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存档

Wednesday, October 19, 2011



慢镜快进

Posted: 19 Oct 2011 02:11 PM PDT

我是个拥有五千张D版DVD的正常人,有一点点小变态,这些廉价收藏品被几年间的数次搬家倒腾得完全无序,一开始立下按字母分、按导演分、按牛比程度分的规矩,到最后都忽略不计了,任由它们在柜子和储物箱间漂流,久而久之,似乎随岁月流淌发出了咕嘟咕嘟声。有些起风的半夜,闷了想看个啥解解乏,手伸进去,摸到哪张是哪张。

记得是一个夏日,台风,连续三天被困家中,便整理起那些圆圆熟料片儿。到大约一半时,有两张紧贴着的片子突然跃入眼帘,电光火石叫我吃一惊。一张叫做《你那边几点》,一张叫做《下午五点》。前面是台湾蔡明亮的片子,后面是伊朗才女导演莎米拉•马克马巴夫的片子。

一问一答式的相遇,就五千中选二的状况而言,概率应该是相当之低。却不知它们是如何天衣无缝地黏到了一起?分明地记起购买时间前后相差该有个一年多。

有点寒,我赶紧对自己说,生活便由大量大概率事件和小部分小概率事件累积而成,深呼吸,深呼吸,能有什么大不了的诡异?

然而五千张依然构成了一个令人甚为不安的意象,如同某种隔离桩,把我抛到了生活之外,没日没夜地观看,一段段华丽,一种种忧伤,真实,幻梦……直到终于选择带着只小小旅行箱离沪那一天,也只不过囫囵下了其中的不到1/3。如今我常会在京城老城墙下的晚霞余光中想念塑料片儿们,默默祈祷它们的抗氧化能力可以支持足够年限,Someday I'll come back, yes I will.

倘若在法国人让•波德里亚的视角下中审度,凡形成交换,即构成消费。如此完全可以说,当不觉中积攒下这些数字化的影像记录,我便是在用此种方式消费着时间及时间的附属物,这两个过程天然地绑定着。且说德勒兹谈论电影哲学的书标题作《时间•影像》,的确再恰如其分不过,还能有比影像更忠实于人类存在——即占有时间——的证物吗?

它太实用了,感受速度和流逝,标记一些节点,分割有限与无限,都一一做到。

我曾用五千张录有各种影像的DVD标定了2005~2008三年中自己的行为,记得它们先来后到的次序,记得在怎样的心情和天气下看了哪一张,记得基本上的时长和卡壳位置,记得细节和音乐,记得故事发展到哪个环节时门外响过门铃声,或是被手机铃声打断,接起来,或忧或喜的消息……此刻手指在键盘上敲击,昨日纤毫毕露,自脑海中浮泛,啊真不可思议那些长长短短的瞬间我竟都经历了!

经过了这么曲折的铺垫之后,真正需要谈论的概念也应该露面了:它叫时间知觉,其标准化的定义为"对客观现象延续性和顺序性的感知"。

感谢D版商,他们的辛勤劳动成果赋予了本人一个特定时期内时间知觉的完整性,不可撼动。

日常,人能清晰地感觉时间独立于空间之外,两者似乎根本无法在属性上找到什么共同之处——举例来说:我们似乎总是能够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至于所在的时间,说出口的一刻便已消失不见了;我们也可以在三维空间的任一方向上移动,所经过的时间却无法倒流回溯,永远只有一个指向。

但,时与空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里是统一的,老人家说:时间可以扭曲,和空间维度不可分割,连为一体。因此,对空间实施的所有行为都可以对时间实施。多奇妙的感觉啊,如何做进一步解释?科学家继续告诉我们,如果我们的速度足够快,譬如说,赶得上光,那么回溯时间也不是不可能,就这个意义,第四维和其他三维并无二致。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如果我搭乘一艘光速飞行器,躺在上头把五千张DVD都看一遍过去,而期间岁月不曾流逝一分一秒,也完全是可能的。想想都很激动,让我忧伤起自己居然竟然还在随着地球自转!!

我和我的祖祖辈辈都活不得不在这只慢吞吞转悠着的球上,和只有一个矢的时间共处着,一路走来,从外在形式上获得计时的能力都步履维艰,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电子钟,及至今时今日的原子钟,技术旅途上可谓峰回路转。但事实上,后来逐渐意识到,我们体内早存放着一只时间的度量衡,它来自呼吸、心跳、脉搏,来自细胞运动、神经元放电,来自生物节律……这只不停走的隐形钟使得人无需通过试听便能判断季节晨昏,以及处于一天中的哪个阶段。

内外两种度量衡,共同投射在我们的主观感受上,便有了时间知觉。

对人而言,时间知觉是会随着身体功能的完善程度而逐步发生变化的:初生婴儿仅仅能区分出持续约数十毫秒的声音:16~18个月之后,对一系列持续数秒的简单动作产生了认知:其后一直要等到一个孩子长到8岁,方知如何使用钟表:步入青少年,记忆中的事件及其相对重要性将对时间流逝的估算产生影响,并成为标记;步入老年,对于不同时间长度之间差异的敏感性逐渐衰退。1996年,一位美国心理学教授Peter Mangan让两组年龄分别在19~25岁和60~80岁之间的实验对象"估算"出3分钟的时间长度。结果年轻组的平均叫停时间是3分零3秒,而年老组平均会让秒表多走40秒!这个实验的确证实了年龄越大,低估时间长度的倾向就越明显。

常常听到长辈说,时间过得真快啊,从前觉得多半出于他们看见小孩子长大而发出的感慨,但随着年岁递增自己也不禁确乎感受到了这种情况,没错便是如此。

很多年过后,那些高考前的漫漫长夜还会留在脑海,而一些生命中的危机也会占据着记忆中的很大片,像经过了放晒一般溢满,即便我们不相信它们的真实比重有那么大。这仅仅出于错觉吗?

另一位美国神经科学家David Eagleman曾用各种实验考察人的时间知觉和记忆之间的关系。在一个实验中,他让参与者从150英尺的高空向后落下,最终落在一张网上,好似"蹦极"一般。期间上不着天下不着地的数秒内,他们会经历极度的心里恐慌。这实验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人员要求参与者在心中分别估算自己和其他人落下来各经历了多长时间,结果,大多数人得出结果是自己的这个过程比别人长了大约36%(实际上是一样长的)。第二部分,为了确定这种时间错觉是否真的会导致他们看到更多事件发生,实验采用了一种特殊的"知觉计时器",将它绑在参与者手腕上,上面有一个屏幕会闪现出数字,而闪现速度能加以调节。可以设想,倘若"时间知觉"真的被放慢了,那么参与者就能够在做自由落体运动时,更容易地辨认出闪得更快的数字。然而事实证明,参与者还是只能读出以正常速度显示的数字,如果把速度调得更快,他们就会无能为力。研究者认为恐慌状态下大脑在正常记忆以外建立起了第二套记忆系统,这样,与此有关的记忆就会变得丰富和密集,导致人们认为它占用的时间比较长。

以上说法还可以延伸一下,用来部分地解释"为啥随着年龄增长,觉得日子越过越快"问题,道理也一样。因为当你是个小孩时,会在经历中保留大量的记忆,而当长大后,很多都经历过了,留下来作为记忆的就越来越少。

嗯,留下来作为记忆的,将一定会越来越少,这就,是时间的剥夺,哪怕我曾经拥有过五千张 DVD也无法改变任何事实。

巴西:狱后生活新机会

Posted: 19 Oct 2011 01:25 PM PDT

九零年代,蒙鐡洛(Ronaldo Monteiro)因掳人勒赎,在巴西遭判处28年有期徒刑,他和许多狱囚在服刑期间,都关心家人在外的安危,决定在狱中成立工作单位,以回收与贩卖纸张 赚钱,部分利润用来改善设备,其余则寄给家人,这就是"Uma Chance"(机会)计划的起点。

"数位共融中心"开始为受刑人提供资讯科技短期课程,蒙铁洛参加后学得很快,很快就获邀担任讲师,后来这项计划拓展至其他监狱,也邀请家属一同参与。

以下由Mixer Productions制作的记录片中,蒙鐡洛说明自己如何在狱中开创新道路与扭转人生(附英文字幕):

Event to celebrate the third year of 'Growing up with Citizenship' at CISC. Photo by Danny Silva, used with permission.

CISC"与公民一同成长"三周年庆祝活动,照片由Danny Silva拍摄,经许可后使用

蒙鐡洛于2002年在狱中创立"社会与文化融合中心"(CISC),为里约热内卢Tribobó社区提供资讯科技与回收课程,后续开发烹饪、公民觉醒、健康生活、升大学补习等类别,让更多人获得机会。

2003年,蒙铁洛假释出狱。

新开始

2006年,蒙铁洛更进一步,成立"更生人创业育成中心"(IEE),为了让这群人能重返社会,该中心协助他们寻找创业构想,并提供相关技能与管理训练,希望给予更生人一个机会,降低他们再犯的机率。

这项计划自2006年起获得Petrobras公司赞助,也与阿育王基金会、麦肯锡顾问公司、多所大学合作,蒙铁洛也因此入选"阿育王夥伴"。

Ronaldo Monteiro talking to participants of IEE. Photo by Danny Silva, used with permission

蒙鐡洛向学员说明内容,照片由Danny Silva拍摄,经许可后使用

一如蒙铁洛在上述记录片所言,努力推动这些计划,"能够改变生活、找到工作",让更生人不会重返犯罪与暴力,他在去年TEDxSudeste活动上提到,更生训练应该包括教育、机会,以及追求梦想的诱因。

巴西狱政制度长期受人权团体抨击,"国际特赦组织"于2010年报告指称,受刑人"长期身处在残酷、不人道、恶劣环境中",监狱也常过于拥挤。

受刑人获释后,得承担庞大污名,狱中痛苦体验也无助于重返社会,但假若给予适当诱因及鼓励,他们或许就能找到重建生活的新方向。

校对:Soup

作者 João Miguel D. de A. Lima · 译者 Leonard · 阅读原文 [en] · 则留言 (0)
分享: HEMiDEMi · MyShare · Shouker · facebook · twitter · reddit · StumbleUpon · delicious · Instapaper

谈谈美国的国旗与州旗(上)

Posted: 19 Oct 2011 02:04 PM PDT

美国人是一个热爱国旗的民族,美国人喜欢在办公桌上插上国旗、在汽车的后窗上贴上国旗、在自己家的门前挂上国旗。据报道,2003年美国企业生产了各类旗帜约一亿面。除了国旗外,还有州旗、郡旗、市旗、校旗、公司旗等,而军旗的种类则更多,许多政府机构也有自己的旗帜。

美国有50个州,加上一个首都特区(哥仑比亚特区),每个州都有自己的州旗。旅游者到各地去访问时,如果看到两面旗帜悬挂在一起,一面是国旗,另外一面很可能就是本机构的旗帜,如果有三面旗帜悬挂在一起,则第三面旗帜应该就是州旗。在每个州的首府,除了悬挂国旗外,一定会与国旗并排悬挂州旗。了解美国的州旗,对于了解各州的历史有一定的帮助,也可以了解美国的多样性。

特拉华州旗

1776年7月4日美国独立时,加入联邦的一共有13个州,所以最初美国国旗上只有13颗星。以后随着加入联邦的州越来越多,代表每个州的星星数目也不断增加,目前一共有50颗星,而最初的13个州则由13道红白横条来代表,因此称为星条旗。这13个州是特拉华、宾夕法尼亚、新泽西、佐治亚、康涅狄格、马萨诸塞、马里兰、南卡罗来纳、新罕布什尔、弗吉尼亚、纽约、北卡罗来纳以及罗德岛。谈到美国历史时,这13个州的地位似乎比其他州高出一头,原因便是最初的"美国",就是由这13个州组成的。

在这13个州中,特拉华又被称为"第一州",原因是特拉华是第一个批准美国宪法的州,所以在特拉华的州旗上,醒目地写着"1787年12月7日"这几个字,这个日期便是特拉华州批准美国宪法的日子。特拉华的州旗上还写着"自由、独立"两个词,表示不忘美国的建国宗旨。

