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美国文学纲要》连载——当代美国文学:千帆竞发,万木争荣(3)
- “爱国百万富翁”呼吁“向我加税”
- 毒霉踩過界 娛記都撈埋?
- 知恥近乎勇 繼續力撐香港隊﹗﹗
- 轉載:「愛心寄天安門母親」簽聖誕卡行動
- BBC新闻 - 韩国男性爱上了护肤
- 克莱尔·伯丁- 我的国宝
- 医学诺贝尔之路(1937):抗坏血酸
- 冬日。小院。狗及花草
- 民国男人很俊,女人也很美
- 大队支书促使习仲勋改革开放
- 勇敢傳說之幻險森林 Brave - 請為Pixar迪士尼化默哀一分鐘
- 勇敢傳說之幻險森林 Brave - 請為Pixar迪士尼士默哀一分鐘
- 南韓總統大選:競選辦公室比較
- 獨角秀:文學徑.張愛玲
- 嘉央诺布:还“自由亚洲电台”以自由!
- 权贵利益集团掠夺扩张引起反弹
- 2012年12月03日 糗事 TOP 10
- 鼓励健康饮食习惯的简单方法
- 音乐幻听:为什么朗朗上口的曲子总是不绝于耳
《美国文学纲要》连载——当代美国文学:千帆竞发,万木争荣(3) Posted: 04 Dec 2012 01:47 PM PST 亲爱的读者,我们继续刊载由《美国参考》翻译的《美国文学纲要》修订本,每周一期,希望能够帮助您加深对美国文学的了解。 第十章 当代美国文学:千帆竞发,万木争荣(3) 短篇小说:新趋势 短篇小说作为一种体裁在上世纪70年代晚期失去了一定魅力。唐纳德•巴瑟梅(Donald Barthelme)、罗伯特•库弗(Robert Coover)、约翰•巴斯(John Barth)和威廉•加斯(William Gass)所尝试的实验派超小说已不再属于先锋派。过去曾发表短篇小说的大型刊物——如《星期六晚报》——已经倒闭。 来自美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的一位局外人重新为该体裁注入了活力。雷蒙德•卡佛(Raymond Carver,l938-l988)继承了海明威的现实主义传统,手法老练粗犷。卡佛曾师从已故小说家约翰•加德纳(John Gardner),他像加德纳一样执著地追求大众化的艺术表现力,同时力图再现艺术的社会意义。卡佛战胜了贫困和酗酒,一跃成为美国最具影响力的短篇小说作家。他的代表作包括《你能否静一静?》(Will You Please Be Quiet, Please? l976)、《爱情的内涵》(What We Talk About When We Talk About Love, l981)、《大教堂》(Cathedral, 1983)、《我从何处打电话》(Where I'm Calling From, 1988)等。卡佛通过描绘毫无出路的工作、酗酒作乐和公寓生活来再现迷失的普通打工族,其语言含蓄,手法简洁,具有强烈的艺术震撼力。 与卡佛同属一个流派的还有安•贝蒂(Ann Beattie,1947- ),贝蒂不仅写长篇小说,还写短篇小说,她笔下的中产阶层人物通常过着庸庸碌碌的生活。她的短篇间杂着政治事件和流行歌曲,呈现了几十年中不断变化的美国社会生活的剪影。她在近期发表了短篇小说集《公园城市》(Park City, l998)和《完美记忆》(Perfect Recall, 2001)。 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一些作家在卡佛和贝蒂的影响下创作了一批令人瞩目的新写实派短篇小说集,其中包括艾米•亨普尔(Amy Hempel )的《活下去的理由》(Reasons to Live, 1985)、戴维•莱维特(David Leavitt)的《家庭舞会》(Family Dancing, 1984)、理查德•福特(Richard Ford)的《岩石泉》(Rock Springs, 1987)、鲍比•安•梅森(Bobbie Ann Mason)的《希洛赫与其他短篇》(Shiloh and Other Stories, 1982)以及罗瑞•莫尔(Lorrie Moore)的《自助》(Self-Help, 1985)。其他一些著名作家包括已故的安德烈•杜布斯(Andre Dubus),其代表作有《晚间舞蹈》(Dancing After Hours, 1996),以及多产作家约翰•厄普代克(John Updike),其较新的短篇集包括《来世与其他短篇故事》(The Afterlife and Other Stories, 1994)。 正如本章下文所述,来自不同族裔的作家和移民作家正在为短篇小说这一体裁带来非西方和部落人的视野,并引起批评家和读者的广泛关注。丰富而原始的叙事方式催生了数种不同的混合体裁,包括由相互关联的短篇或短文组成的长篇小说以及把民族历史和个人历史编织成小说形式的非虚构原创作品。 小小说:瞬间小说和闪小说 小小说在形式上非常简短,通常只有一、两页长。有时被称为"闪小说"或"瞬间小说",其名称来自1986年由罗伯特•沙帕特(Robert Shapard)和詹姆斯•托马斯(James Thomas)编辑出版的《瞬间小说集》(Sudden Fiction)。 在小小说中,人物发展的空间很有限,因此故事情节是关键:危机发生,一个速写式的人物必须作出反应。作家们利用的是机巧的叙述方式或语言模式,有时小小说更像是一首散文诗。 支持者们声称,小小说"收缩的地域"折射了边界日渐消失的后现代特征。他们在这些小小说中找到了简洁之美。反对者则认为小小说是文化衰败的一种症状,反映了阅读能力的普遍丧失以及难以持久的注意力。不过,小小说找到了自己的空间,它可以通过电子邮件便利地传播,而且适合课堂阅读和写作练习。
| ||||||||||||
Posted: 04 Dec 2012 10:57 AM PST 在美国生活多年,每当年底交税季节将临时,经常会在传媒上看到各种会计师事务所的广告,劝纳税人请会计师帮助填写税表,因为专业会计师懂得税法,可以帮助纳税人省税;现在网络技术发达,人们也可以在网上填写税表,所以有许多新开发的税表软件出售,帮助人们填写税表,同时最大限度地利用税法的规定省税。 没有人想多交税,这是人之常情;利用税法规定为自己省下一笔税款也是合理合法的。不过,最近有一个新闻说的却是有人主动要求多交税,引起了大众的兴趣:大约十多名年收入百万美元以上的人士(与资产百万美元以上不是一个概念),代表一个有两百多名成员的"爱国百万富翁(Patriotic Millionaires)"联盟,到首都华府向白宫、国会陈情,要求政府向他们这些百万富翁多收税。代表之一的弗兰克•帕蒂图奇(Frank Patitucci)是一家移动通讯公司的总裁,他在向记者解释为何自己主动要求政府加税的原因时表示,"我们必须按我们的所得交税,而我们得到的实在很多。" 看到这则消息,使我联想起以前流行的一句话 "向我开炮"。