转型升级。文章称,新年伊始,中国经济改革的前沿广东率先立下转型升级的"军令状"。广东省委书记汪洋不惜以让出经济总量第一大省宝座为代价,下定决心要力推改革取得突破,凸显广东转型升级的坚 …… | ||||||
Posted: 06 Jan 2012 11:55 PM PST 核心提示:欧盟外长凯瑟琳·阿什顿表示对中国更加恶化的人权状况表示担忧,声明中还提到了倪玉兰。 原文:EU 'regrets' jailing of two Chinese rights activists 来源:法新社 时间:2012年1月4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 "阿什顿对去年十二月对中国维权人士陈卫九年有期徒刑和陈西十年有期徒刑的判决表示遗憾",她的办公室在一份声明中说。 欧盟首席外交官指出,紧随着以上判决,维权律师高智晟也被判处三年有期徒刑。 "阿什顿同时提到维权人士倪玉兰的案子,特别是她现在虚弱的身体状况,"声明说道。 "欧盟正在关注中国的人权活动家处境日益恶化的情况,并将会继续注意这些案件。" 一地处贵州省西南部的法院声称资深维权人士陈西因被指控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上周被判处十年有期徒刑,这是2011年当局镇压异议人士判处刑期中最长的案例之一。 ![]() 57岁的陈西曾参与1989年天安门民主维权运动。 几天前,现年42岁的陈卫也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四川西南部一法院判处九年有期徒刑,他也是资深维权人士,但与陈西并非亲属关系。【右图为现年57岁的陈西】 译文遵循CC3.0版权标准。转载务必标明链接和"转自译者"。不得用于商业目的。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Podcast;点击这里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需翻墙)。 | ||||||
Posted: 06 Jan 2012 11:21 PM PST 《环球时报》发表署名文章《应督促美国改革开放》,文章指美国应该改革两党制和金融、经济管理体制、开放思想和言论自由。文章引发外媒关注,有学者表示"希特勒当年说英美制度比不上他的制度"、"以偏概全的文章不会影响公众判断";而中国民众纷纷在网络留言,直指文章为"正统五毛党文章无误","他们其实就写错了一个字而已,就是中写错了成美";并模仿"环球体"讽刺大陆。 2012年1月5日,官媒《环球时报》发表了署名为刘志勤的评论文章《应督促美国改革开放》,文章认为美式两党制只是表演民主,美国的这种根本体制已经受到世界质疑,另外,美国应当开放思想和言论领域的真正自由。结合现今美国的金融危机及占领运动等,该作者也认 ……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牛博山寨" via Zola in Google Reader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