美国的国旗由红、蓝、白三色组成,大部分州旗也是采用这三种颜色。此外,在州旗上用得最普遍的颜色是黄色,比如特拉华、新泽西、马里兰、新墨西哥、亚利桑那等州,这些州的旗帜上的黄色十分醒目。最特别的是新墨西哥的州旗,只有红黄两种颜色,并且以黄色为背景,这与西班牙国旗的色彩完全一样。新墨西哥是美国本土48个州中,倒数第二个加入联邦的州,只比最后一个加入联邦的亚利桑那早了一个多月。新墨西哥原本是印第安人的居住地,后来成为西班牙的殖民地,以后又成为美国的一部分,所以新墨西哥州居民中拉美裔以及印地安人的比例很高,当地文化中西班牙以及土著文化的影响很深。

新墨西哥州旗

新墨西哥州旗中间的圆表示太阳,太阳的外围向四处延伸,每处又有四个条条,在土著文化中,这种形状代表春夏秋冬四季、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早中晚夜四时、童年青年中年老年四个人生阶段,而这些都围绕着圆圈不断循环,没有起始也没有结束。

新墨西哥州的邻居亚利桑那州1912年2月14日成为美国的第48个州,也是美国本土最后一个加入联邦的州,亚利桑那州的州旗颜色与新墨西哥州比较相近,也是大红大黄,但多了一种颜色–蓝色。亚利桑那州州旗的上半部与壳牌石油公司(Shell)的招牌初看十分相似,我不知道它们之间有无联系,不过亚利桑那州州旗上半部一共有13道红黄条,代表的是最初组成美国的13个州,而下半部的蓝色则寓意美国国旗的蓝色,由于亚利桑那出产的铜在美国最多,所以中间的星代表铜。

亚利桑那州旗

网事打捞:人不如狗的社会

Posted: 19 Oct 2011 01:31 PM PDT

●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何兵【一语双关:人不如狗的社会】消息两则::一女娃被车辗轧,十八人路过不救死亡。一车肉狗,运输途中被爱心人士截下,六万元赎买活命。缘何救狗不救人?微评:狗爸狗妈不会栽赃。

●广东茂名市委书记罗荫国【我这个级别的谁不是贪官?】:"你们以为我是贪官,关键,谁不是贪官,你们能说出一个我这个级别的不是贪官的吗?全中国,我这级别的,有一个不是贪官的吗?中国不就是腐败分子提拔腐败分子吗?中国不就是贪官查贪官?!

●第一哲学:我的微博@第一哲学被封杀了。大概是因为呼吁大家说真话。前天晚上注册的@党国体制存活不到一天,也被封杀了。今天注册了@改革已死。想写点什么,突然间好像没了兴趣。这两天,大 ……

……

究竟谁在“人民服务”?

Posted: 19 Oct 2011 01:27 PM PDT

随着中国大陆各地连年不断的抗暴及群体事件,维稳工作已经上升为中国大陆官方工作的首位。不过有关维稳开支就一直令人质疑。20106月《光明日报》一篇"'天价维稳'的无底洞有多深?"透露说,权威数据显示,2009年维稳财政支出达5140亿元,已接近军费的数额,中央公共安全支出超出预算达47.5%。该"坦诚"报道被网民疯狂转载。报道指,"把维稳当做第一责任,维稳是压倒一切的重任"已成为地方政府和领导工作的重中之重。权威数据显示,2009年维稳财政预算执行情况令人震惊:全国内保费用达到5140亿元,接近军费的数额,中央公共安全支出增幅达47.5%

大陆的社会矛盾以及群体事件此起彼伏,耗费了巨大的社会资 ……

……

极富特色的一个MV

Posted: 19 Oct 2011 08:38 AM PDT

视频导演Hoku Uchiyama。

美国大学里没有班干部

Posted: 19 Oct 2011 08:24 AM PDT

 听有些海外留学生们讲笑话说,有些来自中国大陆的留学生在美国大学上第一堂课时,会不由自主地向老师和同学们提问:"我们班的班长是谁?" 对他们来说,这是个再普通不过的问题了。因为,在他们自幼所经历的教育环境里,从小学到中学、中学到大学,每班每级都是有班长之类的"学生干部"的。特别是到了大学,学校里有学生会干部,每个班级里不仅有班长,而且还有"书记"。

    当年,我刚进入美国大学校园读书时,一开始就感到四个方面的不习惯:

    其一,大学里几乎没有一类"同班同学"的概念,这是因为大学课程基本上实行灵活的学分选修制,学校不可能把每个人固定分配在一个班集体里。教室里的同学们流动性很强;有的同学可能听了几个星期课后,感觉这门课的老师讲得枯燥乏味,或者预感到这个班里强手如林,自己在这个班里得不到好成绩,然后就拔腿走人,从此不见人影。

    其二、美国大学的宿舍不是以系科来划分居住的,学生住得很分散,同专业的学生常常不住在一起。而且,到了高年级和研究生阶段,学校不再提供宿舍,大部分学生都在外面租房子居住。你和谁住在一起?同住在一栋公寓或别墅里的房客到底是什么人?因为涉及个人隐私,学校从来不予过问。

    其三、在课堂上,教授们讲课极少照本宣科。尤其在法学院和商学院,教授们在课堂里和学生们互动频繁。有时聊到高兴时,教授们径直就盘腿坐在讲台上和学生们在课堂里争论起来。一堂课下来,学生们讲的话比教授还多。

    其四,学校里几乎没有没有我们国内观念里的那类"学生干部" —— 不仅没有"书记",而且没有班长、班委和小组长们。当然,更没有我们习惯中的"学生会主席"。

    同时,美国大学里也没有宣传部、组织部、档案科等部门。在国内,很多同学在中国养成的聆听别人教诲宣传的习惯,自己的思想就是CCTV和人民日报的思想,同时也就是班主任、支部书记和班长的思想。一时间,没有了他们,有些年轻的留学生们会觉得头脑空空,不知所措,好不自在。不过,很快这些同学们就习惯了美国校园的生活。他们发现,在这里,每个人都是自由的,可以自由地去想,可以自由地表达,可以自由地判断,可以自由地选择你认为正确的社团。

    其实,美国的大学校园并不是"无组织、无纪律"的一盘散沙,校长们从来也没有"人心都散了,队伍不好带"的忧虑。学校里其实也有"学生领袖"级的人物,这些"学生领袖"大多是在学生独立社团活动中涌现出来的。通常,每个美国大学校园里都会有几百个不同种类的学生俱乐部和社团,几乎全部是由学生自行组织和领导的。每年新生入学时,人们会看到在学校报到处周围的办公室走廊里或校园的草坪上,排满了各种社团招揽会员的五颜六色的招牌。

    以斯坦福大学为例,除了传统的用希腊字母标记的男生联谊会和女生联谊会以及各学生宿舍的"团体"外,还有596个志愿性学生社团,其中包括学术社团、体育社团、服务社团、艺术创作社团、民族文化社团、健康卫生社团、媒体出版社团、哲学社团、政治社团、娱乐消遣社团、宗教社团和社交社团等。学校鼓励学生参加现有的社团,但如果学生感到现有的社团不能满足自己的需要,也可以与学校有关方面联系,申请建立一个新的社团。

    过去人们总是认为课外活动只是课堂教学的一种补充,然而美国大学的证据表明,"所有对学生产生深远影响的重要的具体事件,有4/5发生在课堂外"。课外,美国大学生除了个人学习外,还积极参加各种社团活动,在活动中激发了创新精神,强化了实践能力。

    美国大学里的学术期刊往往由学生主持编辑。绝大多数院校都鼓励学生出版各种刊物,如日报或周报、年刊、文学期刊或幽默杂志,这些刊物的编辑和出版经理有相当大的责任,亦受到广泛尊敬,因此这些职务成为许多学生奋斗的目标。

    在有些美国大学校园里,也有一种类似工会的"学生会"组织,但和我们国内大学里的学生会并不相同。这类学生会是一个完全独立于学校行政的一个学生组织。学生会的负责人由学生依照合理程序选举产生,学生会的资金也来自学生,没有校方或政府的资助,因而它的行动都是独立的。这类学生会的目的主要是在重要事件发生时,用以维护学生权益,同时作为学生和校方之间的沟通渠道。例如校内公车服务、学费上涨、图书馆设备改善等等。

    我本人在国内读书阶段中,曾担任过不同"级别"的"班干部"。回首往事,酸甜苦辣尽在其中。总体说来,我不赞赏这种将官场行政生态在校园内加以复制的愚蠢做法。其中主要的弊端在于:不利于发挥大多数同学的潜能、导致"学生干部"在名利面前的迅速异化、严重扭曲学生之间单纯和公平的人际关系。

    当然,凡事都有利弊。人总是有差异的。对于那些思想比较成熟、独立性比较强、有自律能力的学生,在美国大学的环境里就可以应付自如。但对于那些性格腼腆内向、独立生活能力差的学生,就很难取得好的成绩,甚至不能完成大学学业,在美国名校里尤是如此。有些美国名校为了捍卫学术水平而不得不牺牲学生。据统计,美国每年都有很大比例的大学生因为没有完成大学学业而退学。

    对此,准备来美国留学的学生和家长要有一定的思想准备。有的中国学生家长常常不能理解,为什么花了那么多钱,把孩子送到国外上大学,五六年了,还没有个结果。估计其中很大部分原因是:美国的大学是"不怎么管"学生的。就在这样一个既没有班主任循循善诱又没有班长书记们以身作则的环境里,如果你的孩子也"不怎么管"自己,那就真的是"黎叔很生气,问题很严重"了!

 

作者:周大伟

http://www.aisixiang.com/data/detail.php?id=45309

The Latest from Merle Hazard

Posted: 19 Oct 2011 11:12 AM PDT

信孚要闻(10.19)——以谁之名:滥用 “国家”,践踏 “国民”?

Posted: 18 Oct 2011 10:43 PM PDT

1、资中筠:由于中国近代与列强交往中常受欺压,国人习惯地把个人命运依附于"国家"兴衰。原则上似乎没问题。但是由于从来没有真正实现"民治、民有、民享",代表国家的政府不一定代表具体的百姓,于是统治者太容易以"国家"的名义侵犯百姓的权益。

2、在采访定边县林业局的过程中,记者说到老百姓反映森林公园松树死亡一事,局长孙怀胜就说:"老百姓是吃饱了撑的!"一句话让记者愣住了:作为一个局长,咋能这样说老百姓呢?"老百姓就是事多,好多就是缠访、闹访!"

3、去北京上访,除了被驻京办抓,被黑保安抓,被遣返……还可能遭遇什么?湖南农民阳湘正的经历告诉大家,还可能被卖到砖窑做苦工。南都深度周刊最新一期报道了湖南访民卖到河北沧州砖窑做"黑奴工"的噩梦。

4、广州佛山附近街坊得知陈贤妹救小悦悦的事,只有少数人对她认可。记者询问街坊看法,大部分人并没关心孩子现状,而是追问"捡破烂的陈姨奖励几多钱?"当得悉慰问金有2万多时,他们竟嘘声一片,说"陈阿姨发达啦!""好彩啊(好运)!"