现在"爱国百万富翁"主动要求政府加税的言行,颇有"向我加税"的气概。 "爱国百万富翁"联盟成立于两年前,是一个松散的组织,目前有两百多名成员,参加这个组织的人,都是年收入在百万美元以上者,他们参加这个联盟的目的,主要是要求联邦政府向他们这批高收入者加税,而他们也愿意多交税给国家;他们认为目前联邦政府对于像他们这样的高收入者征收的税率太低,他们比绝大多数美国的纳税人更有能力多交税,愿意通过多交税帮助政府度过财政赤字难关。他们的理念是 :"我们关心我们的国家与关心我们自己的钱如出一辙。" 为了推动国会、白宫向高收入者征收较高税率,"爱国百万富翁"联盟在过去的两年中,已经屡次派出成员到华府游说陈情,每次都吸引主流传媒的关注与报道,通过这个方法,他们将自己的理念、诉求传播给了社会大众。与此同时,他们还在自己的网站上发出一封给欧巴马总统的公开信,明确阐述了他们的想法。在信中他们表示,国家高于政党政治,政府应该提高年收入百万美元以上纳税人的税率;国家为高收入人士提供了成功的机会,所以现在是高收入人士回报国家的时候了,他们愿意回报国家。 目前已有158名百万富翁在公开信上签名,其中大部分人住在纽约、加州、得克萨斯、佛罗里达、新泽西、大华府地区等。 "爱国百万富翁"联盟的言行,与某些超级富豪的想法不谋而合。有股神之称的亿万富豪巴菲特早已表示,根据现行的税法,他所交的税太少,税率甚至比他的秘书还要低。巴菲特11月25日在《纽约时报》言论版再次发表文章表示,年收入在一百万至一千万美元的人,应该最低交纳30%的税;而年收入在一千万美元以上的人,应该最低交纳35%的税。 "爱国百万富翁"联盟成员来自各个党派,他们的结盟并非基于党派政治,不是像人们所想象的那样只是民主党人的结盟,他们中有民主党人,也有共和党人,还有独立派人士。 来自波士顿的商人卡普兰(Woody Kaplan)在今年大选时投票给自由党总统候选人加里·约翰逊(Gary Johnson)。他表示自己要求政府对像他这样的商人加税完全是出于自私心理。他的逻辑是:对于商人来说,客户非常重要,如果高收入者可以多交一些税,那么相应地就可以使中产阶层少交一些税,中产阶层因此就可能更快地成长,购买力会增强,这样对企业就有好处,也将使所有的人得到益处。 在11月中旬为期两天的华府行中,"爱国百万富翁"联盟成员会见了9名民主党议员以及3名共和党议员。成员之一、iControl Systems公司总裁茨劳尼斯基说,我们到这里来是把国家、人民放在第一位,我们愿意为国家贡献更多。 | ||||||||||||
Posted: 04 Dec 2012 10:32 AM PST (採訪小記)毒霉宗旨一向都係捍衛言論自由,係免費牌照爭議中,負責做倡議既米雪既帶領下,更加事事關心。由之前「眾所X知」電視既政總Show扑到劉錫賢咪,到之前CTI街站訪問艾威講係三色台既問題,都有不錯既反應。昨晚香港電視(前稱CTI電視部)晒冷,毒霉當然唔會錯過啦。小記睇左試片後,真係O晒咀,唔怪得知三色台咁「很」驚。 老老實實,小記在場都係拍底左D片,睇埋今日報紙出乜後睇下有冇得做下,帶多D唔同既角度比讀者了解下新電視台既野。小記不得不承認,我真係唔識跑娛樂野 ><,今次都總算再開一開眼界。同埋想講,唐寧生左B,都仲Keep得好好,真係好鬼靚 ^3^ 內容不說太多,睇下做唔做埋報導先啦!
This posting includes an audio/video/photo media file: Download Now | ||||||||||||
Posted: 04 Dec 2012 04:12 AM PST 2013東亞盃預賽第二圈賽事已經進行了兩個比賽日,香港代表隊以一勝一負的成績暫列第三。港隊兩場賽事表現差距極大,球迷的反應也十分不同。 上星期六,香港隊在面對以往對賽都以超過12球差距擊敗關島的賽事,發揮未如理想。球迷除了首15分鐘因為陳肇麒的入球而歡呼了一段短時間外,球賽的發展令球迷相當失望,不少球迷對香港隊報以噓聲。其實要球迷在一場賽事中完全滿意球隊每一秒的表現是不可能的,而要球迷在接二連三的失誤下仍保持冷靜真的很難。 雖然,即使作為香港隊鐵桿球迷的我們始終難掩失望之情,但我們仍然繼續努力地為香港隊提供源源不絕的打氣聲勢。因為我們深信,打氣就是其中一個能扭轉形勢的方法:通過給予自己球員最強實的支持,同時儘量令對手抵受龐大壓力而犯錯。而當球隊面對困難的處境,就更需要一班雪中送炭的球迷為他們打氣。有些說話,應該只留在完場後、在網上講,不應在比賽時說出來。 經過一場令人失望的敗仗後,香港隊在星期一的第二場賽事可謂"知恥近乎勇"。對手澳洲曾出席2006及2010世界盃決賽週,擁有艾馬頓、艾奇湯臣等著名球員,加上賽前澳洲教練發表看不起香港足球的言論,本來大家對香港隊的期望就不大。也許期望愈細,當香港隊卻踢出超水準表現,使球迷刮目相看。 有入場的朋友,相信大家也會覺得昨天是自旺角場重開以來,也許是23區最熱血沸騰的一天。對於澳洲隊,除了要報以一浪接一浪的噓聲,他們還要抵擋我們接二連三的諷刺:"You are not Asian,You are not Asian,You are Australia, You are not Asian",有大洋洲國家不打走來打亞洲盃,大概是怕了打不贏大溪地吧。不要跟我說甚麼贏了比賽輸了體育精神,主場球迷的責任就是要長自己志氣滅對手威風。 而對於香港隊,我們更是全力打氣。全場歡呼聲歌聲不絕,不少球迷也隨著我們的拍子為香港隊打氣,使球場氣氛上升去沸點。但也有一點的遺憾是,首先,我們沒有藉機會去起人浪,因為上下半場各有一邊看台是沒有人坐,我們為免人浪斷開而沒有起浪;另外是沒有準備更多的打氣歌紙給球迷,雖然隨著時間過去愈來愈多球迷都熟識不少口號,但其他人因為不了解我們的歌詞而沒有隨唱。無論如何,我也要代表香港力量多謝各位昨天為香港隊打氣的球迷!!希望由今天開始,會有愈來愈多的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
可惜的是,香港隊始終未能守到最後。不過我相信,昨晚的比賽仍然是值得記錄的。作為香港足球的死忠,香港隊輸波對我們而言已經是平常事,我們也只不過是想球員落力比賽,一人走多步全力作賽。儘管迷失了幾場賽事,香港隊終於再次在球迷面前發揮這一種香港精神,這是對一直以在都不離不棄的香港球迷最好的報答。 賽事預告: 強勢反彈! | ||||||||||||