5、近日,由北大校长周其凤作词、北京大学中乐学社演出的《化学是你化学是我》视频在微博上热传。"化学就是你,化学就是我;父母生下的你我,lalala是化学过程的结果……"直白的歌词,加上民乐演奏和学生合唱,让网友直呼天雷滚滚。

6、澳门检察院昨称,前8月洗黑钱案同比增约40%,而与博彩有关者呈上升趋势。检方称,洗钱案所涉一般为赌场贵宾厅。博彩业内人士分析,"一些贪官以巨款输光为借口洗钱",其实他们只输掉了少数钱财,据称漂洗1亿元仅需250万。

7、朝鲜官方媒体18日发表文章,题目是《资本主义没有未来》。"资本主义世界解决现有危机的唯一出路是,摈弃资本主义体制。资本主义剥削人民,遭人民遗弃,正在退出历史舞台。"文章还称,"只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存在,西方国家就无法逃出周期性危机。"

8、红会总会秘书长王汝鹏透露,将通过数据库筹款、专项基金筹款、公益项目筹资、应用新媒体筹资等主要筹资模式吸引捐赠资源。培育长期固定捐款人,培养红十字会忠诚捐赠客户。

9、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日前表示,从近三年的运行情况来看,中国政府出台的4万亿投资计划是非常成功,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以及民生的改善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以说,没有4万亿投资为基础的一揽子计划,就没有现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的大好局面。

10、美国国防新闻周刊指出,根据军事专家的看法,中国大陆发展航空母舰,政治意义大于军事意义,台湾没有什么好担心。报道还引述美国海军战争学院教授园田义明的观点指出,日本的潜水艇足以压制中国的航母,越南等国也在发展潜艇战力,因此有些专家认为,瓦良格如果派出来打仗,可能根本是个铁棺材。

11、一31岁男子长住北京,却骗远在江苏的父母说他在牛津大学深造。6年间,父母向其打款共计600余万元。如今,他将600万元全部花完且还欠下40万元高利贷。父母知道真相后,男子无言以对,扬言轻生被劝下。

12、法国高端进口葡萄酒"拉菲"与其他奢侈品牌的命运一样,在中国,也不得不接受山寨的命运。据了解,拉菲庄园10年产量赶不上中国一年的销量。火爆的中国市场使得假拉菲泛滥,一个拉菲的空瓶子能卖到2000元到3000元。

13、港媒18日援引外媒报道,美联储最新披露数据显示,近两个月来,多国央行争相拋售美债,规模是2008年金融海啸以来之最。分析指出,由于美元汇率急升,导致各国央行需要抛售美债以捍卫本币汇率,与美国债务及财政赤字庞大没直接关系。

14、广州小伙林荣达因不满5元的举报奖励,一气之下将花都地税局告上法庭,一审败诉后广州中院近日作出二审判决,要求花都区地税局在60天内重新作出奖励。

152009年以来,"华约"、"北约"、"卓越联盟"相继成立,名校"捆绑"进行自主招生测试,引发如潮的争议:范围太广,影响太大,俨然成了"二次高考"。据几所名牌高校招生负责人透露,教育部对自主招生联盟测试的方式并不太认可,可能有意取消。

16、被以色列判处1500多年徒刑的巴勒斯坦女记者在18日的巴以换俘行动中获释。现年31岁的女子艾哈莱姆·塔米姆被指控在耶路撒冷协助实施了一起自杀式袭击事件而被以方判刑1584年。

1780岁老人的刘勤俭40年前因说了"反动话"获罪入狱10年,11年后他被告知改判,但直到改判后26年后才看到当年判书。2008年,他得到了湖南洞口法院送来的5000元冤狱补偿金。近年来,刘勤俭仍不停向各级司法机关申诉,希望能讨回公道。

18、日前,浙江投资商高志良向记者投诉称,他在五河县因讨要工程款,遭到蚌埠市五河县朱顶镇镇政府的非法拘禁。"直到深夜才趁着看守人员不注意从狗洞中逃出来。"

19、泰国近期洪水泛滥,泰国中部的乌塔伊塔尼鳄鱼饲养场被淹,大约有100只鳄鱼逃出养殖场,当局决定悬赏捉拿,活捉1只鳄鱼即可获得1000泰铢(33美元)奖金。

20、夜郎土司《我们这些贱人》:别忙着拷问那18个视而不见的人吧/每个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需要拷问自己/如果路过的是你/有没有勇气把女孩抱起/这个荒谬世界的价值标准/已经把我们这些本来纯真的个体/塑造成一个个贱人/嘲笑着别人/却纵容着自己  

21、茅于轼【不赞成高利贷,但比没有好一点】:中国的金融业是国家垄断的,非常不合理。现在中国金融业是外国人可以入内,中国人不能。抗战以前黄浦江公园"华人与狗不得入内",金融业就是黄浦江公园。高利贷不叫危机,而是解危机,高利贷能借到钱,借不到钱不就是更危机吗?

22、叶檀《中国有两大燃眉之急》:一旦房地产下挫,银行抵押借款、个人财产性收入必定下降,所谓银行能够承受30%甚至50%的房价下跌,到底是谰言还是自信,很快浮出水面。对金融与市场不应过于自信,三、四季度之交是一年定单的最后一拨高峰期,也是结算的关键期,此时成交量下降,加工企业订单稀少,证明今年年底经济回暖的可能性为零。

23、加藤嘉一《文化有体制吗?》:"文化有体制吗?"这是我对 1018刚在北京闭幕的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审议的"有关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第一反应。我试图把自己的疑惑与其他外国人分享,寻找解答。一位令人尊敬的以色列资深外交官回应说,"Mr.Kato,我有两个问题想问你,首先,中共从此对社会上的文化生态进行进一步管制之后,中国政治将走向何方?其次,中共强调'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这与当年的文化大革命有哪些本质的不同?"

信孚电讯(10.19)——无处安放的“灵魂”

Posted: 18 Oct 2011 10:41 PM PDT

1.网言:【关于小悦悦,如果在美国】"放在美国,没人谴责路人,先把孩子的父母起诉了。两岁小孩跑到大马路上没人管,不是开玩笑吗?……发生车祸不是刑事案,但撞了逃走,就变成刑事案了。两个司机都不停车,在美国都是重罪。……媒体放过需要负直接责任的人,揪住路人甲,真莫名其妙"。

2.美国总统奥巴马18日再次就席卷全美的"占领华尔街运动"作出回应,称自己作为总统所能做的最重要的事,就是与示威者站在一边,加倍努力兑现承诺以实现一个更加平等的社会。奥巴马认为"占领华尔街运动"表达了民众的挫折感。

3.张广宁说,朝鲜中央通讯社权威性高、影响力大,真诚期望金炳浩社长加深对广州的了解,加大对中国、对广东和广州改革开放成果的宣传,并请金炳浩社长邀请更多朝鲜代表团前来广州参观考察,进一步推动中朝友谊与时俱进发展。

4.求辟谣:吉林大学第一医院豪华干部病房1016日正式营运!耗资4亿8千万!建筑面积5.6万平米!设省级、副省级、厅级、局级床位257张!内部配置全是国际顶级进口设备!护士年轻貌美!据说领导们日理万机,需好好调养,才能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5.德国之声文章《国富民穷的中国》:中国在不到30年时间内使绝对贫困人口从2.5亿减少到1500万,在全球战胜贫困的问题上,中国可能是最成功的例子。如果中国现在把人均每天的开销提高到5美元作为相对贫困线,那么60%的中国人都处于贫困线以下。中国的经济增长只和政府有关和民众无关。

6.【广而告之】:在中国,普通公民缴纳养老金的费用占工资的28%,而公务员无须缴纳。但退休后,公务员退休金却是普通职工3倍,实际上他们的高退休金是由普通职工等纳税人埋单。清华白重恩教授说,中国社保缴费乃全球最高,这对于工资低于公务员的普通人来说,就是"劫贫济富"。

7.北京时间1019日凌晨,国际评级机构穆迪投资者服务公司宣布下调西班牙主权债务评级。该机构西班牙主权债务评级由"Aa2"下调至"A1",评级前景为"负面"。穆迪表示,西班牙负面前景表明欧债危机或进一步加剧。

8.中共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会议强调了中国进行文化改革的重要性。有观察人士表示,这表明了中国意欲在世界发挥更大领导力的决心;也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是中共推出的忽悠老百姓的政策。

9.海峡两岸第七次「江陈会谈」今天(19)起一连三天,将在大陆的天津登场,两岸将签署核电安全合作协议,也将针对台湾六大新兴产业与大陆七 大战略新兴产业的合作,深入交换意见。

10.中国又开始一场网络公民运动。博客作家发起的"不跟你玩"运动,主张互联网开展政治不合作运动的非暴力抗争,宣告与执政者不合作姿态。也就是网民透过网络宣告他们的公民权利运动。

11.【河南官员谈南水北调工作:最大庆幸就是活着】16万移民,"四年任务,两年完成"。河南南阳市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移民工作8月基本结束。河南负责移民的官员冀建成表示,这场移民强度超"三峡移民",南阳市有12名移民干部因压力过大、积劳成疾过世。工作结束后,他称自己最大的庆幸就是活着。(新京报)

12.陕西白水县是国家级贫困县,今年4月花巨资与影视明星许晴签约,确定其为白水苹果形象代言人,加上宣传费、户外广告费共1200万元。当地果农质疑花这么多钱找明星代言划不来,还不如办些实事,把苹果质量搞上去才是最重要的。

13.按照国家发改委要求,商品房销售须明码标价。但一房一价在海南三亚部分楼盘执行缩水,甚至变成一纸空文。近日在三亚"鸿洲•时代海岸"楼盘,销售人员给出一个令人啼笑皆非的理由,由于那几天有台风经过,担心被风刮走,将一房一价公示材料收了起来。

14.最近民进党创党元老张俊宏提出海峡两岸民主与统一新建议,并提出时间表。他主张两岸应实行"一国一制",就是在民主、法治前提下统一,这才是"真统一"。大陆若真想统一,就实施总统直选...2300万台湾人和4万名民进党党员都不害怕,13亿大陆人和7900万党员更不应反对。

15.【北京部分银行房贷政策几乎一天一变利率上浮】建行上调首套房贷款利率示范效应显现,目前北京多数银行首套房贷利率上浮5%。市民反映,房贷政策"几乎一天一变",多数银行表示首套房贷吃紧,而二手房贷银行限制较多,多家银行表示如果二手房房龄超过20年,则将终止对其房贷。

16.苹果公司周二公布的第四财政季度业绩不及市场预期,消息拖累苹果股价在盘后电子交易时段重挫超过6%,跌到每股400美元以下。苹果第四财季的纯利为66.2亿美元,每股盈利7.05美元,此前市场预测苹果每股赚7.31美元。这是苹果六年来首次出现业绩逊于预期的状况。

17.【弗里德曼:全球面临深层政经危机】当前,蔓延全球的经济危机其实质是一场政治经济危机。虽然,这场危机在美国、欧洲和中国有不同的表现,严重程度也各不相同,但却共有一个压倒一切的主题:即政治秩序与经济生活之间的关系。

18.韩国《朝鲜日报》和韩联社昨日对正在波斯尼亚世界联合学院留学的金正日长孙金汉秀()采访,记者试图用韩语采访被拒,交谈用英语进行。金汉秀表示自己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学生,与其他同龄人没有区别,对政治不关心,不会谈关于朝鲜的事。

19.【超实用的10个健康小窍门】1、冲水要盖上马桶盖。2、脖子向前一英寸,颈椎压力增一倍。3、神经衰弱,吃点猪蹄。4、出汗多了,适当吃点酸。5 、眼袋显著,要查血脂。6、带眼镜不会加深近视。7、黑巧克力能保护心血管健康。8、水果当饭吃,易贫血。9、吃豆腐,最好配海带。10柚子味香水使人感觉年轻6岁。

20.吴敬琏《中国模式,还是过渡性体制?》:经济和政治这两个方面的改革应该配合起来推进:一方面,从一个由行政权威控制的计划经济转变成一个自由交换的经济;另一方面,就是从行政命令支配的经济、政府机关和党政官员的自由裁量权特别大的命令经济,转变为一个规则透明、公正执法的法治经济。

21.吴介民《民族主义的永恒魅惑》:民族主义善恶兼具,最常见的一种个案是民族主义由善转恶的堕落的变质。弱者的民族主义在达成抵抗强权的目标以后,常常会转化为保守的、或者压迫性的民族主义。一种情况是,比如说独立运动的领袖,在运用民族主义动员,抵御外侮,达成独立的目标之后,持续运用民族主义的动员来掩饰他个人或阶级的独裁跟滥权。

22. 冯骥才 】:教育的失败源于欺骗!在普世文明国家中,教育是中立的,不给任何党派作广告。我们的大中小学反其道而行,恰洽成了党派的广告牌,还在牌下公然打出政、治、课的招牌,把欺骗灌给学生洗脑。我上学时就是这套骗人的玩艺儿,现在仍是!学生们特反感还得学,计入学分。欺骗的荒唐啊!!