Posted: 04 Dec 2012 02:26 AM PST ![]() 「愛心寄天安門母親」簽聖誕卡行動 八九民運至今,支聯會每年11月和12月期間,都會到各區呼籲市民在聖誕卡上簽名,然後代寄給內地獄中的異見人士;近年更主力收集市民慰問「六四」受難者家屬和被迫害維權人士的聖誕卡,呼籲市民藉聖誕節即將來臨的時候,發揮人道精神,向一群在「六四」事件中痛失子女的年邁父母,以及失去丈夫的遺孀,表達我們的祝福及慰問,向他們的無畏精神致敬。 除寄給「六四」受難者家屬外,也寄給因表達不同意見或維護弱勢社群權益而陷獄的異見及維權人士。今年特別寄給劉曉波和劉霞,別讓他們孤單抗爭。 劉曉波因草擬及聯署《零八憲章》於2009年12月25日被重判11年,於2010年獲諾貝爾和平獎,但至今兩年仍未能重獲自由,他是史上第二位無人代領獎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其妻子劉霞一直被軟禁,又被限制探監。當局更派兩名女警住在劉霞家中監視,另有大批便衣在樓下戒備,劉霞身心飽受折磨。中共更企圖以剝奪劉霞的自由迫使劉曉波流亡海外,但劉曉波至今仍拒絕就範。 除了在支聯會攤位簽名,市民可在支聯會網頁簽心意卡(http://www.alliance.org.hk/postcard/index.html),支聯會將連同聖誕卡一併寄出。 以下是支聯會舉行「愛心寄天安門母親及劉曉波、劉霞等異見人士」簽聖誕卡的地點,歡迎到場簽聖誕卡慰問天安門母親、劉曉波、劉霞等異見人士── 日期.時間.地點 所有收集到的聖誕卡及電子賀卡,支聯會將分別於12月10日(國際人權日)和12月24日(平安夜)以特快專遞寄給「天安門母親」群體、劉曉波和劉霞等異見及維權人士,表達香港市民對他們的支持和祝福。 | ||||||||||||
Posted: 03 Dec 2012 10:54 PM PST 译者 鱼在水里游
大多数人对韩国男性的印象是——爱喝酒,勤奋并准备为祖国英勇奋战。 <p style="text-align:justify;text-indent:24.0pt;background:white... | ||||||||||||
Posted: 03 Dec 2012 10:12 PM PST 译者 sudanren 今天克莱尔又走了,去利兹了。要不是看了我们的谷歌日历,我都不知道。她要去促销新书。直到这个夏天,我们才知道"促销新书"是什么玩意。但是克莱尔写了本书,一本有关她童年的传记。这是一本非常棒的书。不只是我这样说,这本书还曾一连几个星期位列最畅销书籍排行榜首位。我喜欢图书排行榜...它总让我想起童年时候,那时我对排行榜前20最畅销书籍的排序和书名了如指掌. 日子并没什么特别之处. 晚上我要上班,等回家时克莱尔可能已经在家,或者没回来. 早上起来我们可能一起去遛狗,聊会天.然后,... | ||||||||||||
Posted: 04 Dec 2012 01:33 AM PST 本文作者:赵承渊 2011年9月16日,Google界面换成了富含水果的涂鸦:GOOGLE字母下最醒目的地方摆着两个橙子,后面依次码放着石榴,菠萝,草莓,辣椒......画中的美味可不是勾引吃货的,这些食物其实是在纪念一个人,他就是匈牙利科学家阿尔伯特•森特•哲尔吉(Albert Szent-Györgyi),这一天正逢哲尔吉诞辰118周年。 说起这位匈牙利人的经历,倒颇有一些传奇之处。哲尔吉出生于一个地主家庭,家族中有多位科学家。哲尔吉的母亲曾想成为一名歌剧演员,哲尔吉本人受到家庭熏陶。爱好科研,精于艺术,擅弹钢琴。1914年一战爆发后,哲尔吉被迫中断学业加入军队,到了1916年,无比厌恶战争的哲尔吉开枪击伤了自己的手臂,谎称在战斗中负伤,这才得以离开战场并继续自己的学业。此后,哲尔吉开始不断在科学研究领域展现自己的才华。 【哲尔吉,图片出处:http://www.avemarusa.com/】 google之所以用水果和辣椒纪念哲尔吉,是因为哲尔吉的贡献就富含于它们中间。哲尔吉给它起了一个名字,叫做"抗坏血酸"。抗坏血酸的出现消灭了一个人类长久以来未能攻克的疾病——坏血病。毫无疑问,这是一个伟大的发现。 早在公元前1550年,埃及人就描述了坏血病的表现;在希波克拉底时代,坏血病即见于文献记载。此后坏血病一直阴魂不散,虽有不少土方医治,但在全球范围内,环血病一直威胁着人类,并夺去了成千上万条性命,其中尤以水手和海盗受害严重。在1500到1800年之间,估计至少有200万名水手死于该病,故而坏血病曾被称为"海上凶神"。 尽管曾有不少人发现新鲜的蔬菜和水果能够医治坏血病,例如苏格兰军医詹姆斯林德( James Lind),他在1753年就发现饮用橙汁能够治疗坏血病,但由于坏血病的病因不明,加之各种偏方的疗效又时灵时不灵,坏血病的治疗一直未能规范。在海上漂泊的船队难以总是及时补给足够的蔬菜水果,而储备太多此类物资又势必影响船队的经济效益,因而坏血病总是十分猖獗。患有环血病的人常常感到乏力和嗜睡,随着病情加重,患者可能出现皮下出血,牙齿松动,浑身疼痛,皮肤粗糙,伤口不易愈合等症状,严重时会有黄疸,抽搐,发热,最终走向死亡。1499年,达伽马的船队失去了170名船员中的116个;1520年,麦哲伦230人的船队仅有20多名船员幸存,令大部分船员失去生命的,正是坏血病。 人们很早就发现了坏血病发病和饮食之间的关系,并确信环血病是由于食物中缺乏某种营养物质所导致的,但这物质究竟是什么则一直未能确定。直到1927年哲尔吉发现了抗坏血酸。实际上,哲尔吉并非专门针对坏血病展开研究,他当时的研究方向是生物氧化。在研究过程中,哲尔吉从肾上腺组织中提取到一种有机酸,依化学结构命名为"己糖醛酸"。这项提取成果令哲尔吉取得了剑桥大学的博士学位。虽然当时哲尔吉就猜测这种酸可能就是抗坏血酸,但猜想未能获得实验证实。 三年后,哲尔吉才在英国化学家Haworth的帮助下确定了之前所提取的己糖醛酸的结构,并将其正式命名为L-抗坏血酸。Haworth更是找到了多种方法来合成L-抗坏血酸。1932年,美国学者查尔斯得到了己糖醛酸就是抗坏血酸的信息,并抢先将这一成果发表于Nature杂志,但公认的维生素C即抗坏血酸的发现者仍是哲尔吉。维生素C参与人体内两种氨基酸的羟化反应。缺乏维生素C后,氨基酸羟化反应受阻,胶原生成受抑,带来一系列疾病表现。维生素C大量存在于蔬菜和水果中,可溶于水,因而长期缺乏新鲜蔬菜水果的船员最易发生维生素C缺乏,引发坏血病。有趣的是,只有人类等高级灵长类动物会缺乏维生素C,因为维生素C无法于体内自行合成,必须依赖食物补充。而自然界绝大部分动物均能自行合成维生素C,因此它们并不担忧维C缺乏。维生素C并不稳定,简单的巴氏消毒法就能破坏它,消毒后的牛奶中维C已被破坏,因此婴幼儿喂养不当也会导致维C缺乏。在此之前许多治疗坏血病的验方疗效时好时坏也是因维生素C易受破坏所致。 临床试验证实,维生素C对坏血病具有肯定的疗效。坏血病所引起的种种症状在补充维生素C后均能缓解并消失。 哲尔吉对抗坏血酸的发现使其荣获1937年的诺贝尔医学奖,同年,确定维生素C结构的英国化学家Haworth也斩获了该年度的诺贝尔化学奖。此后,人们对维C的热情达到了一个个新的高度。大剂量使用维生素C被应用于多种疾病的防治,很多人深信每日服用大剂量的维生素C能够延年益寿。至今,关于维生素C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学术界仍存在一些争议。 | ||||||||||||