23.南都深度周刊《访民被卖砖窑厂》:出逃者勾画了一个奴隶般的社会:剃成光头,穿着识别明显的统一"制服",夜晚被锁进铁门,白天在监视下干活,不听话就打,皮带抽,电棍击,没有工钱,和狗睡在一起……这还是一个"无声"的世界。"不断有人被送到这里,但是有规定:不准交谈,不准乱说话,不准询问对方情况,也不准打听那里(指砖厂)的情况。"

中国见红博客:"西方不了解中国"

Posted: 19 Oct 2011 09:52 AM PDT

核心提示:作为生活在中国的外国人,博主对经常听到的"西方不懂中国"的说法提出了异议,认为中国的英文媒体上的文章对西方读者来说常常匪夷所思,是中国不懂西方才会这么写吧。

原文:The West doesn't understand China
作者:Tom
发表:2011年10月17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经常有人不同意我对中国的一些看法。我欢迎有想法的评论,开这个博客的主要动机之一就是了解人们是否对我的看法是否同意,到什么程度。话虽这么说,仍有一些说辞是我听腻了的。接下来的几天时间,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些老生常谈。

西方不懂中国

要想读一篇《人民日报》的文章,却不碰到"西方""霸权"和"西方人不懂中国"等字样,似乎是不可能的。这种感觉出自中国的民族主义群体的优越感/不安全感。在谈到民主问题和其他一些令中国领导人不安的话题时,《人民日报》经常会反驳说,中国不同于(优于)西方,而西方记者根本不懂这一点,外国人不应该期望找到任何中西方的相似之处。

像这样的观点在中国已经宣传了数十年,2008年西藏骚乱期间,随着 Anti-CNN.com 网站的建立,这些观点的受欢迎度上升到了新的层次。这个网站鼓吹民族主义,对于广泛存在的抗议行动背后的原因却含糊其辞。考虑到那片地区才通电没多久,认为外媒(比如CNN)与当地抗议者有关联的想法简直可笑,但是,西方媒体正积极尝试阻止中国崛起还是能赢得不少汉人的同意,且仍是流行的说法。

值得注意的是,三年之后,西藏的情况仍未得到改善,自三月以来,已有8位僧人自焚。

可是,如果中国真的这么不可知,它何必又为了增进软实力,把大把的钱花在孔子学院这样的项目上?

一些中国在软实力上努力却遭到挫败的例子,此前我们已讨论过(《距离我们都唱京剧还有多久?》以及《中国电影的失败》),但是,一个最大的问题中国领导人却忽略了,那就是,中国不曾真正理解西方。

回顾上周那篇文章,他们宣称北京的空气污染其实不严重,还有中国人不应该想按美国标准来判断。这篇文章发表在《环球时报》英文版上,却没有为适应外国读者而做出任何调整。这篇文章是想挽回面子,面子观在中国文化里很重要。

然而,对许多(当然并非全部)外国人而言,透明度和诚信远比面子重要。写一篇文章承认问题所在,并解释说明为了改善这种状况,正在采取哪些具体措施,这种做法会有效得多。出于某些不为人知的原因,《环球时报》的编辑们却没这么做,他们以为他们的外国读者会去相信所谓"医生"的话,相信严重的空气污染其实与健康无关。我希望看到中国(未必是共产党)在国际上扮演一个更重要的角色,因此,他们犯的这种错误让我感到尴尬。

即使开设了多家英文媒体门户,西方人仍然"不懂中国",这才是值得中国重点关注的问题。西方人不懂,当中国宣布新的航母完工,还向津巴布韦与利比亚这样的国家出售军火时,它怎么会是一个和平的国家?西方人也不懂,为何胡锦涛告诉他们党才是中国发展的唯一希望?如果中国媒体能够真正理解西方人的想法,他们就会明白,为什么国有媒体的话语难以赢得外国读者的信任。

相关阅读:


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播客Podcast;点击这里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下载需翻墙)。

《外交学者》越南如何看待中国

Posted: 19 Oct 2011 09:51 AM PDT

核心提示:越南的反华情绪见涨,中越之间的不满由来已久,问题是两国都要找到解决之策,在新的形势下安抚国内的民族主义者,同时决绝国际争端。

原文:How Vietnam Sees China
作者:Bridget O'Flaherty
发表:2011年10月18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同时参考了"东西网"的"志愿译者"tribesman的"同来源译文"

How-Vietnam-Sees-China-400x266.jpg
【原文配图】

与几年前相比,最近几个月越南的反华情绪颇受关注,也更加公开化。虽然,两国于上周同意,每年举行两次讨论,来解决在南中国海问题上的分歧,并在两国之间建立热线电话联系,但最近的一些煽动性的言辞表明双方之间的不信任仍然很深。

当然,最近爆发的沸腾的民族主义言论并不是近年来的第一次。在2008年,两国之间发生轻微外交口角,当时有一份伪造的中国入侵越南计划在互联网上流传,据称中国要"收回"其传统附庸国越南。事实证明整个事情纯属无稽之谈——30万部队通过北部边境和南中国海入侵越南——但这在越南引起了公愤,越南以国家名义提出了抗议。

当你遭受过中国数千年的统治、还用领导反侵略的起义领袖的名字给最好的街道命名,入侵分明是个痛点,开个入侵的笑话也会成问题。但许多人想不通,北京既然有防火长城,为什么没有关闭那些网站、将发布虚假消息的人抓起来。

上个月里又出现更多的叫嚣开战之词——这次不是来自流氓博客,而是来自国有媒体的一篇文章。中国的英文报纸《环球时报》发表了一篇社论,建议对越南和菲律宾开战。文章认为,一场小规模战争会'让他们规矩点':'我们不应该浪费机会,来发动一些小规模战役以阻止进一步的挑衅。'

"不幸的是,越南虽然在1974年的西沙岛战役和后来1979年的中越战争中被中国敲打过,但越南在南海的挑衅行为至今仍然没有受到惩罚,"文章接着说。(据记录,在1979年的短暂而激烈的边境战争中,普遍认为是越南占了上风,虽然越南的伤亡也很高)。

"请记住,越南是除了日本之外,唯一一个在该区域可以从军事上给中国制造某种挑战的国家,所以中国不能简单地压垮越南或把它当成小朋友,"珍妮弗·里士满​​(Jennifer Richmond)说。她是Stratfor的私人情报公司的中国问题专家。"然而,在中越双边关系上,中国将继续占上风。"

与此同时,昔日的对手已经与越南建立了更加密切的关系。与美国关系的回暖最受关注,但向越南示好的不光是美国。例如,8月18日,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联合举行举行了一次悼念仪式,纪念龙潭日。这一天在澳大利亚被称为越南的退伍军人节,它纪念的是澳大利亚与新西兰联军与越南人之间最大的一场战役。18名盟国士兵和数百名越南军人在一个橡胶种植园的交火中死去。现在,一个复制的纪念十字架立在那里。澳大利亚全国只两个这样的十字架。

澳大利亚驻越南大使在讲话中提到了倒下的越南人。他说纪念活动证明越南和澳大利亚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事实上,许多年轻的越南人甚至不知道澳大利亚参加过越战(越南称为"抗美战争")。

但与中国的关系依然是摩擦不断。两国家之间的边界在2008年底才最后划定,而双边关系在经历了1979年的边境战争后于20世纪90年代才实现正常化。虽然两国官方都宣扬伟大的友谊和共同理想(越南对中国处理国内"安全"问题的方式特别感兴趣),但一旦局势紧张,即使是宣传中越友谊的报纸也会发文抨击。

割断一艘越南调查船缆绳的中国的"敌对"行为就是由越南当地报纸披露的——该事件在越南引发了为期12个星期的非同寻常的公众抗议——中国也以非同寻常的尖刻措辞予以回应。

越南公众抗议持续的时间超过了12个星期,主要是在河内市中心,虽然胡志明市也举行过两次。大多数分析家和越南问题观察家将这些抗议活动解释为是对中国传达的一个信号,同时也是针对中国在南海的举动让公众发泄愤怒的一种方式。

但是,谈到疏远中国,河内只能到此为止——越南对此非常清楚。尽管怀疑情绪普遍存在,但政府和中越商业往来中也有亲华派。两国之间的双向贸易在过去10年里增长显著。与此同时,中国在老挝和该地区其他国家的大笔投资也让北京拥有了更多的区域影响力,包括与越南的关系上。"它不仅仅以金钱来诱惑……而且还在老挝和柬埔寨等国通过进行投资,发挥杠杆作用,影响越南的邻国的决策,"里士满说。

其中最大也最是有争议的中国投资项目之一是越南中部高地的铝土矿。来自各方的反对声一直不断,包括环保人士、退休的政府官员和持不同政见者。甚至连受人尊敬的武元甲将军也表示反对开矿。

同时,虽然越南执政党的运作仍然对外人不透明,但很明显有亲华派,也有亲美派。有趣的是,据里士满说,"亲华阵营似乎占优。因此,尽管要防范中国,中国仍将继续占上风。"

大多数分析家认为,从本质上讲,如果没有更持久的反响,越南就不能继续招惹中国。但是,通过包括南中国海石油和天然气勘探协议在内的一系列手段,越南也在向中国的潜在对手,如印度,示好。看来河内也可能不得不学会如何平衡日益增长的反华情绪。

相关阅读:

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播客Podcast;点击这里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下载需翻墙)。

《纽约时报》冒着巨大风险去探望陈光诚

Posted: 19 Oct 2011 09:57 AM PDT

核心提示:探望盲人律师陈光诚的行动最近在中国进入了新的阶段,一小群坚持不懈的人权倡导者的努力现在得到了更广泛的回响,但他们仍然无人能突破"封锁",见到这位失明的"赤脚律师"。

原文:Taking Big Risks to See a Chinese Dissident Under House Arrest
作者:ANDREW JACOBS
发表:2011年10月18日
本文由"译者"志愿者翻译并校对

LAWYER-articleLarge.jpg
【原文配图:图中即为陈光诚,从2010年9月他就被软禁。陈光诚的支持者们拍摄】

他们被木棒打、被看守扔石头、被追着跑。有些人还被殴打、被抢劫,被扔到荒无人烟的农田里,身上既没有手机,也没有钱。

自从那年,盲人律师陈光诚从监狱被释放后,立刻就被软禁在家,几位大胆的人一直试图绕过受雇的打手,穿过"封锁圈",接近这个位于东部省份山东的村庄。外国记者们和欧洲的外交官们也试图去看他,但情况也好不到哪儿去。

但最近的两周,这一小群试图去看他的访客们成了一场运动,人权组织说,全国有数十名仰慕者和活动者们开始了"东师古一日游"。微博上的一系列消息让他们感到鼓舞,虽然这些消息经常会触发政府的审查机器,而且这些临时的维权活动家们和他们的网络支持者们还是不得其门而入。

但是,他们的行动――自由光诚――正在让人们关注一名山东的党干部们多年来想要让其噤声的人,这也让北京不想让外界了解的法外施刑被曝露于聚光灯下。

"我真不敢相信在我的祖国还发生着这么黑暗丑恶的事,我得亲眼看看。"38岁的胡旭明(音)是一名电脑销售员,他这么解释他为什么会加入另外四名陌生人去看陈先生。他们的汽车在一驶进东师古村的时候就遭到了袭击。

这一运动也让那一小群坚持不懈的中国的人权倡导者们重新振作,他们在八个月前遭受的一场镇压中有数十人被拘押。

这些天来,一些著名的作家和博主去了山东,而更广泛的学者、律师和作家们都加入了声援队伍,加重了这波少见的"公民不服从"的浪潮的分量。

一位知名的异议人士胡佳最近刚刑满释放,他贴了一张自己戴墨镜、穿着上书"自由光诚"的T恤的照片。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历史学家雷颐写了一首诗颂扬陈(译注:原文:陈光诚虽然眼睛看不到光明,但是他的是心中一片光明;相反,很多人是眼睛能看到光明,但是心中却一片黑暗。)经济学家和公共知识分子茅于轼则提示道,陈光诚遭受的错误对待会引发社会的不和谐。