Posted: 04 Dec 2012 01:26 AM PST | ||||||||||||
Posted: 03 Dec 2012 11:52 PM PST 民国男人很俊,女人也很美。最近从一大套《老新闻·民国旧事》(天津人民出版社出版)偶然翻到几则征婚广告,玩味一番,觉得其价值远未磨灭,若与今日各报夹缝里的征婚启事相互映照着读,竟能生出许多奇奇怪怪的趣味来。 先是载于1922年2月19日上海《民国日报》上的那则《堕坑妓女登报征夫》搅浑了一潭池水。当时的评论认为,世风日下,才生出如此怪现象。一位21岁的香港妓女姓黄名雪花,真是个人如其名,不仅"雪肤花貌",还"颇通词翰",摆明了,是个不幸堕入火坑的"美女"加"才女",只因厌弃烟花生涯,她才生出从良的意愿。真正令人拍案叫绝的是,她的广告语写得够水平,要是风流侠客柳永在世,准定会感动得泪湿青衫。以下便是绝 …… | ||||||||||||
Posted: 03 Dec 2012 11:36 PM PST 1978年。望着旋起一轮轮涟漪的河水,宝安县县委书记方苞陷入了沉思。 粉碎四人帮的惊雷响过了,深圳河边的田野上,到处响着郭兰英"英明领袖华主席……"的歌声。新的一页翻开了,万物复苏。深圳却依然深陷在"偷渡风"的漩涡中。事情令他困惑不解,他来宝安工作了多年,担任过公安局长、政法书记、在李富林等之后又做了县委书记。他主管着整个宝安县,包括深圳镇以及全县各公社的反偷渡工作。但年复一年,岁岁反偷渡,偷渡就是治不了。 60年代初期,宝安县委提出了"利用香港,建设宝安"的口号。执行"三个五"政策,得到了陶铸的支持。执行才几年,就使宝安的人民度过了经济最困难的日子。谁知一场文化大革命的风暴卷地而来,县委书记李富 …… | ||||||||||||
勇敢傳說之幻險森林 Brave - 請為Pixar迪士尼化默哀一分鐘 Posted: 04 Dec 2012 12:11 AM PST ![]() 自從上一齣「反斗車王2」令我萬分失望後,我恐怕Pixar頭上的光環終於退色暗下來,淪為迪士尼的動畫流水生產線,結果被我不幸言中。「勇敢傳說」是2008年Pixar被迪士尼收購後,第一齣全新製作的動畫電影。除了電腦特技和音樂保持Pixar一貫的水準外,故事沉悶濫情內容缺乏深度,劇本似是迪士尼手繪動畫式微時代的倉底貨,連分鏡和人物表情動作也帶有迪士尼的影子,完全喪失Pixar固有的風格和特色。 故事不知是改篇自英國童話還是原創,反正大綱都是千篇一律的公主遇上巫婆。。今次是皇后迫公主成親,公主一氣之下離家出走,遇到巫婆想要魔法改變母親,豈料把母親變成一隻熊人。大團圓結局是意料中事,母女互諒對方相擁而哭,婆媽指數直迫無記劇集。這電影最失敗是劇本十分鬆散凌亂,給小朋友也不應如此馬虎。下半場無啦啦走隻顛熊出來,便當是最終壞人打完收工,反而罪魁禍首的巫婆不再出場。公主箭術高明百步穿楊,連電影海報也以此作造型,但射箭與劇情全無關係。三胞胎弟弟負責搞笑,但笑料不能融入劇情之內,像是才完成劇本後才硬生生加插進去。 這套電影哄小孩子還可以,大人看會覺得很無聊。以前Pixar的電影,小朋友看故然歡樂滿點拍手叫好,大人看也心神領會有所得著。不是說迪士尼化等於差劣,小朋友也有小朋友的市場需要,只是Pixar動畫的魔力正正是因為它不是迪士尼卡通。被迪士尼收購後Pixar魔法失靈,令吾等一眾老Pixar迷心痛不爾。在「勇敢傳說」片尾字幕播出之際,讓我們為舊Pixar的死亡默哀一分鐘吧。 | ||||||||||||
勇敢傳說之幻險森林 Brave - 請為Pixar迪士尼士默哀一分鐘 Posted: 04 Dec 2012 12:11 AM PST ![]() 自從上一齣「反斗車王2」令我萬分失望後,我恐怕Pixar頭上的光環終於退色暗下來,淪為迪士尼的動畫流水生產線,結果被我不幸言中。「勇敢傳說」是2008年Pixar被迪士尼收購後,第一齣全新製作的動畫電影。除了電腦特技和音樂保持Pixar一貫的水準外,故事沉悶濫情內容缺乏深度,劇本似是迪士尼手繪動畫式微時代的倉底貨,連分鏡和人物表情動作也帶有迪士尼的影子,完全喪失Pixar固有的風格和特色。 故事不知是改篇自英國童話還是原創,反正大綱都是千篇一律的公主遇上巫婆。。今次是皇后迫公主成親,公主一氣之下離家出走,遇到巫婆想要魔法改變母親,豈料把母親變成一隻熊人。大團圓結局是意料中事,母女互諒對方相擁而哭,婆媽指數直迫無記劇集。這電影最失敗是劇本十分鬆散凌亂,給小朋友也不應如此馬虎。下半場無啦啦走隻顛熊出來,便當是最終壞人打完收工,反而罪魁禍首的巫婆不再出場。公主箭術高明百步穿楊,連電影海報也以此作造型,但射箭與劇情全無關係。三胞胎弟弟負責搞笑,但笑料不能融入劇情之內,像是才完成劇本後才硬生生加插進去。 這套電影哄小孩子還可以,大人看會覺得很無聊。以前Pixar的電影,小朋友看故然歡樂滿點拍手叫好,大人看也心神領會有所得著。不是說迪士尼化等於差劣,小朋友也有小朋友的市場需要,只是Pixar動畫的魔力正正是因為它不是迪士尼卡通。被迪士尼收購後Pixar魔法失靈,令吾等一眾老Pixar迷心痛不爾。在「勇敢傳說」片尾字幕播出之際,讓我們為舊Pixar的死亡默哀一分鐘吧。 | ||||||||||||
Posted: 03 Dec 2012 11:39 PM PST 在總統大選進入最後十多天倒數階段時,兩位旗鼓相當的候選人 (朴槿惠與文在寅) 每天也在南韓國內走訪不同地方進行拉票活動,由於選情緊張,兩邊候選人的競選辦公室也變成戰場一樣,每天排著密密麻麻的工作日程,務求盡最後努力成為最後入主「青瓦台」的勝利者。 筆者早幾日訪問了兩大陣營的辦公室,是首次親身感受總統大選的戰地氣氛。 (1) 文在寅競選辦公室 位於首爾汝矣島東華大廈五樓的民主統合黨辦公室,在競選期開始後便搖身一變成為文在寅總統候選人的競選辦中心,負責統籌文候選人的競選工作。 雖然是小小的一個樓層,競選辦中心卻分為兩部份。電梯門一打開,見到辦公室分開兩邊,一邊是招待外訪者而設的公開地區,有一位職員負責招待,也放置了座椅給來賓休息。公開地區擺設了不少文在寅的競選宣傳品,有候選人單張、昔日他與盧武鉉總統的圖片、穿上軍服的文在寅人形展板和一張自畫像。
辦公室的另一邊是競選部的心臟地帶,那裡分為多個小部份,有宣傳部、內務部、政策部和活動部等等,他們無不穿上或在椅子上掛上劃一的競選宣傳黃色外套。另外,在不同的牆上,他們也貼上文在寅支持的政策口號,例如支持延長投票時間至晚上九時等等。他們也把每日不同部門的工作時間和項目貼在牆上,看見他們一項接一項的競選工作,便大概知道選情有多緊湊。
(2) 朴槿惠競選辦公室 同樣位於首爾汝矣島的新世界黨競選辦公室,但位置上他們的競選中心卻較近國會議事廳,從國會議事廳地鐵站走,大概10分鐘內便會去到朴槿惠在漢陽大廈的競選總部。 新世界黨朴槿惠總統候選人的競選辦公室,他們一黨擁有兩楝互對的辦公室大樓,一楝有8層,全都是新世界黨不同部門的辦公室。與文在寅的競選中心不同,朴槿惠的競選大樓樓下有著好比戒嚴令一樣多的警察駐守,不是出於真心擔心被人暗殺的危險,我想不到他們為何會這樣安排的。與警察解釋一輪後,才「安心」放我進入大樓。 整楝大樓亦屬執政新世界黨的黨總部,內裡把不同層數分為不同的部門,一層是演講廳和前線員工部,上面多層是不同部門的辦公室,當中有經濟政策部、國際部和總統候選人部等等,相比於在野黨來說,他們的架構更仔細,而且明顯資源也有豐富。
經常聽說新世黨的支持者多是50歲以上的中年人,筆者也有刻意留意出入這裡的人的年齡,在我短短逗留的一個半小時裡,看到在他們的辦公室大樓中,90%出入都是都是50歲以上的「成功人士」,很不容易地找到了一個負責event management的中年女性作了一訪問。 其實,雖然表面上這裡是有數層的辦公室大樓,但筆者多番要求那位員工找一處方便做簡單訪問的地方都沒有,而且她也對記名出鏡等訪問充滿禁忌,未有「開誠佈公」地說出內心意見。最後筆者見她面上有點難色,便決定再不強人所難下離開。 筆者認為,雖然本人手中沒有選票,但既然選舉是向民眾打開大門溝通的渠道,姑勿論是什麼背景的人走進這個辦公室的大門,好歹也要至少「扮」出虛心聆聽的樣子。在大門外擺著警察阻礙人進入,訪問時也不合作,最終這只會增添外人對這個遠離群眾政黨的成見。 | ||||||||||||
Posted: 03 Dec 2012 09:45 PM PST 南區文學徑為本港首條文學徑。由南區區議會籌劃,香港理工大學既師生則負責設計地標及落實具體景點。為何區議會有這一個構思呢?當中有沒一些可以做得更完善的地方,讓遊人更易走進文學的世界內呢? 文學徑希望可以讓讀者回到作家筆下的世界,包括張愛玲小說中的淺水灣。本網亦邀請到熟悉張愛玲的宋以朗先生,去講解一下張愛玲如何遇上香港,同時又如何去創作。 本短片由 inmediahk.net 製作,內容以 Creative Commons「共享創意」授權 - 引用出處及非商業性。公民獨立影像製作,需要大家的支持,請捐款支持「獨立媒體(香港)」 http://inmediahk.org/support-us/ 。 | ||||||||||||
Posted: 03 Dec 2012 10:07 PM PST 唯色:藏人独立作家、独立知识分子嘉央诺布(Jamyang Norbu)先生,就自由亚洲电台藏语部主任阿沛·晋美(Ngabo Jigme)先生突然被解职事件,撰文进行深度分析。独立译者更桑东智将全文译成中文,并同意在我的博客上首发。 FREE RADIO FREE ASIA ! 还"自由亚洲电台"以自由! 作者:嘉央诺布(Jamyang Norbu) 翻译:更桑东智(@johnlee1021) 时间:2012年11月27日 原文:嘉央诺布博客 在我博客的上一篇文章中,我提到了共产党中国如何通过炫耀它的"经济肌肉"在美国散布政治宣传,主要是以付费的方式将《中国日报》的页面嵌入在美国素有"资料库报纸"之称的《纽约时报》。一位读者给我发来电子邮件说,同样的事情也发生在《华盛顿邮报》。于是,我把收藏的《总统班底》( All The President's Men )特别版DVD扔进了废纸篓。 而且,中国的宣传推进现在甚至伸进了好莱坞。《洛杉矶时报》针对这一问题发表了几篇文章,其中包括:《中国是否对好莱坞电影施加了不正当影响?》和《中国压力钳制好莱坞》。这两篇文章探讨了最近的几部电影:《到也门钓鲑鱼》(Salmon Fishing in the Yemen)、《战舰》(Battleship)、《钢铁侠3》(Iron Man 3)、《赤色黎明》(Red Dawn)、《黑衣人3》(Men in Black 3)以及灾难片《2012》。中国利用其经济影响力对这些好莱坞影片实施了预审,以保证"……一代西方电影观众从他们的电影中获得对中国积极的和经过消毒的观感。" 关于好莱坞制片人和制片厂高管们屈从于中国的压力而对电影所做的改动,南加州大学教授,该校东亚研究中心主任骆思典(Stanley Rosen)对《洛杉矶时报》说:"我不认为普通的美国电影观众非常了解所有这些小决定,但是在不知不觉中,这些改动已经产生效果。" 北京正是利用骆思典所说的这种"不知不觉"拓展它的"软实力"(soft power)——西方的亲中媒体喜欢用这个词描述中国的所作所为。北京在用一些更为令人不安的方式进行思想控制、洗脑或者更准确地说"经济洗脑"——对此,我们应该还记得巴普洛夫成为"条件刺激"的基本理论。 相比制作出《西藏七年》(Seven Years in Tibet)和《衮顿》(Kundun)等影片的那些令人激动的日子,以及好莱坞与达赖喇嘛和图伯特之间热烈(而短暂的)浪漫史,目前对博巴(藏人)而言是一个痛苦的转变。由于壮美的风景和独一无二的神秘特质,图伯特依然会偶尔出现在一些电影中,但是正像《蝙蝠侠:开战时刻》(Batman Begins)和《2012》等电影所显示的,如今图伯特能够在影片中出镜,实际上必须满足以下几个前提:第一,要保证不出现"图伯特"这个名称;第二,不允许出现这个有争议的地区直至最近依然不是中国一部分的任何暗示;第三,要确保影片中的博巴由中国演员扮演。 现在,除了好莱坞、《纽约时报》和《华盛顿邮报》,为了意识形态上的改头换面,北京又似乎盯上了美国的另外一家媒体机构,这家机构虽然规模较小也不那么广为人知,但是对于图伯特民众和他们争取自由的斗争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对于整个被占领的图伯特地区的民众而言,自由亚洲电台(RFA)藏语部一直以来都是最有效的新闻和信息来源——不仅是关于外部世界的消息,更重要的是关于他们自己国家所发生的重要事件和活动。否则,由于中国安全机关和宣传机构的封锁,他们对这些活动和事件几乎一无所知。对于图伯特普通民众来说,RFA以均衡、客观和专业的态度报道了发生在拉萨、格尔登寺(Kirti格底寺,位于今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热贡(Rebkong,即今青海省黄南州)和措洛(Tsolho,即今青海省海南州)的大规模抗议示威;报道了中国对高僧大德和异见人士的逮捕;报道了康区民众与中国矿业公司之间的暴力冲突;报道了连续不断的自焚事件(到今天即11月27日已经有八十人)。这些报道与"拉萨广播电台"、"西藏自治区电视台"、康甘孜地区以及"青海人民广播电台"(和电视台)等等中国官方媒体那尖利刺耳的谴责和虚假报道形成了强烈的对比。在这些中国媒体上,播音员用中国腔的博伊(藏语)照本宣科,(尤其是农牧区)民众难以听懂这种靠官方政策强制使用的博伊——这样做的目的或许是为了将博伊本身最终汉化。 