他写道:"他遭受了极大的困难,这对我们社会的公正造成很大的破坏。"

本周,在一个流动剧场的演出中,北京的活动者们在山东多家企业办公室的门前拉出了一条横幅,控诉当局的行为损害了中国形象。
guangcheng_banner.jpg?w=439&h=600
【图:在山东驻京办门口拉起的横幅】

40岁的何培蓉说:"我认为这场活动已经进入了重要的新阶段。"她是一名来自南京的人权倡导者,她已经四次前往山东――每一次都被殴打。"这一次社会精英和媒体都在为了他而站出来。"

试图探望陈的行动惊动党报《环球时报》,该报发表的一则评论打破了媒体的集体沉默。39岁的陈光诚是一名自学成才的律师,在他曝光了山东的党干部们采用强制手段进行结扎和堕胎后,官员们被激怒了,去年9月份陈先生服满了51个月的刑期。但他没有得到自由,而是全家都被隔离了起来。

上周,在《环球时报》中文和英文的社论中,该报温柔地建议当地政府要提供关于陈的境况的信息,才能让这一事件"去政治化"。其英文版社论中这么说,"封锁消息,希望那些疑问可以自己消失,只会导致更糟糕的后果。"

东方早报》抓住了这个之前不能报道的禁区出现的一丝裂缝,它也跟进并批评《环球时报》,说它对当地政府祭出"春秋笔法",并对陈多有毁誉。这一评论描述了当地官员多年来如何拘押、殴打、赶跑了想要接近陈的家乡的记者们。"媒体只需要客观、全面地告诉公众'陈光诚是谁'就可以了,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陈光诚先生曾经因为维护农民的权益而得到过国有媒体的关注,也曾经是"名人"。他幼年时因为生病而双目失明,他帮助过残疾人赢得了公共福利,也帮助过村民们对抗非法土地征用。但是在2005年,山东官员开始对他不可忍受,因为他想要为成千上万被强制进行计划生育的受害者讨回公道。一年之后,在许多法律专家们认为是走过场的审判中,当地法院认为他犯了毁坏公物和聚众闹事、堵塞交通罪,而当时他已经被软禁了。

自从他被释放后,他的妻子和小女儿就被关在家中,既没有电话,也没有互联网。一群轮班的看守日夜在他家门外看着他。

根据人权倡导者们所说的,陈先生和他的妻子,袁伟静今年早些时候都被毒打过,因为当地官员发现一段记录他们被拘押的视频被贴到了互联网上(见文末的Youtube视频)。一封从东师古村流传出来的信中说,当局后来没收了他们的电子设备和法律文件,让他们的房子断电,并把窗户上都封上铁条。

那名南京的网络活动者何女士和一名朋友说,去年七月,官员们在村里建了一所房子,以便更容易地隔绝这家人,不过她说她也不清楚陈家是否已经被转移了。

当地的警察们拒绝回答关于此案的任何问题。

guangcheng_disabled.jpg?w=320&h=210【图:残疾人探访团】

陈先生遭受的不公待遇和那些企图冲破封锁的人的遭遇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上周,这样的消息激励了一车五名残疾者从邻近的安徽省开车出发。"我们只是想让陈光诚知道他不是一个人在战斗。"46岁的周维林(音)说,他在一场工业事故中失去了一只手臂。这个"残疾人探访团"没有被袭击,但是这些人也没有激发起看守们什么怜悯之心,这些看守们想偷走他们带给陈先生的牛奶,同时把他们推回到车里。

多数的探访者们都说他们被无端地粗暴对待。一名记者石玉(音)在他的博客上描绘了警察们如何强迫他乘坐的出租车驶离大路,然后又让一群人抢劫了他的钱包、手机和首饰。

这些报道似乎都没有阻吓住最近一波的探访热潮。45岁的徐志榕(音)就是他们当中的一位,这位房地产顾问说他很害怕,但是决心在本周"直面这个邪恶的制度"。虽然他认为他的探访也会无功而返,但他希望他可以激励其他人。他在一次采访中说:"不能因为觉得没有希望就听之任之。即使情况糟糕,我也会去,要么是陈光诚的情况得到改善,要么就是完全绝望。"

Shi Da 对本文有贡献

相关视频:

今年二月,陈光诚和妻子袁伟静录制的关于他们被软禁的录像(高清完整版)



看不到嵌入视频的请翻墙到Youtube上点击这里

相关阅读:

《纽约时报》出狱后中国对持不同政见者的处罚仍在继续
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播客Podcast;点击这里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下载需翻墙)。

《經濟學人》在出口緩沖日益減弱的同時,中國能不能成功軟著陸?

Posted: 19 Oct 2011 09:50 AM PDT

核心提示:第三季度的中國經濟增長率出爐,看來軟著陸有希望,但世界經濟環境似乎還是中國的困局所在。

原文:Can China achieve a soft landing with a thinning export cushion?
來源:經濟學人 | 發自華盛頓
發表:2011年10月18日
本文由"譯者"志願者翻譯并校對

今年第三季的中國經濟增長是9.1%,從第二季的9.5%回落了,也比預期的9.3%低了一點。市場不怎麼關注這個消息,但是考慮到世界經濟整體的疲軟,9.1%是個不錯的增長速度。考慮到中國采購經理指數在這個季度的大部分時間是輕微收縮的,工業生產的增長比預期的快是令人驚喜的。整體而言,軟著陸的期望看來有可能實現。

然而,《金融時報》中文網的Kate Mackenzie 收集到對該報告的評論令人有理由感到悲觀。尤其是中國的出口量在最近幾個月急速下跌,對歐洲的銷售跌幅尤其明顯。這可能會打亂中國重新平衡經濟的計划。有了強勁的出口需求,中國放寬人為限制消費的規則相對還容易些。然而,考慮到主要出口市場的整體放緩,中國可能不願意放棄它的生產商享有的任何優勢。

Michael Pettis 寫過,日本增長放緩沒有造成預期中的輿論嘩然,因為撇開表面的數字,日本經濟正在重新平衡,增加對消費的倚重。結果,即使出口增長戲劇性放緩,日本的消費者卻覺得他們好像越來越富有。中國想要如法炮製,卻可能發現要這樣做會有困難。自從2008年起,政府的開支和投資便支撐著經濟,但目前的開支水平是不能 長久維持的。而且,增強消費者購買力的努力會進一步限制正苦於環球前景日益惡化的出口商。當然,假如中國減慢人民幣的升值速度的話,它最可以倚重的出口市場——美國便會不滿。美國經濟比歐洲的更能推動需求,但以美國的失業人數之高,美國的政客沒有心情顧慮海外的經濟問題。

這是顯而易見的困局,而且主要是中國自己造成的。而這也再一次顯示環球經濟的短期展望在多大程度上要看對歐洲局勢的發展。處在這種境地可不是什麼好事。

相關閱讀:

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中国能躲开金融风暴吗?
发送邮件至 yyyyii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即可订阅译文;到iTunes 中搜索"译者"即可订阅和下载译者播客Podcast;点击这里可以播放和下载所有译者已公开的视频、音频和杂志。(下载需翻墙)。

如果我們還有想像(未來) ── 一份支持佔領的聲明

Posted: 19 Oct 2011 08:43 AM PDT

如果我們還有想像(未來)
── 一份支持佔領的聲明

還記得佔領開始當天,電視新聞訪問了幾位左翼人士,他們說佔領並不是要消除金融業,而只是要改變資本主義當前的狀態。這聽起來很合情理,因為我們都知道香港是金融中心、金融是香港最重要的經濟支柱;如果香港失去了金融中心的地位,不計其數的外資公司會撤出香港,而近乎三分之一的勞動人口也會相繼失業。可是,這最危險的地方是它意味著一種犬儒式的矛盾﹕拿著「打倒資本主義」的牌匾卻聲稱並不是要「打倒資本主義」。這種矛盾令人沮喪﹕我們幾乎完全地喪失了想像── 一個開放的未來的想像。當右翼以及改良主義者不斷地攻擊佔領者﹕你們到底要甚麽改變?而事實上往往也是﹕我們其實都不知道。這不但不是一個問題,而且是必須堅持的東西,因為只有不知道才能引導我們到一個新的、理想的地點﹕我們需要的是一個巨大的轉變,而下一步應該怎樣,其實現在並不需要,也不可能知道。

我們的想像早在很多年前己徹底屈服於一種民主資本主義的一種意識形態,我在這裡暫稱之為「自由意識形態」(liberal ideology)。「自由意識形態」所堅持的是幾個很簡單的公理(axioms)﹕自由、公平、民主。我沒有否定它們,就好像太陽從東邊昇起一樣;但它們最多只是簡單的邏輯而已,而我們必須要進一步理解的是辯證(dialectics)。辯證並不是哲學常識裡的正反合方程式 (thesis + antithesis = synthesis),而是事物內在發展的矛盾。我並無意要冒犯雷曼苦主,相反我很同情他們,然而我不得不在這裡以他們作為例子。在十月十五日的論壇上,一名雷曼苦主上台發言,他最後呼籲的是炒樓、炒股票都沒有所謂,最重要的是一個公平的市場。這看起來似乎合情合理,而且迎合先前提到的自由意識型態,但問題是如果炒炒賣賣可以被容許,怎麽可能出現一個公平的市場呢?

人們太容易將這些公理當成真理的全部,卻不知道我們最多只是談論最表面的東西,而這危險的地方就是它們將我們陷入一種意識形態裡,以為那就是目的地;但更危險的,是它讓我們看不到意識形態的另一個特點﹕它必須否定(negate)自己──這也便是「邏輯」和「辯證」的分別。這個否定,幾乎是所有資本主義生存的原則:它只有否定自己才能進化。故此,當無政府主義者掉以輕心,就很容易變成紋有大麻葉、佔屋自樂的嬉皮士;當綠色抗爭者不留意時,就會變成為很前衛的小資產階級,以購買有機農產品為樂。歷史上,一九六八年的法國學生運動所帶進來的「藝術性的批判」(critique artistique),也為資本主義提供了自救的能量[1]。我不是以一個犬儒的姿態去否定所有改良的、進步的東西,而是要求一個全面的批判(total critique)或者日常生活的批判(critique of quotidian life);它容許我們去發展新的想像,而不是永遠生活在既定的公理裡面[2]。

現在我們可以有無數的訴求,正如雷曼苦主、外勞、工會等等,這些是必要的,也提供了多方面的批判。不過,對於期待更深遠的人,我們必須坦白地承認,我們其實沒有一個很確切的目標。因為任何這樣的目標(除非是打倒資本主義),最終只是修修補補而已。一個最佳的例子就是二零零八年歐美各國注資銀行,表面上是一些凱恩斯主義的姿態,但骨子裡仍是為了保存新自由主義。故此無論是奧巴馬、卡梅倫,抑或是薩爾科齊,我們見到的仍然只是新自由主義變本加厲地延續下去[3]。又例如,曾蔭權的新房屋政策,你真的認為這個改變香港的資本主義生態嗎?最後當樓價下跌到「合理水平」的時候,政府又會停建居屋,地產霸權的烈焰又再次昇起。

當人們能接受不需要確切的目標的時候,想像就真正開始﹕無限的訴求(infinitively demanding)。佔領中斷了我們固有的操作手法,並開拓了一個新的思考空間。我想許多人並未能真正領會這樣的驚嘆﹕「佔領竟然可以在香港發生!」。要留意「佔領」並不是一個純粹的反抗行動,例如駐地留守 、保衛家園。傳媒的鏡頭永遠只會將「佔領」視為抗爭,而無法理解「佔領」實踐上的多層意義。最基本的,是它嘗試顛覆空間既定的符號(symbol),例如將一個辦公室當成了住所,將那裡工作的人當成客人或者入侵者,於是人們重新建立空間的秩序,行動者重新去論釋空間、物件的使用,使他們從一個使用者、消費者的被動身分,重奪(re-claim)他們的主權。