RFA对达赖喇嘛讲话、传法和旅行的报道在图伯特境内大受欢迎,同样受欢迎的报道还有有关流亡政府和流亡博巴的新闻(无论是正面的还是负面的),尤其是博巴们在纽约、伦敦和德里等地举行抗议和有关活动的新闻。在RFA的一次电话交谈节目中,一位拉萨的听众打进电话说,这些报道给了像他这样身处图伯特境内的普通民众以希望,让他们在绝望和镇压之下不觉得那么与世隔绝。 中国人花费了巨大的人力物力阻扰RFA向图伯特境内播音。由于图伯特高原的面积和地形,中国的阻扰并非总能奏效,因此,图伯特占领当局规定收听RFA博伊节目是犯罪行为,如同在纳粹占领的欧洲收听BBC广播。由于中国的移动监测系统和告密者在人口密集地区活动频繁,有人告诉我,牧民们赶着畜群去山区牧场时会把收音机藏进行囊。在海拔更高的地方,不仅会接收更加清晰,而且不会有警察和告密者来检查。等到这些牧民回到他们的村庄,他们会把听到的内容告诉他们的家人和村庄里信得过的人。 RFA问世于(1989年)天安门屠杀之后,当时,越来越多的美国公众支持向亚洲地区严酷政府管制下的民众提供信息。1994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国际广播法案》(International Broadcasting Act),并创建了作为私营和非盈利机构的RFA。它的资金来源是政府的年度联邦拨款,但是这个项目中最为影响深远和至关重要的部分是规定了不要求RFA播发由美国政府提供的消息。在RFA播出内容中,只有20%是有关美国的,而其他的80%是由电台的各个语种分部独立开发制作。各语种分部都是由本身来自这个语种的人员运作,享有广泛的编辑自主权。 我从一位美国高级官员处得到的关于RFA工作任务的一个解释是,RFA的创立是为了给那些没有自己自由的国家广播机构的民众提供一个"代理"广播机构。电台负责人、播音员和记者们的根本任务便是向那些国家和民众提供他们自己独立的和最及时的广播服务,而这一切都由美国民众买单。 这对于图伯特事业而言是一个巨大的意外之喜。但是最初的兴高采烈很快就变成了灰心丧气,因为听说将要担任藏语部负责人的是阿沛•晋美——阿沛•阿旺晋美的儿子。而阿沛•阿旺晋美是1959年以来整个噶厦政府内阁中唯一与中共占领当局合作的噶伦。 我必须承认,我当时和大家的担心是一样的。但是随着时间推移,阿沛•晋美证明了自己是这个关键岗位的理想人选。由于他在图伯特和中国受过教育,并工作过,以及后来在弗吉尼亚大学的求学经历,使得他不仅可以流利地运用三种语言,而且可以接触到这几个地区很多的机构和个人,从而可以让RFA获得很多其他机构无法获得的信息和新闻。他成功地说服像获奖诗人和博客作家茨仁唯色这样的在图伯特和中国都很著名的图伯特作家和知识分子,成为RFA节目的固定撰稿人。达赖喇嘛也全心支持他任职。由于他同流亡社会的政治环境没有任何瓜葛,同时也因为他真正是一位言辞温和的谦谦君子,他一开始得以在云诡波秘的图伯特政治风浪中幸存下来。 晋美带给这项工作的最可贵的品质便是确立了这样一种理念:真理的客观性超越任何(甚至是我们自己一边的)掌权者的观点。我推想,这或许是由于他来自一个根本没有这种品质的社会。晋美确信,他的任务不仅仅是与中国的宣传机器相抗争,还包括通过电台向公众介绍存在于图伯特社会的各种各样的观点和看法,而这是绝大多数与图伯特有关的媒体未曾做过的事情。 主要是由于在《图伯特评论》(Tibetan Review)和故乡网站(Phayul.com)上发表的政论文章,以及在图伯特表演艺术协会期间创作和编导的一些剧目,我长期以来在图伯特官方世界(包括与之相关的外国机构和个人)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我曾经是发行量最大的独立博伊报纸《民主报》(Mangtso)的编辑之一,这份报纸在流亡民众当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功,但这也让达兰萨拉的一些图伯特领导人和政客们感到不快。2001年,由于尊者公开表示了对这份报纸报道的不满,《民主报》最终迫于压力不得不关闭。因此,数年之后,如果我的记忆准确的话,当我接到担任RFA顾问的邀请时,我感到相当惊奇。 我曾经参与过各种各样的节目,但是参加最多的是他们的"星期天谈政治"(Sunday Political Talk Show)节目。这个节目由资深新闻记者嘎玛珠康(Karma Zurkhang)主持,他曾经是流亡政府议会成员,也是在达兰萨拉很有影响力的人物。晋美和他的职员从未试图对我进行言论审查或是劝导我降低论调和改变说法。这是另外一个让我感到惊奇的地方。当然,我在这些讨论中并没有信口开河,因为也有退休的或在任的流亡政府官员以及其他专家参与讨论并经常质疑我的观点。图伯特听众还从尼泊尔、印度和西方国家打来电话,提出他们的评论和批评意见。就在2008年左右,也有听众从图伯特境内和中国打来电话,直言不讳地对流亡博巴举行的抗议示威表示支持。这些有关政策的真正的辩论或许没有在图伯特世界的任何其他论坛上出现过。 我很感激获得参与这些节目的机会。参与这些节目并没有多少报酬,但是节目给我提供了一个让图伯特境内的民众了解我的观点的机会,并且让那里的民众知道,尽管流亡政府早就放弃了争取图伯特独立的事业,但是流亡博巴中依然有人为了这个事业一如既往地奔走呼喊。我应该顺便说一下,我一直都是通过电话参与这些节目的。好几年之后我才短暂造访了设在华盛顿的RFA办公室,当时阿沛•晋美送给我一个马克杯作为纪念。
RFA的编辑自主权一直让流亡政府感到头疼,前噶伦赤巴桑东仁波切在他的整个任期里都拒绝接受RFA的任何采访和会见,并且指示内阁部长和秘书们都要照此办理。他还采取了一种低调但坚持不懈的方式声讨RFA为图伯特政府的"反对派"提供在节目中表达自己观点的机会。 去年,RFA台长刘仚(Libby Liu)和她的得力助手、藏人职员嘎登洛卓(Kalden Lodoe)数次造访达兰萨拉和其他一些地方,会见流亡政府官员和新任噶伦赤巴洛桑森格。一位知情者告诉我,在这些会谈中直接提到了像我这样不同意达赖喇嘛"中间道路"政策的图伯特青年大会领导人和"让赞"活动人士。
2011年7月达赖喇嘛在华盛顿举办时轮法会(Kalachakra Initiation),作为主要组织者的嘎登洛卓指使安保人员将图伯特青年大会(TYC)主席次旺仁增(Tsewang Rigzin)逐出会场。我自己也曾在2001年秋天偶遇这位有些气势汹汹的还俗僧人。当时我在华盛顿的图伯特社区做一个关于为何我们不应该放弃独立斗争的报告。在问答阶段,嘎登洛卓坚持认为,达赖喇嘛的中间道路与图伯特独立的目标之间没有内在的差异,而我是在流亡社会内部制造纠纷并且通过演讲和文章表示了对尊者的不忠不义。