一九六七年,處境主義者Guy Debord為我們描述了所有勞動生產出來的物質,如何構成了一個景觀社會(society of spectacle),商品、廣告的燈光、色調所呈現出來的是西方哲學的弱點: 以視覺為主的理論。景觀並不是影像這麽簡單,而是抽象的社會關係,即Weltanschauung(大致意思為對世界的直觀認識)。我們必須重奪對景觀的改造,容許生產一種新的社會關係,就好如菲律賓移工用她們的身體在每個週末完全地佔領中環,幾乎改變所有空間的用途;但同時,我們也要小心其中的矛盾,因為它很容易會變成另一個遊客必到的景觀。相比之下,佔領是一個有自覺性的實驗,它容許人們去重新生產社會關係,定義民主、個體、集體等社會範疇(social categories),以及金錢、交換、共同等經濟範疇(economic categories)。比方說,在一個佔領的地方,人們如何視投票民主為次要,而去實行共識民主(最能磨鍊耐性的活動);如何去取消「金錢=商品/服務」這種經濟模式,而實行禮物經濟(gift economy);如何從超越財產(properties),而理解共同(commons);參與者不再視大家每件事都要規管的小孩( 就好像香港社會上無處不在的「警察秩序」一樣,連在沙灘上「不准玩沙」這種標語也寫得出來),而是互相視對方為成年人。

如果我們現在去定義一個剛開始的「佔領」運動是言之過早,但將其僅僅視為一場普通的抗爭也是一種忽略或無知(ignorance)。 佔領的人並不只是在表達一種不同的意見,而是在示範另一種可能。 不過我們要留意佔領同時也可能像是一個「營」(camp),營外的人未必能真正理解營裡發生的事,就好像路過的人好奇地拿起相機拍攝一樣。問題是如何建立一個儘量「包容」的營?也即是說營內外如何建立一種「非景觀」的關係,這也便是另一個「辯證」。這些問題也必須回到剛才所說的「禮物經濟」、「共同」等經濟範疇﹕公共學校、技能交換等等。我期待「佔領」到最後並不是去要求某個特定(concrete)訴求的運動,而是一種更抽象的東西﹕能量或潛能(potential)。就好像飽和的溶液(saturated solution),慢慢地結晶,不斷地將熱傳到附近的離子,建立新的鍵(bonding),最後它將散佈在各個時空﹕「在地鐵裡,我們再也看不到令人跼促不安的螢幕、如往常般妨礙行人的動作。陌生的人們彼此傾談,不再互相攻擊。同志們正在街角密商。大街上有更大的集會,正在進行嚴肅的討論。一個又一個的城市中,攻擊正開展開。新的兵營被掠奪,繼之焚燬。被逐出的公寓住戶不再和市政府協商──他們直接進駐。 」[4]

史賓諾沙有一句名言:「我們不知道身體能做甚麽」( We don't really know what a body can do)。身體是我們最接近卻又是最陌生的東西。身體並不是解剖學、生物學所告訴我們那樣的,相反地,在那裡,作為一個整體我們可以找到無限的可能性。也即是說,我們能做甚麽必須超越現存的操作和邏輯,前提是如果我們還有想像。

[1] Jacques Rancière, Mai 68 Revu et Corrigé, 2008
[2] Henri Lefebvre, The Survival of Capitalism, 1976
[3] Rémy Herrera, Réflexions sur la crise et ses effets , 2011
[4] 《革命將至:資本主義崩壞宣言&推翻手冊》p.152

中国十大最缺“德”公务员

Posted: 19 Oct 2011 08:46 AM PDT

最近,网络流传"中国十大最缺'德'公务员"。

1,抽"天价烟"的房产局长

2008年,一条名为《南京市江宁区房产局局长抽烟1500/条》的帖子出现在猫扑等各大论坛,点击率一路飙升。发贴者\"保存一百年\"上传了一组周久耕开会时的照片,并将其左手边放著的一盒香烟圈点,给它来了个特写,还配上了文字说明:这是什么烟?这是南京卷烟厂出产的顶级\"九五之尊\"南京烟!一条就要1500元啊!在网友的爆料之下,有关部门对周久耕展开了调查。200994日,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开始审理周久耕案,检方指控,周久耕在2003年至2008年担任江宁区民政局局长、江宁区房产局局长期间,共接受九人贿赂,受贿金额为一百零七 ……

……

生活家与工作哲学

Posted: 19 Oct 2011 01:20 AM PDT

    很喜欢"生活家"这个词。第一次在西湖湖畔看到这三个大字赫然镌刻在一块西湖石上,心弦被轻轻拨动。因为一段时间,这三个字总是在心中若隐......>>点击查看新浪博客原文

谣言作为一种社会抗议(四)

Posted: 19 Oct 2011 06:27 AM PDT

   

被"妖魔化"的谣言

二是动辄动用法律手段,对一些有一定事实依据、但又不甚准确的说法,以谣言视之,强力打压,导致在重大社会和安全事件中,中国公民的言论具有极大的法律风险。

中国《刑法》第105条第2款、第181条、第221条、第291条第1款,分别对以造谣等方式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编造并且传播影响证券交易的虚假信息、捏造并散布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虚伪事实、编造和明知编造而故意传播恐怖信息等等行为作出有罪规定;《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第1项规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要承担罚款、拘留等行政责任。

就谣言在新媒体当中的发布和传播,2000925日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利用电信网络制作、复制、发布、传播"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信息;200012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称,对于"利用互 联网造谣、诽谤或者发表、传播其他有害信息,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或者煽动分裂国家、破坏祖国统一"、"利用互联网编造并传播影响证券、 期货交易或者其他扰乱金融秩序的虚假信息"、"利用互联网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等行为,将依照刑法的有关规定,追究刑事责任;国务院新闻办公 室、信息产业部2005925日联合发布的《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管理规定》要求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中不得含有"散布谣言,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的内容。

这些条款,由于缺 乏具体的判断标准而显得含糊不清。例如,要进行行政处罚,必须有"扰乱公共秩序"的后果,但怎样才算"扰乱了公共秩序",始终是相关案件中的一个颇有争议 的话题。而且,法律将散布谣言和谎报险情、疫情、警情等相并列,并涉及"故意"这样的主观因素,由此产生了一个问题:对于个人来说,如果他或她并非出于 "故意"而发布或者传播了一些与事实并不完全相符的信息,是不是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006年的"张志坚事件",[i]2007年的"红钻帝国",[ii]再到2008年的"SS山地师",[iii]各地接连出现因在网上"转载"或"跟帖",当事网友被公检法机构逮捕或拘留的案例。另外一种情形是因短信而获罪,例如,20071月,北京警方称,发"病猪肉"谣言短信可判5年以上徒刑;[iv]太湖蓝藻污染期间,无锡市民丁某向130余人散发"太湖水致癌物超标200倍"的手机短信,被无锡警方处以治安拘留。[v]

根据法律规定仔细辨别这些案例,不难发现,政府存在明显的滥用法律行为。首先,政府倾向于把凡是与事实不完全符合的传言都定性成法律意义上的谣言。"SS山地师"在转发帖子时,相关部门正在调查处理,信息庞杂,虽转贴 伤亡人数有误,但仍可证明事故造成重大伤亡。事实上,在大的灾害事故发生后的较短时间内,即便政府也往往没有能力马上判断言论的真假。当局严重混淆散布谣 言扰乱公共秩序与出于自身安全考虑传播小道消息的区别,后者根本不属于违法行为。在重大灾难之后,许多人都曾传播不知真假的小道消息,提醒亲友注意安全, 从现行的法律体系来看,他们中几乎每一个都可能被抓起来。

其次,谣言是否"故意扰乱公共秩序"或足以"严重扰乱社会秩序",而不是所散布的信息的真假,才应该是处理谣言案件的出发点。"红钻帝国"和"SS山地师"的帖子是转载和引述,虽然态度激烈,但是否构成"扰乱公共秩序",则需要视帖子的影响面以及造成的客观结果而定,比如,帖子的传播范围有多广,是否激发了公众的心理恐慌,影响到正常的生产、工作、教学、生活秩序等。

特别需要强调的 是,公众有权质疑、批驳任何报道乃至政府公告的真实性,公民发短信或者转发相关帖子,即使有不实之处,也应被视作自保或者行使监督权,政府部门只能用更加 公开透明的信息来平息大家的忧虑,消除不实之言。一场灾难过后,人们尚未获知政府部门关于预警系统、抗灾能力和救援措施的检讨,却先发现普通市民因为参与 灾难后果的讨论而被警方拘留,这不能不使网络民意的焦点集中在权力是否滥用、言论是否自由等问题上。

杨支柱指出:"基于保护言论自由的需要,判断一种言论是否扰乱公共秩序,应该采用'明显而紧迫的危险'标准;因为允许政府因不明显的危险阻止或惩罚言论,将使言论者发表任何言论都胆战心惊,而非紧迫的危险是政府有时间采取措施避免的。"(杨支柱,2007)之所以要对媒体在灾难和事故方面的报道以及公民的关注采取宽容态度,非常重要的一个理由是这样可以及时避免更大的危害、抢救更多的生命,与之相比,"可能的恐慌混乱仍然属于较小的恶,是不得已的容忍"(顾肃,2006)。从补救措施上看,对于言论者可能产生的偏向,政府通过公布真相进行解释说明、揭露言论者散布虚假信息的行为就能消除影响,并不应因批评采用虚构方式就予以强力打击。

一方面,公权机关常常以扰乱公共秩序为由拘捕公民,另一方面,值得注意的是,在一些谣言案件中,诽谤罪成了公权打击私权的武器。20087月,在上海闸北袭警案发生后不久,网上就流传,犯罪嫌疑人杨佳因遭民警殴打导致丧失生育能力才伺机报复。714日,上海市检察院第二分院对编造、散布谣言的郏啸寅以涉嫌诽谤罪批准逮捕。检察机关称,郏啸寅于72日 下午编造了题为《上海袭警事件内幕》的文章,虚构杨佳因被闸北公安分局民警打伤生殖器、丧失生育能力而萌生报复袭警等内容,在网上多次发布、张贴,并被其 他网站大量转载。检察机关认为,郏啸寅利用互联网捏造事实严重损害了执法民警的名誉和公安机关的形象,其行为已触犯《刑法》第246条,涉嫌诽谤罪。

《刑法》第246条 的规定是,"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必须注意的是,此条 规定放在刑法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当中。也就是说,诽谤罪,是指故意捏造并散布虚构的事实,贬损他人人格,破坏他人名誉,情节严重的行 为。这一犯罪侵犯的对象,必须是公民而不是企业、国家机关或者其他组织的名誉。不可否认,郏的造谣对上海警方和办案民警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但并 不一定就是应该动用国家强制力处罚的违法或犯罪行为。如果把对于公职人员的公权行为的评判以诽谤罪入刑,其结果必然是,任何人都不敢对公权实施监督,公民 言论自由的崇高价值也无法得到保障。

言论自由天然包含了说错话的自由,尤其是质疑权力的自由。这就要求公共官员面对批评甚至夸大事实的捏造时,不能动辄以诽谤为由主张名誉权和隐私权,更不能以国家暴力机器来 满足个人的私利。而一个又一个因发送短信、网络发帖获罪的案件,却多次显示一些地方长官借助手中掌握的公共权力资源,习惯性地把一切未经官方认可的信息当 作谣言来打击,甚至不惜顶着挟私报复的恶名钳制言论,由此制造了一个人人自危的社会和舆论环境。



[i] 20063月,身为海口一家制药企业工作人员的张志坚,在制药领域的专业网站小木虫网站(http://emuch.net)和丁香园网站(http://www.dxy.cn)上转帖了一篇揭露浙江康力元投资集团与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原局长郑筱萸和原药品注册司司长曹文庄等多名国家药监局工作人员进行"官药勾结"的网文。康力元公司因此向海口警方"报案",426日,海口市公安局以涉嫌损害商业信誉罪为由拘留了张志坚,61日,检察院批准将张志坚逮捕。200726日,检察院以案件事实、证据有变化为由撤诉,并准许取保候审。2007412日,检察院以事实不清、证据不足,警方已撤案为由取消取保候审。20077月,在案发近一年三个月之后,被司法机关错误羁押的张志坚获得24000元国家赔偿。76日,张志坚转帖网文中的当事人曹文庄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710日,郑筱萸在北京被执行死刑。

[ii] 2007718日,济南特大暴雨,水位迅速上升的护城河完全没过银座购物广场的排水出口,这座济南最大最繁华的标志性商场成了一个巨大的蓄水池。数天后,银座发布官方消息,称"由于疏导及时,超市内无一伤亡"。这成了后来在网络上争议最大的话题之一。一个注册名为"红钻帝国"的23岁的女孩在济南舜网(http://www.e23.cn)回帖参与论坛的济南暴雨讨论,声称听亲友说大水涌入银座广场而死了不少人。济南警方依据《治安管理处罚法》,以"散布谣言"为罪名对其予以治安拘留,认定她的跟帖"内容 有明显的唬人噱头,营造了暴雨过后的恐怖气氛,里面有灾害造成多人死亡的虚假信息"。当地一家媒体报道说:"暴雨可怕,谣言更可怕!"

[iii] 2008428日,一场近10年来中国铁路行业罕见的列车相撞事故在胶济铁路上发生。当天,21岁的山东高密网民"SS山地师"在百度高密贴吧转发了一条名为《火车相撞特大内幕!》的帖子,被当地公安机关认定为"内容严重歪曲了正规广播电视媒体关于4·28 事件的真实报道",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第25条,"涉嫌散布虚假信息,扰乱公共秩序",对其处以治安拘留。警方同时警告网民"不要相信网上的一些虚假信息,更不要散布虚假信息,特别是这种严重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虚假信息,一旦发现散布这种信息的人员,公安机关将予以严惩"。"SS山地师"不仅遭到了治安处罚,还被当地电视台以反面事例曝光,以教育观众。

[iv] 《北京警方:发"病猪肉"谣言短信可判刑5年以上》, 《北京日报》2007116日。

[v] 新华网南京200766日消息。


日志

Posted: 19 Oct 2011 06:31 AM PDT

日志

访民被卖砖窑厂

一个湖南农民在河北沧州的"黑奴工"噩梦
摘要:湖南农民阳湘正,今年6月进京上访,遭一群不明身份的人"绑架",被押往河北沧州吴桥县一家砖窑厂"做黑工"———直到一个月后从"魔窟"逃出,阳湘正的遭遇及其背后的"黑砖窑"才渐被外界所知。

日志 - i.amv - 寻找再度失踪的窑工(南方都市报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湖南农民阳湘正,今年6月进京上访,遭一群不明身份的人"绑架",被押往河北沧州吴桥县一家砖窑厂"做黑工"———直到一个月后从"魔窟"逃出,阳湘正的遭遇及其背后的"黑砖窑"才渐被外界所知。

    出逃者勾画了一个奴隶般的社会:剃成光头,穿着识别明显的统一"制服",夜晚被锁进铁门,白天在监视下干活,不听话就打,皮带抽,电棍击,没有工钱,和狗睡在一起……

    这还是一个"无声"的世界。"不断有人被送到这里,但是有规定:不准交谈,不准乱说话,不准询问对方情况,也不准打听那里(指砖厂)的情况。"

    今年10月,南都记者赴河北省吴桥县调查,在当地政府、公安机关协助下,阳湘正等7人"被卖到"砖厂一事获得证实,但"黑砖窑"、"黑奴工"的说法被砖厂老板否认。

    从北京到河北,从上访者到"包身工",其背后隐藏着一条怎样的输送链条?吴桥县公安局表示,对此事立案侦查,需当事人亲自到当地报案,且需要跨地域多部门联合调查。本稿刊发前阳湘正告诉记者,已准备向吴桥县公安局报案。

    露宿火车站遭掳

    被两个"光头"硬塞进面包车

    今年6月,一场雨后的深夜,阳湘正走出抵达终点的K 968次列车,随人流走进北京西站的那片潮热广场。

    这是湖南农民阳湘正第三次进京。此前的2009年8月,阳带着一堆材料,同样是乘坐K 968次列车,但在车上被"一个陌生人"搭讪后,随即被列车乘警查扣了身份证,到京后被通知而来的邵阳市驻京办事处人员,用一辆卧铺大巴又送回了湖南省隆回县。"镇里的干部在隆回东站亲自接我。"

    此后在2010年初,阳湘正再次到了北京,去过国家信访局等部门,但反映的问题被批转回家乡隆回县,"地方政府不依法办事,我到法院起诉,也一直没有结果。"

    57岁的阳湘正,是邵阳市隆回县六都寨镇泌水村5组村民,为房产纠纷奔走多年,他认为村干部将其合法房产非法卖给了他人,多年来交涉无果。"县信访局等单位为了让我父亲息访,愿意对这桩房产纠纷给予补偿性赔偿,但前提是要让我父亲签下协议,不再上访,但(协议)又迟迟不能落实。"———阳湘正的儿子在一份材料中称。今年6月8日,阳湘正再次来到北京。

    已是深夜10点,闷热的北京西站广场上,阳湘正找了一处地方,露天睡下。他的计划是,第二天找个旅社住下,再带材料去此行的目的地:国家信访局。

    意外就在睡梦中发生。

    凌晨4点半左右,地上的阳湘正被一个男人推醒,"大概50岁,比较胖,他问我是哪里人,我看他还比较面善,也不像是坏人,就跟他说话。"

    "是北方口音。"阳湘正回忆,"他说他们有个厂,要招很多民工,2400块钱一个月,问我去不去?"然后指着火车西站南广场右侧一辆白色面包车,"说可以到那边去谈。"

    "我也只是想去问问情况。"阳湘正说,随后他跟着那男人来到面包车旁,"刚走到车边上,就看到有两个'光头'一前一后朝我走过来,我觉得不妙想逃走,但来不及了,他们将我抓住,硬塞到车里,两个人一边一个,把我夹在中间,然后车就开了,飞快地往前跑。"

    车向北京郊外驶去。阳湘正开始还在车上挣扎,但很快就放弃了,"他们摁我的头,掐我的脖子,说不老实就揍我,我也动弹不得。在路上我就说要上厕所,他们不肯。"

    挣扎中阳湘正发现,在面包车的后座还坐着一个人,40来岁,一直没讲话,"后来知道,那个人也是跟我一样,被他们抓上车的。"

    砖窑厂的"新工人"

    "剃光头、跟狗睡、乱说乱问就用皮带抽"

    白色面包车驶出三环路后,阳湘正回忆,在一个路口,又被一伙早已等候在那里的人,塞进两个男人,"这时车上有7个人,4个被抓的,3个人贩子。"

    上午10时许,车驶入河北境内的涿州,另一辆白色面包车已在那里等候。"在涿州,我们被允许下车解手,随后又被押上一辆大的白色面包车,上车后发现,里面还有3个被抓的人,一个50多岁,一个70多岁,还有一个患夜盲症的男人。"

    北京的那辆面包车随即返回,"感觉他们和涿州接应的,是同一个组织的,相互配合。"此后,车上7名被抓者由4人押送,继续往南。"一路押送我们的,都是北方口音,具体河北的还是北京的,我分不出来。"阳湘正说。

    此后是一段漫长的行驶。约下午2点钟,满满一车人在一阵颠簸后,停进一个有着高高烟囱的砖窑厂,那里就是这些被掳者的终点站。

    一扇铁门打开,又一扇铁门打开后,7个初来乍到的"新工人"被带进一间约20平米的宿舍,"有三间房连在一起,我们7个人被关在中间的那个房,就一个用木板拼起的长通铺,条件很差,里面养着两只狗,也睡在床上,我们就跟狗睡在一起。"阳湘正说,"我在那里呆了一个月,没有洗过澡。那个日子很难过,太苦了,以前没过过那种日子。"(南方都市报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在我们7个人来之前,铁门里面还关着两个人,一个50来岁,络腮胡子,听口音也是北方人。还有一个十七八岁的小伙子。"阳湘正说,在他们被关进去大约十多天之后,又进来两个小伙子,一个20多岁,一个30多岁,但都没有交流。

    "在里面不让乱说话。"阳湘正说,虽然这些人住一个房间,睡一张通铺,但进厂后被规定:不准交谈,不准询问对方的情况,也不准打听那里(指砖厂)的情况。

    "有一个监工,也就是班长,住在我们隔壁的那间房,24小时监控我们,只要发现有交头接耳乱说乱问的,就用皮带抽,用电棍打。"阳湘正说,班长叫马元叶,是河北人,不到40岁,"个子不高,很胖,他们叫他'小胖子'。"

    白天在窑厂干活的时候,马元叶总拿着一条1米多长,约2厘米宽的三角皮带监督他们,谁不听话,干活不出力,就打谁。另外还有一根类似警用的电棍,"不听话的,逃跑被抓的,就会被用电棍电击。"

    为了便于管理,阳湘正说,凡被抓进去的工人,进去后都得剃光头,然后每人发一套制服:上衣为红色短袖,下身为灰色短裤,但只有一套,没有换洗的。"就像监狱里的囚服,如果有人在工地干活时想逃跑,一眼就能识别出来。"

    "黑奴工"陆续出逃

    "逃了5个还有4个,我不知道他们是谁"

    另外也是为了与其他工人相区分。据出逃后的阳湘正介绍,砖窑厂的工人分两种:一种是"正式工",多是从本地招来的农村人,大概有二三十人,这些人没有统一的制服,也不用剃光头,多住在自己家里,干活按劳取酬。另一种则是他这样被抓的"黑奴工",除了在窑厂干活和吃饭,其它时间都被关在铁门里,被人看守,也没有工钱。

    一天虽然有三顿饭,但多半是吃馍馍,这让南方人阳湘正很不习惯,"一日三餐,每餐发三个馍馍,吃不饱可以多领一个,吃四个,但菜都是生的,也只有黄瓜、西红柿什么的,切好放点盐就给大家吃,没有油也没有作料,没有荤菜。别的就是马铃薯,偶尔有玉米粥,吃不饱也吃不好。在被关的一个月里,我没吃过一顿米饭。"

    阳湘正说,他刚进砖厂时,曾到老板那里领了50张饭票,"两块钱一张的那种,但都被马元叶拿走了,而且只发过这一次,以后老板就没给过我饭票了。"

    挨饿受累,没有自由,没有报酬———逃跑,成了"黑奴工"们暗中的躁动。

    首先出逃的是那个患夜盲症的男人,在一次白天干活中,他趁班长不备伺机逃走,但没跑多远就被追了回来,"被毒打了一顿,用皮带抽他,电棍击他,整夜地罚站",但此后不久,在一个下雨的晚上,夜盲症男人成功出逃。

    6月下旬,在阳湘正之后进来的两个二三十岁的小伙子,也双双出逃成功。(南方都市报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另外一个50多岁的男人,"那个人身强力壮,睡在我旁边,我们悄悄聊过话,只知道他姓陈,是保定人,一天晚上他趁加班也逃走了。走之前我还睡在床上,他曾拖了一下我的腿,后来想他可能是让我跟他一起逃,但当时我没能领会。"阳湘正说。

    终于在7月8日的这天中午,阳湘正趁大家午休之际,从窑厂成功脱逃。"我躲在四周的棉花地里,不敢走公路,就在田里猛跑,边跑边打听火车站,跑到10公里外的吴桥县城已经是夜里,第二天上了去北京的火车。"阳湘正说,被抓进砖厂后,为防止身份证和随身携带的900块钱被搜走,他将身份证和钱一直藏匿在贴身内裤里。在他向南都记者出示的证据里,有一张7月9日早8点从吴桥到北京的K 412次硬座车票。

    直到逃到吴桥县城,阳湘正通过打听才知道,关了他一个月的地方,是位于沧州市吴桥县铁城镇的城西梁村砖窑厂。

    由于出逃仓促,阳湘正的行李袋还落在砖厂宿舍的床下,而他的手机在进厂之初就被一直扣押在老板那里,尽管他连老板是谁、老板的姓名都不知道。

    "我逃走后,还有4个人被关在窑厂里,一个70多岁的老头,一个18岁的小伙子,一个50多岁的络腮胡子,还有一个40岁左右的人,干活很老实———在里面不让交流,这些人叫什么名、是哪里人、什么原因被抓进来的,我都不知道。"阳湘正说。

    令阳湘正担忧的是,那4人当中,有两人长期被毒打,可能已经丧失了逃跑的能力。

    "一个是70多岁的老头,因没力气干活,一到晚上班长就教训他,拿皮带抽他,经常被打得遍体鳞伤,还罚站,不给馍馍吃。另外那个18岁的小伙子,我们没进去之前他就已经在那了,也被打伤过,小腿的伤疤一直没好。这两个人逃出的可能性不大。"

    阳湘正的头部、大腿至今也还留着在窑厂被打的伤疤,"刚出来时,身上青一块紫一块的,现在都没有了。"

    阳湘正回忆一次被打后,"我在铁门里面大叫,说我们也是人,白天干活,晚上还要我们干活,不让睡觉,哪有力气干活,你还要打,我只好把这条老命交给你了,你要打就打死我!从那以后他再打我,就没那么凶了。"而那次在铁门里的喊叫,也被外面的"正式工"听到了,"这些村民也实在看不惯了,就过来骂马元叶,说你们把人家抓来,这样干活还这样对人家,太没人性了!"