嘉日的高谈阔论在流亡政治圈里本属司空见惯。不过,我在几周以前曾经出现在相同的"星期天谈政治"节目当中,评论了他发表过的一份虚假声明。这或许促使他安排时间进行这次单独讲话。 CTA司炯洛桑森格数次与刘仚会面,而看起来他已经成功地向她施展了魅力并且让她相信——阿沛•晋美领导的RFA藏语部是反对达赖喇嘛"中间道路"政策的,图伯特境内的听众会因为RFA的这些节目而灰心丧气。今年六月,洛桑森格、刘仚和达赖喇嘛驻纽约代表洛桑念扎(Lobsang Nyandak)似乎还曾在伦敦会面,讨论了重建RFA藏语部和替换阿沛•晋美的必要性。 在又一次参加了节目之后,我得到了嘎玛珠康主持的"星期天谈政治"节目被完全取消的新闻。这个决定是在今年四月份生效的,并没有通知阿沛•晋美,他当时正式休假去探望生病的母亲。我其他有关探讨世界文学家和政治思想家的节目也被取消。关于这些节目的终止,我没有收到任何正式或非正式的通知。
阿沛•晋美被解雇之后几天,达赖喇嘛驻纽约代表洛桑念扎访问华盛顿,目的似乎是为了挫败RFA雇员支持晋美复职的任何努力。洛桑念扎召集RFA所有图伯特雇员在ICT的办公地点参加会议。但是,参加者寥寥无几。他告诉这些人,流亡政府不是解雇事件的幕后主使,但是对于所发生的事情并没有不同看法。他指出,阿沛•晋美犯了很多错误,允许反对流亡政府的人士发表误导性的观点。
随后,还出现了一篇相关的新闻稿和美国国会议员德纳•罗拉巴切(Dana Rohrabacher)致藏人行政中央的两封信。他在信中说:"我有理由相信他(阿沛•晋美)是由于政治原因被停职的……" 从2011年3月以来,已经有73名博巴自焚。罗拉巴切议员说,"再清楚不过了,图伯特民众正在为自由和独立而献出生命。自由亚洲电台必须继续作为一个准确的信息来源而存在。任何在自由亚洲电台内部进行新闻审查的提议必须受到彻底调查。" 或许阿沛•晋美被解雇,在某种程度上只不过是达兰萨拉倾向于强制性管控流亡社会传播媒介和支持团体的一个令人悲叹的例证,而这种控制早已屡见不鲜。流亡政府还试图用这种方式将那些对他们的政策持不同意见的人士边缘化。在过去的一两年,流亡政府的这种管控明显有愈演愈烈的势头。《图伯特政治评论》(Tibetan Political Review)的一篇名为《流亡政府发言人和噶伦赤巴是否在钳制言论自由?》(Are the Speaker and Kalon Tripa stifling free speech?)的社论注意到了这个趋势。其他出版物中也有一些文章关注了同样的问题,其中值得瞩目的一篇文章是丹增宁杰(Tenzin Nyinjey)所作的《言论审查与图伯特独立斗争》(Censorship and the struggle for Tibetan freedom)。 但是,如果我们具体地检视达兰萨拉究竟试图钳制什么样的言论或观点,一个总体的模式便浮出水面。CTA所下的功夫主要是针对像TYC这样倡导图伯特独立并在这个问题上积极挑战北京的个人和组织。今年,以司炯(Sikyong)洛桑森格和发言人边巴次仁(Pempa Tsering)为首,达兰萨拉方面通过指控TYC"伤害"达赖喇嘛来激起民众的愤怒,有些宗教权利团体开始呼吁关闭TYC并攻击和殴打TYC的领导人。 CTA坚信,如果所有争取独立的活动和讨论都能设法得到组织或控制,北京方面就会同意达赖喇嘛的中间道路政策所提议的解决方案,即"真正的自治"(genuine autonomy);或者,至少会恢复两年前终止的谈判。这是CTA的一个坚定不移的信念,我想这种信念并非完全处于一厢情愿的空想。北京方面必定在某些时候向CTA做出过实际的提议。当然,北京方面是在玩弄CTA,就像是在拉小提琴或者更准确的说是在拉二胡。但是,达兰萨拉在这些问题上偏向于某种自说自话的天真幼稚,这一点是众所周知的。 以往并非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有一个例证是在2002年,北京确实与达兰萨拉进行了接触并保证举行更进一步的"谈判",目的是要保证当时的中国国家主席江泽民对美国进行的最后一次国事访问不受干扰。图伯特噶伦赤巴桑东仁波切给所有的博巴和支持团体发出了直接指令——不得举行抗议。不过还是有少数人举行了抗议。博巴和支持者在温哥华举行反对中国的游行时,来自中国驻温哥华领事馆的一位官员来到抗议者跟前,呵斥他们说:"你们的领导人没有告诉你们不要示威吗?"后来在纽约举行的示威抗议中,有一位图伯特裔的中国官员用博伊对示威者们吼叫道:"你们不应该这样做。难道你们的政府没有告诉你们不要抗议吗?" 当前,在图伯特接连不断发生的一系列自焚事件正引起中共高层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自焚事件在措洛(Tsolho,今青海省海南州)和热贡(Rebkong,今青海省黄南州)等地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示威抗议。中国到目前为止完全是依靠在整个图伯特地区大规模,几乎是接近饱和规模,部署安保人员来控制自焚事件。但是,它已经开始意识到这些措施对于决意赴死的个体自焚者是无效的,因为自焚的实施不同于任何有组织的集体行动。中国领导人同时也越发意识到,自焚事件和整个图伯特民众中日益增长的愤恨会导致整个图伯特高原的严重动荡,而这些动荡还可能波及周边地区,从而带来难以预计的后果。 因此,我们可以合乎情理地假设北京方面希望达兰萨拉阻止当前的自焚抗议,或者至少是阻断来自流亡社会,尤其是来自RFA广播的"分裂主义分子"的消息传播。北京方面坚信这些消息在为图伯特境内的自焚和抗议活动火上浇油。反过来说,达兰萨拉或许和北京方面有同样的关切,正如《图伯特政治评论》的那篇社论所指出的,"图伯特境内的自焚危机和图伯特特使们的辞职给赞同中间道路政策的图伯特领导人施加了极大的压力。"
这篇文章还注意到,"巧合的是,在会谈之后的一个月内,藏人行政中央领袖的职衔由'噶伦赤巴'(首相)变成了不那么引起争议的——从北京的眼光看——'司炯'(政治领袖)。" 拉纳德当然只是猜测,但是他所分析的各方面无论如何都存在密切的关联。无需猜测的是,新德里方面对CTA会见肖武男的决定感到不快,尤其是与噶玛巴的会见。未曾想,肖提出的种种问题触怒了这位年轻的仁波切,会见被突然终止。在离开拉纳德饶有兴味的分析之前,我应该指出,我相信北京方面可能早已就这个问题与达兰萨拉有所接触。如果是为了安排达成交易的种种关门过节,你无需组织一场像肖武男访问这样声势浩大的表演,谨言慎行方为上策。 我坚持认为,中国多年以来一直在操纵CTA的政策制定。1989年,我曾在《图伯特评论》(Tibetan Review)的一篇文章中指出,中国是如何利用西方某些政客和个人在不知不觉中充当中共的"影响力代理人",从而说服达赖喇嘛放弃争取图伯特独立并接受图伯特是中国的一部分。我在文章中指名道姓,并且提供了具体细节,甚至在一本文集中再版了这篇文章,但至今无人表示任何形式的否认或驳斥。达兰萨拉对类似指控的反应通常是"倨傲不屑,一言不发",因此,司炯洛桑森格当即发表否认与阿沛晋美被解职有任何关系的信件让我深感好奇。 诚然,当受到美国在任国会议员的指控并可能影响到CTA从美国政府得到的资助时,当即否认或许是明智的。但是我想,为了挽回局势和全面地重建信心,还有更多的事情必须要做。当前,重大的、灾难性的事件正在图伯特境内发生,阉割RFA的阴谋出现的可谓"正当其时"。毋庸赘言,阿沛•晋美应该立即复职,藏语部的所有雇员也应该即刻重新担当起他们至关重要的职责。为了让我们的美国朋友和其他支持者消除疑虑,图伯特流亡议会应该设立一个强有力的议会委员会对此事进行彻底调查。当然,这个委员会必须由超党派人士组成,因此,政府发言人边巴次仁应该首先被排除在外。这样的回应不仅可以易于为美国议员们所接受,而且将有助于我们自身民主进程的发展。我恳请所有的读者直接给他们的议会代表(chithue)写信,还要给图伯特的报纸、杂志和网站发送电子邮件,呼吁成立这样的调查委员会。 如果CTA和流亡议会一无作为,那么身在美国的博巴则应该给他们的国会议员写信,向他们发出呼吁。美国国会为了给图伯特自由斗争提供强大而独立的声音所进行的尝试是高贵而成功的,必须确保这样的尝试免遭劫持,必须确保RFA免于堕落为北京"真理部"隐蔽的宣传前哨。 | ||||||||||||
Posted: 03 Dec 2012 09:23 PM PST 近日,北大法学院教授张千帆的一段对专制政体理论阐释的演讲视频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在这段主题为《辛亥革命与中国宪政》的视频中,张千帆将极权专制的本质、统治利益集团特征进行剖析。该视频在网络中不断转载,同时也引起知识界、法律界人士的共鸣,认为这是"对极权主义最深刻的批判,是抨击专制唤醒民众战斗的檄文"。 首先,张千帆教授将中国改革三十年来造成社会贫富悬殊的根源作出分析。他说,辛亥革命百年之后,民权不张,公权必然无限膨胀,巧取豪夺、强征滥拆甚至草菅人命之事屡屡出现。改革三十年,中央放松管制,人民获得了劳动致富的机会,改善了自己的生活,但是也为各级官员腐败创造了大量资源和机会;人民的劳动成果遭到各级官员 …… | ||||||||||||
Posted: 02 Dec 2012 07:30 PM PST 昨天,不想走路的我侄儿和他的老爸 顶6025:: 拍-97:: 183条评论 朋友在移动大厅上班。一日下雪,领导嘱咐他们一定要关心客户,比如提醒客户"出门小心路滑"之类。结果,朋友被投诉。不是因为他关心度不够,而是他脑残地跟客户说了一句"你出门小心点儿啊"。。。 顶6834:: 拍-119:: 129条评论 本人初中老师,热爱CF,27岁,完毕。学校旁边有一个网吧,平时周末爆满。昨天下午个另外三个同事去网吧一起玩。一下午一半机子都是空的。。。。网吧老板和我们闲聊得知我们是老师后,立刻送上红茶,说:兄弟,以后别来了行不……汗!!! 顶8349:: 拍-167:: 147条评论 大连下大雪,很多车打滑开不走,一个普通的交警就自己一个人一辆一辆往外退,真心觉得交警不容易,穿好衣服下楼帮忙! 顶6820:: 拍-139:: 214条评论 在幼儿园上班。我说:"小盆友,回家让爸爸妈妈教你们洗手,你们回来再教给老师怎样洗手好不好?"第二天一个小男孩说:老师,我给我妈妈说你不会洗手,我要教你!"那你妈妈怎么说的?" 我妈妈说"你老师是个傻子吗?"…… 顶4068:: 拍-79:: 68条评论 家长会的黑板报 顶3727:: 拍-70:: 87条评论 我在餐厅,我妈在客厅跟我吼:你去厨房把那个,那个,那个什么拿过来!我:?,到底拿什么?我妈:算了,算了,指望你干点事都干不成!我:…………⊙﹏⊙ 顶8047:: 拍-173:: 143条评论 老公跟我聊他小时候——割掉割掉——老公初中时家里条件比较宽裕,自己攒钱买了个低音炮!抱回家,回家后喊了声他老爸说!我买了个低音炮!他老爸在厨房!举着炒菜铲子气冲冲得就出来了!看了一眼地上得箱子!楞了一下!完后就回去了!吃饭时说,他老爸说,我在厨房听见你说买了个避孕套,出来一看一个大箱子,我以为你买了一箱!仔细一看是个低音炮!一家人差点喷了! 顶4716:: 拍-100:: 46条评论 大学食堂打饭~~歌乐山~~上大学的时候,食堂打饭打菜可以打到各种超出你想象的东西。有一次一个同学打的糖醋排骨,结果吃出个水龙头,g潮是他蛋定的吃完了排骨,然后去窗口把糖醋水龙头给打饭的师傅看,师傅默默的又打给他一份糖醋排骨当做封口费。 顶4059:: 拍-95:: 115条评论 处男帖……不会割……第一次见到偶现女盆友的时候心里那个鸡冻啊,得知她是法律专业的,就过去套近乎:学完法律出来是当法师是吧…… 顶5348:: 拍-129:: 110条评论 ![]() | ||||||||||||
Posted: 02 Dec 2012 05:11 AM PST 译者 陌唯影1229 当一个孩子饿了的时候,打开(速食的)有外包装的食品比实际上准备健康的食物要容易的多。为了抵制这个现象,我建议时刻在手中准备好健康的,随时能吃的食物。在你冰箱的一个抽屉里放置奶酪棒或者切好的易嚼的水果和蔬菜。 在柜台上放置一个装有几盒子葡萄干,全谷类咸饼干,几小袋爆好的爆米花或者其他适当数量的健康零食的篮子。为你的孩子们准备这些,当你的孩子们想吃零食时,他们会有更好的选择,而且老实说,这也能为你提供更好的选择。当你手中有健康,美味的食物可供选择时,比起甜言蜜语,你将更能抓住孩子的心。 同时记得,如果你有过多包装完整的糖果(在万圣节后),你不需要把它扔掉。你可以考虑吧它捐献给海外的军队或者慈善机构。 ... | ||||||||||||
Posted: 03 Dec 2012 05:58 AM PST 译者 绝对乐感 我们的常驻心理学家Tom Stafford揭示了为什么我们的大脑总是难以逃避那些恼人的,朗朗上口的曲调。不过他也提供了一个解决方案。 音乐幻听(earworms),一些人这样称呼这种现象。音乐就像陷入你的脑袋里一样一遍遍不停的响,有时候一连几天,而有时则可能连续几个月。你会无缘无故而且情不自禁的哼唱Lady Gaga或Coldplay的歌曲,或者horror upon horrors,最新一期美国偶像里被淘汰选手的歌曲。</span... |
You are subscribed to email updates from "牛博山寨" via Zola in Google Reader To stop receiving these emails, you may unsubscribe now. | Email delivery powered by Google |
Google Inc., 20 West Kinzie, Chicago IL USA 60610 |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