    阳湘正说,那次之后,马元叶还给他找来止痛药,让他吃了20多天。"他也是听老板的,不得已才充当打手。"

    当事人的怀疑

    被送砖厂和上访有关?

    7月中旬,重返北京的阳湘正与寻找失踪父亲的儿子在北京聚首,据阳湘正儿子介绍,在听到父亲的遭遇后,他当即向北京西站派出所报警,"后来有河北当地的公安人员跟我联系过,问了下情况,但后来就一直没有下文了。"

    7月17日,父子俩回到湖南老家。而抵达家乡后的阳湘正从老伴谭桂轩那里,却听到一个令人疑窦丛生的消息:"老伴告诉我,6月7号我离开家当天,曾有村里的人问她:我到哪里去了?老伴只说是到亲戚家去了。奇怪的是,6月9号,我是凌晨在北京西站被抓走的,老伴当时还不知道这件事,但当天上午她就听村里传开了,说'阳湘正到北京上访,已经被抓起来坐牢了'。"而到当天下午2点,老伴才打通阳湘正的电话,得知他确已被人控制。

    第二天,谭桂轩找到六都寨镇派出所报案,"派出所说你们不要再上访了,你们写个保证,我们就给你去找人。当天的报案没有受理。"谭说。

    阳湘正据以上迹象怀疑,他被抓到河北"也有可能和我的上访有关"。但对阳湘正及其老伴的以上说法及猜测,南都记者未能获得进一步的证实。

    今年10月,根据阳湘正提供的线索,南都记者来到河北省吴桥县铁城镇,找到了位于城西梁村南部的这家砖窑厂,证实阳湘正等人6月确实被送至该厂,但说辞却是"买来的"。

    当地村民印证

    "砖窑厂关着好些人,不干活就拿鞭子抽"

    名为城西梁村砖窑厂,但据村支书梁智信介绍,这家窑厂原是一家镇办企业,历史悠久,至今在铁城镇仍是为数不多的大厂之一。

    上世纪70年代,铁城镇选在土质较好的城西梁村南郊,建起这家窑厂。但2000年左右,随企业改制,砖窑厂被梁西村民梁振合承包,成为个人性质的民营企业。

    "之前一直是梁振合在经营,但今年春上,梁又将其转包给南皮县的外县人经营。"梁智信告诉记者,现在的实际老板到底是谁,他也不知道,"因为这个厂实际跟我们村没有关系。"

    窑厂附近堤上郭村一位知情村民告诉记者,"梁振合干了10多年,但不怎么挣钱,今年开春包给南皮县的温姓老板,每年承包费是40万。以前窑厂一年(赚)50来万,今年听说能挣200来万,你猜啥原因?人多了,都是没日没夜干出来的。"

    该村民更透露,"这个窑厂花钱四处买人,找人弄来一些'傻瓜'、'流浪汉',每弄一个来就给找的人1000多块钱,让他们穿制服,像监狱那样的,拿皮鞭、棍子看着,不干活就揍,只给口饭吃,不给工钱。我们村有人在里面做工,所以村民都知道。"

    此村民说法得到该村另几位村民印证———"里面关着好些人,不干活就拿鞭子抽。""这些人哪来的?买来的呗。今年就有人跑掉了,他们挨河里找,也没找到。"

    有村民提醒记者,砖窑厂地处偏僻,"荒郊野地的,要注意安全"。而很快,当记者以陌生人身份进入砖窑厂后,也接收到了类似的"提醒"。

    10月13日上午,进入砖窑厂的南都记者很快被人发现,遂以采购为由,与一位经介绍为砖厂负责人的刘国发有过简单接洽。也许是陌生人的闯入引起对方怀疑,流连厂区外的记者很快接到刘国发打来的电话:你到底是来买砖的还是有别的事情?

    刘在电话里提醒:我们这边最近特别乱,老出案子,经常有抢劫啊什么的,公安部门也让我们提高警惕,对外来陌生人一律严加小心。没事请赶快离开。

    随后记者来到铁城镇政府,镇企业办主任安贵涛向记者证实,城西梁村砖窑厂原来确为镇办企业,但10多年前被梁振合买断,其为砖厂实际经营者,但今年初梁又将砖厂承包给南皮人刘国成,"承包合同是跟刘国成签的,但厂长姓温,叫温永清。"

    在安贵涛的联系和安排下,当日下午,南都记者重返城西梁村,在砖窑厂与温永清有了一次面对面的对话。

    砖窑厂股东

    "人是花1600元买来的,现在都跑光了"

    "我是砖厂的股东之一,和刘国成是'兄弟关系'。"温永清这样介绍他在砖窑厂的身份。

    回忆今年6月,温说:"是来过几个人,阳湘正具体是哪个人我忘了,我们这流动人员太多了,我也记不太清楚。当时是一辆白色面包车送来的,有六七个人。"

    "他们是怎么来的?我只知道是从保定送过来的。我们砖厂要人,劳动力不够,就通过熟人,(对方说)有六七个人,要吧?我说要,就送过来了。"

    "那个人是怎么认识的?是通过廊坊的,也是干砖厂的(熟人介绍),说保定这边有人(能找到工人)。保定那个是什么人?我也不认识,也没有留他电话。"

    温永清说,送来的六七个人,是每人1600块从保定人手里"买来的"。"后来也问过这些人,你们从哪来的?他们说是从火车站拉来的,说是没饭吃,找个活给饭吃。救助站也有,还有瞎子,不能干活的。"

    温永清向记者强调,不存在他们说的"黑砖窑"、"黑奴工"的情况,"我们是正规砖厂,在铁城镇也是数一数二的大厂,咱不胡来,也没有强迫干活,不能干活就不干。我们是到月发工资,每月10号发上月工资。没领到工钱,是因为还没到开工资(他们)就跑了。"

    "他们干了几天,10来天,一个礼拜,一个个都跑了,不是一起跑的,是一个一个跑的。现在一个都没有了。"温说。

    今年7月,出逃后的阳湘正和儿子曾在北京报案,"对,通知我了,是县局和铁城镇派出所,他们来调查过,但人(指工人)都走了,我们没有强制(干活),来咱这的工人人身自由,大门永远敞开,不是进了这里就不能走。我们没有违规。"

    此间,在记者与温永清对话中,当问到砖厂一共送来多少人时,一位在场砖厂人员曾回答:"头一次拉了7个,有一个不能干活,我们看……"但他看了看温,随即停口,当记者一再追问:一共拉了几批?那人和温均不再作答。

    吴桥县公安局

    "未接到报案,宜多部门联合调查"

    10月14日,就阳湘正在京报案后,温永清称吴桥当地公安部门曾到厂调查一事,南都记者先后到吴桥县委宣传部、县公安局了解情况,但两部门均表示未听说此事。

    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唐刚告诉记者,不知道有此事,也不了解报案情况。县公安局办公室主任赵明同样表示,没有接到这方面的报案,或从北京、沧州等地转来的有关报案事宜。

    对于阳湘正如何从北京被运至河北,从上访者变成"黑奴工",其背后是一条怎样的输送链条?有着怎样的组织或背景结构?县公安局一张姓分管领导告诉记者,首先需要当事人向县公安机关报案,由于此事跨不同地域,涉及多个部门,宜由政府牵头,由公安、劳动监察等部门作联合调查。

    10月17日,县公安局赵明给记者发来一则短信:你反映的情况,领导非常重视,当日下午组织派出所,刑警和镇政府的人员进行了调查,并对工人进行走访。结果和反映的情况有很多出入。在随后的电话中赵明告诉记者,此事若深入调查,需当事人向当地报案。

    本稿刊发前,阳湘正从湖南给记者打来电话,已准备向吴桥县公安局报案。(南方都市报  SouthernMetropolisDailyMark 南都网)

    南都记者占才强

发表评论

请用Ctrl+C复制后贴给好友。




引文来源  日志

大陆若真想统一,就实施总统直选

Posted: 19 Oct 2011 03:25 AM PDT

http://www.stnn.cc/hk_taiwan/200705/t20070519_540048.html华南师范大学新陶园论坛9 m9 }$ V$ S- F* m' N- Y$ r" `- Z

最近民进党创党元老张俊宏提出海峡两岸民主与统一新建议,并提出时间表。他主张两岸应实行"一国一制",就是在民主、法治前提下统一,这才是"真统一"。他强调大陆若真想统一,就实施总统直选...2300万台湾人和4万名民进党党员都不害怕,13亿大陆人和7900万中共党员更不应反对

【星岛网讯】美丽岛世代的民进党元老张俊宏18日强调,政党轮替对台湾民主化是好事,但民进党执政七年来,"只完成打天下的革命,没有做到治天下的革命",不仅失去当年带领台湾人民走出极权统治的党外精神,民进党领袖更缺乏气魄与雄心去主导未来"政治中国"走向民主化的发展趋势。张俊宏强调,在全球政经情势快速变迁之际,民进党若只会搞台湾独立,最后的命运只会走向更悲剧的台湾孤立。
  《中国时报》报道,张俊宏更公开倡议,两岸未来应可实行"一国一制",共同推动民主直选,他说,"中国不可无道,台湾不能无德",台湾的政治领袖应展现气魄与雄心壮志,延续台商过去二十年来对"经济中国"发展的贡献与影响力,带领中国大陆走向政治民主化的大道,而两岸即刻三通、齐办奥运、共同推动实现民主直选最高领导人,都是实践目标的可行方案。|华师新陶园BBS|华师新陶园论坛|华师官方论坛|华师新陶园论坛|华师论坛|华师陶园BBS|华师陶园论坛|华南师范大学论坛|华南师范大学BBS|http://bbs.scnu.edu.cn|华南师范大学|5 A) i0 k- l! O0 X5 q/ O, p+ l2 A
  张俊宏认为,台湾当前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无法"建立法治,告别人治",当朝野领袖都为了国务机要费、特别费问题,在等待被起诉或已被起诉正面临审判的处境,我们如何能期待这些受困的政治领袖带领台湾发展经济,突破现状?华南师范大学新陶园论坛* ~7 t. S* i0 _4 ?0 }
  张俊宏感叹,民进党执政七年来,只会在权力的分配过程持续恶斗,党内初选只会讲究政治纯度,格局愈走愈小,执政者实在应向台湾人民悔罪。
  他表示,台湾在全球化浪潮中持续沉沦,执政者难道要到一无所有、一无所惧,才会彻底反省悔罪?阿拉伯小国的崛起,应让两岸获得启示,唯有超越统独窠臼,共同谋求中国大陆民主发展,始能有效确保两岸和平与繁荣。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

Followers

Blog Archive